龙旗飘扬的舰队读后感.docx
《龙旗飘扬的舰队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旗飘扬的舰队读后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旗飘扬的舰队读后感
Thebiggestdangerisdoingnothing.整合汇编 简单易用(页眉可删)
龙旗飘扬的舰队读后感
龙旗飘扬的舰队读后感
(1)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叫做“坐井观天”的QQ群,是《新宋》的作者阿越开的一个读书群。
这个群的规则,非常严格,要求每个月必须读一本书,而且还要写出有内容的书评,而且书还不是自己随便选择的,必须是大家投票选择的结果,总之,这个组织,称之为“强读会”就对了。
这个小组的第一次票选结果,是一本叫做《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的书。
这本书是一个叫做姜鸣的人写的。
这人的本行是证券公司的老总,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
在豆瓣上有很多好评,但是,说实话,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的低。
如果不是加入这个读书会,我根本不会忍着难受读了200多页。
我对这本书的基本评价就是:
粗粮!
我看过的历史书不多,不过以前看的,大多数都是细粮,那些作者花了非常非常多的功夫,来组织自己的文字,写得比这本书,要好得多。
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还是展开来说说吧。
1、什么样的历史书算是好书?
我不是从小就喜欢历史的,在中学的时候,我读历史完全就是在受罪。
因为老师实在是太差了,他在讲台上不过是机械的照本宣科,我们在下面也不过就是死记硬背。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历史无非是一堆事情——要背下来;一堆人——要背下来;一堆时间——要背下来;一堆结论——要背下来。
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时间、那些结论,相互直接可以说毫无关系,也毫无意义,更不要说趣味了。
还好,我后来读到了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再后来读了更多的历史书,比如梁启超,比如黄仁宇,比如唐德刚。
在他们的笔下,历史变得极为有趣。
为什么呢?
因为读历史,可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探索的过程。
很多很多的疑问,都得深入到过去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这叫做带着问题去读历史;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许解决了我的疑问,也许会读出更多的疑问,这叫做“从历史中读出问题”。
在这样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的享受。
历史之所以值得研究,就是因为有那么多问题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去整理。
阅读一本好的历史书,也就是由作者带领我们出发去做的一个探险。
一个好的导游,总能带我们发现重重胜景,壮美风格,指点我们激流险滩,幽深秘境。
但是,看这本《龙旗》,却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似乎作者在近代史的文献海洋里,胡乱的逛来逛去,东捡了一点,西拾得一些,然后凑在了一起,写了这么一本书。
既没有让我有发现问题的惊奇,更没有让我有解决问题的快感。
宋丹丹当年有一句“薅(hao)社会主义羊毛”,这本书,就是属于“薅了一堆近代史料的羊毛”,既没有纺,也没有织~~~
2、舰船的管理出了什么问题?
只举一个例子吧,在修订本的正文118页,1876年清政府向英国购买了阿尔法、贝塔两艘炮艇,11月27日李鸿章、赫德同去验收,并命名为“虎威”、“龙骧”。
1877年春,又订购了“飞霆”“策电”两舰。
1879年11月,另购的四艘舰艇到达大沽,被命名为“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原本是南洋订购的,却被李鸿章留下了,把已经在北洋使用数年,船底铁板已经锈蚀,机器零件也有松损的“龙”、“虎”、“霆”、“电”送往上海修理洗刮,然后划给南洋使用。
这其中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四艘新购炮艇,使用时间2~3年,就已经“船底铁板已经锈蚀,机器零件也有松损”了?
这种情况如果在南北洋中普遍存在,那么真到打仗的时候,还能有什么指望呢?
进一步追问下去,就应该问问,那些清政府购买的舰船,到底养护情况如何?
仅仅记录他们买来时的吨位,火炮数量,是不够的。
但是,作者在书中,仅仅是用这件事情“来说明李鸿章的手腕”了。
在这本书里,到处都是作者从各处找来的史料,但是史料之间有何联系,一组史料在组合起来之后,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和现象,多种多样的史料该如何取舍,我都没有看到。
偶尔冒出来一些议论或者结论,也跟作者所选择的史料无关,似乎都是一些泛泛的议论而已。
这种议论的价值,就不大了。
从书后的舰船索引中,我发现了另外几个地方记录了虎威、龙骧的情况,其中较有参考价值的,是101页的一段:
1878年,许铃身率龙骧等四炮舰北上天津,李鸿章命他同丁汝昌“会督管带各员认真操练”,而为清流健将张佩伦坚决反对。
张佩伦私下写信给李鸿章,提出当年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文用彭玉麟,武用杨岳斌,而今欲以许当彭,丁当杨,“虽在妇孺必不谓然”。
张佩伦指陈三事,一是烟台条约谈判期间泄密;二是李鸿章上年坐船出演海炮,因潮浅不能入口,许铃身却率随同之船先行离去;三是性本轻扬,取受狼藉,挟妓冶游,招摇过市。
这样看来,那四艘炮舰的损坏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
3、同样是写甲午海战,《龙旗》依然写得不好
本书的第六章:
甲午海战及北洋海军的覆灭,是我看下来写得最好的一章。
当时我还在群里说:
“更正一下以前对《龙旗》的看法,他写的“甲午海战”的那一章,还是很不错的。
目前在对照看冰冷雨天的《浩瀚的大洋是赌场》,了解日本海军方面的情况”,随后我看完了老冰的blog连载,再后来,我又在上另外找到了一些同样是写甲午海战的书来做比较。
结论是:
《龙旗》依然是其中写得最差的。
相比之下,老冰的《浩瀚的大洋是赌场》,要介绍的清楚明白得多。
特别是其中的几幅图,分别标明了在黄海海战中,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中日船只的相对位置与走向。
另外一本《甲午战争图志》,是其中有很多清楚明白的对照表格,就把问题描述得更为透彻了。
反观《龙旗》,描述的文字相对混论,又缺少表格、图标之类的辅助说明。
(仅有的几个表,是附在后面的注里的,看起来较为麻烦,应该并入正文为好。
)唯一的优点,是考证较为深入细致,可以细看。
摘抄一段老冰的分析在这里吧,我觉得非常有见地:
联合舰队赢在什么地方?
首先赢在了对海权(SeaPower)的理解,1890年马汉的名著《海上权力史论》(TheInfluenceofSeaPowerUponHistory,1660-1783)出版以后,军令部立即将其译成日文,后又在1896年由海军的水交社正式出版。
其次是胜利在日本全国上下对胜利的追求,从t皇开始拿出内帑,到全国官员减棒来凑钱购买军舰。
最后是海军的训练和灵活柔软的战略战术应用。
比如用大量的速射炮来对付30.5公分的巨炮,用速度来对付吨位,自始至终地坚持一字纵队的编队行动,无论是第一游击队还是本队一直到海战的最后队形始终不乱,从开战前几年就开始认真地测量北洋舰队舰只的注目点的确切高度。
而北洋舰队呢?
有舰队无长官,有阵势无指挥,有敌人无目标,有组织无纪律。
4、我希望看到的比较与讨论
我一直比较关心一个政府的行政效率问题,在我看来,一件事情的成败与一个政府的行政效率,有着极大的关系。
我们看中国古代的那些名臣奏议,写得多好啊,几乎句句都是真理了。
但是,真正做起来,是什么样子呢?
不知道!
我看《龙旗》里面的很多议论的文字,都觉得很有道理啊,你很难说,满清政府是完全的昏庸,完全的不明事理。
他们甚至也制定了一些制度,划拨了看上去充足的预算,用于发展海军。
但是,实际的执行情况究竟如何呢?
其实,我最希望能够看到的,是中日海军发展的比较。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政府,好坏都是比较而言的,能力的强弱、效率的高低、人才的多寡,也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发现的。
比如说,大家都买军舰,日本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舰。
清朝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舰。
这样比下来,才能看得出当初清朝有没有更吃亏,有没有更上当。
比如说,大家都送学生出国留学,各自的学业如何,在国外的老师如何评价,回到国内的功绩有怎样。
也要比较了才知道。
再比如说,大家都有海军学校,各自的校风校级如何?
教学质量如何?
人才培养得如何?
日本的海军兵学校,是当时的世界三大海军院校。
而清朝的水师学堂呢?
这些都是我想看到,但是却没有在书中看到的部份。
所以相当的失望。
还好后来看老冰的博客,弥补了一些遗憾。
5、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来管理水师学堂呢?
说到学校的管理,我发现了书中较为有趣的一点。
139页:
当然,“扬武”舰上并非一切尽如人意。
一位外国观察家写道,舰上插着原先拟任“李-阿舰队”中方统领蔡国祥的旗帜。
但他不常到船上来,要是来的话,便把自己关在一间位于轮船中部、狭小而熏得极香的舱室里,里头有一个敬拜天地的龛。
这位提督所积极参加的,是发给士兵薪水及监视刑罚的执行。
他对蒸汽船毫无所知,而且连一个英文字都不会说。
再往后,“扬武”归船政学堂的高材生张成指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军舰从此竟“有名无实,练务为弛”了。
蔡国祥的办法,是老办法。
张成的是新办法。
实际的情况确实,张成虽然懂得蒸汽船,会说英文,却未必懂得如何当一个长官。
而蔡国祥牢牢抓住的,则是“赏罚二柄”,这恰恰是管理的精髓所在。
6、一个朝代的盛衰
整个王朝衰落的大趋势无法逆转,但是,衰退是怎么发生的呢?
咱们先从一个创业型的公司说起。
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就是一家创业的公司,人少、事多、规矩都尚未完善。
我常常跟手下说:
“以创业的心态来做事,就不能仅仅是做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工作,要关心得更多才行。
”
所谓责任心、主人翁意识、不分畛域,和衷共济等等精神,不但是在一个公司需要,在一个国家也同样重要。
这样的精神如果有,就能够弥补非常多的制度方面的缺陷,如果精神缺失,人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屋上霜。
甚至于非但不能帮助他人,连自己分内的事情都不打算做好。
能混就混,能蒙就蒙,欺上瞒下,个个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这个王朝也就差不多进入衰退期了。
再说到人才,同光中兴之后那帮大臣,在当时也的确是人才。
但是,相比起日本,那就差得太远了。
无论是政治、外交、军事、教育,甚至看世界的眼光长远,考虑问题的严谨周密,做事的干练狠辣。
都绝非满清君臣可比。
龚自珍当年说,衰世类似治世,但是却“左无才相,右无才吏;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
所以,我们才会在《龙旗》一书中,屡屡看到某某人办事不力,被朝廷责罚,但是又要求他戴罪立功云云。
为什么,就是根本找不到能够替换的人选,只能还是用他。
盛衰之趋势,的确是客观规律。
满清处在衰退期,是无可挽回的事实。
所谓衰退,不但是整个时事越来越不堪,更是那些企图挽狂澜的人物,也不过是衰世中的一员,根本就没那个能力。
不过用纸头糊一下破屋子罢了。
龙旗飘扬的舰队读后感2
作为中国人,读历史时,一到近代史时难免读着憋气,那被列强痛扁的故事让人每每不忍卒读。
而一提近代海战,自然想起了北洋水师,想起了甲午战争。
记得小时看过一部电视剧就叫《北洋水师》,那片多少给北洋水师的覆灭涂上了一层悲情色彩,如丁汝昌,刘步蟾等的形象也还算正面,而在这本《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中,现实可能更令人沮丧,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居然没有击沉一艘日本大型战舰;而丁汝昌是一个不懂海军军务,却热心纳妾无能指挥官;甚至连邓世昌与爱犬同沉海洋的这样一直以来的煽情故事都换了一种角度看待:
在卫生要求较高的军舰,一个指挥官带头带狗上去是不是说明了些什么问题?
当然,本书的内容不只是局限于甲午海战那么简单,它从1861年讲起,直到辛亥革命结束,以详实的资料介绍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史,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希望,有失望,有悲壮,有窝囊,有理性,有荒唐,因为已经知道结局,所以即使在读到中国海军的高峰时,我也没有欣喜之感,因为我知道接下来的重创,不管怎么说,旧事已去,再回顾那段历史仍然有很多令人感触之处。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关于中国为代表的所谓“黄色文明”和如英国为代表的“蓝色文明”的比对,当然,比对的结果往往说出“黄色文明”的诸多坏处,尽管我们也曾辉煌,但是在成王败寇的价值观看来,近代以来中国被列强痛扁的事实就是文明缺陷的铁证。
必须承认,或许因为有广袤而相对物产丰富的大地,中国人对海洋没有欧洲人那样的憧憬,自然对海防的观念也仅仅停留在近海防御阶段,而非走向大洋。
在本书中,作者多次谈到中国当时的精英阶层的海防观念的局限性,看的出,在谈到这些观念问题时,作者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焦灼,仿佛有种要重回过去向当时的达官贵人们大谈马汉的痛心疾首。
同时,作者又是理性的,大多数的篇章中,他以平和的笔调叙述着中国近代海军的故事,对其中的令人痛心和可歌可泣之处都只是隐隐表现出一些思想感情,而没有太多煽情的笔调。
所以,读此书,你不会悲痛无比也不会激情澎湃,作者很好的把握了度,因为他要写的是一本客观的史书而非电视剧本,对于读者来说平静的心情下也更能把握历史的脉络,去梳理一个颓势尽显的大国的海军梦。
作为近代中国海军的代表,北洋水师仍是本书着墨甚多的部分,但是我更大的收获还是在于获得了如南洋水师等一些平时被忽略的部分,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在我看来,这些“互动”反映出了更多近代海军兴衰的元素。
比如,海军在当时究竟处于一种什么地位,显然,由于近代外患是由海洋而来,清朝上层对海军是有所冀望的,但是在海军的投入上他们多少带些投机心态。
以为,只要建立一支船尖炮利的海军就可以解决外患问题,所以,起初照猫画虎的引进了一些列西方的海军建军经验,比如设立海军学堂,聘请外教,设立船厂,但是慢慢的失去耐性,比如不再耐心积累造船经验,而是转向大规模向外购船,更别提后来的军费挪用。
而更令人痛心的是,海军往往成为各方势力权力争夺的棋子,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之争便是这种矛盾的突出体现,最终南洋水师成为受损一方,实力迅速被北洋水师抛开且不再有太多增强,这也是中法战争中南洋水师惨败的原因。
谈到中国海军的衰败,很多人往往从甲午海战说起,我认为,南洋水师的失败才是重要的转折点,它把中国海防思想的落后,士兵训练的低下,海军内部矛盾的严重的集中反映,更致命的是它对中国人对于海军信心的打击很大,南洋水师的如此不堪一击难免不对李鸿章后来在指示北洋水师的保守举动有些影响,李鸿章在压制南洋水师的同时也为北洋水师之败埋下了伏笔。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所以,本书的核心仍是当时参与中国海军的一个个人,本书作者在对人物的评价上一如本书的总体风格,平静而客观,他大量引用人物之间的通讯和相互评价、历史记录等等来反映人物的言行和效果,本人只是点到为止的做略微的评价,把思考的空间更多留给了读者。
事实上,由于有详实的资料,所以读者往往在阅读中便可以获得自己的答案。
你会发现很多人物历史上真实的一面和我们往常接受的符号化的人物多么的不同,比如李鸿章,这个一直以来争议不断的人物,过去仅在甲午海战领域,人们记住的往往是他的避战策略和后来春帆楼上屈辱的《马关条约》,可事实上,同样是他,积极推动中国洋务,积极建设中国海军,当甲午战败,只知夸夸其谈的“清流”们推脱谈判之责时,也是他顶着社会甚至家族的压力坐在了注定受辱的谈判桌前,当大家指责他签署卖国条约时,没有看到他作为谈判者也是秉承上层老佛爷的旨意,没有看到他在谈判期间受到枪杀,没有看到他据理力争为国家利益做的最后抗争。
作为一个在那个时代看的更远,同时也受到局限性看的不够远的人物,李鸿章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值得研究的人物,关于他的`争论注定将继续。
中国近代海军的历程实际上也是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尝试的历程,在今天看来,我们可以事后诸葛般的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但是尽管最终失败,在那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候,那些为此做出尝试的人仍是值得尊敬的。
本书作者姜鸣一个令我很欣赏的地方,就是在本书中他没有一个后来者居高临下般的激昂文字,而是很诚恳的于平实的记述中探讨中国这段现代化的进程,他没有太多感情的外露,更多是对历史的尊重。
我们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极力描述那时人多么腐朽无能大哭大骂的作品,也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渲染那时的一场场败仗中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故事(有些甚至是杜撰)的作品,缺的恰恰是姜鸣这样扎实的史书,这样真正反思历史的好书,所以,我向作者表示尊重,这本读来让人心里波澜不惊的书给予我的收获更大,这是那些“酣畅淋漓”之作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