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休闲农业回顾与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3474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休闲农业回顾与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州市休闲农业回顾与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州市休闲农业回顾与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州市休闲农业回顾与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州市休闲农业回顾与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市休闲农业回顾与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

《福州市休闲农业回顾与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休闲农业回顾与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州市休闲农业回顾与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

得天独厚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完善的设施,为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天赋异禀的资源优势

(1)农业资源优势

福州地跨中、南亚热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热量充足、光照适中、雨量充沛、雨热同季。

闽江横贯福州,东流出海,造就了福州水系发达,河网密布。

优越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福州市现有林地900多万亩、果园80多万亩、茶园12万多亩、花卉苗木3万亩,海岸线长1148公里,是著名的花果渔米之乡。

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门类齐全、均衡发展;

各种瓜果蔬菜琳琅满目,鱼虾贝藻、畜禽山珍、土产特产等种类繁多、四季丰富,异彩纷呈;

花卉、茶叶、食用菌畅销海内外;

为休闲农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2)旅游资源优势

福州倚山面海,“枕山、面海、襟江”的秀美山水布局形胜东南;

尤其是四周群山环抱,闽江穿城而过,“三山鼎峙,一水长流”的毓秀景观冠绝海西;

构造出福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福州拥有鼓山、青云山、海坛、十八重溪等四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云山、石竹山、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等三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马尾造船厂是首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还有3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高尔夫球场、60多个公园,以及一大批度假区、旅游区。

同时,众多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国家级、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故居、古宅民居、历史遗址、代表性古建筑等广布城乡。

丰富、优异的旅游资源极大地助力福州休闲农业跨越发展。

3、积淀深厚的文化优势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福州,人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温泉、古榕、寿山石雕、角梳、脱胎漆器、纸伞,软木画闻名遐迩,每一个产品都是“有福之州”的城市名片。

历史悠久的闽剧、评话和民间音乐古典十番、尺唱等传统艺术乡音醇朴,地方风情浓厚。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闽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具有浓郁的南国地方特色,尤以烹饪山珍海味而著称,名菜“佛跳墙”享誉海内外,鱼丸、太平燕、芋泥、鼎边糊等地方风味小吃异彩纷呈,遍布大街小巷。

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人文文化,加以保护、挖掘、整理,创造性地融入休闲农业,极具开发价值,凸显福州休闲农业特色。

福州作为海西省会中心城市,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中国宜居城市”。

物化天成的资源禀赋、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积淀深厚的历史人文,使得福州休闲农业跨越发展有了广阔空间。

二、回顾福州休闲农业发展

1、发展历程

福州市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以游客借宿农家的休闲形式为主,一些农户创办农民餐馆,提供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以闽侯县荆溪关源里“农家乐”为代表,农民自发为主,规模小、投入少,经营水平低。

9O年代末以来,随着旅游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加之各级政府引导、扶持,福州市休闲农业迅猛发展。

尤其是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试验区成立以来,积极引进台湾的业者从事休闲农业,作为对台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内容,为福州休闲农业长足发展注入强劲的生机。

台商林幸婉女士在永泰大樟溪畔建设的千江月休闲农场及张环球先生在罗源霍口畲乡建立罗源畲族风情园至今都是福州休闲农园的典范。

福州休闲农业项目从当初低层次、功能单一的农家乐逐步向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开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温泉理疗保健、民俗文化、娱乐健身和科普教育等精品休闲项目拓展;

园区建设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分布扩展显著。

休闲农业这一新兴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旅游观光者以及广大城乡居民的关注与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福州市休闲农业总共230多家,一定规模以上83家,总投资20多亿元,直接辐射带动劳动力就业3000多人,接待休闲者约100多万人次,年经营收入近2亿元。

尤其是晋安、闽侯、连江等县区逐步形成连点成线、面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

从空间分布上,福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近市、近景、近路”特点。

从休闲园区建设上看,从最初“草根”农家乐发展到投资上亿元、国家AAAA级的多功能、老少且相宜的精品休闲园区。

2、取得成效

(1)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休闲观光农业横跨一、二、三产业,把农业生产过程、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都赋予了商品属性,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拓展了农业功能和发展空间。

(2)统筹城乡发展

将城镇居民休闲需求引向广大的乡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为民间和工商资本注入农业提供了新平台,加强城乡互动,实施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推进新农村建设。

(3)构建现代乡村文化体系

休闲农业注重传承传统农村文化和农耕文化,发展乡土特色文化,是构建现代乡村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注重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注重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促进了农村文明。

3、存在问题

福州休闲农业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政府主导的区域休闲农业规划还未启动,发展布局零散,项目建设规划不尽合理、资源开发整合力度不够、项目经营特色不鲜明、服务项目和水平层次不高。

同时,强调对农业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人文资源的深度开发。

(1)缺乏规划和规范管理

当前我市休闲农业发展尚未真正列入各级政府的产业发展计划,政府主导的区域休闲农业规划还未启动,现有休闲农业项目多属企业自发性投资,项目分散,功能单一,既缺乏个体规模特色,也缺乏整体互补效应。

休闲农业的产业界定、行业管理、申办程序、税费规定、设施标准、从业要求等尚属空白。

(2)缺乏专业人才

休闲农业涉及农业、园艺、餐饮、旅游、文化、营销、服务、规划、环保等多个学科和产业,从事相关研究、培训、推广的人才匮乏,企业普遍缺乏熟练合格的开发、管理、服务人员。

(3)缺少投入、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

许多项目都是由生产性项目改造为观光农园,投入少、规模小,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

对本地的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

部分乡村旅游点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和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影响人们的休闲观光体验。

(4)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经营者环境意识淡薄,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缺乏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资源保护意识弱,目光短浅,只注意眼前和局部利益。

游客观光休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爱护游玩设施,践踏草地、庄稼,采摘野花等不文明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5)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大多休闲农业企业缺乏应有的规模特色、品牌效应和宣传意识。

在产品宣传策略上,还缺乏重点突出、灵活多样、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的促销方式,民众对休闲农业缺乏足够了解,消费氛围远未形成。

三、福州发展休闲农业展望

“十二五”期间,福州市紧密结合现代农业产业,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资源、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着力打造“临江、沿海、靠山”三大休闲农业带,打造休闲农业区域品牌,绿色发展,构建“富民强市、和谐宜居”的海峡西岸大都市。

1、加强政府部门的规范辅导、扶持、管理

(1)订立地方性法规政策,规范发展

福州市积极开展乡村休闲资源调查和相关专题研究,首先,尽快出台诸如《福州市休闲农业管理办法》、《福州市休闲农业区域规划》、《申办休闲农场程序及标准》、《休闲农场建筑物设计规范》等系统的辅导、扶持、管理和调控休闲农业的地方法规、政策。

其次,从实际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及适合发展地区作整体性规划。

在《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框架下,编制《福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布局规划》。

使得福州市休闲农业做到规划科学、总量控制平衡、发展有序、特色突出。

(2)理顺管理机制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导各地发展休闲农业是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建议尽快理顺休闲农业管理机制,由农业部门牵头。

会同旅游、林业、水利、工商、环保、公安等部门成立“休闲农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以避免职责交叉、管理缺位。

或者相关各部门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协调、合作,共同提高休闲农业的管理水平。

(3)加大宣传,推介休闲产业

应充分运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广告类宣传媒体,及各种招商平台,介绍休闲农业的相关知识,推介休闲农业园区及其产品,营造科学、跨越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市场氛围。

2、规划先行,突出特色与文化科学建设休闲农业园区

首先,在《福州市休闲农业区域规划》与《福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布局规划》框架下,休闲农业经营单位要制定科学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

其次,深度、可持续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凸显地方特色、突出人文文化内涵,与农村文化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农村民俗文化或产业文化活动,尽显休闲农业的科学性、文化性、趣味性来满足人们回归纯朴生活,喜悦的成就等基本需求。

3、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的关系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休闲农业发展的主体。

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农为本、农民主体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实现农民就地创业就业,拓展农业综合效益,拓宽农民增收管道。

但休闲农业是一项多产业联合、多功能兼备的产业,如果单纯依靠农民自身来发展,受自身素质较低、融资较难等因素制约,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就会受到影响,客观上需要社会参与来解决农民在发展休闲农业上所存在的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不足。

因此,要拓宽社会参与、支持的途径和方式,引导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向休闲农业,实现休闲农业上水平、上层次、上规模和持续发展。

同时也要注重建立健全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在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休闲农业多方投入和参与机制,实现多方共赢,既促进休闲农业加快发展又让农民利益最大化。

4、学习借鉴台湾成功经验

(1)积极与台湾业界合作交流,共同发展休闲农业

与台湾农委会、农会、业界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班、农民等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学习、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先进理论和成熟经验,共同引领、做大做强福州休闲农业产业。

在相同休闲农业规划区内的业者或企业,由台商牵头组建休闲农业合作社,共同开发市场。

(2)大力推行小区经营的理念

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小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这是台湾发展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走在世界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前列的重要原因。

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的辅导、扶持管理工作,而旅游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旅行社及游客前往休闲农场观光旅游,以扩大市场。

所以农业部门和园区经营者应积极与旅游部门联系,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参考书目

1、《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2、《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福州年鉴2009》

4、《台湾地区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5、段兆麟《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

6、张天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统筹城乡发展》

7、郭焕成《农业有休闲农村有景观——休闲农业前景广阔.》

8、陈昭郎等《结合资源与文化的休闲农业》

9、林光美等《城郊休闲农业的复合发展模式初探》

10、庄智梅等《福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空间结构》

课题指导:

严金官

课题组长:

陈可传

课题组成员:

张晓熹

周晓欣

执笔:

张晓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