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2484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g

9.“染色”馒头中添加有铬酸铅(PbCrO4)颜色为柠檬黄,会使人体致癌,已被卫生部门明文禁用。

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价,则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4C.+5D.+7

10.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丁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D.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1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冰、CO2B.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C.氢氧化钠、纯碱、NaOHD.氧化钙、石灰石、CaO

12.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活性炭包可吸附汽车内的异味

②用洗涤剂可以洗掉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健康

①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②我国试采可燃冰成功,为未来使用新能源提供可能

①烧烤食品营养丰富,可大量食用

②每天食用适量蔬菜,以补充维生素

A.AB.BC.CD.D

13.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

1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

B.H+、Cu2+、

C.

、Fe3+、

D.K+、Ba2+、Cl-

15.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B.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二、填空题

16.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气分子______

(2)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

17.金属及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

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烯盐酸中,观察是否有_______产生即可鉴别其真伪。

(2)铝、铁、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

对Al、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的一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Ag、FeCl2溶液、A1C13溶液②Fe、A1C13溶液、AgNO3溶液③Ag、Fe、A1C13溶液

18.如图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E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填序号)。

(3)写出B和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19.“舌尖上的化学”。

以下是厨房中一些实物图。

(1)牛肉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2)碘盐中的“碘”是指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________疾病。

(填字母)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3)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

三、实验题

20.如图所示为a、b、c三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是a、c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_____。

(2)t2℃时,将a物质2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3)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示意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端(填a或b)进入。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__。

(4)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制取并收集纯净的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

四、推断题

2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钠盐,且A、D都由三种元素组成,E是红棕色固体,且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黑色粉末生成,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

(2)反应①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___。

五、流程题

23.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_____

(2)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_____(填序号);

①NaOH②Na2CO3③MgCl2   ④CaCl2

六、科学探究题

2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下图),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询问老师后只知道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并判断其是否变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进行猜想)

猜想Ⅰ:

原溶液的溶质是NaCl;

猜想Ⅱ:

原溶液的溶质是NaOH;

猜想Ⅲ:

原溶液的溶质是Na2CO3;

猜想Ⅳ:

原溶液的溶质是NaHCO3。

(查阅资料)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3,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________。

(2)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

(获得结论)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

原瓶中的溶质是________,且已变质。

七、计算题

25.小红称取5.0g某品牌化肥(商标如图1)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滴入Ba(OH)2溶液进行该化肥中(NH4)2SO4含量的测定(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测定数据如表和图2所示。

滴入Ba(OH)2溶液质量/g

50

100

150

200

生成沉淀质量/g

2.33

4.66

6.99

m

已知:

(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

(1)表格中的m、坐标上的a数值分别为____、____;

(2)该化肥属于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3)计算所用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01%)。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B、木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C、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衣服晾干是水分蒸发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牛奶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C

A、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不能用手直接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以防烫伤,应用坩埚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的pH值时,应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直接将试纸伸到溶液中,这样会污染试剂,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A、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治理能防止水污染,故措施合理;

B、在农村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能减少环境污染,故措施合理;

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故措施不合理;

D、湿地公园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故措施合理;

故选:

C。

4.D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甲醛有毒,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会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杂质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会导致主要成分二氧化碳被反应掉,故C错误;

D、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在得到纯碱碳酸钠的同时,得到常用氮肥氯化铵,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故D正确。

故选D。

5.D

【分析】

根据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

4NO+6H2O。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共涉及NO、H2O两种氧化物,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说法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6:

4=3:

2,说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B

化学肥料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分为氮磷钾肥,如果化学式中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为复合肥;

故答案选择B

7.A

A.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

B.图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

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

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

【点睛】化合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

8.C

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亮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肯定不是氧化物,说法错误;

B、亮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C:

H:

N:

O为:

(12×

6):

(1×

13):

14:

(16×

2)=72:

13:

32,说法错误;

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说法正确;

D、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1×

13)+14+(16×

2)=72+13+14+32=131,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说法错误。

9.A

铬元素化合价为

价,氧元素显

价,设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0.D

A、丁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甲、丙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大,都是生成物,该反应是丁分解生成甲和丙,因此丁是化合物,故A正确;

B、乙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正确;

C、甲、丙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大,都是生成物,因此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故C正确;

D、反应过程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9%-17%):

(41%-25%)=1:

8,故D错误。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11.B

试题分析:

A、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化学式为CO2,冰是固态的水,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B、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

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D、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故选B.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A

A、①活性炭有吸附性,用活性炭包可吸附汽车内的异味,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用洗涤剂可以洗掉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完全正确;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有错误;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有错误;

D、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等被营养专家称作为“垃圾食品”,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食物中中还会产生一些强致癌物质,因此这类食品不宜多吃、常吃.如在食物的煎炸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丙烯醛有害物质,有错误。

13.D

A、酸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A错误;

B、玉米糊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B错误;

C、冰水属于纯净物,溶液是混合物,故C错误;

D、可乐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4.D

pH为10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A、Mg2+、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镁沉淀,Mg2+、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H+、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Cu2+、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Fe3+、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

15.C

A、Fe2O3+3CO高温2Fe+3CO2,反应后有固体生成,最后固体质量不能为零,错误;

B、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错误;

C、稀盐酸显酸性,pH<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pH>7,正确;

D、④某温度下,饱和硝酸钾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16.2N2

Ca(OH)2

(1)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

2N2;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3)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离子显-1价,故其化学式为:

Ca(OH)2。

17.气泡②

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金均和稀盐酸不反应。

(1)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黄金不与盐酸反应,而铜锌合金中的金属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故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烯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即可鉴别真伪。

(2)①Ag、FeCl2溶液、A1C13溶液,银和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铝溶液均不反应,不能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不正确;

②Fe、A1C13溶液、AgNO3溶液,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则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铁和氯化铝不反应,则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能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正确;

③Ag、Fe、A1C13溶液,银和铁均与氯化铝不反应,不能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不正确。

故选②。

18.四CNa2S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D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四种元素;

故填:

(2)根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而图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可以判断A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即A和C的化学性质相似;

C

(3)B和C形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硫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硫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化钠的化学式是Na2S;

Na2S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9.蛋白质元素bc

(1)在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2)加碘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易得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

(3)

a、霉变的食物中含有毒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十分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所以不能食用,故错误;

b、甲醛有毒,对人体有害,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会影响人体健康,故错误;

c、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

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

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故正确,故填c。

20.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65b>

a>

c

(1)P点是a、c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

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a物质2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5g+50g=65g;

65

(3)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c,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

c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长颈漏斗

aB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BF

(1)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长颈漏斗;

(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常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长口a端进入;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B;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4)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得甲烷,属于固体混合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用B,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收集装置选择F,故制取并收集纯净的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是BF。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2.Na2CO3复分解

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C是二氧化碳,E是红棕色固体,E会转化成C,所以E是氧化铁,B会与氧化铁反应,并能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B是一氧化碳或碳,A、D都会转化成二氧化碳,其中A是钠盐,且A、D都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A是碳酸钠,D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A是碳酸钠,化学式为:

Na2CO3。

(2)反应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或氯化钠等),属于两种化合物互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