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洋务运动教案1旧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一历史上册洋务运动教案1旧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册洋务运动教案1旧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本课难点:
导入新课
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以联系第一节内容,提问“1861年清朝政局变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请学生思考。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应明确指出:
19世纪60年代,在清政府看来,当务之急,在于消灭各地尚在进行反清斗争的人民革命势力,对侵略者必须力保“中外友好”。
为此,清政府除设立总理衙门外,还推行了洋务运动。
从而导入新课。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1、清朝统治集团分裂为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内忧外患,清朝统治集团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
但在对待“外国事务”态度上,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主张
代表
目的
根本目的
洋务派
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主要是镇压人民反抗其次是抵御外来侵略
维护封建统治
顽固派
盲目排外,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护封建统治
倭仁
·
代表: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为代表。
在这些人中间,李鸿章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
目的:
两派都主张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曾国藩的“剿发捻”和“勤远略”,是洋务派办洋务的真正目的。
洋务派与顽固派在对待“外国事务”(西方科技和先进生产技术)态度上的不同。
洋务派主张面对现实,委曲求全,师夷长技徐图自强。
顽固派因循守旧,坚持祖宗成法,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仇视一切改革。
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分歧实质是在维护清朝统治方式上的分歧,是在对待外洋事物上的差异。
洋务运动得以进行的条件
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辛酉政变后刚刚上台的慈禧太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因此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总理衙门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机构。
总理衙门专管外交、通商的事宜,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掌握地方实权的一些汉族督抚积极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那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起家的汉族官僚,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
洋务派与鸦片战争时期抵抗派的联系与区别
在目的上:
都主张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抵御外国侵略,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不同之处是洋务运动有另一个目的,即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在方法和步骤上:
都主张从西方购买枪炮和船舰,并仿制西方战舰;
都主张建立一支新式海军。
不同之处是抵抗派的主张还没有完全实行,就随着林则徐的被撤职而中断。
洋务运动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
结果相同:
鸦片战争失败,使抵抗派的主张随之破产;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覆灭,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3、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态度,
慈禧太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维护清朝的统治,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二、概况
1、时间:
(1)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2)推动机构:
总理衙门
总理衙门虽然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的势力在地方而不在清朝中央。
他们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又形成各个不同的政治集团,其中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集团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势力最大。
(3)宗旨:
师夷长技以自强(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相比较)
(4)“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
“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2、内容
洋务运动从时间上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1)前期:
创办军事工业
时间:
19世纪60—70年代。
旗号:
“自强”。
主要企业:
安庆军械所(曾国藩、安庆、最早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上海、最大的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福州马尾)、天津机器局(崇厚、天津)等,共计24个。
军事工业的共同特点。
第一,生产力:
这些企业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带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第二,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了德国的水平,制造的无烟火药达到了世界水平,反映了中国科技人员和工匠们的聪明才智。
第三,生产关系――仍是封建生产关系。
这些企业都是官办的,也就是用国家的经费由官吏来办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
每一个工厂形同一座衙门,掌握大权的封建官僚往往是贪污公款,中饱私囊。
李鸿章死时遗产竟有4000万两银子之多。
第四,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奇居唯利是图。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第五,企业管理采用封建衙门式,企业设刑庭、监狱。
基本上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2)后期:
创办航运、煤矿、电讯、纺织等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重点由军事转向经济。
19世纪70——90年代。
“求富”。
原因:
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
轮船招商局(上海、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开平矿务局(天津)、汉阳铁厂(湖北、近代第一家钢铁工业)、湖北织布局 湖北。
民用工业的特点。
第一,结合本目教材的插图,指出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等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这里近代化的含义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例如张之洞从英国进口全套纺织设备。
第二,洋务企业的兴办,还刺激了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民用工业生产的产品,除了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到市场上去,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轮船招商局经营三年,在华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白银1300万两;
开平煤矿出产的煤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
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
卢汉铁路的铁轨不是进口的,是由汉阳铁厂制造的。
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这些企业都是使用大机器生产,创办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润,绝大部分产品销售于市场,从而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可以说是含有资本主义成份的近代企业。
这些企业的创办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它在客观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抵制作用,也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锻炼了更多的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
(3)建立近代海军
19世纪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海军基地竣工。
清政府专门设立了海军衙门。
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由于海军名义上是直属清政府,实际上却是地方集团的势力和工具,各不相属,无统一制度和行动,所聘外国教习,从不认真训练。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彻底失败,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从1888年起北洋舰队就没有再购买过新舰只,从1890年以后;
连弹药也不买了,经费都被老佛爷拿去修颐和园了。
)
海军舰船主要购自英德两国,部分船只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制造。
(4)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举办洋务教育
举办新式学堂:
:
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到1896年达20余所,
派遣留学生:
又选派几批留学生出国深造。
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旗号
人物
企业
前期:
军事工业
自强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后期:
民用工业
求富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
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师,成立海军衙门
洋务教育
创建新式学校;
派遣留学生
三、评价
1、性质:
是清政府内部的一场自救运动
2、失败标志: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这场战争充分说明中国的落后不仅在军事、经济、文化上,还在于政治制度的腐败)
3、失败原因:
思考:
从哪些史实说明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顽固派是如何阻挠和破坏洋务运动的?
为什么说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中国无法真正掌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2)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也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3)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中心,仅凭地方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有限,难成大器。
(4)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工业基本上是封建性近代工业,民用工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企业。
近代的生产力跟腐朽的封建式经营管理制度不配套,特别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成效不大,导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破产。
4、评价:
(1)消极:
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
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救国求强;
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
经营管理腐败。
(2)洋务运动的进步性表现为: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
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
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目前对洋务运动的三种不同评价:
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自强”的核心目的在于镇压人民的反抗,也就是“灭发捻”,这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至于所谓“勤远略”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清统治者早已被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吓破了胆,还怎能“强”得起来呢?
至于“求富”,洋务派创办的军工民用企业都是由封建官僚们充任督办,这些人把清官场的腐败作风都带进了企业,贪污、中饱、办事效率低下;
再加上从西方引进的设备、技术陈旧落后,洋务企业都不景气甚至破产。
“求富”也成了一句空话。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例如:
轮船招商局同外国船行的况竞争)但非常有限。
3、洋务派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此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又一探索。
(补充新观点)
教材史料应用
1.阅读下列材料
曾国藩说: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
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和议既成”指的是什么事?
(2)曾国藩在材料中提出了什么主张?
其目的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北京条约》签订,清政府“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暂时和好。
(2)“购买外洋器物”,“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目的在于“剿发捻,勤远略”,即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侮,核心是维护清朝统治。
2.阅读下列材料
奕訢批评洋匠唯利是图时说:
“洋匠与中国立合同,订明若干年造船若干号,因恐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派华匠造一器,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程式弃之,华匠相率缓级延遂成锢习。
以上材料主要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故意拖延工期,进行敲诈勒索,谋取私利,使洋务企业发展困难。
练习题参考答案提示
一、D。
二、1.①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仿制出铁甲舰、毛瑟枪、新式火炮,提高了清军战斗力。
②用机器采煤织布轧铁轨,挽回了一些经济利益,如开平煤矿的煤,在天津市场取代了洋煤;
卢汉铁路的铁轨是汉阳铁厂生产的。
③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科技、教育人才,如詹天佑、邝荣光、唐国安等。
④洋务派开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洋务派标榜“自强”,“求富”,这个目的是没有实现的。
2.①要尽力引进西方最先进的技术;
②要防止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
③要防止办事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
阅读与思考
1.相同点:
向西方学习。
不同点:
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比西方好,不必改革,只要学习西方制造利器即可。
郑观应认为既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更要学习西方改革中国政治制度。
2.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是中体西用。
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只有改变封建制度,才能使国家富强。
资料和注释
洋务运动的目的
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
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
第二年他对上述看法加以发挥,主张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那时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14卷,第11页)。
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后,得到外国侵略者帮助训练洋炮队、设洋炮局。
他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武器不行,枪炮窳(yǔ)滥,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第3卷)。
奕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可以镇压人民,可以自主自强,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并认为筹办洋务,必定能得到列强的支持。
洋务、洋务运动和洋务派
所谓“洋务”,是从“夷务”二字演化而来的。
在中国漫长封建社会里,凡是非汉族人或非统治民族,不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都被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认为是没有开化的野人,被他们吸称为夷、蛮、戎、狄等。
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封建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它们是蔑视的,所以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等。
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
外国侵略者对称他们为“夷”,当然不满意,一再提出抗议。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清朝统治者再不敢像过去那样蔑视西方侵略者了,因而对他们也不敢再称为“夷”,而是改称为“洋”了。
于是,“洋人”、“洋教”、“洋抢”、“洋炮”、“洋纱”、“洋布”、“洋油”、“洋火”等等名词就流行开来,“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这里有两点应该指出,一是在道光年间,当普遍开始流行把对外贸易、交涉等事务称为“夷务”的时候,已经有少数人称之为“洋务”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
“‘夷’固属贱称,‘洋’也并不高贵。
‘夷’‘洋’之间本无高下、褒贬的区别。
”(李时岳等《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否则,外国侵略者就不会对称之为“夷”屡屡抗议,而对称之为“洋”却欣然接受了。
二是当多数人已习惯把与外国有关的事务称为“洋务”的时候,也并非没有人或明或暗地继续称之为“夷务”的:
绝口不谈“洋务”,始终坚持“夷夏”之大防者,直到光绪年间也仍然大有人在。
不过,这只能看作是历史惰性延续的表现。
总之,“洋务”是19世纪下半期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个名词。
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凡是与外国有关的事务,都可以称之为洋务。
“洋务运动”,它不是当时的人们所使用的名词,而是后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创造出来的。
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政府一部分官僚军阀为了对付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威胁,首先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创办了新式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以后又创办了新式民用企业,还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在国内开办新式学堂等等。
这在后来便被史学界称为“洋务运动”。
这个运动先后持续了35年,到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大体结束。
以“公车上书”为标志,洋务运动让位给维新运动。
此后洋务派经营的企业虽然继续存在,但已经不成其为运动了。
洋务派,是从事上面所说的洋务活动的官僚军阀。
洋务派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他们的主现目的是要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
第二,他们的办法是采用西方先进技术。
这两个特征缺一不可:
缺了一个,就不能称之为洋务派。
有的人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而拒绝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这样的人就不是洋务派,而是封建顽固派。
还有不少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目的不是为巩固封建统治,也不能叫洋务派。
例如洪秀全、洪仁玕等便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他们的目的是要
巩固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所以他们不叫洋务派,而叫农民领袖。
其他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人,根据他们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还可以分别划分为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或无产阶级革命派等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纲领。
所谓“中学为体”,就是把统治中国人民的封建制度看作不可改变的根本;
所谓“西学为用”,就是采用洋人的技术,开办工厂、铁路、矿山、学堂,编练新式军队,以增强封建统治力量。
这个纲领充分体现了洋务派的两个基本特征。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趣闻
张之洞在初办冶铁厂时,委托驻英公使薛福成购买国外的新式设备,薛告诉他,新式冶炼设备有用于酸性的,有用于碱性的,应先将冶炼厂所用铁矿和焦炭样品寄给制造设备的厂家化验,然后才能定购。
张却回复说,中国地大物博,何矿不有,还寄什么样品,只管买一套来。
结果薛所定的设备与办厂用矿的矿质不符。
选厂址时,张为了能在自己的总督衙门就能看见工厂的烟囱冒烟,硬将厂址定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为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煤铁运转的开销,还为选厂址筑厂基多耗白银100多万两。
我们知道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工业布局要考虑如何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钢铁工业尤其要考虑上述因素。
张之洞违背了这一原则,造成巨大浪费。
倭仁(1804—1871),蒙古正红旗人,乌齐格里氏,字艮峰,道光进士。
道光末年,他和曾国藩标榜“理学”,以封建卫道者自居。
同治初年,他任文渊阁大学士,反对洋务派设立同文馆和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成为顽固派首领。
著有《倭文端公遗书》。
李鸿章(1823—1901),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
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
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投靠曾国藩当幕僚。
1861年在安徽按湘军编制,组织淮军。
1862年4月,淮军由安庆乘英国轮船到上海,与外国侵略者组织“常胜军”,守上海、陷苏州、常州,升任江苏巡抚。
1865年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由曾国藩举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外交大权。
为了挽救清朝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名,创办军火工业和民用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创办北洋海军。
他对外一贯妥协退让,投降卖国,曾招致中法、中日战争失败,是许多不平等条约的订立者。
曾参与反对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时与英国策划“东南互保”。
订立《辛丑条约》后不久病死。
他在洋务运动中贪污中饱,死时遗产竟达4000万两白银之多。
左宗棠(1812—1885),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
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1860年为曾国藩推荐,统领部分湘军,曾自募约五千人,组成“楚军”,左系湘军形成。
1862年初,经曾国藩举荐,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织“常捷军”,陷宁波、绍兴等地。
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份创办福州船政局。
次年调任陕甘总督,“身虽西去,心犹东注”。
督陕甘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因西北盛产羊毛,又办兰州织呢局。
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
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
1881年升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
1884年中法战争中是主战派,督福建军务。
次年因病退职死。
他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在70年代以后裁撤洋员,与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的“非洋人洋匠不可”的情形有所不同,反映了他具有一定的自力更生办洋务的思想特点。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一字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
同治年间,他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
1882年,他出任山西巡抚,1884年擢升两广总督。
中法战争期间,他主战,奏准起用前广西提督冯子材,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
1889年,他调任湖广总督,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设立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创办两湖书院,筹办卢汉铁路,与李鸿章争夺权势。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后期著名代表人物。
1898年,他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反对维新变法。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在帝国主义策划下,他参与所谓“东南互保”,镇压两湖地区人民反洋教斗争和唐才常自立军起事。
1907年,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