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2330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法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法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法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法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法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1)对审判机关活动的监督;

(2)对侦查机关及其活动的监督;

(3)对刑罚执行机关及司法行政活动的监督;

(4)对其他行政活动的监督;

(5)对自身的监督。

【考点】法律监督——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

5.西方最早提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主张的是()。

A.洛克B.西塞罗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解析】西方最早提出法治主张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尤其倡言法治,反对人治,提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著名命题,认为法治比人治理智和公正,比人治正确和高明,比人治稳定和可靠。

6.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强调()。

A.德治为主,法治为辅B.法律至上

C.依法治国

D.运用刑罚统治天下

【解析】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强调用以刑罚为核心的法作为传统社会、处理国家的准则,同时建立依照个人能力授官的官僚制度,使得君主集中权力,运用刑罚统治天下。

答案选D。

7.关于法的渊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的渊源一词源自欧陆B.法的渊源又称法源

C.法的渊源的基本含义是指法的来源D.法的渊源就是法的形式

【解析】法的渊源这一术语,源自欧陆,后衍及英美。

其基本含义主要是指法的来源或法之栖身之所,也有著述称法的渊源主要指法之产生的原因或途径,故法的渊源亦可简称法源。

法的渊源不同于法的形式。

事实上,广义和狭义法的渊源理论所说的狭义渊源,直接和间接法的渊源理论所说的直接渊源,正式和非正式法的渊源理论所说的正式渊源,真正和非真正法的圆圆理论所说的真正发的渊源,通常都是指法的形式。

这些理论所说的广义渊源、间接渊源、非真正渊源、非正式渊源,才属于法的渊源。

故D选项错误。

【考点】法的渊源——法的渊源释义

8.在法的形式体系中,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法的形式是()。

A.部门规章B.自治条例C.地方政府规章D.行政法规

【解析】行政法规是由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法制定和变动的,有关行政管理和管理行政两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它在法的形式体系中处于低于宪法、法律而高于地方性法规的地位。

【考点】法的形式和分类——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

9.不成文法主要包括习惯法,同时也包括()。

A.国际法B.基本法C.一般法D.判例法

【解析】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却不具有规范化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也包括判例法和不成文宪法等。

【考点】法的形式和分类——法的形式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10.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

D.国务院各部委

【解析】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有权对其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其基本原则相抵触。

答案选A。

11.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行政规章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基本法律

【解析】现行宪法规定: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12.建立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基础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立法体制是()。

A.单一的立法体制B.制衡的立法体制

C.复合的立法体制D.三元的立法体制

【解析】立法体制是多样化的。

一国采用何种立法体制,主要取决于国情因素。

当今世界,主要有单一的、符合的、制衡的立法体制。

制衡的立法体制是建立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基础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立法体制。

单一立法体制是指立法权由一个政权机关行使的立法体制。

复合立法体制指立法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权机关共同行使的立法体制。

答案选B。

【考点】立法——立法体制

13.法开始生效有多种情形,下列不属于开始生效情形的是()。

A.法律自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B.法律不公布也可以生效

C.法明文规定该法开始生效的时间D.法律公布后达到一定期限才开始生效

【解析】法开始生效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种,自法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

第二种,法明文规定该法开始生效的时间;

第三种,规定法公布以后达一定期限或满足一定条件后开始生效。

【考点】法的实施——法的效力

14.甲向乙借款10万元,与乙签订借款合同,同时以丙的汽车作为抵押。

由此,乙拥有的向丙主张的抵押权属于()。

A.原权利B.从权利C.专属权D.公权利

【解析】法律权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对物权和对人权;

2.公权力和私权利;

3.原权利和救济权;

4.专属权和可转移权;

5.主权利和从权利。

题目中甲向乙借款10万元,与乙签订借款合同,同时以丙的汽车作为抵押。

由此,乙就拥有作为主权利的债权和作为从权利的抵押权,其分别指向甲和丙。

当甲到期无法清偿债务时,乙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丙的汽车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汽车的价款受偿。

故答案选B。

【考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分类

15.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引起该死者的财产继承关系发生的原因是()。

A.法律行为B.绝对事件

C.相对事件D.法律事实

【答案】C

【解析】相对事件是指这样的事件,它基于主体的行为而发生,但对于该行为所涉及的有关主体而言,该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比如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凶杀致人死亡、“9.11”致人死亡之类,即属相对事件。

【考点】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演变

16.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属性,能够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是()。

A.法律行为B.合法行为C.违法行为D.中性行为

【解析】在现代法理学中,所谓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法律属性,能够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根据行为与法律的要求是否一致,把法律行为分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和中性行为。

【考点】法律行为、责任和制裁——法律行为

17.法律推理主要被运用于()。

A.立法环节B.执法环节C.法律适用环节

D.法律监督环节

【解析】法律推理主要发生在法的适用过程中,是特定的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活动。

【考点】法律解释、推理和论证——法律推理

18.狭义的法律职业一般不包括()。

A.法官B.检察官C.律师D.公证员

【解析】广义上的法律职业包括一切以法律为业的人。

狭义的法律职业主要指以适用法律解决纠纷为社会分工的律师、法官和检察官。

【考点】法律职业和法律思维——法律职业

19.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具有否定性

B.法律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C.法律责任就是过错责任

D.法律责任不仅仅是财产责任

【解析】根据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可将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因此C项说法错误。

【考点】法律行为、责任和制裁——法律责任

20.根据《立法法》,我国的宪法解释权属于()。

D.最髙法院

【解析】根据立法法的规定:

1.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2.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3.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研究拟订法律解释草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

4.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的效力。

【考点】法律解释、推理和论证——法律解释

21.他把政治学和法学放在一起研究,他的著作《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也是西方法学的奠基之作。

这里所指的“他”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阿奎那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世界上最早的政治学著作之一,它把政治学和法学放在一起研究,是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也是西方法学的奠基之作。

答案选C。

【考点】法学绪论——法学的研究对象

22.认为法学的任务在于研究实际存在的法,而不在于研究应当存在的法。

这一观点出自于

()。

A.奥斯丁B.霍布斯C.卢梭D.凯尔森

【解析】奥斯丁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在于,他强调法学的任务在于研究实际存在的法,而不在于研究应当存在的法,后者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考点】法学绪论——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

23.从他开始就把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看待,他的名字是同作为学科的法理学的创立相联系的,这个“他”是指()。

A.哈特B.奥斯丁C.康德D.黑格尔

【解析】奥斯丁在法学方面有两个突出的贡献,一是从他开始,把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看待,他的名字是同作为学科的法理学的创立相连的。

二是他开创了现代分析法学,他的名字也同现代分析法学联系在一起。

24.“它”是以成形的制度形式表现出来的有形正义,是兼有理性强制和国家强制双重强制属性的正义,这个“它”是指()。

A.法律正义B.正义的绝对性

C.伦理规范的正义D.正义的具体性

【解析】法律正义也是一种正义,但不是一般正义,而是基本正义,是以成形的制度形式表现出来的有形正义,是兼有理性强制和国家强制双重强制属性的正义。

【考点】法的价值——法律正义

25.法的社会价值和基本价值是()。

A.正义价值B.利益价值C.秩序价值D.自由价值

【解析】法的秩序价值是法自身意义上的价值,这是法的社会价值和基本价值。

答案选C。

【考点】法的价值——法的价值释义

26.与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相比较,下列属于资本主义法律特征的是()。

A.维护私有财产B.维护等级身份C.维护专横特权

D.维护人身依附关系

【解析】资本主义法律的特征有:

(1)注重维护私有财产权;

(2)注重体现契约自由;

(3)注重确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考点】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历史发展

27.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根本上决定正义所体现的利益的是()。

A.国家意志B.社会公共意志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统治阶级的意志

【解析】马克思以生产当事人之间进行交易的正义性为例,解释了正义的这种物质性:

这种交易是从生产关系中作为自然结果产生出来的。

交易的法律形式即契约,其内容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

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

正义当然是美好的,但要获得这种美好的东西,先要解决物质条件问题。

28.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称之为()。

A.法的本质B.法的作用C.法的功能D.法的价值

【解析】法的作用与法的功能和法的价值不同,它不是人们对法的寄托,也不是法的潜能,而是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法同外部世界所发生的真实的关系。

【考点】法的功能和作用——法的主要作用

29.根据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的性质决定法的性质B.社会是以法律为基础的C.法的本质决定社会的发展

D.法的内容由社会公共意志所决定

【解析】社会的性质决定法的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最终决定法的本质。

【考点】法和社会——法和社会的一般理论

30.关于法和道德相区别的问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法和道德产生的条件不同B.法和道德表现的形式不同C.法和道德实施的方式不同D.法和道德不具有连续性

【解析】法与道德有以下区别:

(1)归属的范畴不同;

(2)产生的条件不同;

(3)表现的形式不同;

(4)调整范围和内容不同;

(5)实施的方式不同;

(6)发展的前途不同。

法与道德有本质和内容上的联系。

两者都是社会规范,具有社会规范所具有规范性、概括性、连续性等属性。

因此D项错误。

【考点】法和社会——法和道德及宗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立法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有()。

A.立法创议B.立法预测C.立法规划D.提出法案E.立法决策

【答案】ABCE

【解析】立法准备活动的主要内容,宏观上有:

进行立法预测,编制立法规划,形成立法创议,作出立法决策。

D项属于立法程序。

【考点】立法——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32.下列属于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是()。

A.行为B.心理状态C.损害事实

D.因果关系E.主体资格

【答案】ABCD

【解析】法律责任的构成,即法律责任的归责条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所必备的客观要件和主管要件的总和。

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为;

2.心理状态;

3.损害事实;

4.因果关系。

答案选ABCD。

3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法的普遍性有多重含义,其含义主要有()。

A.普遍有效性B.普遍平等性C.普遍主观性D.普遍一致性E.普遍客观性

【答案】ABD

【解析】法的普遍性有多重含义。

它可以指法具有普遍有效性,即法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具有普遍性;

可以指法具有普遍平等性,即法被认为应当体现公平和正义,应当平等地对待

相关主体和事项,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也可以指法具有普遍一致性,即法应当同人类的普遍利益和要求相一致。

【考点】法的概念——法的基本特征

34.关于法律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意识形成以后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B.人们的法律意识往往受政治意识的左右

C.法律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D.个人法律意识必将受到群体和社会法律意识的深刻影响E.道德意识早于法律意识出现

【答案】ABCDE

【解析】社会法律意识和群体法律意识是公民的个体法律意识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个人法律意识必将受到群体和社会法律意识的深刻影响。

法律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法律意识和其他社会因素和社会意识形式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法律意识又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

人们的法律意识往往是受人们的政治意识左右的。

但法律意识又有别于政治意识,政治意识的强弱与法律意识的水准并不对等。

法和道德关联紧密,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息息相关,但是法律意识并不等同于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早于法律意识出现。

35.下列属于司法独立原则具体内容的是()。

A.司法的排他性B.司法公开性C.司法的程序性D.司法的职业性E.司法的中立性

【答案】ABE

【解析】司法独立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

1.司法的排他性;

2.司法的中立性;

3.司法的公开性。

答案选ABE。

【考点】法的实施——法的适用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B,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6.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拥有国家立法权。

A.正确B.错误

【解析】适应客观需要,现行宪法确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均享有国家立法权。

37.设立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是现代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是对人性不完善的弥补。

【解析】由于现代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社会事务空前增多,必须运用新的管理方式,这就是对权力的分工和监督。

强化监督功能是现代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

人性中有恶的一面,有利己专断、滥用权力成分,必须强化监督功能。

【考点】法律监督——法律监督释义

38.任意解释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因此是没有价值的。

【解析】尽管任意解释没有正式的法律约束力,但其对正确适用法律规定和处理案件具有参考价值。

39.法和政治相互联系,因此,法和政治的调控功能相同。

【解析】法是通过确认和保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控;

而政治是通过政治行为和过程来实现的。

【考点】法和社会——法和政治及国家

40.法的移植只能发生在同一历史类型的法或同一法系的内部。

【解析】在当代世界,法的移植不仅发生在同一历史类型的法或同一法系的内部,而且在不同历史类型的法或法系之间,也存在相互吸收和借鉴的现象。

【考点】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试比较法治和法制的区别。

【答案】

(1)法制既指一国的法律制度或法律和制度,也可以指严格依法办事的一种方式、制度。

而法治概念的含义则主要在于主张执政者严格依法治理国家。

(2)当法制作为法律制度或法和制度的简称时,它指的是具有实体性的法和制度。

而法治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3)法制既强调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守法,也强调每个公民守法。

而法治强调的主要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守法、依法办事。

(4)法治蕴含了法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

法制并不必然地具有正当性,它更强调秩序价值。

42.简述法律职业技能的内容。

【答案】法律职业具有专门性的特点。

法律职业技能包括:

(1)法律知识,关于法律和人的法律生活所形成的专业知识。

(2)法律语言,是法律职业者的话语体系。

(3)法律职业技术。

(4)法律思维。

43.简述法律责任的特点。

(1)法律责任具有法定性,即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2)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即法律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

(4)法律责任具有否定性,表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或追究否定性、不利性后果。

44.为什么说法的作用是有限的?

【答案】法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是因为:

(1)“徒法不足以自行”。

(2)法只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基本社会规范,调整人们行为的还有其他社会规范。

(3)法的穗定性经常使其与社会发展不同步,致使法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论述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

(1)社会主义立法直接确认和保障人权。

基本人权也是法律权利,社会主义立法应该予以确认和保护。

(2)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直接维护和保障人权,表现为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通过司法和执法等行为直接保障公民权利。

(3)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得以实现的环境发生作用。

(4)我国积极参加国际人权条约,维护和保障人权。

【考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和人权保障

46.结合中国当前法律意识的状况,试述如何培养法律意识。

(1)加强法治建设。

(2)抑制旧法律传统、旧法律意识的影响。

(3)开展法制宣传,普及法制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