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灵武市行政中心区域概念规划方案设计说明文档格式.docx
《00灵武市行政中心区域概念规划方案设计说明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灵武市行政中心区域概念规划方案设计说明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留现状中兴路、西平街、灵州大道两侧的商业,规划沿南熏路及西平街南侧向西延伸商业布局,并沿规划经二路东侧布置商业街,使沿南北向的中兴路、规划经二路,及东西向的南熏路、灵州大道,形成城市的商业购物环。
以西平街为东西连接主轴,将商业购物环与老城区进行穿联,并在西平街与中兴路交接处形成商业中心核。
“两轴”——西部城市发展轴、北部城市发展轴
西部城市发展轴是城市的主要发展轴,串联老城区与西部新城区,并指引城市向西拓展。
北部城市发展轴是城市的次要发展轴,指引老城区向北拓展。
“两片区”——老城区、西部新城区。
老城区依托现有的居住、商业、工业格局,进行居住、商业金融、羊绒产业等功能的开发,形成居住、商业、工业组团。
西部新城区位于市区西部,依托老城区向西拓展而成,以行政办公、商业、文化休闲、居住、教育培训以及一类工业为主,是市区的核心。
1.3城市总体规划的主导方向
城市的性质:
灵武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和羊绒产业基地,宁夏沿黄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银川市域副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园林城市。
城市发展方向:
向西、向北发展,向西与宁夏沿黄城市带相呼应,向北与空港物流基地相对接。
控制向南、向东发展。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规划保留老城区的部分行政办公用地,将部分改建为文化娱乐用地。
在西部新城区灵州大道北侧规划行政办公中心。
规划将市政府迁至灵州大道以北、经四路以东。
公共设施空间布局:
沿南北向的中兴路、规划经二路,及东西向的南熏路、灵州大道,形成城市的商业购物环。
城市绿地系统构思:
城市绿核,即老城区的灵州新唐苑、西部新城区行政中心南侧的府前公园。
成为城区新、老两个交相呼应的,具有城市绿肺功能的生态绿核。
灵武市新行政中心在城市中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优势明显。
二、设计构思
2.1基地分析
用地范围
东至西昌路,西至规划经二路,北起朔方路,南至西平街,面积约218公顷。
基地整体比较平整,现状只有少量建筑。
2.2优势劣势
优势:
1、独特的历史和自然资源。
2、场地平整现状建筑少,易于开发。
3、规划地块有水系穿插,生态系统相对完好,便于景观营造。
4、城市发展展望
劣势:
1、水面面积较窄,需要改造才能提供市民的亲水空间。
2、城市开发进度。
3、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落后。
4、前期市政设施投入较大。
2.3总体规划调整
1、建议将城际铁路调整至城西GZ11高速公路以东布置。
2、取消规划纬九路在规划经四路、规划经八路之间路段,将两边的文化中心结合绿化广场布置以形成文化休闲景观中心。
3、减少规划经二路以西商业规模,结合住宅布置成商住,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将纬十一路南侧学校移到地块西边,东边布置成住宅,与整个中心片区更好的衔接。
2.4设计原则
我们提出的概念规划是一个平衡的、整合的方案:
它充满着诗情画意,反映着创造一个持久优美新行政中心片区的渴望;
它又是实用的,环境脉络易于辨知、功能配置合理高效、以及倡导有效理性的投资。
我们从灵武市新行政中心意向出发提出了如下的指导性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充分利用并改造现有地形地貌,体现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凝聚力原则:
形成综合而富有活力的的片区,创造具有标志性的城市新核心。
3、体现特质原则:
将本地区人文、历史、以及环境的特质结合到设计中去。
4、亲民高效原则:
通过空间的处理,拉近政府与市民的距离,并实现政府的高效运作。
总而言之,上述原则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亲民、高效、独特的行政中心片区,为该片区的成功提供最有力的保证。
2.5规划目标
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尊重灵武历史文脉及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行政中心区的设计手法,通过地标性建筑群的构筑,打造彰显城市名片的人文公共开放空间;
构建亲水和谐的城市生态景观;
勾画出一副融自然、生态、人文和地标于一体的城市行政、文化和景观中心。
2.6行政中心功能布局
不同的功能组合,形成不同的空间模式,有的空间亲切宜人,便于交流,有的空间庄严肃穆,充满威严,因此功能组合类型较多,围合方式多样,从而形成不同的场所特点。
规划考虑到用地形态特点与相对综合性的布局,灵武市新行政中心采用三角形+H型的功能组织模式,安排的主要功能有行政、居住、会展、文化、休闲等。
2.7行政中心轴线方式
行政中心区的布局由于自身功能及城市景观形象等多方面要求,社会关注程度高,历来为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设计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常见的几种布局模式为灵武市行政中心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考虑到轴线几乎是行政中心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要素,本布局模式研究的分类以轴线为参照。
(1)单轴线对称式
为国内已建绝大多数行政中心的布局模式,该模式的优越性在于建筑主次关系明确,主体突出有气势,能较好的表现行政中心的庄重和大气的特点,和行政功能的权威性、严肃性相适应。
缺陷是组织得不佳会显得呆板和缺少亲和力。
2.单轴线非对称式
为国内新建多数行政中心的布局模式,该模式的优越性在于主体建筑突出,同时和其他建筑保持较好的协调性,空间富有变化,具有亲和力易被市民接受。
3.双轴线对称式
该种布局模式主要考虑城市多轴线景观的需要,优点在于城市景观丰富,形象突出不呆板,威严不失亲和力。
4.多轴线中心式
多轴线中心式布局的特点是其他建筑围绕行政中心主体建筑布置,利用轴线来组织景观,突出主体建筑,该种布局模式既考虑到突出中心建筑的需要,又能形成丰富的景观。
5.自由式
此种布局模式的行政中心国内不多见,它较少的从行政形象要求上考虑,更多的是从基地的环境特征、空间关系景观上做文章。
2.8设计理念
我们为灵武市行政中心片区所作的规划基于一个体现特色的概念,在设计中着重于突破传统中轴线手法,探索从城市特色出发的新思路。
城市特色可以从多方面考虑,如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
我们的概念构思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人为本、聚集人气、和谐新城
1、以人为本:
高效的办公、舒适的居住、良好的生态、完善的配套。
本片区除了设置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府前公园以外,其它地块的开发还包括了商业、展览、居住等功能,它们作为本片区的配套设施用地,分布在本片区内主景观空间四周。
这些地块所聚集的人流将能够充分地利用主景观空间,从而充分获益,繁荣地成长。
而它们促成的多种城市功能的共同成功,也将成为核心区复合的和持久的凝聚力。
2、聚集人气:
开放性空间、集聚性场所、参与性活动、休闲的感觉。
灵武城区现状的主要节点散布在老城,缺乏使人印象深刻的空间秩序感。
但从城市总体发展的方向上来看,通过局部地区的合理规划,未来的灵武城区将能够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空间序列。
府前公园与灵州新唐苑形成整个城市的主要景观中心,而府前公园东边与南边直接与城市两大绿化轴线对接,使行政中心片区的独特位置使其具备了延续这一序列、加强其空间序列感的有利条件。
在物理形态上,我们期待着沿府前公园的周边居住建筑,形成规整的建筑界面,它们将与公园中的绿色的有机形态景观构成有趣的对比,给人们以难忘的印象。
为此,我们顺应着这一南北向的城市绿带设计了行政中心片区的府前公园。
在府前公园中,有体现了灵武这一西域古城水特色的人工水道,有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人造缓坡绿地,有考虑大型活动、尺度合理的广场空间,还有为市民提供休憩、交流环境的密植绿荫的休息场所等等。
这些优美的空间环境将创造出丰富的视线效果,人们可以这个空间结构中的不同地点朝向各个方向的建筑界面获得不同的视觉经验。
同时,在周边地块通过对现有支流水道的改造,我们设计了一组线型的绿色开放空间。
它们互相联系,并通向本片区的主景观空间。
这些线型的绿色空间将改善水道的生态,使本片区区整体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
在这些开放空间中,广种树木和植被,并有贯穿其间的健康步道,局部还有湿地特色的水塘,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场所。
灵武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自古以来此地俊贤咸集,人才辈出,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作为灵武市的行政中心片区,本地区既要反映城市的特色景观风貌,同时更要担负起体现城市的人文历史风貌的职责。
我们把南北向通往中心水面的主轴线带型步行广场定性为反映灵武人文底蕴的历史长廊,结合广场的绿化空间和水景设施设置展示灵武人文历史的人像、石壁、砖雕、建筑小品以及标志物等,使人们在这个行政中心片区就能对整个灵武的主要人文历史特色有所了解,加强了此处作为行政核心的文化氛围。
营造亲民高效的场所――独特的行政空间
我们的规划观念改变以往行政中心作为显示权力与威严显赫的形象,重点突出灵武地区的地理特征,尊重自然,使人感到亲切、明朗。
政府中心的前广场及其内部院落是较为庄严肃穆的建筑围合空间,而中心区公园则是较为自由活泼的滨水空间。
我们通过政府前广场非常自然的空间引导,加强了政府中心的广场空间与公园滨水空间的联系。
尤其重要的是,本规划将行政空间与公共开敞空间进行有机结合而不是分割,这一并置和对比的空间结构融各种不同的场所与功能于一体,戏剧性地展现出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行政中心片区应有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是精心组织过的丰富多彩,是创造性地经营出的集大成。
同时,这也是本片区最为与众不同的特色所在。
3、和谐新城:
亲切的交往路径、和谐的交往场所、安全的住区环境。
创造具有良好景观格局是灵武市总规的主要设计思想,城市周围的绿化带不但使人们可以欣赏到丰富的视觉景观,而且加强了对灵武的认知感。
在新行政中心片区的东、南两面,分别有着具有不同视觉效果的绿化带。
东边绿化以休闲生态为主,南边则为田园风光为主,两者都是作为规划用地的绿色背景,却各有特色、别具一格。
我们根据规划用地与绿带之间构成的绿色视廊而确定的区内的用地功能布局、建筑体量控制、路网结构和城市开敞空间的组织,使本片区在满足现代化功能需要的同时,具有灵武地域特征和良好视觉景观环境。
独特的绿色开敞空间对于城市个性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旧金山的海湾与山峦,费城的独立厅前广场,巴黎的香榭里大道等,通过人工景观与自然地理特征交汇融合,有力的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
府前公园是灵武城区的主要大面积绿色地带,其它的绿色空间都是点状散落在城区的各处。
我们认为行政中心片区将会在这一系列的绿色空间之中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同时又是整条绿带之中最具特色,最多元化的一个环节。
它将是体现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的绿色开敞空间。
三、规划设计
3.1功能布局
考虑到用地形态特点与综合性的功能布局,规划灵武市新行政中心片区采用三角形+H型的功能组织模式,主要布置四大功能:
行政办公、文化休闲、景观娱乐、居住生活。
3.2轴线方式
通过专题研究,结合灵武市的地域特点,规划选择双轴线对称模式,主要考虑城市多轴线景观的需要,丰富城市景观,突出城市形象,使行政中心区庄严而不失亲和力。
3.3规划结构
在注重节约集约用地,发挥土地效益的基础上,形成“一心一带两轴三片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指位于中心区中部坐北朝南的行政办公区;
“一带”指东大沟水系及周边的生态绿带;
“两轴”指南北向的行政办公中心、府前广场、文化休闲中心的人文绿化景观轴和东西向的行政办公集中区的行政办公轴;
“三片区”指被行政办公区和绿化景观区分割成的三个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片区。
3.4对总体规划的调整
为了加强老城区和西部新城区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的城市结构,规划将城际轻轨移至高速公路东侧;
取消经四路和经八路之间的城市支路纬九路,把行政办公中心区前面府前广场和文化休闲中心统一布局;
将总体规划确定的消防站移出居住区,减少沿经二路东侧的商业用地,以形成行政中心区的整体景观。
3.5交通系统
中心区的城市路网结构为“七横四纵”,根据用地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道路交通设施,不断优化道路交通网络,形成由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停车场组成的层次分明的道路交通系统。
坚持“人车分流”,配备必要支路和停车场,在公共建筑集中区域设地面停车,结合小高层建筑设少量的地下停车。
用支路连接城市主干道路和停车场。
3.6城市空间形态
行政中心片区的城市空间形态主要考虑建筑形态与中心区主轴线、城市景观、水系的有机融合。
采用富有流动感的曲线,形成自由、明朗、和谐的城市空间形态;
通过点线面的组织和合理的搭配,借以交通组织、绿化系统、基地高差等多层面的连接与组织来表达丰富的空间体系。
按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水系,拓宽东大沟水系景观带,把水引入中心区的文化、行政办公区和居住生活区,丰富城市空间形态、提高片区的活力、开放性与亲水性。
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打造灵武市最具灵性与活力的公共开放亲水空间。
3.7综合防灾及配套设施
灵武市是地震多发区,且处于地质断层边缘,本次规划根据这一特点充分考虑了行政中心区的建筑布局、建筑抗震、疏散场地的设计要求。
按照总体规划布局及相关规范,规划在行政中心区布置了公厕、垃圾收集点及转运站等市政设施,布置了景观灯具、休息座椅、儿童游戏等公共小品设施。
3.8建筑设计
行政办公中心:
以小高层和多层为主,开放、半开放式相结合。
办公建筑以展现政府机构应有的朴素大方、亲民、便民的性格,主要建筑对称布局,坐北朝南,突出鲜明的开放性、公众性和时代性,并强调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交融。
办公区的景观绿化体现了庄重、大方、对称的特色,与文化休闲中心的水系遥相呼应,以体现活力和亲民性,给人们提供多种集散、休闲活动的场所。
文化休闲中心:
文化休闲中心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南部两侧,结合北侧的行政办公中心区和府前广场,共同形成城市未来最具活力和价值的公共中心空间。
文化休闲中心内设有多栋文化建筑如图书馆、科技馆等;
两组文化建筑的轴线与行政中心区的轴线交叉处布置了一处灯塔式的文化建筑小品,以体现文化休闲中心的主题。
居住建筑:
居住用地由行政办公区北侧的两个居住小区和文化休闲中心西侧和南侧的四个居住小区组成。
住宅建筑总体呈向心的半围合式布局,小区中间布置绿化、公建、运动场地、小品等,形成绿化充足、环境优美的公共活动中心。
把11层的小高层住宅排布在中间,周围为坡屋顶的6层住宅,景观视线更广阔,更有层次感。
细部处理上结合现代的落地窗、挑窗台等手法,大方,清新亮丽,较好地反映了现代住宅的特性。
四、专题研究
01.轴线比较
深圳
单轴线。
与城市主轴线垂直相交。
是市中心区的纪念轴线
温州
十字轴线。
分东西、南北两条轴线,是支撑中心区结构最重要的骨架。
南北轴为城市生态绿化景观轴,东西向为城市建筑景观轴
漳州
以行政中心为原点,两条城市轴。
纵向城市中心文化轴和横向城市商业中心轴形成新城市中心区的骨架
杭州
以纵横两条景观轴作为中心区空间布局的主要构架
新会
城市功能轴与城市景观轴相结合的双轴线
南海
主轴+两副轴。
主轴为南北向的城市景观轴。
副轴由两条东西向轴线组成,分别为商业金融轴和开敞空间轴
华盛顿
放射形轴线。
在一系列放射轴线中,由国会向西的轴线和白宫向南的轴线都是典型的纪念轴线,并与宾夕法尼亚大街形成“联邦三角区”。
堪培拉
以各种城市节点为核心,形成一系列的向外放射的城市轴线。
由国会山的两条放射干道和格里芬湖所围合的三角形地区被划分为联邦政府区。
在两条放射干道之间,从国会山到安斯尔山形成城市纪念轴线。
02.功能分布比较
市中心区轴线以莲花山为背景,布置了行政文化中心和林荫绿带,两侧为商业/商务发展带,外侧则是居住发展带
南北轴南起休闲绿园。
布置了世纪广场和行政文化中心;
东西轴为景观轴——市府大道,两侧布置重要的建筑广场群。
商业金融/商务会展中心分别布置在东西轴线的两端。
中心区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部分布居住区
城市中心文化轴布置文教卫生区、会展区和滨江生态公园。
城市中心商业轴布置商业区。
行政中心区布置在两轴相交点。
外侧分布居住区
横轴由富春江路两侧的高层商务办公建筑和人工绿化构成。
纵向轴线则由中央步行绿化带构成,两侧布置公共文化设施。
外侧为居住区
城市功能轴依次串连中心区的行政、金融、商贸、文化、休憩等主要功能区。
城市景观轴以山水为背景
城市主轴南起雷岗山,穿过中心区往北与体育公园相接。
由各种广场和公园组成。
北部副轴东西端分别为居住区和商务中心区,与主轴相交于商业广场。
南部副轴从西往东依次布置行政中心、市民广场、文化中心和居住区
由国会向西的轴线和白宫向南的轴线都是典型的纪念轴线,功能分布十分明确。
两条轴线的一端分别是代表国家和政府最好权力的国会和白宫,另一端分便是林肯和杰弗逊的纪念馆,两条轴线的交叉处是华盛顿的纪念碑,轴线两侧布置着国家和政府机构,以及博物馆和美术馆等具有纪念意义的公共建筑。
城市纪念轴线的南北两端本别是国会山合战争纪念馆,两侧的联邦区内分布着一系列的公共建筑,包括高等法院、国家图书馆、国家美术馆和国家科技馆等。
03.空间序列比较
根据生态、信息的原则采用三次元多功能多空间层次设计手法把中轴线的城市开放空间按“音乐总谱”类似的节奏和旋律逐渐展开,形成自然——人工——人工加自然——自然的空间序列。
世纪广场是中心区最主要的城市节点,与周围建筑形成公共开放空间环境。
中心区的三栋地标建筑控制中心区建筑群全局。
成为世纪广场的视觉焦点和市政大厦的对景
以行政中心区为核心,形成一个十字花瓣的两件轴线。
公共片区采用“建筑群+外环绿带”的组织方式,体现公共片区的外向与开放;
住宅区采用“建筑群+中央庭院”的模式,创造居住区内敛与安静的空间环境
对街道景观按照边界围合的要素合方式,分为建筑围合式景观街道、绿化围合式景观街道及开放式景观街道
利用程式的广场群建立空间的有机次序。
利用传统的构图原则,将山、水作为城市景观的图底和布景,将所有景观轴汇集成焦点,焦点处则为视觉和心理的城市景观几何中心点。
并沿河展开重要的景观带
利用雷岗山山峰,创造南北向底城市景观轴,将商业、宾馆、游憩设施这类易于形成生动空间景观的用地沿该轴线空间布置。
利用广场在中轴线上形成一个个节点
国会轴线和白宫轴线都可以分成两个基本区段,由国会向西和白宫向南,两条轴线的交叉处是方尖碑作为轴线的对景节点。
轴线两侧以政府机构和公共建筑作为空间界面,中央为林荫绿带。
由方尖碑继续向西和向南是两条轴线的另一区段,一侧空间界面已经淡化消失。
主要是借助轴线的另一端的林肯纪念堂和杰弗逊纪念堂分别作为对景建筑来强化轴线的空间延续感。
格里芬湖将纪念轴线分成南北两段。
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为空间上的通视性而不是交通上的可达性。
轴线空间序列采取了标志性建筑物和公共开放空间交互布置的方式,由南至北依次为国会山-广场/草坪-老国会大厦-广场/草坪-格里芬湖-战争纪念广场-安斯尔山。
结合地形和地貌,纪念轴线的两端为高起的山体,缓缓坡向中间的格里芬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