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
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的方式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种,下列监督管理内容中,属于事中监督管理的是()
A.电焊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审批
B.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管理
C.危化品企业负责人安全资格证审批
D.生产安全事故调査处理
B解析:
事前的监督管理:
有关安全生产许可事项的审批。
事中:
主要是日常的监督检查、安全大检查、重点安全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许可证的监督检查等。
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主要有两种:
行为监察,技术监察。
事后的监督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以及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员,提出防范措施。
A、C属于事前的监督管理,D属于事后的监督管理。
6.某检验检测机构从事特种设备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等业务,为扩大业务范围,拟新增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服务,下列监督管理部门中,可以批准检测检验机构新增业务范围的是()
A.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A解析:
从事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以及专门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提供无损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7.国家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对象、内容、程序和监察结果的处置要求均有明确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特种设备经甲省机构检验合格后到乙省使用,应由乙省机构重新检验
B.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均有权独立随时实施现场监察
C.监察人员应做好现场监察记录,并由被检查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D.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必须以口头形式发出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57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应当对每次安全监察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作出记录,并由参加安全监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8.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人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公告和授牌等具体办法的行政部门是()
A.县级有关部门
B.设区的市级有关部门
C.省级有关部门
D.国家有关部门或授权单位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一级的行政部门是国家有关部门,二级、三级的行政部门是省级有关部门。
9.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下列有关生产设备设施管理的要求中,属于设备设施运行管理的是()
A.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
B.安全设备设施定期检维修
C.建设项目安全设备设施“三同时”
D.生产设备设施到货后执行验收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5.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
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10.在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应至少包括()
A.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当可燃气体传感器检测到危险源对象周围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阈值时,监控预警系统将及时报警.同时还能根据检测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及气象参数传感器的输出信息,快速绘制出混合气云团在电子地图上的覆盖区域、浓度预测值,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火灾、毒物的进一步扩大。
因此,需要动火作业前,应该要检测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11.根据安全预评价程序的要求,在履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前,需要做安全预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
下列工作中,属于安全预评价前期准备工作的是()
A.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
B.收集相关法律法规
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D.选择评价方法
安全预评价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
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
组建评价组;
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
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
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内容。
12.驾驶员甲在一家物流仓储仓库驾驶电缆车时,不慎将一货架撞倒,导致落下的一箱重物将员工乙的大腿砸伤。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KGB6441—86),这起事故类型是()
A.物体打击
B.起重伤害
C.高处坠落
D.车辆伤害
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
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13.某建筑工地,在使用塔吊起吊模型时,发生钢模板坠落,模板从5米高空落下,地面一工作人员躲闪不及,被砸成重伤,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KGB6441—1986),这起事故类型是()
A.机械伤害
B.物体打击
C.起重伤害
D.高处坠落
事故的类别包括: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其中: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故压力容器爆炸为容器爆炸事故;
(2)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故因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触电事故;
(3)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
(4)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因此,本题中的伤害为起重伤害。
1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管理的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了分类,根据该标准,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物的因素是()
A.防护装置、设施缺陷
C.脚手架、活动梯有缺陷
物的因素包括: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防护装置、设施缺陷属于物理性危险,故为物的因素。
15.安全承诺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每个员工各司其职是安全承诺的具体体现。
下列行为中,属于员工职责的是()
A.制定企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
B.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惕
C.清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
D.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安全承诺中每个员工应做到:
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安全的方法;
对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保持质疑的态度;
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接受培训,在岗位工作中具有改进安全绩效的能力;
与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进行必要的沟通。
16.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AQ/T9005—2008)给出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的要素、指标、减分指标、计算方法等。
下列要素中,属于安全管理评价一级要素的是()
A.安全指引、安全行为、安全机构、行为习惯
B.重要性体现、适用性体现、充分性体现
C.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
D.安全态度、管理机构、行为习惯
安全管理的要素包括:
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17.某化学品企业,有A、B、C、D库房,不同类别放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各库房之间的间距都在600米以外,A库房内存有8吨乙醇、5吨甲醇,B库房内存有12吨乙醚,C库房内存有0.8吨硝化甘油,D库房内存有0.5吨苯。
根据下表给出的临界量,各库房中属于重大危险源的是()
危险化学品名称
临界量(吨)
二硝基甲苯
5
甲醇
500
硝化甘油
1
乙醇
硝化纤维素
10
苯
50
汽渣
200
乙醚
A.A库房
B.B库房
C.C库房
D.D库房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B库房内存有12吨乙醚,大于临界值10吨,因此,B库房是重大危险源。
18.下列关于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企业负责,政府监管,中介组织提供技术指导
B.企业应向公安部门提交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
C.政府有关部门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实行分级管理
D.储存剧毒物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应设置监控系统
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评价报告。
19.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重新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该制度应由企业的()签发后实施。
A.分管安全的负责人
B.总工程人
C.分管生产的负责人
D.主要负责人
生产经营单位王要负责人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20.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分为4个阶段,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需要事先采取相应措施的阶段,称为()阶段。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应急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恢复是指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
21.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下列费用中,不属于安全生产费用支出范围的是()
A.配备应急器材费用
B.操作器械竞赛费用
C.安全标准化建设费用
D.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费用
安全生产费用支出范围: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微援演练支出;
(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22.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谁保证应根据企业性质而定,个体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予以保证。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投资人
D.法人
《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
23.根据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69号),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规定的是()
A.专户存储
B.单独核算
C.专款专用
D.统筹使用
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必须做到“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不得在企业之间互相调剂。
24.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可采取防止和减少两类安全技术措施。
其中,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下列安全技术措施中,不属于防止类的是()
A.选择无毒材料
B.失误一安全功能
C.采取降频设计
D.电路中设置熔断器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1)消除危险源;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隔离;
(4)故障一安全设计;
(5)减少故障和失误。
电路中设置熔断器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中的设置薄弱环节。
25.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遵循一定的优先原则,下列安全技术措施中,属于优先原则排序的是()
A.个体防护,隔离,避难与救援,设置薄弱环节
B.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隔离,避难与救援
C.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
D.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隔离
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的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所采取妥全技术措施的优先顺序:
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
26.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指()
A.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卫生措施、辅助措施以及安全宣传教育措施的总称
B.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的安全技术总称
C.用于防止事故损失措施的总称
D.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27.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6号),跨两个及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主体是()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其共同的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28.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未予批准的,生产经营单位经过整改后应向()
A.原审查部门申请再审
B.原委托的安全评价机构申请再验收
C.原建设项目设计部门申请再审
D.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再审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审查未予批准的,生产经营单位经过整改后可以向原审查部门申请再审.
29.某企业检査班组员工甲在家长休,一年后回企业继续从事原工作,甲重新上岗后,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单位或者部门是()
A.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B.企业人事资源部门
C.甲所在车间
D.甲所在班组
调整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上应由车间级组织。
30.某小区一住宅电梯检验有效期截至2012年12月8日,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应于2012年11月8日前向相应的()申报定期检验。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C.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
D.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31.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B.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治理所需的资金
C.一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整改
D.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制定整改方案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32.某特种设备检修单位检修一台中型塔吊,根据此次设备检修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除采取清理作业现场、防火、防高空坠落等措施外,还应()
A.设置作业管制区,保证安全警戒
B.定期对检修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C.向发包方缴纳风险抵押金
D.向发包方提供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
有害因素辨识时,应该根据评价结果,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要求,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此处,针对检修作业的危险因素,正确有效的措施是设置管制区等,其他选项都不合理。
33.A省B市C县某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应由()组织。
A.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A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C.B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B市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指导和监督所辖区域内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34.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小时。
A.48
B.36
C.32
D.24
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时间:
(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2)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35.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新上岗就业人员开展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和控制对策、有关事故案例,以及()等。
A.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C.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D.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和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
ACD属于厂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36.某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从事本工种作业,已连续工作十年,根据有关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的规定,无特殊情况,该作业人员复审的年限是()年。
A.3
B.5
C.6
D.8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每3年复审1次。
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是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37.某氧化铝厂磨碎车间的一名电工调至焙烧车间工作,该电工调整工作岗位后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应由()实施。
A.特种作业培训机构
B.厂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C.焙烧车间
D.磨碎车间
38.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査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对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根据审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下列处置措施中,错误的是()
A.审核合格的,同意恢复生产
B.审核不合格的,责令改正或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C.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D.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关闭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39.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査治理制度,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应立即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下列内容中,通常不属于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的是()
A.隐患治理经费来源
B.隐患的治理方案
C.隐患产生的原因
D.隐患的危害程度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40.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各类职业危害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A.触电、窒息
B.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C.噪声、辐射
D.窒息、高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4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职业有害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以及生产环境,下列职业有害因素中,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是()
A.粉尘
B.不良体位
C.高温
D.碳化氢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粉尘、高温、碳化氢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42.在作业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