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1590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逆汤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逆汤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逆汤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逆汤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逆汤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逆汤文档格式.docx

《四逆汤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逆汤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逆汤文档格式.docx

9:

24):

本方对动物失血性休克、纯缺氧性休克、橄榄油引起的栓塞性休克,冠状动脉结扎所造成的心源性休克,皆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并还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增加冠脉流量,对缺氧所致的异常心电图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还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又有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并且该方毒性不大。

《中医杂志》(1982;

l1:

73):

用四逆汤煎剂进行肠道灌注,对原发性小肠缺血损伤的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和继发性小肠缺血损伤的晚期失血性休克的家兔有治疗作用。

②毒性研究《药学学报》(1966;

5:

35):

研究表明,甘草、干姜和熟附子同煮,降低了附子的毒性。

单味熟附子的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56±

0.409g/kg,口服为17.42±

10.24g/kg,而按传统比例组成四逆汤,其半数致死量的附子量分别为5.821±

0.599g/kg和71.78±

6.84g/kg,差异显著。

单味附子中毒心电图的改变与乌头碱中毒相似,而同剂量的附子组成四逆汤时,心电图则无异常改变。

又以离体蟾酥心脏进行研究,表明附子毒性效应在四逆汤中降低了30倍,

③制菌作用《中医杂志》(1962;

1O:

18):

实验证明,四逆汤不仅无制菌作用,反能促进菌簇的生长。

但是,用本方加黄耆、党参等配合输血、输液等措施治疗属阳虚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却取得良好效果。

为此,强调治病必先“辨证”。

临床应用

①少阴病《南雅堂医案》:

少阴为病,内寒外热,腹痛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恶寒不渴,拟用四逆汤主治。

附子1枚(生用)、干姜1钱5分、炙甘草3钱。

《伤寒论汇要分析》:

苏某妻,30余岁。

月经期间不慎冲水,夜间或发寒战,继即沉沉而睡,人事不省,脉微细欲绝,手足厥逆。

当即刺人中、十宣出血,一度苏醒,但不久仍呼呼入睡。

此乃阴寒太盛,阳气大衰,气血凝滞之故,拟大剂四逆汤:

炮附子25g,北干姜12g,炙甘草12g,水煎,分4次温服,每半小时灌服1次,此为重药缓服办法,如1剂顿服,恐有“脉暴击”之变。

服全剂未完,四肢转温,脉回,清醒如初。

②虚寒下利: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续编):

强陆氏,年甘余岁,因夏秋伏阴在内,复纳凉食冷,致寒热伤脾而致腹痛下痢,经旬不愈,有时痛欲汗出,恶寒拘急,四肢厥冷,脉微弦而迟,此寒伤三阴,宜遵仲师温脏散寒法,以四逆汤加味。

淡附子1钱、炮姜6分、清炒甘草6分、桂枝6分,1服即效,2服痊愈。

对症发药,虽仅数味,功效立见,用药如用兵,贵精不贵多,信然。

《浙江中医》(1964;

8:

14):

徐某某,男,7个月。

1963年8月7日初诊。

因母乳不足,每日喂米糊3次,两月前喂米糊过饱,腹胀吐泻,发高烧。

西医治疗后,热退,腹泻昼夜达10多次,继续服用西药6天无效,改中医治疗8天,腹泻减至每日4-5次,因小儿服药不便而停药。

两天前因受凉腹泻加重,每日7-8次,粪稀薄如蛋花汤,精神萎靡,夜间啼哭不宁,来门诊治疗。

当时舌苔白而少津,四肢逆冷。

断为脾肾虚寒,邪热留连胃肠。

予以本方煎剂(先将制附子1.5g、干姜、甘草各9g,加水350ml,微火煎至150ml,再加入黄连9g,仍用微火煎至80ml,过滤后,加入糖适量,煮沸后备用),每次8ml,4小时1次。

次日复诊:

精神好转,大便次数减至4-5次,四肢已温,续服3天而愈。

患儿感冒来所治疗,据家长告知:

前次腹泻愈后,迄今未患过泄泻。

③心肌梗塞:

《伤寒论汤证论治》:

赵某某,男,58岁,农民。

胸闷气短年余,服冠心苏合丸可缓解。

突然心痛难忍,心神不安,冷汗出,四肢冰冷,神昏欲睡,面色赤,唇紫甲青,四肢逆冷,冷汗不止,下利,臭味不浓,舌质淡,脉微欲绝。

西医诊为急性心肌梗塞伴休克,中医诊为少阴病,当即针人中、内关,神渐有爽。

急以回阳救逆:

制附子18g,干姜10g,炙甘草25g,肉桂3g,急煎,冷服。

良久,四肢渐温,冷汗消,面色已复常态,口语已利,脉复渐有神。

《天津医药通讯》(1972;

11:

1):

在治疗的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23例并发休克,经治无一例死亡。

其中亡阳型用四逆汤治疗。

认为本方有升压、强心作用,如与生脉散等合用,可解决较长时间用升压药以后停药血压下降的问题。

④休克:

《中医资料选编》(四川省军区后勤部):

李某某,女,69岁。

因患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脱水而住院。

神志清,颜面苍白,肺部有湿性罗音,心率92次/分,血压80/50毫米汞柱。

经静脉注射四逆注射液2ml,2分钟后上升至90/60毫米汞柱。

20分钟后血压上升至100/60毫米汞柱。

6小时后血压仍维持在90/50毫米汞柱,并持续2-3小时。

在升压同时心跳强有力。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0;

1:

抢救麻疹严重病例136例,均属重、逆、险、凶、危、弱之证,西医属于感染性休克,用本方治疗后,仅死亡7例,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⑤胃下垂:

《云南医学杂志》(1964;

44):

用本方加减,治疗胃下垂7例,服药日数从14-43日不等,患者腹痛、腹胀、暖气等主要症状均显著减轻或消失,腹部压痛及调线所见之胃张力和胃大弯位置亦有部分改善。

加减法:

腹痛,加肉桂、樟木子、吴茱萸;

腹胀,加枳实、木香、厚朴;

嗳气,加山楂、麦芽;

恶心,加砂仁,法半夏。

⑥高血压:

《广西中医药》(1980;

30):

刘某,女,55岁,高血压病十余年,服滋潜清降药反剧。

精神萎靡,步态蹒跚,面赤颧红,彻夜难寐,口干不渴,身着棉衣,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

血压20.0/14.7kPa。

证属阴盛格阳。

拟四逆汤加味:

熟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6g,党参12g,龙骨12g。

一剂后手足转温,仍心烦难寐。

上方加黄连3g,服3剂,诸症悉除,渐能入睡,血压18.7/12.0kPa。

⑦便秘: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

6:

41):

郝某,男,35岁。

患便闭10月多,初因头目眩晕,曾多次服用黄连、川军等泻火药,眩晕未愈,渐至食少便难,形衰体羸,每隔十数日大便每次,燥矢停滞,便时十分困难,便后气促神疲,辗转疼痛,半日始安。

又经多种通便治疗,愈通愈涩。

用四逆汤3剂,感觉大便稍松,服至10剂,食多神健,眩晕亦愈。

后以金匮肾气丸善后。

各家论述

①《伤寒明理论》:

此汤申发阳气,却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

甘草味甘平,《内经》曰: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却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

干姜味辛热,《内经》曰:

寒淫所胜,平以辛热。

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

附子味辛大热,《内经》曰:

辛以润之。

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此奇制之大剂也。

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剂则不能达,《内经》曰:

远而奇偶,制大其服。

此之谓也。

②《伤寒论集注》张志聪:

夫元气发原于下,从中上而达于四肢。

脉沉乃生气不能从下而中,故用下焦之附子配中焦之炙草、干姜;

若中焦为病而生原无恙者,止用理中丸而不必附子矣。

后人有附子无干姜则不热,得甘草则性缓之说。

此撰不经之语而贻误后昆者也。

如当急用附子而先以桂试之者,亦误事匪浅。

③《医方集解》:

此足少阴药也。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以姜、附大热之剂,伸发阳气,表散寒邪(附子生用亦能发表)。

甘草亦补中散寒之品,又以缓姜附之上僭也(甘草为君,干姜为臣,附子为使)。

必冷服者,寒盛于中,热饮则格拒不纳,经所谓热因寒用,又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

④《千金方衍义》:

四肢为诸阳之本,故能运动不息,今因阳气乖离,所以四肢厥冷。

用黑附子温补下焦之真阳,干姜温散中焦之寒逆,甘草温养三焦之元气,为直中阴寒之专药。

⑤《古方选注》:

以生附子、生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归舍,交接于十二经。

反复以炙草监之者,亡阳不至于大汗,则阳未必尽亡,故可缓制留中,而为外召阳气之良法。

⑥《金鉴》:

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阴中外皆寒,四肢厥逆也。

君以炙草之甘温,温养阳气;

臣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

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

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

肾阳鼓,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升,手足温矣。

⑦《寒温条辨》:

此方通治三阴脉沉,恶寒,手足厥逆之证,故用附于之生者,上行头顶,外彻肌表,以温经散寒;

干姜亦用生者,以内温脏腑;

甘草独用炙者,以外温荣卫,内补中焦也。

⑧《衷中参西》:

干姜为温暖脾胃之主药,伍以甘草,能化其猛烈之性使之和平,更能留其温暖之力使之常久也。

然脾胃之温暖,恒赖相火之壮旺,附子色黑人肾,其非常之热力,实能补助肾中之相火,以厚脾胃温暖之本源也。

方名四逆者,诚以脾主四肢,脾胃虚寒者,其四肢常觉逆冷,服此药后,而四肢之厥逆可回也。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1枚,干姜3两。

【特别注意】本方中的计量单位为汉代的,换算公式如下:

1斤=16两=248~250g,1升=10合=200ml。

用药禁忌

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

真热假寒者忌用。

1. 

 

古本康平伤寒论《中医杂志》1958年第04期 

.中国知网.1958年[引用日期2012-08-21].

2. 

古本康平伤寒论施启生 

.XX文库[引用日期2012-08-15].

芪附汤

组成:

黄芪30克,制附片(先煎30分钟)10克,白术10克,薏苡仁10克,土茯苓30克,甘草10克。

简介:

【辨证】阳气虚弱,脾失健运。

【治法】益气健脾,温中散寒,解毒祛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4次,治疗期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临床应用】可用于顽固性口腔溃疡。

类别:

其它

出处:

《中医杂志》

芪附汤(《赤水玄珠》)

[组成]黄芪去芦,蜜炙(30克)大附子炮,去皮脐(10克)各等分

[用法]每服四钱,姜十片,水一盅,煎八分,食前温服(现代用法:

水煎服,剂量按比例酌情而定)。

[功用]温阳固表。

[主治]阳虚自汗证。

自汗不止,畏寒肢冷,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案例]

风疹

谢某,男.30岁,农民。

自诉于5年前患皮肤病,每逢寒风细雨及下水干活,常发皮疹,奇痒难忍。

前医多以消风散与四物消风饮化裁为治,均未获效。

余观疹块,大小不一,其色淡白,遍布全身,抓后微有血痕。

按其脉虚而稍浮,观其舌淡苔薄白,口不渴,略畏寒,二便如常。

综合上述情况,断为气虚表弱,腠理稀疏。

卫阳不固,风邪乘虚侵入所致。

治以实表固卫,扶正御邪。

处方:

北芪60克附子15克(久煎)防风15克。

10帖,空腹日服1帖。

第二次来诊,自诉疹块消失,痒亦缓解。

效不更方,继服10帖,病告痊愈。

随访4年来复发。

[陈赞恒.1983.加味芪附汤治疗风疹瘙痒.上海中医药杂志,(7):

34]

〔按〕风疹而逢寒风细雨则发,疹色淡白,畏寒不渴,舌淡苔薄白,脉虚,显然是卫,阳虚弱,肌表不固,风邪入侵,郁于肌肤腠理所致。

既非风热湿毒,亦非血虚血燥,用消风散、四物消风饮是以宜其不效,当温阳固表,祛风散邪。

芪附汤温阳益气固表,使阳气旺则既能祛邪外出,更能防风邪复入。

妙在加入一味防风,以为祛邪之主,使风邪去则疹消痒止。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一种方剂,属中药类,源自《伤寒杂病论》。

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汉代张机(仲景)《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治中》。

柴胡(30g);

黄芩(18g);

人参(18g);

半夏清,(18g);

甘草炙,(18g);

生姜切,(18g);

大枣擘,(12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

1)少阳病证。

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2加减

(1)呕逆加生姜、陈皮。

(2)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

(3)渴者去半夏,加花粉。

(4)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覆取微汗。

(5)咳嗽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6)虚烦加竹叶、粳米。

(7)齿燥无津加石膏。

(8)痰多加栝蒌、贝母。

(9)腹痛去黄芩,加芍药。

(10)心下痞,去大枣、加牡蛎。

(11)心下痛,加青皮、芍药。

(12)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

(13)本经头痛加川芎。

(14)发黄疸加茵陈。

3方义

(1)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

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

(2)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

黄芩苦寒。

以养阴退热为臣。

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

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

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

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4变化方

(1)本方以前胡代柴胡,名小前胡汤(崔氏),治同。

(2)本方加陈皮、芍药,名柴胡双解散,治同。

(3)本方加芒硝,名柴胡加芒硝汤。

(4)本方加桂枝,名柴胡加桂枝汤,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

(5)本方除黄芩、甘草,加桂枝、茯苓、龙骨、牡蛎、铅丹、大黄,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不可转侧。

(6)本方去半夏、人参、姜、枣,加桂枝、干姜,花粉、牡蛎,名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伤寒汗下后,胸?

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亦治疟发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7)本方去半夏,加花粉,名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治往来寒热而渴,及劳疟。

(8)本方去柴胡、黄芩,加厚朴,名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腹胀满者。

(9)本方除半夏,加当归、白芍、大黄,名柴胡饮子,治肌热蒸热积热,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

亦治疟疾。

(10)本方加羌活、防风,名柴胡羌活汤,治瘟疫少阳证。

(11)本方加桔梗,名柴胡桔梗汤,治春嗽。

(12)本方合平胃散,名柴平汤,治湿疟身痛,身重。

(13)本方加青黛、姜汁糊丸,名清镇丸,治呕吐脉弦头痛及热嗽。

(14)本方一分,加四物二分,名柴胡四物汤,治妇人日久虚劳,微有寒热。

(15)本方与四物各半,名调经汤。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方解】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

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

本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

黄芩清泄邪热;

法夏和胃降逆;

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

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

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

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

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方论】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

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

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

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5药理作用

免疫作用

小柴胡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异常增殖细胞凋亡,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明显萎缩。

郑辉等建立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探讨小柴胡

汤冲剂治疗大鼠内异症的作用机制,发现小柴胡汤治疗大鼠内异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Fas蛋白的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左连东等的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对EMS大鼠异位内膜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整局部环境中的免疫状态和功能而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小柴胡汤能促进骨髓机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加白细胞介素1的产生,增强TH细胞与B细胞活化,诱导干扰素,增加抗体的产生,从而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

川喜多卓对小柴胡汤的免疫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小柴胡汤对促细胞分裂素活性、多克隆B细胞活性以及佐剂活性均有诱导作用,小柴胡汤能促进B细胞成熟,并促进机体产生抗体。

周红的研究证实小柴胡汤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及不全,能通过促进垂体-肾上腺皮质而起明显改善作用。

小柴胡汤在调控免疫反应方面具有多种复杂的机理,以对免疫抑制状态最为有效。

抗炎作用

小柴胡汤具有激素样及非激素样抗炎作用,能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抑制水解酶的释放及抑制巨噬细胞分解白三烯,从而减轻肝细胞的免疫损伤。

河福金等观察小柴胡汤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本方能促进肝内糖、蛋白质的合成,增强肝细胞对有害因子的抵抗能力,能很好地保护肝细胞膜系统,提高其稳定性。

周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小柴胡汤能够诱导细胞白介素产生,认为这种作用是该方抗炎作用的基础。

刘中景等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的小柴胡汤对DHBV的复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以20倍剂量组的抑制作用最佳;

且小柴胡汤中不同的药味对DBHV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全方作用较半方及单味柴胡为优,显示了复方治疗的优势。

肝纤维化作用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认为,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主要取决于胶原的合成、沉积、降解、吸收的动态平衡。

当胶原合成与沉积大于降解与吸收时,肝内胶原纤维增加,就会逐渐形成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消退的特征是肝纤维化基质的降解和正常肝组织的恢复,提示促进细胞外基质各成分的降解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途径。

动物实验显示小柴胡汤对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干预作用,可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张琪等采用四氯化碳、花生油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小柴胡汤进行干预。

结果表明小柴胡汤通过在肝纤维化早期下调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mRNA的表达而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

6临床运用

1、善治感冒,适应广泛

柯韵伯曰:

小柴胡汤“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不仅善治少阳经证,以解半表半里之邪,且善治太阳表证,以祛在表之邪。

)本方既为少阳病之主方,理当出于少阳病篇,而《伤寒论》中却出在太阳中篇,可见本方原可治太阳病,为太阳与少阳统治之方。

古人云:

若无虚,风寒小能独伤人。

外邪之人,必因卫气不足,肌表失于固密,所以体虚之人(包括老年人在内),更易感冒,而小柴胡汤却为虚人及老人感受风寒最为的对之方。

或曰:

人体之虚有阴、阳、气、血之别,当于解表药中,或辅益气,或辅养血,或助阳,或滋阴,分别施治,何以竟用小柴胡汤一方统治?

对此刘渡舟教授曾经解释曰:

“因虚人感冒之病因病机,与仲景所揭出的病因病机理无二致,此皆不任发汗,故可用小柴胡汤统治之。

方中参草枣补益中焦脾土,令谷气充沛,以为胜邪之本,合柴芩夏姜,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逐在外之邪,此为扶正祛邪之妙用也..”

关于虚人感冒多属太阳,而竟用少阳之方,刘教授复解释曰:

“体虚之人,卫外不同,外邪侵袭,可直达腠理。

腠理者,少阳之分也。

故虚人感冒纵有太阳表症,亦为病之标也;

纵无少阳正证或变证,却总是腠理空疏,邪与正搏,故可借用小柴胡汤,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则太阳表症亦可除矣。

”刘渡舟教授之论述,言简意赅,深切临床实际,亦可谓先得我心者也,故详加引述,以饷读者。

由此可知无论经方抑或时方,治疗外感疾病诸方中,能广泛适应,普遍使用者,唯有小柴胡汤而已。

此外,小柴胡汤亦可治疗风温、瘟疫、湿温等初起证候。

如《济阴纲目》曰:

“小柴胡汤治瘟疫、内虚发热,胸胁痞闷,及在半表半里,非汗非下之证。

”《得效方》谓:

“小柴胡汤治挟岚嶂溪源蒸毒之气。

”《苏沈良方》则曰:

“此药极解暑毒。

”类此之论述,诸书散见极多。

是以知小柴胡汤不仅为治疗感冒风寒之圣剂,亦是其他外感热病之良方。

2、“但见一证”,辨治独特

小柴胡汤之主证,医书每将《伤寒论》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称为小柴胡汤之“四大主证”。

将“口苦、咽干、目眩”二三症称为“提纲证”。

然《伤寒论》原文又有“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文,对于“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历代名家所注不一,见仁见智各具心得。

余临证间,以小柴胡汤治愈感冒发热者不知凡几,其中不乏小柴胡汤正证。

然四大证中,仅“发热”起伏有时一证为人人所必具,其余三证及四证悉具者殊不经见,但口苦咽干证则为绝大多数患者所具有。

不过,在以小柴胡汤治愈之病例中,其热型有典型之“寒热往来如疟状者”亦不多见,多数病例每每出现“热势按时起伏”,成一定时间之周期变化。

寒热有规律之周期起伏,似可认为即是“寒热往来”之一种形式。

3、不仅外感,内症多倚

小柴胡汤不仅为治外感热病之要剂,用以施治内伤杂病,同样功效独特,非同凡响。

《皇汉医学》曾曰:

“凡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肋膜炎、肠窒扶斯、疟疾、胃肠加答儿、肝脏病、肾脏肾盂炎症、妇人病等悉能治之。

”虽已概括十余种病症,其实小柴胡汤于杂病中之治疗范围正远不止此。

如《苏沈良方》又云:

“常时上壅痰实,只依本方食后卧时服,赤白痢尤效,痢药中无如此之妙……”罗谦甫亦曰:

“本方为脾家虚热、四时疟疾之圣药。

”而唐容川于《血证论》中更是盛推小柴胡汤治虚劳咳嗽之功。

余运用唐氏经验曾治一肺结核病人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四大主症俱全,并见消瘦乏力,以小柴胡汤加杏仁、白芍、天冬、百部,咳血、潮热、盗汗均止,仅咳嗽减而未净,以川贝、桃仁、丹参、平地木等随证加减,诸症全消。

改拟百合固金汤培本善后(参见本书“小柴胡汤治愈肺痨”篇。

)以是知小柴胡汤确为治疗痨咳之良剂,唐氏之说洵不诬也。

现代医学界对于小柴胡汤之应用与研究,更加深入广泛,几乎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神经等各科领域,应用病症亦日见其多,散见于诸书及期刊报道者,俯拾即是,原文俱在,恕不赘录。

4、试治癌症,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