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此,应当加强对强化法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使教育工作者自觉地使用这一方法,避免其消极作用。
通过强化,可以增加学生在学习中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也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健的发展。
在教育中正确运用强化理论,将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因此,在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工程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应用强化理论,加大力度开展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就显得特别必要和重要。
一、强化理论的概述
1.强化概念的提出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
最早提出强化概念的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后来是斯金纳从巴甫洛夫那里借用来进一步发展,但是内涵发生了变化。
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之后的无条件刺激的呈现;
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
至今,强化概念一直是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广泛探讨研究的课题,而且已经形成一种理论体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伴随行为之后,并有助于增强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事件,称为强化。
[1]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2、几种不同的强化观
(1)桑代克的效果律
可以说桑代克的工作和巴甫洛夫的工作是同时的,但又是各自独立的。
巴甫洛夫
的强化律发表于1902年,而桑代克的效果律则发表于1898年。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通过试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的主要规律是效果律。
他认为任何动物在特定情况下产生满足,它就与该情境联系了起来,因而该情境再次出现时,那个动作也就比以前更容易出现了。
反之,任何动作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痛苦,它就与该情境失去了联系,因而该情境再次出现时,哪个动作就比以往更难出现了。
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减弱。
”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率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
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2)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
一类是应答性行为,是生而俱有的,属于不学就会的本能性行为,是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
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
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是强化决定反应;
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是反应决定强化。
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
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
斯金纳很重视操作性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他认为大多数人的学习,行为都是操作,学习过程就是操作行为过程,而操作行为可以通过强化来控制的。
教育是对学生行为的塑造,教育和训练要取得成功,必须建立特定的强化措施。
他把强化刺激看作是学习过程,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的关键。
他说:
“要保持行为的强度,就必须强化。
”他批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学生的控制是消极的”,“强化比较少”,而且“是不适宜,不适时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
有机体必须先做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
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
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
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
因此,强化理论是斯金纳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础。
[3]
(3)班杜拉的强化观
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观察学习中对强化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或模仿者在学习中不必直接受到外部强化,只要以他观察或模仿的榜样为媒介,受到间接强化经验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例如,当教师强化一个学生的助人行为时,班上的其他人将话一定时间互帮互助。
此外,替代性强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情绪反应的唤起。
例如,当电视广告上某明星因穿某种衣服或使用某种洗发水而风度迷人时,如果你直觉到或体验到因明星受到注意而感觉到的愉快,对于你这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是指人是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赖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从而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4]例如,补习了一年语言的学生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成绩标准,于是他们将根据对他成绩的评价而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自我批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可以在无强化的条件下学习,但受到强化的是行为,而对行为的学习是不需要强化的。
即“学与用”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强化是促进学习而不是引起学习。
3、强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强化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斯金纳认为,有机体--人或动物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取得了好的、积极的结果,使目标实现,需要满足,就会自发重复,如果及时给予肯定、认可或奖励,这些行为就会保持、巩固,叫正强化;
如果是不好的、消极的、无益的,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的行为,给予批评、制止,事先预防性揭示规劝、否定或惩罚,就会减弱、消退终止,叫负强化。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遭受过各种性质的刺激或是产生各种需求,这些刺激有些为人们所厌恶。
如果一种刺激是人们所喜好的,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那它就可以增加行为的出现率,这种刺激称作正强化物。
正强化原理包括三部分内容:
a.情境;
b.行为或反应;
c.正强化物。
[5]情境为个体的行为或反应的产生提供背景,而个体的行为或反应则导致一定的结果即正强化物,反过来结果又进一步促进行为或反应的产生,选择正强化物要考虑个体差异。
负强化是针对正在受惩罚的个体,激发他“改过向善”的动机,或鼓励他去从事良好行为。
一旦发现这一个体表现出预期中的良好行为,就立刻把正在进行的厌恶刺激撤走。
如,对一个因犯错误而记了大过的学生,教师利用负强化法先使学生知道本身的错误所在,鼓励他努力学习,多做一些有益的事,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撤除其记过处分。
在教学中,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学习上有进步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其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赏识、关注、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
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其方法包括批评、劝阻、说服、制止、处分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2)根据人类行为受强化影响的程度可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是指满足人和动物生存,繁衍等基本生理需要的强化,一级强化物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
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强化性质。
二级强化物如金钱、学历、关注、赞同等,这些二级强化物初用时并不具有强化的作用,而是由于它们同诸如食物、性欲之类的一级强化物匹配而具有了强化的作用。
(3)根据时间间隔可分为连续式强化和间隔式强化
连续式强化即需要的行为一旦发生,就给予强化,就是说当个体做出一次或一段时间的正确反应后,强化物即时到来或撤去。
例如,当孩子扫地后,家长马上对他进行表扬;
当孩子协助妈妈做饭后,家长也即时予以肯定。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爱做家务的良好习惯。
但当按照连续式强化程序安排建立起了某种行为并将此行为保持下来之后,倘若不再给予强化时,这种行为就会逐渐消退,如当一个孩子已形成做家务的习惯后,家长对孩子做完家务后不再给予表扬,那么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就会逐渐消退。
间接强化是一种偶然的(或间接地)而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4)根据强化物的性质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积极强化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中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
从中可以看出,不论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即可以增强该反应(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使该行为得到增强。
在强化时,可以使用这样一
个原则--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即用高频率的活动作为低频率活动的强化物,或者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
[6]
(5)根据强化的来源可分为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
外部强化是教师施予学生身上的强化手段;
内部强化则是自我强化,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而增强自己的情绪和信心,产生更加努力的学习行为。
二、强化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1.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作用
根据上述对强化的概念、类型的分析,我们认为强化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增强或减弱的作用,运用该理论,在教育中具有以下作用:
(1)强化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
正确适当地为学生提供行为反馈信息,能让学生反省自己,重新评估自己,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的学习行为,修正或改变不良习惯。
强化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已有学习方式得到肯定,激起更高的学习愿望,增强良好学习行为发生概率;
同样,适当的缺点和不足的评价反馈,让学生明白差距,受到鞭策,减弱学生不良行为发生概率。
(2)强化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
不同的强化总是会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一般而言,奖励、表扬、微笑等肯定性评价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而惩罚、批评、严厉等否定性评价引起学生紧张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另外,教育者本身的人格力量也在强化中发生着作用。
教育者真挚的爱、良好的期待、认真的治学方式、顽强的意志都为学生树立起典范,他们的人格影响渗透在具体强化中传递给学生,更增加了强化的可信程度和影响力。
因此,强化的进行促成师生之间情绪情感的交流,加深了学生情绪情感体验。
(3)强化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强化
叶圣陶先生说: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自我强化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部分。
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时,也将该行为的评价标准传递给学生,学生逐渐掌握
对行为的评价体系,并内化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
这样,学生可以不断地自我肯定或否定,进行自我激励,形成真正的内部动力。
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探索学习规律和条件时逐渐形成的,因此,强化理论渗透在学习理论之中。
强化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完全注重行为结果到开始注重有机体内部心理过程;
从完全被动的外部强化到积极主动的自我强化过程。
这使强化理论内容日渐丰富和充实,并且更具有解释力。
而且这种发展历程无疑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这与时代背景有关,更与新行为主义者研究对象的选择有关。
2、强化理论的启示
强化理论较多地强调外部因素或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忽视人的内在因素和主观能动性对环境的反作用,是具有机械论的色彩。
但是该理论的一些具体做法对我们是有用的。
奖赏和惩罚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也是沿用了千百年的教育手段。
在今天我们推行素质教育,提倡民主教育、科学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对一些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是对教师的赏罚观进行反思。
在这一点上,强化理论能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些重要的启示。
(1)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由于强化对象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又存在着个体差异。
(2)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
小步子前进,分解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也就是把总目标规定的复杂行为过程,分解成许多步骤和小目标来完成,每完成一个小步子,实现一个小目标,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开启下一步的目标,使每一阶段、每一步骤行为的积极性得以保持巩固,就可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矫正和改变行为的目的。
我们有些学校开展的学期、学年总结评比奖励都是“小步子原则”的具体实践和应用。
(3)及时反馈
当学生做出良好行为后,要予以及时强化,否则,这种行为容易消退。
及时恰当地运用好的评价(正反馈)和不好的评价(负反馈)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
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运用正、负反馈都可以起到增强和削弱学习动机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贯彻及时反馈的原则,要敏锐地观察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小点,都要及时给予强化,使学生的进步行为进一步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目的。
(4)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
以正强化(奖励、正激励)为主,负强化(惩罚、负激励)为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教育工作者大量运用积极强化来教育学生,用积极强化物来使学生形成和维持良好行为。
这对我们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
要多鼓励学生,不要滥用惩罚,更不用说体罚学生了。
三、运用强化理论
促进学生发展
当今,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运用强化理论,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成果。
综合运用内部强化、外部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等,将会对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育中应用强化理论,对了解学生的学习,提高人的学习效率,塑造新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运用强化理论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实际教育中,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强化做出反应。
有的学生能因在班上受口头表扬而受到激励,但有的学生则不然。
一个强化事件本身并不必然有效。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理论具体应用的一些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教师对学生强化的内容、性质、标准要坚持一致,强化所提供的各种反馈信息要前后一致,避免相互矛盾。
教师首先得消除没有目的性的随心所欲的评价行为,克服不良情绪对强化的干扰。
其次,教师要保证标准和方向上的统一。
教师不能嘴上说好,行为、表情表现却是根本瞧不起,或嘴上说不好,而心理上赞赏不已,并流露于言谈举止中,这种不一致,造成学生迷惑、混乱。
最后,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系,确定共同的强化标准,形成教育的“合力”。
(2)客观性原则,指强化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以致使强化不符和实际情况。
只有客观科学地强化,才能切实反映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心悦诚服,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违反此原则就会扭曲强化的意义。
强调客观性原则,第一要提高教师的评价水平,以达到强化的准确与恰当。
第二,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成见效应。
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偏见来评价学生。
第三,以发展的观点来指导强化。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强化是一种形式,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强化要有针对性,着眼于学生的动态发展。
好的学生也会有不佳的行为表现,而差的学生也有好的行为表现。
只要比过去有了进步,都应予以肯定,比过去有了退步,都应予以否定。
第四,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
(3)及时性原则,指教师在学生行为反应后及时给予信息反馈,以提高学生对强化的认识和理解。
大量的科学实验和实践经验证明,教师提供反馈愈及时,具体明确,则对行为的强化效果愈准。
及时的强化利于学生行为与强化之间建立直接联系,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
如果某行为与强化之间间隔过长,介入一些不相关的行为和刺激,则使强化的指向不明,对行为的影响作用混淆紊乱。
着要求评价要及时、明确,教师工作要细致、全面、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到查缺补漏,适时恰当。
(4)奖励性原则:
一些学者认为,“学习者的成功反应应该受到立即的奖励。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以鼓励为主,任何不适宜的‘惩罚’都不利于学习。
在得到教师的赞同和奖励的情况下,学习者的所学内容将得到‘强化’和‘巩固’”。
(5)调整性原则:
认知心理学认为,复杂行为的形成经历了从不断调整逐渐逐步发展到自动化的过程。
学习者在不断调整中,逐步体验和观察对方的反应。
如果这一反应是积极的,学习者将其巩固下来;
如果是消极的,学习者将进行调整。
这种不断调整的过程帮助学习者将学习内容内化并巩固。
在调整的过程中,学习者的体验和观察是重要的,同时对方的积极反馈也将帮助学习者加快调整的过程。
(6)效能性原则,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强化对行为积极有效的影响。
尽管减少对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
(7)间隔性原则:
学习需要有间隔的、不断的重复。
2、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强化理论应用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在发展学生行为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都具有很高价值意义的。
强化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主要应用于:
(1)利用强化引导学生主体性发展
未来社会需要学会求知、学会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重要前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又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发挥和培养学生主体性便成了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自主性和积极性是主体性的基本特征,创造性是主体性的发展和升华。
首先,利用积极的外部强化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积极的外部强化包括教师的表扬奖赏,激励等手段。
教师运用外部强化的过程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处于活跃状态,把教育影响转化为自觉赏识,引起需要,激发动机,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需要与诱因的结合,形成行为的动机。
对学生而言,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目标产生期望,这是学生求知和需要转化为学习动机的关键所在。
教师所提供的积极的外部强化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催化剂,而学生学习动机不断激发的关键是学生对成功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教师在提供外部强化的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实现预期目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利用自我强化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因为自我强化可以使学生主体对自身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自我调节能力,它是人格系统的核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层次化,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和确定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目标,为学生自我强化确立提供参考依据。
(2)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要求,当学习者完成某一特定学习任务之后,立即给予及时的反馈,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了解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
当学生得到了奖励,将增强其自信心,有助于他再次表现类似行为。
而当他得知自己做错了,并不会影响其学习,相反会帮助他取得成功。
研究者发现,及时强化是很重要的,个体表现行为之后立即给予强化,有助于个体将行为后果和行为本身建立直接的联系,从而促进该行为的出现率提高。
而不适宜的延时强化,会导致学生的动机受到阻滞,迟到的强化往往不能向学生提供维持学习行为所必须的信息。
斯金纳指出:
“要保持行为的强度,就必须强化。
”[7]将及时强化和延时强化手段在教学中因时、因地、因情制宜、灵活运用,一般知识技能学习要及时强化,对自我意识差的学生应及时强化。
另外可因情因人,两种强化配合使用均起到好的效果,学生既是学习的客体,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培养学生自我强化的能力,提高自觉性,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强化这一工具,对学生进行反复强化以利知识牢固掌握。
斯金纳指出:
“教师也常常设想,自己的作用只是指出学生错在哪里,但是如果
指出学生对在哪里,常常会使课堂的气氛和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差异。
”[8]斯金纳认为,巴甫洛夫发现的经典条件作用适合于解释应答性行为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模式,而学习的另一种模式是由他本人发现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可用来解释操作性行为的学习。
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更能代表实际生活中人的学习情境。
他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书中,依据强化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进行中批评,竭力主张改变传统的班级教学,实行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其程序教学的基本观点:
第一,把教材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
第二,要求学生对所内容做出积极的反应;
第三,对学生的反应要有及时强化;
第四,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步调,学习进度不要求一律;
第五,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做出正确的反应,使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
教育工作者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将知识学习细分为一系列过程,每一过程的复
杂程度都比上一过程深,每一次学习的知识量都是比较合适的。
依照这种安排,学生每次学习的量不大,学习由易到难,学习内容环环相扣,这种循序渐进使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出现过多的困惑。
(3)塑造学生良好行为
行为塑造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以连续渐进法建立个体新行为的历程,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育就是行为塑造,塑造在不久的将来会对个人和别人有利的行为。
”成功的教学和训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以及设计精密的操作过程的技术,也就是建立特定的强化,他说:
“只要我们安排好一种被称为强化的特殊形式的结果,我们的技术就会容许我们几乎随意地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
”[9]例如,在特殊学校里要训练残疾学生增强手臂的力量,就可以通过推沙袋的方法来逐步进行。
教师可先让学生练习他能推动的最低重量的沙袋,并强化它,最终可使学生的手臂力量得到加强。
具体实施塑造行为时,首先要确定行为目标,其次选择适当的强化物,第三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起始行为,第四制定强化程序。
塑造是强化行为的一步步变化,最后达到目标行为,其中的刺激情境一般是不变的,而反应则由最初的起始反应向最终目标行为变化。
强化是塑造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
斯金纳认为:
“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如何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发方向不断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
要使强化发挥对学生行为的积极促进作用,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第一,选择恰当的强化物。
强化物的性质--有效强化的必要条件。
强化物是进行强化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的总称。
一般而言,肯定性的强化物(表扬的话、满意的表情、亲切的笑容、奖品,作业本的一朵小红花)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接受和内化教师的要求;
而否定性的强化物(批评的尖刻的字词、失望的神情、冷笑、嘲弄等)让学生紧张、产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