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中断急救车与交通灯文档格式.docx
《外部中断急救车与交通灯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部中断急救车与交通灯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连接硬件实验线路,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4.完成设计,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要
求
本实验模拟交通信号灯控制,一般情况下正常显示;
有急救车到达时,两个方向交通灯信号全红,以便让救护车通过。
设急救车通过路口时间为10秒,急救车通过后,交通恢复正常,本实验用单次脉冲申请外部中断,表示有急救车通过。
考
资
料
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张淑清,国防工业出版社(教材);
2)《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邵裕森巴莜云编(教材)
3)《单片机及应用》李大友,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
4)《机械量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
应
完
成
内
容
绘制硬件电路,软件流程图
熟悉伟福单片机编程环境
读程序,修改软件参数
修改硬件地址,硬件调试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
师签字
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
说明:
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
摘要·
·
3
第一章引言·
4
第二章基本原理·
2.1单片机时钟电路·
2.2单片机复位电路·
5
2.3外部中断接口·
6
2.4外扩芯片·
第三章硬件设计·
第四章程序设计流程·
第五章程序流程·
9
5.1原始程序·
5.2改进程序·
12
第六章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
在实际应用系统中,单片机与各种各样的外部设备相连接。
这些外设的结构形式、信号种类与大小、工作速度的快慢柴油很大。
因此,需要有效的方法完成单片机与外部设备协调工作。
通常单片机与外设交换数据有三种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中断。
中断是处理器处理外部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技术。
它能使处理器在运行过程中对外部事件发出的中断请求及时地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又立即返回断点,继续进行处理器原来的工作。
引起中断的原因或者说发出中断请求的来源叫做中断源。
根据中断源的不同,可以把中断分为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两大类,而硬件中断又可以分为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两类。
外部中断一般是指由计算机外设发出的可以屏蔽的中断请求,如:
键盘中断、打印机中断、定时器中断等。
本课设就是运用外部中断来实现功能要求。
关键字:
中断外部中断
第一章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单片机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在实际应用系统中,单片机与各种各样的外部设备相连接。
急救车通过后,交通恢复正常。
本课设用单次脉冲申请外部中断,表示有急救车通过。
第二章基本原理
2.1单片机时钟电路
单片机的时钟可以有内部方式或外部方式产生,本课设选用内部时钟电路,如图所示,利用内部的振荡电路,并在XTAL1和XTAL2两引脚间外接晶体及电容CX1和CX2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使内部振荡器产生自激振荡。
组成时钟电路的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大小决定单片机系统的工作频率,既决定了单片机系统的工作频率,可以在1.2MHz~12MHz之间。
晶体电容CX1和CX2可以在20pF~100pF之间选择,电容的大小对振荡频率有微小的影响,可起频率微调的作用。
本课设所选用的单片机晶振频率为6MHz。
图1-1内部时钟电路
2.2单片机复位电路
单片机在开机时都需要复位,以便中央处理器CPU以及其他功能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51的RST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
复位电平是高电平有效持续时间要有24个时钟周期以上。
本系统中单片机时钟频率为6MHz则复位脉冲至少应为4us。
本课程设计单片机采用外部上电与按钮复位电路,如图2-1。
典型的上电外部复位电路是既具有上电复位又具有外部复位电路,上电瞬间,C与Rx构成充电电路,RST引脚出现正脉冲,只要RST端保持10ms以上的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有效复位。
图2-1外部上电与按钮复位
一般取C=22uF,R=200,Rx=1k,此时
=22
10
1
=22ms,满足单片机复位要求。
在需要手动复位情况下,Rs取200欧姆,Rk取1k,RST端出现
5=4.2V(出现高电平),使可靠地实现单片机复位。
2.3外部中断接口
本课设选用外部中断口INT0,并设置为边沿触发方式,如图:
2.4外扩芯片
由于不同类型芯片地址不会产生冲突,故可重复使用8031固定的16位地址线。
(1)程序存储器2732:
本课设外扩了两片2732,每片占用12跟地址线,其中一根作为选通线。
其中2732
(1)的地址范围为:
2000H~2FFFH;
2732
(2)的地址范围为:
1000H~1FFFH。
(2)数据存储器6116:
本课设外扩了两片6716,每片占用11跟地址线,其中一根作为选通线。
其中6716
(1)的地址范围为:
E800H~EFFFH;
6716
(2)的地址范围为:
D800H~DFFFH。
(3)扩展I/O口:
本课设外扩了两片8255,每片占用9跟地址线,其中一根作为选通线。
其中8255
(1)各口地址为:
A口BF00H,B口BF01H,C口BF02H,控制字口BF03H;
8255
(2)的各口地址为:
A口7F00H,B口7F01H,C口7F02H,控制字口7F03H。
第三章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电路图如下所示:
其中各芯片地址范围:
外扩程序存储器2732
(1):
2732
(2):
外扩数据存储器6116
(1):
6716
(2):
外扩扩展I/O口8255
(1):
8255
(2):
第四章程序设计流程
第五章程序设计
5.1原始程序
Flashequ0;
LED状态
STOPequ1
SRequp1.0;
南北红灯
SYequp1.1;
南北黄灯
SGequP1.2;
南北绿灯
ERequP1.3;
东西红灯
EYequP1.4;
东西黄灯
EGequp1.5;
东西绿灯
ljmpStart
org3
setbSTOP;
南北,东西均红灯
reti
Start:
movSP,#70
movTCON,#01h;
downedgeIT0
movIE,#81h;
enableEA,EX0
setbSR;
clrSY
clrSG
setbER
clrEY
clrEG
clrSTOP
Loop:
jbSTOP,AllRed
南北红灯,东西绿灯
clrER
setbEG
mova,#20
callDelay
南北红灯,东西黄灯闪
clrFlash
movr7,#9
Loop1:
movc,Flash
movEY,c
mova,#1
cplFlash
djnzr7,Loop1
clrSR;
南北绿灯,东西红灯
setbSG
东西红灯,南北黄灯闪
Loop2:
movSY,c
djnzr7,Loop2
ljmpLoop
AllRed:
setbSR
mova,#10
Delay:
;
延时子程序
movr1,#80H
movr0,#0
DelayLoop:
jbSTOP,ExitDelay
djnzr0,DelayLoop
djnzr1,DelayLoop
djnzACC,Delay
ExitDelay:
ret
end
5.2改进程序
org0000h
ljmpmain
org0003h
ljmpint0
main:
movSP,#70
movTCON,#01h
movIE,#81h
movp1,#00100001b
mova,#200
lcalldelay
lcallyell
movp1,#00001100b
ljmpmain
int0:
movp1,#00001001b
calldelay
yell:
movr0,#7
yl:
cplp1.1
cplp1.4
mova,#20
djnzr0,yl
delay:
movtmod,#01h
movth0,#0D8h
movtl0,#0F0h
setbtr0
loop:
jbctf0,loop1
ljmploop
loop1:
djnzAcc,delay
第六章总结
通过这次外部中断程序设计的课程设计和测试,我学到了很多。
通过对该课题的了解,收集资料,研究其可行性,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查看了很多资料,但这都是值得的,为后面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打下了基础,不仅学到了编程,还加深了对电路的了解,比如延时定时、外扩芯片,中断等等,虽然都是一些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但结合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该课题,改进地方主要是重新设计电路和程序,改变交通灯闪动频率、时间,以及不同显示方式。
我对于单片机实际的应用也加深了理解。
最后谢谢张淑清老师和我的同学们在课设过程中给我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淑清.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蔡朝洋.单片机控制实习与专题制作[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大友.单片机及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4〕徐爱卿,孙涵芳,盛焕鸣.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系统[M].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5〕张毅刚,彭喜元,孟升卫,刘兆庆.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设计(第二版)[M].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6〕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林伸茂.8051单片机彻底研究实习篇[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8〕周润景,袁伟亭,景晓松.Proteus在MCS-51系统中的应用百例[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
指导教师评语:
认真正确完善完善
较为合理合理
工作态度较认真理论分析一般软件设计一般
不认真较差较差
平时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图面及其它成绩:
答辩小组评语:
清晰正确
基本掌握优化设计基本正确
原理了解不正确
不清楚
答辩成绩:
组长签字:
课程设计综合成绩: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