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养生方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1106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养生方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穴位养生方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穴位养生方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穴位养生方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穴位养生方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穴位养生方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穴位养生方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养生方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穴位养生方大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这十二条经脉的命名分别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合而成。

手足表明经脉在上、下肢的分布不同,手经表明经脉的外行线路分布在上肢,相应的,足经表明经脉的外行线分布于下肢。

阴阳表明经脉的阴阳属性和阴阳之气的多与少。

阴衍化成太阴、少阴、厥阴,表明阴气的由多到少,阳衍化成阳明、太阳、少阳,表明阳气的由多到少。

有不少朋友对阴阳的这几种称谓感兴趣,问我它们是什么意思。

我简单解释一下。

“太”和“少”的意思很好理解,单看字面就知道:

“太”是多的意思,“少”是少的意思。

那么什么是“厥阴”和“阳明”呢?

《素问·

至真要大论》中说“阳明”是“两阳合明也”,“厥阴”是“两阴交尽也”。

什么意思?

“两阳合明”,一个太阳,一个少阳,把太阳和少阳加起来,阳气就更多了,所以阳明的阳气最多。

厥阴呢?

“两阴交尽”,太阴和少阴都快没了,所以阴气最少。

根据阴阳之气的多少程度,三阴与三阳之间组成对应的表里相合的关系,从而使阴阳之气达到大体平衡。

阴气最多的太阴与阳气最多的阳明相表里,阴气第二多的少阴与阳气第二多的太阳相表里,阴气最少的厥阴与阳气最少的少阳相表里。

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所以我们说十二经络的时候,会说到表里经,手的三条阳经与手的三条阴经分别相表里,足的三条阳经与足的三条阴经分别相表里。

表里经就像一对夫妻,阳经主外,阴经主内,它们共同作用,能够起到非同一般的防病、治病的作用。

脏腑表明经脉的脏腑属性,比如肾经表明该条经脉属于肾脏,大肠经表明该条经脉属于大肠腑。

人体有心、肝、脾、肺、肾五脏,有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六腑,五脏六腑加起来共11个脏腑,为了与12条经脉配对,又把心包看作一脏,这样,六脏与六腑正好与十二经脉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六脏属阴,六腑属阳,所以手足三阴经对应六脏,手足三阳经对应六腑。

明白了十二经脉名称的组成,我们便对十二经脉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具体说来,这十二经脉分别是:

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内经·

海论》说:

“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十二经络的分布特点,即:

在内部,它们隶属于脏腑;

在外部,它们分布于四肢、头和躯干。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利用穴位防病治病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治疗与五脏六腑相关的病症,可以直接选取隶属于该脏或者该腑的经络上的穴位治疗,这叫循经取穴。

比如肝火旺盛,心情不好,我们就可以在肝经上选取穴位治疗,如期门等。

同时,由于十二经络“外络于肢节”,广泛分布于四肢、头部、躯干,所以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某一部位发生病变,可以在经过该部位的经络上选穴治疗。

比如牙痛,足阳明胃经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治疗牙痛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胃经和大肠经上选取穴位治疗,如合谷、二间、内庭等。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既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也没有表里配合的关系,而是“别道奇行”,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起着统帅、联络其他经络和调节气血的作用。

所以,奇经八脉的作用也非同小可。

奇经八脉有八条经脉,分别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

督脉行于身体的后正中线,统帅一身之阳,任脉行于身体的前正中线,统帅一身之阴。

其他各条经脉的循行和功能也各有特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些其他资料,深入了解一下它们的功能特点,这样,今后利用穴位养生,心里就有数了。

何不给自己开个穴位处方?

穴位所在,主治所在。

身体的某个部位有问题,首先应该想到用它局部的穴位治疗。

经络所经过的部位发生的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该条经络上的穴位来治疗。

常常有人问我说:

“李教授,扎针、推拿、艾灸这些活儿我看了脑袋都疼,那么多穴位,让我记住一个穴位都难,这么多病人来找你,我看你想都不想就知道往哪儿扎针,你是怎么知道哪个病该用哪些穴位的?

”也有人说:

“李教授,能不能教给我们一些方法,这样我们今后再有个头疼脑热的,就会自己找几个穴位给自己做做按摩之类的保健?

”甚至有病人质问我说:

“同样是治肩周炎,我怎么看你给我扎针的地方跟他的不一样呢?

为什么给他扎的地方比我多?

上面的几个问题其实就是用穴位治病的选穴问题,说白了就是穴位治病的处方。

就像开中药一样,感冒了该开哪几样中药,该用哪几味中药搭配,开多少,都是有讲究的。

用穴位治病也是一样,该用哪几个穴位、该按摩还是扎针、每个穴位按摩多少次也都是有讲究的,弄懂了其中的道理,你就能举一反三,灵活地利用穴位为自己的健康服务。

选穴就像开公司,首先要做个会用人的好领导

利用穴位保健、治病有点儿像一个领导管理自己的公司。

公司开得很大,全球各地都有分支机构。

某一天美国的产品出了质量问题,遭到了消费者投诉,问题反映到公司老总这儿,老总首先就要想这个问题该让谁去解决,是让美洲区的业务部门解决,还是让亚太区的业务部门解决?

由于美国属于美洲区的业务范围,所以老总决定由美洲区负责处理。

但让美洲区的什么人具体负责呢?

是让主管销售的经理负责,还是让主管产品质量的经理负责?

或者其他什么人?

经过考虑,老总决定让主管销售、产品质量和危机公关的3个部门经理组成专门工作组协同负责。

经过认真调查,查明确实是因为产品出厂质量不合格造成了消费者投诉,问题的根源出在公司设在中国的生产工厂。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老总决定让中国主管产品生产业务的经理也一同参加专门工作组,4部门协同解决问题。

经过一番努力,美国的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保障,中国的生产厂商也提升了产品质量,整个消费市场恢复正常。

在这场危机处理中,老总首先想到的是这件事情该找哪个或者哪几个区域负责解决,选定区域后再进一步考虑该让该区域的什么人负责解决,是哪一个人还是哪几个人?

人员派出去后发现了新问题,于是又及时决定抽调新的相关部门的人员参与解决。

整个过程合理而有序,这就是老总对这次危机的处理方法。

5个选穴原则,让你轻松“开处方”

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怎么样选穴呢?

这有几个原则,我一说你就明白。

局部选穴:

局部选穴很好理解,就是在患病部位的局部选穴。

中医有个非常著名的治疗规律,叫做“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腧穴就是穴位的意思,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穴位所在,主治所在”。

比如你鼻塞了,首先就应该想到用鼻子局部的穴位治疗,比如迎香、素髎等;

面瘫了,首先想到用面部的穴位治疗,比如地仓、颊车等。

局部选穴是中医里根据近治作用而制定的一种基本选穴方法,也是我们选穴时首先要考虑到的。

临近选穴:

临近选穴,就是在离病患部位比较近的部位选穴。

临近选穴跟局部选穴都是围绕病患部位展开的,不同的是局部选穴是在病患部位的局部,临近选穴是在病患部位的附近。

这就好比居家过日子,局部选穴是依靠自家人解决问题,临近选穴是求助于邻居解决问题。

比如牙痛,按摩太阳穴治疗效果很好。

牙齿在嘴里,太阳在耳廓前面,两个部位距离很近,用太阳治疗牙痛就是临近选穴。

远端选穴:

远端选穴就是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部位选穴。

穴位治病有个规律,叫“经络所通,主治所及”,就是说经络经过的地方发生的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该条经络上的穴位来治疗。

比如说手阳明大肠经经过咽喉部位,咽喉上火、肿痛的时候,根据远部取穴的原则,我们可以选取位于手上的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比如商阳。

我有4句歌谣,也是说远部取穴的,大家可以记一下,很有用:

“头面之疾寻至阴,腿脚之疾风府寻。

心胸有疾少府泻,脐腹有疾曲泉针。

”至阴、风府、少府、曲泉是4个穴位,字面意思都能看明白。

远部取穴还包括表里经选穴、同名经选穴,这些稍微复杂一些,后文说到相关疾病的选穴方法的时候我再细说。

辨证选穴:

中医治疗疾病,讲究辨证施治。

什么意思呢?

我举个例子。

比如说失眠,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心肾不交能引起失眠,心属火,肾属水,如果心火过旺,肾水不能制约住火势,心火扰动心神便会导致失眠。

治疗这种原因导致的失眠,就应该在心、肾二经上选穴,比如神门和太溪。

心脾两虚也能引起失眠,这时候就应该从心、脾二经上选穴了,比如神门、太白等。

很显然,如果不去辨证就胡乱治疗,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随症选穴:

随症选穴也称经验选穴。

我们针灸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穴位是治疗相应疾病的特效穴,疗效较高,于是把它们总结出来,供人们参考使用。

随症选穴和西医西药治病有点儿像,比如发烧了,吃点儿安乃近,失眠了吃点儿安眠药。

人身上就有很多这样的穴位,比如大椎和曲池是治疗发烧的特效穴位;

丰隆和中脘治疗痰多很有效;

三阴交和神门相当于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位;

膈俞和足三里能够治疗贫血;

内关和素髎能够治疗低血压;

中极能治疗排尿异常;

天枢能治疗腹泻、便秘。

顺便提一下,上面举例时提到的穴位,最简单的使用方法就是按摩。

大家不必拘泥于按摩的次数和手法,大致可以按照每个穴位3~5分钟的标准操作,有空的时候按揉按揉就行,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给皮肤“吃药”的养生治病方法

药物通过穴位进入经络、脏腑发挥药理作用,能够对全身进行调节,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贴敷的方法由来已久,历代医家都极其重视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变胃肠吃药为皮肤“吃药”,不会损伤脾胃,不会增加脾胃负担,副作用很小,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老人、小孩。

穴位贴敷也是特别值得大家了解的一种防病、治病的方法。

给穴位“吃药”的治病方法

很多人都贴过膏药,什么活血止痛膏、筋骨贴、狗皮膏药呀,多的是,即使没用过,也应该听说过。

市面上的膏药,大多是祛风湿、活血止痛的,贴的部位也多是病患部位,像关节疼痛的地方、跌打损伤的地方等,这跟穴位贴敷既相似,又有一定的区别。

我所说的穴位贴敷,主要是把做好的药膏贴在或者敷在穴位上,对穴位进行刺激,比如三伏贴、脐疗。

因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能够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濡养筋骨关节,所以药物通过穴位进入经络、脏腑发挥药理作用,能够对全身进行调节,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内病外治”这个词大家应该听说过,主要说的是中药。

人生病了需要吃药,把中药吃进肚子里治病,是“中药内治”,是让肠胃吸收药物成分治病。

外治呢,恰恰相反,是让皮肤“吃药”,让药物通过皮肤的吸收、渗透进入体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主要是把药物贴敷在穴位上,所以它是内病外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帛书》到避孕药贴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283个方子,有70多个敷方,比如用芥子贴敷百会治疗毒蛇咬伤等。

华佗在《神医秘传》中记载了一个治疗脱疽的方子:

“用极大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遂日更换,十日而愈。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将贴敷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比如“治小儿口疮、不得吮乳方:

矾石如鸡子大,置醋中,涂儿脚下,二七遍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风气头痛不可忍者,乳香、蓖麻仁等份,随左右贴太阳穴,解发出气,甚验”。

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穴位贴敷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它不仅在治疗常见疾病上有独特的优势,还可以治疗哮喘、气管炎、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其他疑难病种。

研究发现,穴位贴敷本身就能够通过温热刺激、机械物理刺激加速血液循环,如果再加上具有活血化淤功能的药物,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就更强。

比如人们在百会上贴敷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就很理想,在膻中、心俞贴敷能够明显地缓解心绞痛、冠心病患者的疼痛。

穴位贴敷在肿瘤的治疗上也有可喜的疗效。

有人做过研究,发现活血化淤类药物透过皮肤渗透到肿瘤表面的血管,能够改善肿瘤表面的微循环,减轻肿瘤对相关神经的化学毒性刺激和物理压迫,从而起到止癌痛的作用。

人们很聪明,把穴位贴敷与现代科学结合,创造了很多新的贴敷方式。

比如艾灸,它的原理就是利用温热刺激穴位,从而达到调整身体功能的目的。

在家自己用艾条灸穴位,有些人觉得麻烦。

怎么办呢?

人们就用穴位贴敷的方法,把药贴上加入化学发热剂,贴到穴位上后,不用管它,自然发热,又舒服又方便,还能起到艾灸的效果。

穴位贴敷在国外也逐渐兴起。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就根据穴位贴敷的透皮原理发明了避孕药贴,把它贴敷在腋下能够起到理想的避孕效果;

日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中药贴膏深受日本人的欢迎,如温经活血止痛的辣椒膏等。

防病治病的直达列车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穴位贴敷防病、治病的优势日益显现出来。

比如打针、扎针、吃药会有痛苦,穴位贴敷既无创伤,也无痛苦,特别适合害怕打针吃药的人。

穴位贴敷的疗效很快,由于所用的贴敷药物大多具有开窍、活血、通络的作用,所以穴位贴敷能够刺激穴位,直达病所,跟我们现在的Z字头直达列车相似,中间不停靠。

穴位贴敷也很安全,不用担心吃错药。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穴位贴敷变胃肠吃药为皮肤“吃药”,不会损伤脾胃,不会增加脾胃负担,副作用很小,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老人、小孩。

还有就是取穴少,一般用一两个穴位就行,而且多用胸腹部和腰背部的穴位,特别适合对穴位知识了解较少的人。

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人也能自己做穴位贴敷

怎么做穴位贴敷呢?

方法再简单不过了。

你把从药店抓来的中药按比例搭配好,然后研碎成颗粒或者粉末,直接把这些粉末撒在普通的黑膏药上贴敷,或者直接把粉末撒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这样就完成了穴位贴敷的工作。

也可以在研碎的中药粉末里加入面粉、蜂蜜等黏稠物,把中药调成泥状,把药泥贴敷在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包扎起来。

还可以把研碎的药粉加入鸡蛋清、醋、白酒等调成糊状,涂抹在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包扎好。

还可以把药粉加入醋、白酒、凡士林、蜂蜜等熬制成药膏,把药膏贴在穴位上后用胶布包扎。

总之,方法多样,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只要能把中药固定在穴位上,你使什么招儿都行。

女孩子们爱美,衣服穿得比较少,身体容易受寒,很多人都有虚寒型痛经的毛病,用穴位贴敷的方法就很管用。

可以取食盐250克,葱白250克,生姜125克,把葱白和生姜切碎,然后与食盐一同在锅里炒热,然后迅速装进布袋子里熨下腹部,药凉了再炒热再敷,每次半小时,每天做两三次,效果很好。

大补元气:

保养生命动力,积累身体活力

气海是人体元气的海洋,具有极高的补益元气的功能,气海能够治疗脏气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所以补气首选气海。

膻中的功能是调益肺气,能调一身之气,尤其对肺脏的保健功效很好。

足三里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元气。

水谷之气是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靠脾胃运化而来,所以补气用足三里是必不可少的。

“人活一口气”,相信每个人都对这句俗语耳熟能详,武侠功夫片里说人的伤势很重,也往往说“元气大伤”。

那么什么是气呢?

我们中医一般把气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元气,就是受之于父母、先天的气,这是与生俱来的;

另一个是水谷之气,就是我们通过吃饭、喝水得到的气,是通过人的脾胃运化食物得到的;

还有一个是肺脏吸入的清气,大约相当于我们通常说的空气,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人体的健康与这三个气密切相关,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生命都会失去动力。

气出了问题,直接的表现就是气虚。

生活中常见一些久病之人、重病之人、劳累过度的人、后天失养的人、年老体弱的人,由于脏腑机能衰退而气不足,他们少气懒言、声音低微、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一系列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

怎么样保养我们的气呢?

有三个重要的穴位,就是气海、膻中、足三里,百用百灵。

气海,顾名思义,就是人体元气的海洋,具有极高的补益元气的功能,中医经典上认为气海能够治疗脏气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所以补气首选气海。

气海是任脉上的穴位,位置很好找,在肚脐正下方1.5寸。

你把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从肚脐处向下量,四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一半就是1.5寸。

气海是全身非常重要的强壮穴,用艾灸的方法最好。

可以用艾柱灸5~14壮,或者用艾条灸20~30分钟。

经常灸一灸气海,可以培元固本,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膻中有上气海之称,主要的功能是调益肺气,能调一身之气,尤其对肺脏的保健功效很好。

用膻中配气海,一上一下,既能补元气,又能调肺气,气机调顺了,人体就不会产生淤滞,身体自然安然无恙。

可以经常按摩膻中进行保健,也可以用艾条灸20~30分钟。

膻中很好找,在人的胸口位置,两个乳头之间的中点就是。

人们悲伤的时候往往捶胸顿足,捶胸的地方就是膻中的位置。

这也很有科学道理:

捶胸其实就是对膻中进行按摩,从而使肺气顺畅,排解了抑郁。

再一个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元气。

上文说过,水谷之气是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靠脾胃运化而来,所以补气用足三里是必不可少的。

用足三里保健,最好是艾灸,每次用艾条灸20~30分钟,可以经常灸它。

足三里怎么找呢?

我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

正坐着的时候,小腿和大腿成直角了,我们从外膝眼往直下取4横指的距离,也就是你的同身寸的3寸,然后再往胫骨前缘量1横指(中指)。

第二个方法:

站着的时候,把同侧的手掌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直指向下,中指间所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

现在你可以看出用气海、膻中、足三里大补元气的奥妙了吧?

用气海补元气,用膻中调肺气,用足三里补脾胃之气,这样先天之气、水谷之气、清气三气同补,生命的原动力强了,身体想不好都难。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用气海、膻中、足三里补元气的这个方法,可以作为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基本方法,常用它,能够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另外,便秘、排尿困难、免疫力低下等问题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治疗。

(特别提示:

“寸”是指同身寸,一般把手指的拇指关节宽度作为1寸,把除拇指外的4个手指并拢伸直,与中指近侧指关节横纹水平的4指宽度作为3寸。

理气解郁:

让身体之气运行更顺畅

让身体之气运行顺畅,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过劳、脏腑功能失调等都会使气的运行受阻,形成全身的或者局部的气机运行不畅或者阻滞,从而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合谷与太冲两穴“原原相伍”,疏肝理气、调气和血的作用非常好。

日常保健,“理气解郁”是一个重要原则。

我大致给你解释一下。

一个飞机场,里面停放了很多的飞机。

飞机都有自己固定的航班,有起飞飞到外地的,有从外地飞到这个机场的,进进出出,忙个不停,整个机场秩序井然,运行正常。

飞机的正常起飞和降落是这个机场健康运行的保证,如果哪天因为天气原因导致飞机晚点或者航班取消,机场的运行秩序就会被打乱,甚至会产生旅客滞留等一系列问题。

人体就好比是个飞机场,而气就是机场里的飞机。

气的正常的进进出出是身体健康工作的保证。

气是生命的原动力,它有进有出,有升有降,就像飞机一样一般情况不会“晚点”,但也有例外,比如七情内伤,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七情六欲”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过度;

或者饮食不节,就是饮食无规律、偏食膏粱厚味、暴饮暴食或者吃了不卫生的食物;

或者过度劳倦,包括体力劳动过度、思虑过度、房劳过度等;

或者脏腑功能失调,都会使气的运行受阻,形成全身的或者局部的气机运行不畅或者阻滞,从而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气运行不畅会有哪些问题?

主要是疼痛,如胀痛、窜痛。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嗳气,也就是俗称的打饱嗝,打饱嗝能够使疼痛得到暂时缓解。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打饱嗝能够暂时舒缓气机,使气暂时运行畅通。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被气病了”的例子,怎么回事呢?

就是因为情志不畅导致或者加重身体之气的淤滞,从而引起疾病。

让身体之气运行顺畅,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有什么好办法呢?

从穴位上找。

膻中、内关、合谷、太冲这4个穴位就是气血运行的润滑剂。

膻中是八会穴中的气会,被称为“上气海”,能够通达身体内外之气,调气宽胸,是治疗气病的要穴。

膻中在人的胸口位置,两个乳头之间的中点就是。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属于络穴。

什么是络穴?

就是联络表里两经的穴位,是表里两经经气相通的部位。

它的功能有点儿像大运河,如果把黄河和淮河看成两条经络的话,它们之间的那段京杭大运河就可以理解为是络穴,它把两条大河联系起来,使河水相通,沟通顺畅。

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所以内关穴同时联系了这两条经络。

这一独特的优势使它很善于调节三焦之气。

所以用它与膻中配伍,能够在理气的功效上相得益彰。

内关在哪呢?

你把手掌朝向上方,伸直手臂,握紧拳头,能够很清晰地看到手腕处隆起两条青筋,内关就在那两条青筋之间的正中部位。

然后从手掌后方的第一个横纹处沿着隆起的两条青筋往胳膊上用同身寸量2寸就找到了。

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原穴,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合谷怎么找?

我有两个好用的方法。

方法一:

把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张开,把右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右手拇指按在左手鱼际上的肌肉最高处上,点按处就是合谷。

方法二:

把拇指和食指并拢,在鱼际处能看到一块高高隆起的肌肉,肌肉的最高处就是合谷。

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上的原穴,肝主疏泄,所以也具有极强的舒调气机的作用。

什么是原穴?

我给你解释一下。

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一种基本物质——元气。

中医认为元气来自于肚脐下“肾间”,然后散布到人体各处,在人体的四肢相应的穴位上停留,停留的穴位就叫原穴。

打个比方,粮食从农民的庄稼地里收获以后会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各地,供全国各地的人食用。

粮食运到一个城市,要先储存在当地的粮仓里,然后再根据需要分发到每个人手中。

这个粮仓就相当于原穴,它是粮食储存的地方。

原穴是储存元气的地方,它与人体的元气关系非常密切,人体的十二经脉都有自己的原穴。

合谷与太冲两穴“原原相伍”,疏肝理气、调气和血的作用非常好。

平日里怎么使用这4个穴位“理气解郁”呢?

很简单,不需要特定的方法,按摩、拔罐、刮痧、艾灸等方法都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没事的时候多按按它们。

坐办公室的人工作间隙用圆珠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