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规划宁波国家高新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1092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地规划宁波国家高新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地规划宁波国家高新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地规划宁波国家高新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用地规划宁波国家高新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用地规划宁波国家高新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地规划宁波国家高新区Word下载.docx

《用地规划宁波国家高新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地规划宁波国家高新区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地规划宁波国家高新区Word下载.docx

(9)《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总规深化研究》;

(10)相关专项(专业)规划;

(11)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其他法律、法规;

(12)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

本次范围分为研究范围和规划范围两个层次。

研究范围为东、北至绕城高速,西至望海大道(世纪大道延伸段),南至骆兴东路——南二东路——明海大道——镇骆路的围合区域,总用地面积约5.58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为北至兴贵路,东至贵安路——规划河道,南至骆兴东路,西至望海北路的围合区域,总用地面积为2.56平方公里。

1.4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修订)》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

1.5规划成果

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

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

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地块图则;

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

1.6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规划由宁波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1.7其他规定

技术管理文件中相关规划内容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

02、功能定位、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

2.1功能定位

通过对上位规划和现状分析、相关分析,确定本区的功能定位为:

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北部生活便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人文突出的生活居住区和历史风貌区。

2.2发展目标

根据功能定位及用地布局,确定本区的发展目标为:

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

集聚形成街道全新的公共服务中心,重筑街道新核心;

协调历史地段及周边区域的关系,展现老镇传统历史人文风貌。

2.3控制规模

本区总用地面积256.43公顷,除去水域11.85公顷,总建设用地244.58公顷。

根据新增居住用地的人口容量测算,本区的人口容量约4.8万人。

2.4规划结构

本区的规划结构可概况为:

“两心两轴,绿脉串联”。

“两心”是指公共服务中心与老镇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是指贵驷街道新的公共中心,集聚为居民服务的各项设施及部门;

老镇中心是贵驷街道原有的商业中心,保留并传承原有的商业氛围。

“两轴”是分别沿耕渔路及贵安路功能联系轴,通过道路及河流水系将各个节点串联起来,使得新城与老镇形成有机交融,并与南部启动区核心呼应,积极融入区域整体。

03、控制单元

3.1控制原则

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

通过严格控制单元建设总量,来控制整体的开发强度,而单元内各地块分量允许突破并相互平衡,由此来增加地块的开发弹性。

3.2单元划分

结合行政街道和社区界限范围、天然的地理界限如河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内在关联性、土地使用性质的同一性、主次干道围合的街坊、合理的交通分区等因素来划分控制单元。

每个控制单元的用地规模老区以0.2~0.5平方公里为宜,新区以0.8~1.0平方公里为宜。

依据上述原则,规划将该地段划分为3个控制单元,单元编码为XCL01-01~XCL01-03。

3.3控制内容

控制单元的强制性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用途、居住人口控制规模、总建设容量、公园绿地面积、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

本区总用地面积256.43公顷,总建设容量252.08万平方米,新建的建设容量214.46万平方米。

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

04、用地规划

4.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101.54公顷,占规划总建设用地的41.52%。

其中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用地面积约100.47公顷。

规划商住混合用地23.54公顷,占规划总建设用地的9.63%。

规划本区耕渔路以西以中高密度住宅为主,耕渔路以东以中低密度住宅为主,按户均110平方米,每户2.6人计算人口,得出本区规划人口约为4.8万人。

4.2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用地22.4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9.17%,人均公共设施用地4.67平方米。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按社区级配置,满足居民就近使用的需求。

4.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2.4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5.11%,主要为沿耕渔路两侧布局。

商业用地提供较高兼容性,即以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业为主要功能,兼具酒店、会议中心、企业会所、酒店式公寓、公寓式办公等商业混合功能。

4.4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还包括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及水域等。

具体内容详见相关章节。

0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1规划依据

公共服务设施,或称配套公建,根据城市社区管理和空间布局体系,城市社区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

分类实施,公益优先;

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

5.2规划内容

本区公共服务设施规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以及市政公用七项设施。

06、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6.1绿地系统

规划利用自然水体打造生态公园,提供居民就近散步、健身和休憩的场所。

规划绿地27.4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1.23%,其中公园绿地22.25公顷,防护绿地5.23公顷。

规划贵驷公园是本区的景观中心,位于片区西部,临近中大河水系,公园以软质景观为主,并配有必要的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以方便居民或游客驻留和活动。

公园的绿地率应达到65%以上,硬质铺地的覆盖率控制在20%以内。

允许建设少量公共服务类建筑。

6.2水体系统

规划水域面积11.85公顷,水面率达4.6%。

本区河网水系有中大河、爱登港、矸桥港和民联港等河道。

其中中大河最小控制宽度为30米(局部15米),爱登港最小控制宽度为20米(局部35米),矸桥港、民联港等河道为10米。

6.3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活动的聚集点。

本区公共开放空间主要有三个层次:

区域公共空间廊道、区域开放空间节点和社区公共空间。

6.3.1区域公共空间廊道

滨水绿廊:

区域开放空间廊道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骨架,是规划区内公众性最强的部分。

规划沿中大河形成的滨水生态景观轴,是本区最主要开放绿廊,传递自然生态和健康活力。

同时,沿矸桥港及爱登港绿廊也是本区重要的公共空间廊道。

沿望海大道绿带:

区域中重要的绿色生态防护绿带,具有一定的防护和景观效应。

6.3.2区域开放空间节点

公共景观中心:

街道服务中心、文体中心及沿河形成的整体公共开放空间,是本区居民休闲、运动及交流的中心。

6.3.3社区公共空间

居住社区的公共绿地将形成公共空间系统中层级最低,但也最贴近居民的公共开放空间,便于老人和小孩就近户外活动。

6.4步行系统

组织公共开放空间的步行系统,形成完整的步行空间体系,有助于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的连结,并为居民提供散步健身游憩的步行空间。

商业街区提供休闲的商业步道,道路断面应设有宽敞的人行道和舒适的街道设施。

城市道路人行道,交叉口应清晰的标识地面人行过街通道,必要时需设置“交通安全岛”人行道应设置盲道和无障碍通道。

07、道路交通规划

7.1道路等级

本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道路等级

道路名称

控制宽度(m)

设计时速(km/h)

主干路

明海大道

60

耕渔路

44

镇骆路

骆兴东路

36

次干路

28~36

40

支路

12~28

30

7.2交通设施

(1)公交场站

规划范围内设置三处公交首末站,三个首末站均为规划新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考虑充电桩的设置。

(2)公交停靠站

区内设置公交停靠站33对。

(3)社会停车场库

规划范围共布置7个小汽车公共停车场库。

规划社会停车场库总停车位787个。

08、防灾规划

8.1消防

(1)消防站布置

本区近期依托启动区内消防站,远期在研究范围内设置1座普通消防站,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

(2)消防规划

消防水源以城市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为主,积极利用河道等天然水体资源、高层建筑、大型公建等消防用水量大的建筑应修筑人工水池确保消防用水。

市政道路室外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为150米。

消火栓的设置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在地块开发和道路建设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8.2抗震

(1)设防标准

参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区划规定。

(2)规划要求

一般工业与民用新建或扩建工程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规定的地震动参数值进行抗震设防。

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场地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新建的各类建筑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设计和施工,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

8.3地质灾害防治

根据《宁波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本区为地面沉降低易发区。

8.4综合防灾

根据《宁波市中心城综合防灾规划》,望海大道、绕城高速为救灾干道,明海大道为疏散主干道,耕渔北路和镇骆路为区域疏散通道,其余区内主要道路为区内疏散通道,主要包括兴贵路、南二东路、耕渔北路、骆兴东路和兴民北路等。

区域的防灾、避难场地应结合区内绿地以及城市广场建设,并保证区域中心避难通道畅通,结合绿地、广场等设置1处避难场所,1处集结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