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08692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安徽省淮北地区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安徽省淮北地区2019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

化学试题

1.1.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C.《本草纲目》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利用焰色反应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

D.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是碳酸钙受热分解,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选项A正确;B.《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两个反应的条件不同,不属于互为可逆反应,选项B不正确;C、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钾元素焰色反应为隔着钴玻璃为紫色,选项C正确;D、得铁化为铜,都应发生置换反应,应为湿法炼铜,选项D正确;答案选B。

2.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分类

纯净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碱石灰

烧碱

氧化铝

二氧化碳

B

NH3•H2O

小苏打

氧化镁

二氧化氮

C

五水硫酸铜

纯碱

氧化钠

三氧化硫

D

H2O2

苏打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碱石灰的成分为NaOH和CaO的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A项错误;B.NO2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两种盐,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C.蓝矾属于纯净物,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SO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正确;D.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类。

3.关于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的聚沉是化学变化

B.含有0.01molFeCl3的溶液制成的胶体中,胶体粒子的数目约为6.02×1021个

C.胶体的介稳性与胶体带有电荷有关

D.NaCl晶体既可制成溶液又可制成胶体

【答案】D

【解析】

A.胶体的聚沉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变大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B.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0.01molFe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6.02×1021个,故B错误;C.胶体具有介稳定性主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故C错误;D.NaCl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分散在酒精中形成胶体,故D正确;故选D。

4.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C.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A项,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项,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C项,用湿润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c(OH-)偏小,pH测定值偏小;D项,测定中和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散失热量较多,所测温度值偏小。

详解:

A项,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根据公式cB=

,所配溶液浓度偏大,A项错误;B项,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终点读数偏小,所测体积偏小,B项正确;C项,用湿润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c(OH-)偏小,pH测定值偏小,C项正确;D项,测定中和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散失热量较多,所测温度值偏小,D项正确;答案选A。

5.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1.2LO2和22.4LNO混合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下0.1mol·L-1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A

C.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25℃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A项,11.2LO2和22.4LNO混合恰好反应生成22.4LNO2,即1molNO2,但由于存在2NO2

N2O4的反应,因此得到气体分子数小于NA;B项,未注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C项,1molNa与足量O2反应,无论生成Na2O还是Na2O2,Na都是由0价变为+1价,所以转移电子数为NA;D项,25℃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n(OH-)=1.0L×

 mol/L=0.1mol,所以含有的OH-数目为0.1NA。

详解:

A项,11.2LO2和22.4LNO混合恰好反应生成22.4LNO2,即1molNO2,但由于存在2NO2

N2O4的反应,分子数小于NA,故A项错误;

B项,未注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故B项错误;

C项,1molNa与足量O2反应,无论生成Na2O还是Na2O2,Na都是由0价变为+1价,所以转移电子数为NA,故C正确;

D项,25℃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n(OH-)=1.0L×

 mol/L=0.1mol,所以含有的OH-数目为0.1NA,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计算、溶液中微粒数的计算等,A项为易错点,不要忽视二氧化氮生成四氧化二氮的反应。

6.6.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被还原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D.亚硝酸盐与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

A、亚硝酸盐将Fe2+氧化为Fe3+,所以亚硝酸盐应被还原,故A正确;B、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则维C可将Fe3+还原为Fe2+,维生素C作还原剂,故B、C均正确;D、一氧化碳的毒性主要体现在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与亚硝酸盐中毒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D。

7.7.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得澄清透明溶液

②取1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14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③分液后,将②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BaCl2和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3g;

④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

该固体样品可能是

A.NH4Cl、NaBr、(NH4)2SO4B.NaCl、NaBr、(NH4)2SO3

C.NaBr、Na2CO3、(NH4)2SO4D.CuBr2、NaCl、(NH4)2SO3

【答案】B

【解析】

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得澄清透明溶液,说明物质间不能反应生成沉淀,D会生成亚硫酸铜沉淀,不符合;②取1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C会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再加入CC14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说明含有溴离子,AB符合;③分液后,将②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BaCl2和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3g,为0.01mol硫酸钡,AB符合;④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为0.02mol氨气,说明含有铵盐,且铵根离子和含硫的阴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则A不符合,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在物质的组成的判断方面的应用。

本题的难点为A的排除,要注意根据生成的氨气和硫酸钡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分析判断。

8.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透明溶液中:

Cu2+、Mg2+、SO42-、Cl-

B.加入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中:

Ba2+、Fe2+、HCO3-、NO3-

C.NaAlO2溶液中:

Cu2+、Al3+、Cl-、CO32-

D.常温下AG=lg

=12的溶液中:

Na+、K+、S2O32-、SO42-

【答案】A

【解析】

分析:

A.根据四种离子之间是否反应分析判断;B、根据加入铝片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分析判断;C.根据NaAlO2溶液中存在大量AlO2-,结合离子之间是否反应分析判断;D.根据常温下AG=lg

=12的溶液显强酸分析判断。

详解:

A.Cu2+、SO42-、Mg2+、Cl-之间不发生反应,为澄清透明溶液,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加入铝片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碳酸氢根离子既能够与氢离子反应,也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B错误;C.NaAlO2溶液中存在大量AlO2-,能够与Al3+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常温下AG=lg

=12的溶液显强酸,S2O32-在强酸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明确限制条件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S2O3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和SO2。

9.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B.FeCl2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变质:

2Fe2++4H++O2=2Fe3++2H2O

C.用CH3COOH溶解CaCO3:

CaCO3+2H+=Ca2++H2O+CO2↑

D.电解MgCl2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2Cl-+2H2O

H2↑+Cl2↑+2OH-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OH-先和Al3+反应生成沉淀,再和铵根离子反应,沉淀再溶解;NH4Al(SO4)2和Ba(OH)2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A正确;B、FeCl2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变质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4H++O2=4Fe3++2H2O,B错误;C、用CH3COOH溶解C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C错误;D、电解MgCl2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Mg2++2Cl-+2H2O

Mg(OH)2↓+H2↑+Cl2↑,D错误。

答案选A。

考点:

离子方程式

10.10.下列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附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清洗

B.附有油脂的烧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

C.附有MnO2的烧瓶用热的浓盐酸清洗

D.附有硫的燃烧匙用热的烧碱溶液清洗

【答案】B

【解析】

银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附有油脂的烧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属于油脂水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MnO2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硫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11.11.有关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FeS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B.CuSO4在反应中被还原

C.被还原的S和被氧化的S的质量之比为3∶7

D.14molCuSO4氧化了1molFeS2

【答案】C

【解析】

方程式中的化合价变化为:

14个CuSO4中+2价的铜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为7个Cu2S中的14个+1价Cu;5个FeS2中10个-1价的S有7个化合价降低得到7个Cu2S中的-2价S,有3个化合价升高得到3个SO42-的+6价S(生成物中有17个硫酸根,其中有14来自于反应物的硫酸铜中)。

所以反应中FeS2中S的化合价有升高有降低,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选项A正确。

硫酸铜的化合价都降低,所以硫酸铜只是氧化剂,选项B正确。

10个-1价的S有7个化合价降低,有3个化合价升高,所以被还原的S和被氧化的S的质量之比为7∶3,选项C错误。

14molCuSO4在反应中得电子为14mol。

FeS2被氧化时,应该是-1价的S被氧化为+6价,所以1个FeS2会失去14个电子。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4molCuSO4应该氧化1molFeS2。

点睛:

对于选项D来说,要注意不能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因为反应中的氧化剂有两个:

CuSO4和FeS2。

本选项要求计算被硫酸铜氧化的FeS2,所以只能利用硫酸铜和FeS2之间的电子守恒进行计算。

12.12.已知下列氧化剂均能氧化+4价的硫元素,为了除去稀硫酸中混有的亚硫酸,应选用的最合理的氧化剂是

A.KMnO4B.Ca(ClO)2C.Cl2D.H2O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KMnO4、Ca(ClO)2、Cl2均可氧化亚硫酸,但会引入新杂质,H2O2氧化亚硫酸时产物为水,不引入杂质。

答案选D。

考点:

物质的除杂

13.13.在反应S+KOH→K2SO3+K2S2+H2O(未配平)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个数比为

A.1∶4B.4∶1C.1∶2D.2∶1

【答案】A

【解析】

【详解】S+KOH→K2SO3+K2S2+H2O(未配平)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部分升高到+4价,失去4个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部分降低到-1价,得到1个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个数比为1:

4。

答案选A。

14.14.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 各0.1mo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铁粉,充分搅拌后铁完全反应,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molAg。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B.氧化性:

 Ag+>Cu2+>Fe3+>Zn2+

C.含Fe3+的溶液可腐蚀铜板

D.1molFe可还原2 mol Fe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Fe先还原Ag+,设Cu2+还原了xmol,则2x+0.1=0.1×2,x="0.05"mol,Cu2+还剩下0.1mol-0.05mol=0.05mol,所以Fe2+:

Cu2+=0.1:

0.05=1:

2,A正确;B、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氧化性:

Zn2+<Cu2+<Ag+,根据金属铜和三价铁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知氧化性Cu2+<Fe3+,B错误;C、金属铜和三价铁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含Fe3+的溶液可腐蚀铜板,C正确;D、根据金属铁和三价铁的反应:

Fe+2Fe3+=3Fe2+,所以1molFe可还原2molFe3+,D正确。

答案选B。

考点:

考查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

15.15.(SCN)2称为拟卤素,将几滴KSCN溶液加入到酸性的含有Fe3+的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

①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人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向另一份溶液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e3+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3++3SCN-=Fe(SCN)3

B.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

C.①中现象说明SCN-与Cl-相似,有还原性

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为(SCN)2

【答案】B

【解析】

A、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Fe3++3SCN-=Fe(SCN)3,显红色,故A正确;B、SO2具有强还原性,SCN-中S为-2价,C为+4价,N为-3价,S、N均处于最低价,+4价C氧化性较弱,所以SO2不能还原SCN-;而Fe3+具有强氧化性能被SO2还原,反应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4H++SO42-,导致溶液褪色,故B错误;C、KMnO4具有强氧化性,Fe3+中Fe元素处于最高价态,KMnO4不能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①中溶液褪色的原因是KMnO4与SCN-反应,体现SCN-的还原性,说明SCN-与Cl-相似,有还原性,故C正确;D、SCN-与Cl-相似,具有还原性,能失电子,被氧化为(SCN)2,故D正确。

故选B。

16.16.向25mL12.0mol·L-1浓硝酸中加入足量的铜,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L.NO和NO2的混合气体(不考虑NO2与N2O4的相互转化),则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A.3.2gB.6.4gC.12.8gD.19.2g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25 mL、12.0mol·L-1浓硝酸中含硝酸0.3mol,与足量的铜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L.NO和NO2的混合气体(不考虑NO2 与N2O4的相互转化),则被还原的硝酸为0.1mol、未被还原的硝酸为0.2mol,所以生成物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参加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质量为6.4g,B正确,本题选B。

点睛:

一定量的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硝酸可以完全参加反应,所以可以根据氮原子守恒,分析硝酸被还原的部分和未被还原的部分,然后即可根据其中的一部分求出另一部分。

17.17.Ⅰ.现有下列状态的物质:

①干冰②NaHCO3晶体③氨水④纯醋酸⑤FeCl3溶液⑥铜⑦熔融的KOH⑧蔗糖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Ⅱ.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____________,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制取Fe(OH)3胶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_______离子(填离子符号)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

③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

Ⅲ.①FeCl3溶液用作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学生利用FeCl3溶液制取FeCl3•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

滴入过量盐酸,______、冷却结晶、过滤。

过滤操作除了漏斗、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③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④⑦

(2).②⑦(3).③⑤⑥⑦(4).饱和FeCl3(5).溶液呈红褐色(6).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7).SO

(8).胶体的聚沉(9).丁达尔效应(10).2Fe3++Cu

2Fe2++Cu2+(11).蒸发浓缩(12).玻璃棒(13).2Fe3++3ClO-+10OH-

2FeO

+3Cl-+5H2O(或2Fe(OH)3+3ClO-+4OH-

2FeO

+3Cl-+5H2O写出一个即可)

【解析】

I、电解质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

我们在判断此类试题的时候,最直接的方法是按照物质的分类进行判断。

①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不属于上述物质中的任一种,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②NaHCO3晶体属于盐,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所以属于电解质;③氨水属于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④纯醋酸属于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所以属于电解质;⑤FeCl3溶液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⑥铜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⑦熔融的KOH属于碱,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均可以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⑧蔗糖不属于上述物质中的任一种,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

②④⑦。

强电解质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因此强电解质首先必须是电解质,只能从②④⑦里面找,其中NaHCO3晶体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出离子,所以属于强电解质;纯醋酸属于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属于弱电解质;熔融的KOH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都能完全电离出离子,所以属于强电解质,因此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②⑦。

因在氨水、FeCl3溶液、熔融的KOH中都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可以导电;铜作为金属单质,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也可以导电,因此能够导电的是③⑤⑥⑦。

II、①.Fe(OH)3胶体的制备过程是:

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制得Fe(OH)3胶体。

故答案是:

饱和FeCl3;溶液呈红褐色;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

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硫酸根离子中和了氢氧化铁胶粒的电荷,导致胶体发生了聚沉,故答案是:

SO42-;胶体的聚沉

③.利用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进行区分胶体和溶液,所以答案是:

丁达尔效应

Ⅲ、①.FeCl3溶液用作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利用的是Fe3+的氧化性,将铜氧化成Cu2+,所以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Cu=2Fe2++Cu2+。

②.利用FeCl3溶液制取FeCl3•6H2O晶体,需要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浓缩,因此其主要操作包括:

滴入过量盐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过滤操作主要需要用到烧杯、漏斗、玻璃棒;所以答案是:

蒸发浓缩;玻璃棒

③、用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3++3ClO-+10OH-=2FeO42-+3Cl-+5H2O或者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18.18.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

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

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

②固体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