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8676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9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docx

《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docx

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人教版初中语文

各册文言文及翻译

(配套使用最新人教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

 

 

资料收集人:

郑辉资料来源:

网络

收集整理时间:

2015-2-10

 

编者序

前段时间比较忙,今天抽出时间写了这份序言。

很高兴能够整理好这么多页的《初中全册语文各册文言文及翻译(最新人教版)》。

不过可惜的是,这份WORD文档只有课文部分,没有课后的十首诗,对此实感抱歉!

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文言文部分的确占据的比较重要的分数,所有搜集这份的资料来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这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确也花了编者很长的时间,不过由于时间仍是十分仓促,本份资料依旧有许多不够完美、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读者见谅!

时间:

编者:

郑辉

人教版初中语文各册文言文及翻译(最新人教版)——目录

人教版初中语文各册文言文及翻译——正文

七年级上册

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

“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

“真不是东西!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0、《论语》十二章

原文和译文: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孔子说: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

孔子说: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整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见各种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孔子说: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

子曰: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肯读书,就有危险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译:

孔子说: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译:

孔子说: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

孔子说: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译: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

“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11.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

孔子说:

“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也不可改变志气。

” 

12.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

子夏说:

“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20、 虽有嘉肴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尚书.兑命》说: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5、河中石兽  纪昀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

译文: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正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底。

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人们)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应该是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

”大家信服地认为这是正确的观点。

一个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

“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

(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的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

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

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人们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臆断呢?

 

30 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坍塌下来。

他的儿子说:

“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

(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

)这天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窃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塞翁失马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靠近长成一带的们人中,有位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那边去了。

人们都来安慰他。

那老人却说:

“这难道不是福气呢?

”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竟然)带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们都来祝贺他。

那老人却说:

“这难道不是祸害吗”他家是有的是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来慰问他。

那老人却说:

“这难道不是福气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

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俩得以保全了性命。

 

七年级下册

5、《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翻译:

 

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

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

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

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

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

“完全如同常人了。

” 

王先生说:

“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 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15、《孙权劝学》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道:

“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托。

孙权说: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忙,比得上我吗?

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非常惊奇地说:

“你如今的才干谋略,不再是过去吴县的阿蒙了!

”吕蒙说:

“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离开。

  

20、《口技》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翻译: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

正赶上大宴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一个八尺长的屏障,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障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个醒木罢了。

客人们围绕而坐。

一会儿,只听见屏障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狗叫,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梦话。

接着,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

丈夫也醒了。

妇人抚摸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

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连续不断地说个不停。

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唱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备。

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不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

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翻倒倾斜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一会儿,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撤去屏障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翻译:

 

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口渴,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

没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淮南子》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翻译:

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做皇帝,(共工于战中大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太阳月亮星宿向西北移动。

地向东南方塌陷,所以江湖流水、泥沙向东南方流去。

  

30《狼》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中的肉卖光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途中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扔给它们。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随。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它们,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夫非常困窘,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在打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几刀杀死狼。

屠夫刚想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狼。

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八年级上册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东晋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

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

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唐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罢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23《核舟记》 魏学洢 明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箬ruò)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