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宁蒗一中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8517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江市宁蒗一中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丽江市宁蒗一中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丽江市宁蒗一中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丽江市宁蒗一中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丽江市宁蒗一中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丽江市宁蒗一中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丽江市宁蒗一中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江市宁蒗一中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丽江市宁蒗一中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D.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二氧化碳

5.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种群的繁殖期个体数 ⑤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⑥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④⑤B.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⑥D.②④⑤

6.如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

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不会随之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硬木林阶段分层现象明显

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减少。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7.下图是某种脊椎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在该种雌性动物体内出现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

(2)C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

(3)F细胞在右面图甲中应位于___________段,细胞中中正在进行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如果这些图表示的是简化的人类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则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染色体组合为XXY的色盲孩子,应该是在在上图中_________所表示的过程中出现异常造成的,该细胞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段

(5)如果已知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右图所示该动物产生的卵细胞。

请依据此图,在方框中绘出同一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一极体在减二前期的细胞图像,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注意染色体有颜色区分)

8.某品系小鼠(2n=40)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1)成年小鼠的体重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对体重变化具有相同的遗传效应,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年鼠最重,aaddff的成年鼠最轻)。

若仅考虑体重这一性状,则小鼠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种。

用图中所示基因型的小鼠作为亲本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年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__。

(2)取小鼠生发层细胞放入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周期的时间,再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细胞分裂后期,则该时期每个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条。

(3)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的配子正常受精后产生了一只XXY的小鼠,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__________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

(4)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E基因纯合时可导致小鼠胚胎死亡。

图中两亲本杂交得到F1,F1雌雄小鼠间随机交配,则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5)已知小鼠的毛色由Y(黄色)、y(鼠色)和B(有色素)、b(无色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毛色为白色。

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如上图所示。

请利用上图所示亲本设计实验探究B、b基因是否位于1、2号染色体上。

(注:

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

纯合黄色鼠为母本,纯合白色鼠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答案:

 

9.回答下列问题:

(1)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水分通过________的方式进入马铃薯细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

随着蒸馏水处理时间延长,该马铃薯鲜重不再增加,此时,马铃薯细胞的渗透压比处理前的________。

(2)将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放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________。

10.下图为人体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①~⑤为神经元;

A和B为神经末梢及与肌肉相连接的部分,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请据图回答:

(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_______,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c是_______。

物质d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使这些细胞的产热量___________。

(2)b的化学本质为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此反射弧中神经元仅有两个。

若A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膝跳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___________(只写编号)。

若在⑤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__________(只写编号),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__________释放,作用于___________。

(4)肉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毒性极强的蛋白质类毒素,该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信号转换过程受阻,该毒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填字母)处。

(5)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

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11、【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1)微生物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食品加工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_____。

在果酒基础上酿制果醋的过程中,除需接种__________(微生物)外,还必须保持__________条件。

(2)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__________,接种前要进行_________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3)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按照盐与清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的比例配制盐水。

在盐水冷却之前的处理是__________,以杀灭杂菌。

发酵坛密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

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一个是注射疫苗,另一个就是注射抗体。

冻干剂型埃博拉病毒疫苗于2017年10月在我国研制成功。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作为EV的疫苗需要具备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小鼠生产EV的单克隆抗体,需先对小鼠注射抗原,目的是能从小鼠体内获得___________细胞,然后将该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_______细胞。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融合细胞进行___________次筛选,最终筛选得到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

(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方法有___________,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由于细菌没有放射性标记,所以子代噬菌体种不含35S;

R型细菌没有毒性,将其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存活;

加热会导致S型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使其失去侵染能力,再将其注射进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并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所以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用到了该技术。

2.【答案】D

【解析】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会自由组合,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一对性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而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正确;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细胞可能为癌细胞或分化的细胞,A正确;

细胞核增大的细胞为衰老细胞的特征,B错误;

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为衰老细胞的特征,C错误;

被细菌侵染的细胞不是癌细胞,D错误。

4.【答案】A

【解析】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还原氢,第三阶段发生的发生的反应是:

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氢与氧气结合,产生水;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丙酮酸和还原氢;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产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所以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各阶段反应均需要酶的参与;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酒精和少量能量,所以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二氧化碳。

5.【答案】C

【解析】种群数量包括各个年龄组个体数之和,不能通过某个年龄组个体数来判定种群数量的增减,①错误;

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出率和迁入率决定,当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②正确;

动物如果对捕捉器形成了条件反射,不利于再次捕获,故不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③正确;

如果食物分布均匀,种内斗争会使种群均匀分布,⑤正确;

个体没有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等属于种群的特征,⑥正确。

6.【答案】C

【解析】在硬木林阶段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错;

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直接或间接依赖植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错;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硬木林阶段分层现象明显,正确;

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

7.【答案】

(1)ABDEF

(2)初级精母细胞

(3)DNA复制蛋白质合成0~1或5~6

(4)B11~12

(5)如图

【解析】

(1)由以上分析可知,可在该种雌性动物体内出现的细胞有ABDEF。

(2)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3)F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对应于甲图中的0~1或5~6段;

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B、b表示),一对正常的夫妇(XBX_×

XBY)生下一个染色体组合为XbXbY的色盲孩子,则妻子的基因型为XBXb,由此可知,该色盲孩子是由含XbXb的卵细胞和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其形成原因是母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所致,即图中B所表示的过程中出现异常造成的,该细胞位于图甲中的11~12段。

(5)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和基因b的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含有基因a和基因B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如图。

8.【答案】

(1)27

(2)40

(3)4

(4)

(5)让F1雌雄成鼠交配得到F2(或让多只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交配)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或观察统计子代小鼠的毛色)性状分离比

①黄色:

鼠色:

白色=9:

3:

4(或黄色:

白色=1:

1:

2)

②黄色:

白色=3:

1(或黄色:

1)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考查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适中。

(1)由于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每对基因有3种组合,所以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3×

3=27种;

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与父本相同的个体占

×

=

,与母本相同的个体占

,所以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

+

(2)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小鼠生发层细胞染色体上的DNA用3H标记后,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代细胞进行分裂的后期,由于只进行了一次染色体复制,因而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中都含3H,所以每个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是40条。

(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基因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小鼠在形成精子的时候,可形成性染色体组成不同的4种配子:

XX、Y、XY、X。

(4)根据亲本的F1的基因型分别是Ee、ee(各占一半),又由于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根据基因频率来计算F2代中各基因型频率。

也就是E=

,e=

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F2代中的EE基因型频率为

,Ee基因型频率为

,ee基因型频率为

,所以正常情况下F2中有毛应占

(大于实际情况F2中有毛占

),说明有毛性状中存在致死现象。

若EE为致死个体,去掉该部分后Ee(有毛)占

,即

,无毛ee占

,符合题意,故是EE纯合致死。

(5)根据题意分析:

如果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完全连锁,符合基因分离规律;

如果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因此可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再让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

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

4,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1,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9.【答案】

(1)自由扩散 低 

(2)不会 (3)还原性糖

【解析】 

(1)除了水、氧、二氧化碳外,甘油、乙醇、苯等物质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水分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溶质的浓度降低,渗透压降低。

(2)高温杀死细胞,细胞膜不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所以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

(3)还原性糖(如:

葡萄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在50℃~65℃的水浴中可生成砖红色沉淀。

10.【答案】

(1)(特异性)受体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上升)

(2)没变化b在消化道被消化而失去作用

(3)③②(全对才得分)①②⑤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4)B

(5)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了神经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代谢增强,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

物质d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使这些细胞的产热量增加。

(2)物质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化学本质是多肽,口服后在消化道被消化而失去作用,因此用b饲喂正常动物,物质d的分泌量不变。

(3)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仅由③和②两个神经元组成。

在突触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

因此若A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膝跳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③②。

若在⑤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①②(⑤)。

(4)内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即不能将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B)释放,即阻碍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的过程。

(5)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11、【答案】乳酸菌醋酸菌有氧pH调整高压蒸汽灭菌无菌1∶4煮沸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无氧环境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利用、培养基的制备,考查对泡菜、果酒、果醋制作原理和流程、培养基制备流程的识记。

解答此题,可根据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代谢类型判断其发酵条件的控制。

(1)制作泡菜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果酒制作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醋制作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为需氧菌,在果酒基础上酿制果醋的过程中,除需接种醋酸菌外,还必须保持有氧条件。

(2)不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培养基的pH不同,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pH调整;

接种前对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杂菌感染。

(3)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按照盐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4的比例配制盐水。

在盐水冷却之前应煮沸,以杀灭杂菌。

制作泡菜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为厌氧菌,发酵坛密封的主要目的是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无氧环境。

12、【答案】既能让机体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同时又没有致病性产生EV抗体的B淋巴杂交瘤两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物理法和化学法灭活的病毒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本题考查免疫、动物细胞工程,考查对免疫学应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理解和识记。

解答此题,可根据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融合细胞的不同类型分析两次筛选的目的。

(1)作为EV的疫苗,应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让机体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同时又不会使机体致病。

(2)用小鼠生产EV的单克隆抗体,应先对小鼠注射抗原,使小鼠产生能分泌EV抗体的浆细胞,将浆细胞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融合细胞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得到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可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如离心、震动、电刺激等,化学法常用聚乙二醇作促融剂,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方法是用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浆细胞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培养,用到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