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8404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和知识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点日趋明显。

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等中心城区的建设已由外延扩展转向调整优化,其作为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教育科研和金融管理中心的核心职能逐步明确;

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地区的第二产业开始逐步向外围转移,初步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格局;

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等地区初步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服务业具有一定规模,第一产业适当保留的产业格局;

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五个区县开始形成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适度发展,服务业初具规模的产业格局。

  (三)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城区渐次向郊区转移。

郊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份额实现了较快增长。

随着《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和实施,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等五个区以及亦庄开发区将成为未来北京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形成城市新的增长极。

  (四)区域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乡经济日益协调。

对郊区的政府投资大幅增加,2005年全市对郊区的直接资金支持达到1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专项经费56亿元。

重视解决“三农”问题,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落实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对村级组织发展公益事业给予直接补助,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

  (五)主要产业功能区发展迅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

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匹克中心区、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和顺义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地区建设加快,成为提升首都服务功能、吸引高端产业集聚、扩充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

同时,区域内外的合作机制初步建立,正在逐步克服过去临时性的、局部的和非制度化的合作局面,对首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强。

  二、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首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的战略时期。

我们落实规划既有坚实的基础,又有发展的机遇和宏观环境。

  

(一)不断加速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趋势,将越来越深刻地作用于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我国已经进入WTO后过渡期,国际贸易持续增长为北京发挥首都优势、继续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全球制造业转移和新国际分工将进一步加速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第三,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总体趋势,承接服务业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第四,北京是我国科技与信息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理应顺应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潮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以知识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

第五,以世界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圈(带)已成为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逐步主导全球经济。

北京要积极打造“首都圈”,成为中国北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发挥枢纽和节点作用。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五个统筹”为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全面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完善和均衡社会公共服务,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与山区的发展;

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主导方向,建立循环型经济体系和建设节约型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自主创新对首都经济的开拓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的提出以及北京市“首都创新战略”的快速推进和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投入、创新体系结构、创新服务环境等一系列领域的完善与发展,继续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演进,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升级,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参与国际和区域间的协作分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这赋予了北京市新的历史使命,是各个区县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更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四)2008年奥运会和京津冀区域合作将进一步提升首都的经济社会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方面,2008年奥运会将为北京区域经济发展和重点功能区建设带来重大机遇,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对人流物流的市场需求放大作用、对增加就业机会的带动作用、对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和对城市功能、产业、人口合理配置与转移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渐趋深入,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分享更多的区域外部效应。

一是可以扩大市场容量和产业空间;

二是可以通过功能优化配置,缓解北京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

三是强化了北京东南部的京津轴线作为北京经济发展主轴线的地位;

四是推动了京津冀都市圈乃至环渤海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五)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战略和建设重点的转变对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产生直接影响。

首先,市委、市政府颁布的《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为北京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勾画出了基本轮廓和确定了发展重点。

其次,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包括区域协调发展、重心战略转移、旧城有机疏散、村镇重新整合。

第三,北京市对南城发展的政策和财力支持,有利于加快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第四,城市建设由中心城区的外延扩展转向调整优化,郊区、新城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三、主要挑战 

  

(一)区域经济中心功能不强,国际性功能需大力提升。

从国内比较看,北京经济总量相当于上海的75%左右;

从国际比较看,北京经济总量不到东京的10%。

由于经济总量小,导致区域经济中心功能不强,这与国际城市的建设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与全面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要求不相适应。

因此,需要较大规模地扩充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

这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城市功能空间分布不尽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有待进一步协调。

首先,中心城区职能过度集中,人口过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需要疏散、调整。

其次,城区和郊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明显。

第三,城区内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还十分突出,南城明显落后于北城,二元结构突出。

第四,区县空间差异明显,各自比较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均衡。

第五,远郊区县尤其是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特色不突出、布局分散,“三农”问题亟需加快解决。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

重化工业仍在北京经济中占较大比重,金属冶炼、石油加工等传统制造业依然是重要支柱工业。

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的低效率以及粗放型的增长机制,水资源、能源已经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同时,各个区县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水、电、气等资源约束的刚性增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任务加重。

另外,城市空气质量低、水质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和节约化发展,是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重点功能区建设的政策支持与体制创新不足。

“十五”期间,我市在综合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出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但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重点功能区建设的政策支持与体制创新仍然不足,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以行政区划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影响了资金、技术、人才以及信息等的跨区域流动。

同时,城市内部和外部区域经济合作仍处于自然发展阶段,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还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第二部分 规划总则 

  “十一五”时期,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区域经济与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践“五个统筹”的要求,围绕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强调不同区域“人”的全面发展,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调动优势资源、完成功能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区县互动共赢的良性机制,构建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城市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整体效能的最大化,推动首都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北京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强化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十一五”期间,保持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增长的转换。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

27:

72左右。

  

(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十一五”期间要力争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在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共同发展、社会各阶层共同受益、全社会和谐共存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三)强化生态良性循环。

要努力实现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传统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节约和集约利用水资源、能源以及土地资源。

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加强生态林地的保护和建设,有效保护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和城市公共绿地等的建设。

以防治环境污染,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重点,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立足于各个功能区域的相互联系,着重于东西两个产业带,特别是东部产业带的发展,放眼于北京市区域经济与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乃至全国不同地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各个功能区域的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以及城镇化格局,将区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以及禁止开发四类,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构建大区域统筹发展的新模式。

  三、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根据北京宏观经济环境转变和未来发展的目标,重点构建“二大发展带、四大城市功能区域、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框架(图1),形成点、线、面互动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并以此点轴支撑的空间网络系统引导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由中心城区向城外转移,积极促进区域分工和要素流动,形成高效、完善的产业分工体系。

  建设北京东部、西部发展带。

“十一五”期间,要围绕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加速建设北京东部产业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发展带。

要进一步增强北京作为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北京东部轴带扩散发展的空间结构,以顺义、通州、亦庄和大兴为重要结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及都市型工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

要进一步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积极引导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向该地区集聚。

  形成各具特色的四大城市功能区域。

通过“优化城区、强化郊区”,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发展均衡的四大城市功能区域,即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集中体现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功能,集中展现古都特色,是首都功能及“四个服务”的最主要载体。

城市功能拓展区是体现北京现代经济与国际交往功能的重要区域。

城市发展新区是北京发展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基地,也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是未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所在。

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

  推动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

为快速提升首都整体经济实力,发挥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促进产业群发展的基础上,全力建设好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

在首都功能核心区,重点建设金融街,进一步强化首都的国际化金融中心功能,努力将其发展为国家级金融决策与监管中心、金融政策发布中心、金融信息汇聚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在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奥林匹克中心区等三个重点功能区,以满足城市功能拓展区承载的国家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际交往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及现代体育文化中心的职能。

在城市发展新区,结合重点新城建设,发展顺义临空经济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重点功能区,以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新区的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人口承载功能,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图1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功能区域发展总体框架

  四、战略重点 

  

(一)构建不同功能区域的重点产业群。

按照“优化市区、发展平原、涵养山区”的原则,依据各城市功能区域的定位,建立产业筛选机制,规划引导投资方向,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重点突出的产业格局,提高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

引导金融保险、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产业群在首都功能核心区集聚发展;

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物流以及知识型服务业等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在城市功能拓展区集聚发展;

引导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石化新材料、都市工业、生物医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制造业集群在城市发展新区集聚发展;

引导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在生态涵养发展区集聚发展。

  

(二)实现增长极驱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培育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吸引全球资源发展首都经济。

通过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充分吸纳全市、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促进增长极的发展;

通过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带动一批产业群的发展。

依托六大重点功能区,形成覆盖全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扇面,涵盖现代流通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等主要产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重要支撑和促进首都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落实区县功能定位和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

  (三)完善以新城建设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

“十一五”期间,要强调产业和人口协同的空间转移策略,在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大力加强“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体系建设,加强新城的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和生活服务体系建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人口疏散,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公共事业。

  (四)实施以均衡发展为目标的区域振兴计划。

首先,在努力缩小区县之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的同时,更要缩小区县之间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福利水平(包括基础医疗、基础教育、城市基础设施等服务)的差距。

其次,要努力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合理化,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形成区域之间的利益转移机制。

第三,要加强政策和投入倾斜,针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生态涵养发展区给予重点支持,优先配置重大公共服务项目。

第四,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滚动整治,以“保护”带动“发展”的中心城区保护与利用模式,在产业提升优化和公共物品提供方面给予特别资助,重点支持符合南城资源特点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产业。

  (五)努力建设体现首都风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都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别于城区,应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文明村镇结合起来,要从实际出发,从“新村镇”、“新产业”、“新组织”、“新农民”、“新作风”以及“新生活”等六个“新”入手,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由传统的自然经济状态向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变,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加速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农民利益保障与城区全面接轨。

  (六)建立和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引导及保障机制。

“十一五”期间,首先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完善市与区县财政管理机制,不断加强转移支付,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赋予区县与其所承担的事权相适应的财权。

其次,要完善规划配套机制,在全市及各区县的各种规划中充分体现和贯彻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调整的要求,从规划上保证功能定位导向目标的实现。

第三,要完善政策配套机制,通过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策和创新办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各区县之间资源的分配与流动。

第四,要制定重大项目配置机制,以项目来引导资源尤其是公共资源按区县功能定位的方向流动和集聚。

第五,要完善考核与评价配套机制,制定差异化的区县绩效考评标准,要将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调整产业布局、均衡发展水平以及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列入区县绩效考核之中。

第六,对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地区,必须建立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一是用于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

二是用于发展当地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农村道路等公共事业建设和社会保障支出。

  第三部分 四大功能区域发展规划 

  一、功能区域划分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各个区县在全市总体发展中承载的不同功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避免盲目发展、无序竞争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效能抵消,加强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分类指导,促进城市总体功能的优化和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两轴—两带—多中心”和城市次区域划分的设想,遵循“优化城区、强化郊区”的原则,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体系,将全市从总体上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大功能区域。

  

(一)首都功能核心区。

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是首都功能和“四个服务”的最主要的载体,承担国家政治文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同时具有服务全国的会展、体育、医疗、商业和旅游等功能。

该区域是全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市级和一些重要的区级商业中心。

该区土地面积92.39平方公里,占全市的0.56%;

2005年户籍人口为225.7万,占全市的19.12%,人口密度为24429人/平方公里;

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533.5亿元,占全市的25.3%。

  

(二)城市功能拓展区。

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个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内外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著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也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节点。

该区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教文化产业等发展迅速,文化旅游产业发达。

该区土地面积1275.93平方公里,占全市的7.78%;

2005年户籍人口为495.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1.95%,人口密度为3882人/平方公里;

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777.2亿元,占全市的45.8%。

  (三)城市发展新区。

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五个区和亦庄开发区,是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也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心所在。

该区涵盖多个规划新城、国家级和市级开发区,同时是全市重要的农副食品生产基地。

城市发展新区占地6295.57平方公里,占北京总面积的38.36%;

2005年户籍人口299.0万人,占25.32%,人口密度为475人/平方公里;

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46.7亿元,占全市的17.3%。

  (四)生态涵养发展区。

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也是北京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

该区域生态质量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

该区域大多处于山区或浅山区,全区占地8746.65平方公里,占北京总面积的53.30%;

2005年户籍人口160.7万人,占全市13.61%,人口密度为184人/平方公里;

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76.2亿元,占全市的4.6%。

  二、总体调整方案 

  北京区域发展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当平衡地区间、城乡间、产业间以及职能间各种利益关系,加强区域开发的分类指导,依照功能定位的要求和现实基础条件,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

  对各重点功能区,要加大开发投入力度,增强承载能力,实施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对山区、浅山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绿化隔离地区,严格控制不符合功能定位要求的开发建设,强化生态与水源涵养功能,实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

同时,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降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

  “十一五”期间,在总体上调整和优化城市功能空间布局既是解决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需要,也是建设国际城市、发展首都经济的要求(表1)。

表1 北京四大功能区域存在问题、调整思路及内容 

功能区域

存在问题

调整思路

调整内容

相对过大的工业生产规模,与功能定位差距较大;

地域相对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对未来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南北城发展极不平衡,社会经济差距加大;

古都风貌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危旧房改造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

多种功能高度集聚,造成严重的“城市病”,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住房紧张、生活服务设施缺乏、水资源利用程度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较差;

利用该区域城市形象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政治、文化、对外交往中心功能;

分散次级功能,为强化国际功能提供发展空间;

实现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双赢模式,创造良好的政务、商务和宜居环境。

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