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7464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Word下载.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Word下载.docx

C.太守 

D.御史大夫

8.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

A.建立了皇帝制度 

B.实现了祖国统一 

C.实行三公九卿制 

D.修筑了万里长城

9.钱穆先生认为: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10.元朝人胡三省说:

“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

”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  )

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

11.下列制度其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12.据《南齐书》记载:

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

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 

B.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

C.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D.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13.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平定“七国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节度使

14.有史学家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是指(  )

A.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使宰相能各司其职

B.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彻底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

D.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15.打破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16.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制度:

“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该制度是(  )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17.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成熟的继承制度,但各种权贵势力如干政的宦官、外戚后妃集团常常出于各自的利益,干扰嫡长制的实行,出现了许多白痴皇帝或幼帝,造成了朝政混乱。

这反映了(  )

A.君主权力受到挑战 

B.皇权至上带来的后果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嫡长制影响社会稳定

18.从宋朝开始,科举制度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成为淡化仕途与个人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

这表明宋代科举旨在(  )

A.扩大统治基础 

B.推动文化发展 

C.排除世家子弟 

D.提高选官标准

19.按照中国史官传统与惯例,宋朝君主与大臣议事的任何场合,都需要有史官在场。

该现象(  )

A.体现政治的透明度 

B.反映君主权力被削弱

C.说明史官地位提升 

D.表明宋朝政治民主化

20.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

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增设三司 

D.设立内阁

21.《资治通签》载: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

A.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22.唐朝六部尚书不能参与决策,仅作为尚书省下执行机关的首脑,而明朝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明朝(  )

A.中央政府精兵简政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宰相的权力被削弱 

D.国家权力的下移

23.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被公开处死后,朱元璋编撰了一系列皇谕钦训:

《臣诚录》记录了212名违背君命的亲王、高官、皇族和宦者的名氏:

《相鉴》记录了历史上82名“贤”相和26名“奸”相。

朱元璋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  )

A.震慑官员 

B.整治朝纲 

C.罢除丞相 

D.强化君权

24.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决策失误 

D.强化地方管理

25.康熙皇帝曾发出感慨:

“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仕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

为君者勤勉一生,了无休息。

”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皇权集中 

B.皇位世袭 

C.皇帝独尊 

D.皇帝勤政

26.演说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作的方式之一,擅长演说是政治领袖的重要素质。

这是因为(  )

A.担任各级官职需要竞选演说 

B.需要通过演说争取外邦人的支持

C.需要通过演说说服雅典公民 

D.只有发表演说才能表达自己的政见

27.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派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A.苏格拉底案的判决并不合法 

B.雅典的民主程序不合规范

C.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D.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28.“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所说的“全体公民”指的是雅典城邦中的(  )

A.妇女 

B.奴隶 

C.外邦人 

D.成年男性公民

29.有学者认为:

“万民法,不仅适用子外国人,即(使)罗马市民,亦受其支配,谓为宇内人民之法,非过誉也。

”可见,万民法(  )

A.注重处理国家事务 

B.适用于境内所有人 

C.利于缓和帝国矛盾 

D.灵活借鉴外国法律

30.从罗马建城到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

为改变这一状况而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

A.陶片放逐法 

B.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 

D.自然法

31.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例如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他们认为法律的一切规定都必须以此为最高准则。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罗马法继承了古希腊的法律条文 

B.自然法是与自然有关的法律条文

C.罗马法的制订遵循了自然法原则 

D.体现了罗马法司法程序的进步性

32.“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

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

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

”材料说明罗马法(  )

A.强调维护自由平等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利于维系社会稳定 

D.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

33.《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规定: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这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严酷野蛮 

B.维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此法保护了雅典人民利益 

D.注重良好道德行为培养

34.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

A.习惯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确立 

D.《民法大全》的颁布

35.《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这一规定(  )

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B.带有习惯法的残余

C.保留了不合理的贵族特权 

D.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二、材料阅读

3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年者何?

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

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

成公意也。

何成乎公之意?

公将平国而反之桓。

曷为反之桓?

桓幼而贵,隐长而卑。

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

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桓何以贵?

母贵也。

——摘编自《春秋·

公羊传》

材料二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

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史之阀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吕思勉认为:

“封建者,统一之反也。

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

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

柳子厚(柳宗无)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

汉有叛国,而无叛郡;

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大一统”国家形式在战国时期面临的困境。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

(5分)

3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民大会的决议通常冠以“议会和人民的决定”或“人民决定”之名。

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听取大会上的演说和辩论,然后再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

……雅典城邦的所有官员,在任职之前都要经过资格检查。

……每个官员在短短一年的任期内,需要接受十次任职审查。

——冯金朋《公民社会的起源:

希腊城邦制度》

当选执政官的财产限制由放宽而实际取消,国家一切公职,除十将军委员会委员外,都改用抽签选举,任何公民都可当选。

为了保证非富有的公民也能在实际上担任国家公职,这时又制定公职受酬制。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陶片放逐法是为防范有野心的独裁者而设计的,在公民大会上,如果有6000名公民对一个犯法的公民投反对票,那么,犯法者就要面临放逐——从本城向外地流放10年。

——《民主的曙光·

古雅典(公元前525—公元前322)》

材料二他们大部分是文盲……民众法庭和公民大会上,都有专门负责宣读文献资料的会务人员,以便与会成员能较为清楚地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该如何判断。

……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在政治辩论或法庭辩论中胜出。

希腊城邦国家的广场民主只适应小范围内简单城邦公共事务。

这种民主是有缺陷的……至高无上的人民有权做任何能做的事,不受任何准则的羁束。

结果,解放了的雅典人变成了暴君。

雅典人在广场民主中以苏格拉底的殉道,来给自己的罪孽加冕。

——戴志勇《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1)从材料一中,可以获得哪些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信息?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1.D

2.A

3.B

4.B

5.A

6.B

7.D

8.B

9.B

10.C

11.D

12.A

13.C

14.A

15.D

16.D

17.B

18.A

19.A

20.C

21.C

22.B

23.D

24.A

25.A

26.A

27.C

28.D

29.C

30.C

31.C

32.C

33.B

34.D

35.A

36.

(1)内涵:

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封建秩序;

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

以周礼为行为总则;

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6分,任答3点即可)

(2)困境:

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

西周贵族群体沦丧。

(3)保障: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郡县制;

官僚制度。

(4分,任答2点即可)

37.

(1)信息: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辩论是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之一;

雅典官员通过抽签选举;

财产资格限制逐步取消;

公职人员实行津贴制;

为了保障雅典民主的公正性,采取了陶片放逐法、对公职人员的监督等一系列措施。

(8分,任答4点即可)雅典民主的总特点:

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分)

(2)评分标准:

能从雅典民主的确立完善、雅典民主的特点、雅典民主的得失等方面得出认识,言之有据即可。

示例: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雅典这个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与伯利克里等人的改革,真正实现了公民“当家作主”。

这种轮番而治的直接民主使得不同知识素养和判断能力的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之死直接证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非理性和盲目性。

但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