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709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docx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docx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CompanyDocumentnumber:

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1)极值法的含义

极值法是把研究的对象或变化过程假设成某种理想的极限状态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解题方法。

极值法的特点是“抓两端,定中间”。

运用此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复杂的、难于分析清楚的化学问题(如某些混合物的计算、平行反应计算和讨论型计算等)变得单一化、极端化和简单化,使解题过程简洁,解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提高了解题效率。

(2)极值法解题的基本思路

极值法解题有三个基本思路:

①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完全反应。

②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③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3)极值法解题的关键

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

(4)极值法解题的优点

极值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析清楚的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化,解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从而提高了解题速度。

策略一把混合物假设为纯净物

1用极值法确定物质的成分:

在物质组成明确,列方程缺少关系无法解题时,可以根据物质组成进行极端假设得到有关极值,并结合平均值原理确定答案。

例1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4.0g,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溶液,最后得到干燥固体5.0g,则该碱金属元素是()

A.LiB.NaC.KD.Rb

解析:

已知混合物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再有两个数据(即变化前后的量),就可以通过计算,推断出两种混合物的组成。

本题虽有变化前后的两个数据,但缺少混合物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实际上是三个未知量,因此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常规解法无法得出结论。

若通过列式对选项作逐一尝试,逐一淘汰的求解是很繁难的,而选取极值法进行求解,可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4.0g混合物假设为纯净物(碱金属单质R或氧化物),即可求出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取值范围。

若4.0g物质全部是单质则:

若4.0g物质全部是氧化物R2O则:

R~ROHR2O~2ROH

MM+172M+162M+34

4g5g解得M=684g5g解得M=28

若4.0g物质全部是氧化物R2O2则:

R2O2~2ROH

2M+322M+34

4g5g解得M=-12(由此可知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复杂氧化物均不符合题意)因4.0g物质是单质及氧化物的混合物,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在28~68之间,而K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故C符合题意。

巩固1取3.5克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克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

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B)40(C)56(D)65

答案:

A

2用极值法确定混合物的组成:

在混合物成分分析时,可以将可能的成分极值化考虑,结合平均值原理与实际比较即可迅速判断出混合物的组成。

例2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L的HCl溶液中和,则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B.Na2O2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

解析:

利用极值法把生成物假设为某一种可能的氧化物进行计算。

n(Na+)=n(Cl-)=0.08L×L=;当产物只有Na2O时,m(Na2O)=×62g/mol=

1.24g;当产物只有Na2O2时,m(Na2O2)=×78g/mol=1.56g。

结合平均值原理可推出该反应生成物是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例3由Na、Mg、Al三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5g氢气,则此混合物中必定含有()

A.AlB.MgC.NaD.都有可能

解析:

本题利用极值法把0.5g氢气看成是由单一的一种金属与盐酸反应产生。

先求出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产生0.5g氢气所需的质量:

2Na~H2↑Mg~H2↑2Al~3H2↑

462242546

m(Na)0.5gm(Mg)0.5gm(Al)0.5g

解得m(Na)=11.5g;m(Mg)=6g;m(Al)=4.5g。

再根据平均值原理知一定含有Na。

故选C。

例4某混合物含有KCl、NaCl和Na2CO3,经分析含钠%,含氯%(以上均为质量分数),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A)25%(B)50%(C)80%(D)无法确定

解析:

若混合物质量为100g,则可求出n(Cl-)=,①假设这的Cl-全部来自于KCl(即混合物为KCl和Na2CO3)则m(KCl)=56.84g,②假设这的Cl-全部来自于NaCl(即混合物为NaCl和Na2CO3)则m(NaCl)=44.63g,因Cl-来自于NaCl、KCl两种物质,由平均值原理知(1-%)<m(Na2CO3)%<(1-%)故答案选B

例5将13.2克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收集到4.3升NH3(密度为17克/22.4升),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NH4HCO3、NH4NO3(B)(NH4)2CO3、NH4NO3

(C)NH4HCO3、NH4Cl(D)NH4Cl、(NH4)2CO3

解析:

假设样品为纯(NH4)2SO4,则由(NH4)2SO4→2NH3可知,能产生4.48升NH3,大于4.3升。

因此样品中的杂质造成样品NH4+的含量小于纯(NH4)2SO4中NH4+的含量。

这就要求选项的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物质的NH4+含量小于(NH4)2SO4中NH4+的含量,都大于是不可能的。

可将备选答案化学式变形后进行估算:

NH4HCO3→(NH4)2(HCO3)2,NH4NO3→(NH4)2(NO3)2,NH4Cl→(NH4)2Cl2部分“式量”:

(HCO3)=122,(NO3)2=124,Cl2=71,CO3=60,而(NH4)2SO4中,SO4=96,故答案选D。

巩固2不纯的CuCl2样品13.5g与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29g,则样品中不可能含的杂质是()

(A)AlCl3(B)NaCl(C)ZnCl2(D)CaCl2

答案:

C

巩固3在标准状态下,aL由氢气和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反应后气体恰好能使含bmolNaOH稀溶液完全转化这盐,则a、b的关系不可能是()

(A)b=a/(B)b<a/(C)b>a/(D)b≥a/

答案:

D

3用极值法确定杂质的成分:

在确定混合物的杂质成分时,可以将主要成分和杂质极值化考虑(假设物质完是杂质或主要成分),然后与实际比较,即可迅速判断出杂质的成分。

例6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6.9g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

若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4.5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KNO3和Na2CO3,没有Ba(NO3)2

B、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还可能有Na2CO3

C、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可能有KNO3

D、无法判断

解析:

样品溶于水后得到澄清溶液,因此一定没有Ba(NO3)2。

对量的关系用“极值法”可快速解答。

设样品全为K2CO3,则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可得到沉淀质量为5g,;若6.9g全为Na2CO3则可得到沉淀质量为6.5g。

显然,如果只含有碳酸钠一种杂质,产生沉淀的质量将大于5g;如果只含有KNO3,由于KNO3与CaCl2不反应,沉淀的质量将小于5g,可能等于4.5g。

综合分析,样品中肯定有KNO3,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Na2CO3。

故本题选B。

策略二把可逆反应极端地视为不可逆反应确定某物质的取值范围

由于可逆反应总是不能完全进行到底,故在可逆反应中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量时利用极值法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完全的反应,这样可以准确、迅速得出答案。

例7: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X(g)+4Y(g)2P(g)+3Q(g),已知X、Y、P、Q初始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可能的是()

A、n(X)=B、n(Y)=C、n(P)=molD、n(Q)=

解析:

通过讨论正、逆反应的两个极端(终端)结果,判断各物质的量的变化范围,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假设反应向正反应方向完全进行到底,则

X(g)+4Y(g)2P(g)+3Q(g)

起始量/mol

极限量/mol00

X(g)+4Y(g)2P(g)+3Q(g)假设反应向逆反应方向完全进行到底,则:

起始量/mol

极限量/mol00

由于反应的可逆性,反应完全进行到底是不可能的。

因此,上述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范围是:

0

例8在某条件下,容器内有如下化学平衡:

A(g)+4B(g)2C(g)+D(g)。

此时A、B、C的物质的量均为amol,而D的物质的量为dmol。

(1)改变a的取值,再通过改变反应的条件,可使反应达到新的平衡,并限定达到新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只能在d/2~2d之间变化,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用含a、d的式子表示)。

如平衡逆向移动,采用极值法,D转化了d/2mol,

即D在新平衡中的物质的量为(a-d/2)mol,转化

关系如下:

A(g)+4B(g)2C(g)+D(g)

旧平衡 aaad

转 化d/22ddd/2

新平衡(a+d/2)(a+2d)(a-d)(a-d/2)

要求a-d﹥0即a﹥d。

即a的取值范围是a﹥4d。

解析:

如平衡正向移动,采用极值法,转化生成D

为dmol,即D在新平衡中的物质的量为2dmol,

转化关系如下:

A(g)+4B(g)2C(g)+D(g)

旧平衡 aaad

转 化d4d2dd

新平衡(a-d)(a-4d)(a+2d)2d

要求a-d﹥0、a-4d﹥0同时成立,即a﹥4d。

巩固4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A(g)+B(g)2C(g)中的A、B、C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mol/L、bmol/L、cmol/L(均大于0),达到平衡后,测得A、B、C的浓度分别为L、L、L。

求:

(1)a、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

(2)>a>

巩固5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要求通过调节体系温度使A(g)+2B(g)2C(g)达平衡时保持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2mol,现向反应容器中通入、xmolB和2molC,欲使起始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

依题意:

+x+2<12,x<(逆向为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故+x+2小于12),一般学生都能顺利解出这步,但对x的另一范围部分学生就存在困难,若假设C(极值)能完全转化,则x的极值马上可得。

设2molC完全转化为A、B,则+1)+(x+2)>12,x>(因C实际不能完全转化,故+1)+(x+2)大于12。

实际上C转化一部分满足12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