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6749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5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 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学 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学 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学 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学 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 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学 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 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 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2.掌握互换性、公差及标准化的概念;

3.了解保证互换性生产条件与分类;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互换性的概念,互换性生产条件,互换性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互换性;

误差;

公差;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互换性的认识,公差的概念。

(三)课后练习

1、什么是互换性及其优越性有哪些

2、误差、公差、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光滑圆主体结合的极限与配合

1.了解极限配合术语的定义;

2.熟悉尺寸公差配合标注的意义;

3.掌握有关公差表格的查找方法。

4.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应用

第一节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与定义

孔和轴;

有关尺寸的术语定义;

有关尺寸偏差、公差的术语定义;

有关配合的术语定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熟练掌握以上概念的内涵。

3.应用

熟练计算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基本偏差。

第二节极限与配合标准

配合制;

标准公差系列;

基本偏差系列;

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通过查表在图样上进行正确标注以上内容。

第三节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配合制的选择;

公差等级的选择;

配合的选择

配合制、公差等级及配合的选择。

掌握配合制、公差等级及配合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1.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和实际尺寸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尺寸公差、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计算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基本偏差。

3.什么是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4.配合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计算极限间隙和过盈。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1.理解图样上标注的形位公差的含义。

2.掌握形位公差代号及标注方法和检测方法。

第一节概述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

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

理解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的符号。

正确理解特征项目的符号及含义。

第二节形位公差标注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形位公差标注中的有关问题;

形位公差值及有关规定。

重点理解图样上所标注的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及标注方法。

掌握形位公差代号和基准符号的标注方法

第三节形位公差带及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带;

形状公差;

形状或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

各种形位公差项目的定义及内容;

各种形位公差的作用及应用说明。

形位公差的特点及应用;

第四节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

有关术语和定义;

独立原则;

相关要求(包括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

术语间的区别与联系;

独立原则的内容及标注形式;

相关要求的主要内容及图样标注特点。

相关要求的主要内容及图样标注特点;

相关要求中被测要素应遵守的边界。

第五节形位公差的选择

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形位公差与公差要求的选择

选用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的总原则。

正确地选用公差原则,合理地确定形位公差值。

第六节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测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形位误差的评定准则;

形位误差的检测。

评定形位误差的五种检测原则;

理想要素比较原则、测量特征参数原则和测量跳动原则;

应用最小区域法确定形位误差大小的方法。

根据形位误差值是否在形位公差范围得出零件是否合格。

1、零件的几何要素及分类。

2、形位误差和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代号和基准符号的标注方法。

3、什么是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

它们与最大、最小极限尺寸有什么关系?

4、什么是独立原则?

应用于哪些场合?

5、什么是最大实体要求?

应用于什么场合?

6.相关要求的主要内容及图样标注特点;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

1.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国家标准及参数选择;

2.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理解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

基本术语;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

评定参数的含义

了解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参数值的本质。

第三节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及标注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选用;

表面粗糙度主参数值的选用;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和参数值的选用原则。

明确国家标准关于表面粗糙度标注的规定;

图样上正确标注表面粗糙度。

第四节表面粗糙度检测

比较法;

光切法;

干涉法;

针描法。

常用的检测方法。

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及适用场合。

1、表面粗糙度的含义;

2、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3、选择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4、为什么要规定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六章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和光滑极限量规

1.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与验收极限;

2.普通计量器具的选择

3.掌握光滑极限量规的概念、用途及分类;

4.了解量规设计原则、量规公差带及工作量规设计。

第一节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与验收极限

普通计量器具的选择;

尺寸的测量方法;

误收与误废

验收极限

常用测量器具的选择和使用。

了解尺寸的检验的知识,培养应用各种计量器具进行尺寸检测的能力。

第二节概述

光滑极限量规的概念、用途及分类。

光滑量规的概念、用途及分类。

准确理解量规的概念,明确量规的应用条件、使用特点及用途分类

第三节量规设计的原则

泰勒原则;

量规公差带。

光滑量规设计的原则及各种量规的公差带。

了解光滑量规的设计原则;

掌握量规公差标准知识;

能绘出工作量规、校对量规的公差带。

第四节工作量规设计

量规的结构形式;

量规的技术要求;

工作量规设计举例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光滑极限量规的结构形式、技术要求;

量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熟悉量规的结构形式,了解其技术要求,掌握量规的设计方法。

1、误收误废的概念与验收极限。

验收极限的计算

2、普通计量器具的选择方法

1、光滑极限量规的分类及用途;

为什么孔用工作量规没有校对量规?

2、量规设计遵循什么原则?

该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七章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1.掌握滚动轴承精度等级的应用及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外圈外径公差带及特点;

2.掌握滚动轴承与轴,滚动轴承与外壳孔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滚动轴承的组成与特点;

滚动轴承精度等级及其应用;

滚动轴承精度等级的应用及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外圈外径公差带及特点;

第二节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

轴和外壳孔的公差带;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配合的选择;

配合表面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滚动轴承与轴,滚动轴承与外壳孔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三)课后练习

1)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的分类及应用?

2)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配合采用哪种基准制?

3)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有何特点?

第十章键、花键的公差及检测

了解普通平键和矩形花键连接的配合性质、公差带及标注方法。

第一节平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

平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

平键连接的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

平键连接公差配合的选用及在图样上的标注。

第二节矩形花键的公差

矩形花键的公差配合;

矩形花键的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在图样上的标注。

矩形花键连接公差配合的选用、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在图样上进行正确标注各项公差要求。

第三节键和花键的检测

平键和花键的检测

在实际生产中平键与花键的测量方法。

1、在平键连接中,键宽和键槽宽的配合有哪几种?

各种配合的应用情况如何?

2、为何规定矩形花键采用小径定心?

五、实验

(-)目的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测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掌握一些测量结果数据处理的方法;

3.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

(二)内容。

1.圆柱形零件尺寸的测量6学时

(1)用游标卡尺测量轴

(2)由千分尺测量轴

(1)用立式光校仪测量光滑极限量规

(2)用卧式测长仪测量滚动轴承内径

2.表面粗糙度的测量2学时

(l)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轴表面的粗糙度

(2)用表面轮廓仪测量轴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3.形位误差的测量8学时

(1)在光学分度头上测量圆度误差

(2)用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

(3)用指示表测量平面度误差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践教学指导

其他教学环节

第1章绪论

2

第3章光滑圆柱结合极限与配合

6

10

第4章形状和位置公差

8

12

第5章表面粗糙度

1

5

第6章光滑极限量规

第7章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第10章键、花键的公差及检测

合计

26

38

(二)实验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游标卡尺测量轴

千分尺测量轴

立式光校仪测量光滑极限量规

4

卧式测长仪测量滚动轴承内径

双管显微镜测量轴表面的粗糙度

表面轮廓仪测量轴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7

光学分度头上测量圆度误差

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

9

指示表测量平面度误差

Top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

授课学时

64学时(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适用专业

工科非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高起本、高起专、专升本)

先修课程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

课程性质

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选用教材

参考教材《机械设计基础》,陈良玉等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课程目的和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工程技术基础课。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先修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实验教学环节,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和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在近机械类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课程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包括各种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受力分析等问题。

一般工作条件下典型通用机械零部件工作原理、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结构设计、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通过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设计、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和一般简单工作机的能力;

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计算能力,绘图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掌握一些典型传动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理论及方法,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性能、结构特点、基本设计计算方法。

简要介绍有关国家标准及规范的运用,以及一些标准零(部)件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绪论(1学时)

基本内容:

0-1机械及其组成

0-2本课程的研究内容、性质和任务

基本要求:

(1)了解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学习方法。

(2)掌握机械的组成,机械、机构、构件和零件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3学时)

1-1平面机构的组成

1-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1-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掌握机构组成中的构件、运动副等概念。

(2)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3)重点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4学时)

2-1概述

2-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2-3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2-4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

2-5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1)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理解急回特性的概念及其在机构中的应用。

(2)重点理解压力角、传动角、极位夹角、死点位置等概念,了解死点位置在机械中的应用。

(3)重点掌握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4)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扩展对连杆机构的认识。

(5)熟悉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凸轮机构(3学时)

3-1概述

3-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3-3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3-4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确定

(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

(2)熟练掌握图解法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

(3)理解压力角、基圆半径对凸轮机构受力及尺寸的影响,滚子半径与理论廓线最小曲率半径的关系。

第四章齿轮机构(5学时)

4-1齿轮机构的特点和分类

4-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4-3渐开线齿廓的啮合性质

4-4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基本尺寸

4-5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4-6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公法线和固定弦齿厚

4-7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及变位齿轮

4-8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4-9圆锥齿轮机构

(1)了解齿轮机构类型及应用。

(2)掌握齿廓实现定传动比传动的条件。

(3)掌握渐开线的性质及渐开线齿廓的传动特点。

(4)理解模数、压力角、螺旋角、重合度等基本概念。

(5)熟练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其尺寸计算。

(6)掌握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

(7)了解渐开线齿轮加工方法和变位齿轮原理。

(8)理解斜齿圆柱齿轮端面与法面参数的关系。

(9)了解直齿圆锥齿轮机构原理。

第五章轮系(4学时)

5-1概述

5-2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5-3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5-4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5-5轮系的应用

5-6几种常用的行星传动简介

(1)了解轮系的特点及类型。

(2)熟练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

(3)了解轮系的应用。

第八章机械设计概述(3学时)

8-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8-2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及工作能力准则

8-3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8-4机械零件的强度

8-5摩擦、磨损和润滑基础

8-6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

8-7机械零件的工艺性与标准化

(1)掌握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2)掌握机械零件的载荷、应力、极限应力、许用应力、安全系数的概念。

(3)掌握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建立机械设计的总体概念。

(4)掌握机械零件常用材料的选择原则及钢的常用热处理方法。

(5)了解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标准化。

第九章联接(4学时)

9-1螺纹联接

9-3键和花键联接

9-4过盈配合联接

(1)了解联接在机械中的作用及联接的类型。

(2)掌握螺纹的基本知识(螺纹的基本参数、常用螺纹的种类、特性及其应用,螺纹副的受力、效率和自锁)。

(3)掌握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其应用,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

(4)熟练掌握螺栓联接的结构设计、受力分析、失效形式、设计准则。

(5)了解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6)掌握平键联接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平键尺寸的确定和强度校核方法。

(7)了解花键联接的齿形、特点和工作原理。

(8)了解过盈配合联接特点和工作原理。

第十章带传动与链传动(4学时)

10-1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10-2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10-3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10-4V带传动的结构设计

10-5链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应用

10-6滚子链与链轮

10-7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10-8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0-9链传动的布置与润滑

(1)了解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V带和带轮的结构、规格和基本尺寸。

(2)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速度分析和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基本理论。

(3)掌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及参数选择原则。

(4)了解链传动的特点、类型及应用。

滚子链结构、规格及链轮的结构特点。

(5)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6)理解链传动的设计计算及参数选择原则。

第十一章齿轮传动(5学时)

11-1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11-2齿轮材料

11-3齿轮传动的载荷计算

11-4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1-5齿轮精度、设计参数选择及许用应力

11-6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1-7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1-8齿轮的结构设计

11-9齿轮传动的润滑

(1)掌握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其设计计算准则。

(2)了解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3)理解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和载荷系数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4)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

(5)熟练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齿面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计算的力学模型,理论依据,公式中系数的意义及对强度的影响)。

(6)掌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的特点。

(7)了解直齿锥齿轮传动强度计算的特点。

(8)理解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材料、热处理方式和精度选择,基本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

第十二章蜗杆传动(3学时)

12-1概述

12-2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12-3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

12-4蜗杆传动的效率、热平衡计算及润滑

12-5蜗杆和蜗轮的结构

(1)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2)掌握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受力分析方法。

(3)理解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原则及几何尺寸计算。

(4)掌握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常用材料选择原则和强度计算。

(5)掌握蜗杆传动的效率、热平衡计算的意义和方法。

(6)了解蜗杆和蜗轮的结构。

第十三章轴(3学时)

13-1概述

13-2轴的结构

13-3轴的计算

(1)了解轴的分类和常用材料。

(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轴的结构工艺性,轴上零件定位可靠、装拆方便)。

(3)掌握轴的强度计算。

(4)了解轴的刚度计算。

第十四章滚动轴承(4学时)

14-1概述

14-2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选择

14-3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14-4滚动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