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期中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高一语文必修三期中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三期中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D.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枝蔓状城市——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化城市,将既不会是奴隶社会的“城堡式”城市,也不会是封建社会的“城池式”城市,当然也会与现代工业社会高楼耸立的中心化城市相区别。
在枝蔓状城市布局中,即便是眼下北京绞尽脑汁建造起来的多层环状结构也将大不适应。
中心化城市的各种弊端,诸如交通堵塞、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空气浑浊、疾病易于传播、犯罪案件增多、居住环境恶化、管理难度增加和公众空间锐减等,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而现代高科技可以自由地用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取代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因此,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再拥挤在一个地域。
于是自然而然就开始了从市区向市郊的转移,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
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而变成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的场所。
又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的发展,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被彻底打散。
现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许多边缘城市,就属于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
中心化城市逐渐演变为主城市和边缘城市。
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它们更多的是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紧密联系。
城市的边缘化,就是城市由中心向四周的蔓延与扩展,扩展到与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既是城市又是乡村的地区。
这里,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也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规模、生产程序、劳动力市场和销售状况呈分散状。
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铁道、地铁、高速公路、航空路线等组成的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
这种城市的边缘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规模,比如今天的美国就已经形成大洛杉矶都市区以及波士顿—劳伦斯—洛厄尔、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等都市区。
它们还会进一步向周边地区扩展,通过原料网、生产网、销售网、消费网、信息网和电脑网的连接而延伸到整个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城市。
6.下列对于“枝蔓状城市”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B)
A.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代城市。
B.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成为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场所的城市。
C.彻底打散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利用各种网络相互连接的城市。
D.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在经济、文化和教育上联系紧密的城市。
7.下列对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不再拥挤在市区。
B.城市蔓延扩展到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地区,这里既是城市又是乡村。
C.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销售、劳动力市场呈分散状。
D.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成为全球化城市。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C)
A.在枝蔓状城市布局中,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的差别将趋于消失。
B.铲除中心化城市的诸多弊端有待于城市的后现代演变。
C.在枝蔓状城市中,人们受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的限制将越来越少。
D.随着中心化城市的边缘化,生产地域化和劳动力低廉化将成为现实。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
“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
“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
“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曰:
“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
“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迪对曰:
“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开奇之,曰:
”奇: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起: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诛:
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弛:
延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D)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D)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
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
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第Ⅱ卷(共117分)
四、(22分)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1分)
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白者”(6分)
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分)
14.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3)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①。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万岁山、蓬壶殿:
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想当年 。
到而今借代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3)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五、(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一种独一无二的仪式。
它集竞技、宗教庆祝、胜利游行、血腥表演为一体,是几百年间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
为罗马辩护的学者试图把竞技庆典中的血腥表演归结为古代民族中非常普遍的以活人献祭的宗教行为。
然而,史料显示,罗马社会中使用人牲的现象比较罕见,通常只用牛羊献祭,只有在国家安全受到明显威胁时,出于迷信的原因,才象征性地处死少数异族人。
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是,罗马人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反衬。
公元2世纪至5世纪罗马人与基督徒的论战也从反面证明了罗马人憎恶人牲的立场。
在论战中,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以活人献祭,以此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将对方钉上野蛮人的耻辱柱。
如果说罗马人的部分屠杀行为具有某种宗教色彩,那也是与军国主义捆绑在一起的。
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公开处决战俘的确有向庇佑罗马的诸神感恩的意味,但这并不是主要方面。
正如普拉斯所断言:
“竞技庆典从本质上说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而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
对于以军事立国的罗马民族来说,这些屠杀行为首先是国家强力的展示。
但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罗马的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
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
这些被处死的人主要是战俘、罪犯和奴隶,他们被称为“有害之人”,换言之是罗马帝国的害虫。
因此,他们的死在罗马观众心中激不起任何同情,按照塞内加的说法,屠杀他们只是出于“游戏和娱乐”的动机。
正因为这样的屠杀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所以他们才毫不掩饰、甚至自豪地在雕刻和马赛克艺术中加以描绘。
虽然仁慈一直是罗马人崇尚的道德准则,罗马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大规模的抵制血腥表演的运动。
更令人惊讶的是,扮演社会良心角色的知识分子同样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这样的血腥表演。
西塞罗虽然在一封信中批评了庞培的竞技庆典,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样的表演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来说毫无乐趣可言。
塞内加是竞技庆典最严厉的批评者。
但他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表演性的屠杀,只是反对以娱乐为唯一目的的屠杀。
他认为残酷的集体处决是绝对正义的惩罚。
他真正担心的是如此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对观众道德的腐蚀作用,所以他强调,竞技庆典中的死亡一定要体现出勇敢的品质和道德的警戒效果。
另外一些哲学家甚至称赞此类表演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选自李永毅、李永刚《死亡盛宴:
古罗马竞技庆典与帝国秩序》,有删改)
16.下列对文中“竞技庆典”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B)
A.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罗马人都从中得到乐趣。
B.竞技庆典本质上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而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
C.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演构成。
D.竞技庆典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C)
A.为了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基督徒和罗马人在祭祀活动中只用牛羊献祭,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
B.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罗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
C.崇尚仁慈虽然一直是罗马人的道德准则,但是在古罗马文化中,它与欣赏娱乐性的血腥表演是并行不悖的。
D.罗马知识分子担心,尽管血腥表演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但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会对道德产生腐蚀作用。
1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C)
A.罗马人在祭祀中很少使用人牲,并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表现,这就表明罗马人已经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
B.罗马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把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当作娱乐节目,可以说对人类的屠杀符合他们的道德准则。
C.罗马社会通常只用牛羊献祭,而且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因此,很难将竞技庆典中的屠杀理解为一种宗教行为。
D.罗马知识分子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血腥表演,甚至对此称赞有加,可见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良心。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木车的激情
张炜
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
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
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
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
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却是那样脆弱和渺小。
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
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
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
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
我们不妨把这些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木车的激情”。
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
枯叶铺地,北风呼啸。
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旅程。
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
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
“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
我们现代人几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的木车声中,听到“政治”的真正含义,领略它的本质。
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
原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
他不倦地向个阶层诉说他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索到的各种各样的原理。
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一位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
但人们往往承认他是布道和启蒙者,而不愿承认他是诗人。
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冰凌的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腔燃烧的诗情吗?
这是一首长长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人类的诗,是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
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
我们相信,一本《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的确是由车轮和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
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渗透和感染。
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
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
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
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
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
给这样一位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们也许是无能为力的。
可是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
他是这样一种生命,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选择,才能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历史长河之中,驶进一片灿烂之中。
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
原来只有激情,只有它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电,才可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绌。
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可以笼罩这个宇宙。
激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
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
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
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
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
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
也许当我们现在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改)
19.“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分)
孔子及其弟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
(强调“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2分;
强调“为理想奔走的精神”2分)
20.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
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2分);
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
21.联系全文,概况本文主旨。
(6分)
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2分),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2分),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C)(4分)
A.孔子乘坐的木车虽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那么快捷、舒适,却可以穿越十万大山,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它深深的辙印诠释了“诗”与“政治”合二为一的真谛。
B.文章以“木车的激情”贯穿全文,赋予木车以深刻的内涵,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大胆展开想象,形象而全面地表现了孔子不懈求索的一生。
C.孔子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不倦地传播他的思想,而人们只承认他是启蒙者和布道者,不承认他是诗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看到孔子身上具有一种诗人般的激情。
D.在作者看来,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孔子更为渊源的思想却穿越时空,照亮人类共同的心灵,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
E.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传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这种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现代人无法阻止眼前的危机。
七、语言表达(8分,每小题4分)
23.将下面三个分句分别压缩到10字以内,填写在空格处。
压缩后的句子需句式一致并保留原意。
(1)当别人为你做什么时,你要有一颗感激的心;
(2)当别人不肯为你做什么时,你也应视之为理所当然;
(3)当别人为你无私付出时,你更应该视作对你的恩赐。
哪怕是一缕阳光,一束清香,或者一杯水。
(1)1)别人做事时,你应该感激;
(2)别人不做时,你视为正常;
(3)别人付出时,你视为恩赐。
(2)
(3)
24.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
情景:
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
学生要替老师背负。
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
(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
(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老师婉拒说:
你的肩膀还很稚嫩,还是让我来担当自己的重任吧。
学生坚持说:
你不磨练我稚嫩的肩膀,我以后怎么担当重任呢?
(2分
八、(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33分)
1.D
2.D
解析:
A项“急”—“疾”;
B项“意”—“义”;
C项“人世”—“人事”。
3.参考答案:
①对于;
②虽然;
③但是;
④还;
⑤总之。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使用)
4.D
D项“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当;
A项“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B项“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
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C项“躬逢其盛”,亲身经历那种盛况;
ABC三项均恰当。
5.A
B项有歧义,“利息”的含义不明确,可改为“贷款利息”;
“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与后文重复,可去掉;
C项语序不当,应为“……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构思奇特,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
D项句式杂糅,“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改成“所以食用水果前的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或“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
二、(9分,每小题3分)
6.B
枝蔓状城市指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而成的城市体系;
参看第二段,应是“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而变成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的场所。
”
7.D
参看文章末段,应指美国的大落杉矶都市区和波士顿城市区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全球化城市”,是今后的演变趋势,不属于“后现代演变”。
8.C
A项“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的差别将趋于消失”错误,根据文意,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的差别有些方面差别缩小,有些方面差别不可能消失;
B项文中毫无依据;
D项“劳动力低廉化”在文中无根据。
9.B
A项“奇”,意动用法,认为……惊奇;
C项“诛”,诛杀;
D项“弛”,松弛。
10.D
A项①代词,代李迪;
②表祈使,当,可。
B项①代词,代亡卒;
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项①“以何”的倒装,用;
②用来。
D项①②都是竟然。
11.D
A项,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
B项,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
C项,“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
四、(22分)
12.(6分)参考答案:
(1)(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
“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3分,其中“向”,先前,1分;
“殆”,大概,1分;
“过”,错了,1分)
(2)(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