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5805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优化重组系列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要为“蚁族”鼓掌,“蚁族”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尚未成功。

放平心态,坚信自己的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蚁族”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选自2017年2月25日《中国教育报》〕

12、以下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蚁族现象”在各大城市都有存在,它反映出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认真审慎地对待这一现象,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创建。

B、“蚁族”群体特点鲜明,他们年轻,坚忍,个人条件较欠缺,来自较落后地区,群居城市边缘,但仍积极融入自己所处的城市。

C、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使许多大学生不能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改变自我的定位,奋斗目标的预设不切实际。

D、大量民工涌入、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增大了“蚁族”生存的竞争压力,“蚁族”绝大多数是“穷二代”,他们无法获得“富二代”那样的家庭帮助。

13、以下不属于“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如未找到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的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

B、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与下岗再就业职工、民工潮相汇聚,使得就业压力空前增大,而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还没有完全转变。

C、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相脱节,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

D、传统思想观念、家庭的期望迫使大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同时留在大城市的毕业生确实发展机会多、生活质量高,比在其他地方的学生强。

14、结合全文,谈一谈对待“蚁族”应持怎样的态度。

〔6分〕

【二】

(12分。

其中,选择题6分,每题3分;

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

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意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

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

因此基因污染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

这是非常特殊又非常危险的。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

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

发展中国家那么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

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

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程农业作物。

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

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非是什么新鲜东西。

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

传统农业生物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那么是“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性状。

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物种原有屏障“强制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

因此从生物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画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工程食物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那么是不全面的。

地球现存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千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30亿年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的巨大宝藏,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

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吗?

12、以下对“基因污染”的理解,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基因污染是人类对环境的预警意识的环保新概念。

B、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人工重组的基因。

C、基因污染是唯一可不断增殖扩散且无法清除的污染。

D、基因污染是天然物种掺进人工重组基因而不断增殖扩散的污染。

1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解决粮荒问题进行基因工程作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试验,这已被广泛确认。

B、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不能画等号,是因为基因工程食物与传统杂交食物没有实质等同性。

C、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基因交换和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是传统农业生物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的本质区别。

D、地球上的环境净土正在遭到污染,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14、综观全文,请你概述造成基因污染的原因。

(6分)

答:

【三】〔12分。

其中选择题6分,每题3分;

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走出书斋的阅读

凸凹

依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我感到,生活本身比书籍的世界要丰富多了,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

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是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动力。

人的心灵,是开在路口的客栈,谁愿进来谁进来。

这种对事物的多样性追求,才使生命绚烂激越起来。

所以,读书应该使心灵达到更开阔、更开朗的境界,营造一种无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而这种敏感却在有些读书人那里悄然丢失了。

何以至此,盖因在长期的读书生活中,过于眷恋一种思想,导致思维方式的固化。

把书籍伦理当成了现实的生活伦理。

厮熟的书斋环境,培植了阅读者的生活惯性和生命惰性。

读书的功利性追求,使读书人根本地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应享有的乐趣。

于是,在这暗淡的读书生活面前,根本的选择,就是抛掉书本,到远离书斋的旷野,去倾听风声。

纪德在《地粮》一书中说:

“抛掉我的书吧,不要在这书中寻求满足;

也不要以为别人能帮你找到――这种念头正是你的奇耻大辱:

假如我为你找到食品,你会反而不俄了;

假如我为你铺好床铺,你会反而不困了……抛掉我这本书吧,须知对待生活有千姿百态,这只是其中的一种。

去寻找你独特的生活方式吧,别人能做得跟你同样好的事情,你就不必去做;

别人能写得跟你同样好的文章,你就不必去写。

凡是你感到直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

啊,要急切而又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无法梦代的人。

这里的含义是深刻的,因为,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对一种思想的眷恋,就意味着对其他一切的放弃。

而这其他一切却是大量的,往往比所眷恋的更有价值、更可取。

因此,智性的读书人,应该像智慧的爱者不贪恋对美色的占有一样,对思想也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占有。

同时,对已有思想的迷执,正是独立思考能力丧失的前提,也正是独创价值消亡的深层根源。

如果这还不能让读书人醒悟,那么,反对思想多元、主张文化霸权的人,往往是读书人这一事实,也应让偏执的阅读者警醒了。

不用讳言,读书人是对书籍伦理有过分嗜好的人。

所谓书籍伦理,就是书本中的道德原那么和价值观念。

所以,读书人与市井人的分野,就在于读书人对享物的判断,有形而上的既定判断;

而在市井人那里,除了生存的智慧,不再有别的智慧。

因此,在突发的生活事件面前,普通人往往有比读书人更灵活的“变通”能力,他们生活得更灵动、更有生气,也更有力量。

书籍伦理的直接作用,就是使人长期处在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考虑之中,犹豫踯躅,弄得筋疲力尽,最后确信,只有干脆一动不动,才不会犯错误。

在生存原那么是首要的原那么、甚至是唯一的原那么的现实面前,在不容分说的生活洪流面前,书籍伦理显得多么苍白,书生的面孔显得多么柔弱。

读书人生命最美好的部分被幽禁于书本。

也正像家庭把伟岸的丈夫奴役为庸夫,书本也把智者奴役成腐儒。

腐儒是什么,是与自然、社会和生气格格不入的边缘人,是离开书本就不能发出生命之音的人。

他疏离了社授民生的所在,非但倾听不到生命因受到生活的创击而发出的人性的呐喊,更不会听到正义的讼辞。

走出书斋吧。

美的东西一旦超过了我们的渴求,就弱化了在我们心中的价值;

过于魇饱的阅读,会淡化读书的生命乐趣。

我们应该时常到市井上走走,不仅是因为,生活的给予与教化大于书本,也因为对书本的暂时疏离,会找回久已不尝的对阅读的“饥饿感”――因为饥俄,才有渴望,才有被满足之后的酣畅醉意。

到了这般天地,书才真正融入读书人的生命之中;

读书生活已远离了功利,成为一种天伦之乐。

〔选自《书摘》,有删节〕

12、以下对本文中心观点理解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读书应该使心灵达到更开阔、更开朗的境界,营造一种无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B、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是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动力。

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

C、智性的读书人,应该像智慧的爱者不贪恋对美色的占有一样,对思想也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占有。

D、因为生活的给予与教化大于书本,我们应该走出书斋,离开书本,走人市井,这才是读书的一种天伦之乐。

13、以下对作者在文中引用纪德在《地粮》一书中的话的目的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读书但不要眷恋书,被书所束缚。

B、思想、文化是多元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C、眷恋书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生存的智慧。

D、因为饥饿,才有渴望,才有被满足之后的酣畅醉意。

14、作者主张“走出书斋的阅读”。

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如何做到“走出书斋的阅读”。

〔6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以下问题:

从2005年起,我国首批高等院校的翻译专业获得批准设立。

这是在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直接定向培养“翻译”的新专业。

翻译专业的出现,翻译学生的培养,能缓解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吗?

记者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首届翻译系学生进行了职业意愿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

把文学翻译作为“第一职业”选择的,几乎为零。

这个令人堪忧的现象,值得深思。

“为出版社做文学翻译,千字50到60元,耗时费力。

做商务翻译,轻轻松松,千字300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英美文学专业的今年应届毕业生,正是因为这个“价差”,毅然从文学翻译“改行”走上商务翻译之路。

她说,每月上千元的房租是不能拖欠的。

谁不想选择薪酬高的职业?

在翻译界,商务翻译包括合同翻译、广告翻译、文件翻译等,而文学翻译主要是将相关文学作品在不同语言间转换。

商务翻译强调速度快、准确度高。

相较之下,文学翻译不仅“不来钱”,而且要求更高。

根据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文学翻译不仅要求文字精到传神,更强调语言流畅优美。

为何文学翻译如此不被看好?

受访学生表示,职业前景的黯淡,也让他们胆寒。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认为,文学翻译人才难觅的现象,与翻译行业本身的地位、待遇有关。

比如说,译作在很多高校和研究单位评职称的时候并不被纳入体系,文学翻译的学术地位下降。

而另一方面,文学翻译对译者的文学水平要求相当高。

“会说两国语言,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翻译。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系主任吴青说:

“文学作品是一个社会、民族和生活的窗口,翻译文学作品需要对整个思想根基、文化传统有所了解。

作为一个翻译,应兼具母语、国学、知识面、阅历、文化积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原强介绍说: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文学翻译,周期很长。

加上经济原因和选择多元化,年轻人选择做文学翻译的越来越少。

翻译问题已成为中国出版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那么,如何突破瓶颈、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一批杨宪益那样的大师级人才呢?

《中国翻译》常务副主编杨平建议,国家应把对文学翻译现状的关注,上升到落实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并从体制机制上加以保证,如改革高校评估办法,提高文学翻译稿费等。

而更多人还认为,翻译大师也并不是钱能“堆”出来的,需要从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上下大气力。

吴青特别强调,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并非翻译界孤立的现象。

她认为,五四以来,一代又一代著名翻译家不少都是集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于一身,如鲁迅、周作人、冰心、徐志摩、巴金、萧乾等;

有的翻译家虽以翻译为主业,但也有过文学写作经历和兴趣,并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出色的文学才华,如傅雷、朱生豪、董乐山等。

“没有整个教育制度对母语的重视,就无法培养年轻一代乃至整个社会对母语的热爱。

尽管北外翻译系非常强调母语教学,但似乎并没有引起学生太多重视。

调查问卷显示,在2007级翻译系学生中,24.3%的学生在母语学习上所花时间占全部学习时间的比例不足10%,有70.3%的人没有通读过中国四大名著,有的甚至一部都没有读过。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日,有删改〕

6、以下对“文学翻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文学翻译后继乏人,这不是翻译界孤立的现象,而是诸多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

B、文学翻译强调速度快、准确度高地将有关作品在不同语言间转换,且要根据“信、达、雅”标准,力求文字精到传神,语言流畅优美。

C、文学翻译之难,是客观的。

不是在技术上掌握了几门语言,就能做好文学翻译。

作为文学翻译者,需要深厚的自身学养与文学底蕴。

D、大多数受调查者并不重视母语学习甚至没有通读过中国四大名著,所以他们就算勉强选择了文学翻译也难有大成就。

7、以下陈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用经济利益的尺子来衡量,大学生不以文学翻译为职业首选,可谓现实的选择。

B、文学翻译成为大学生职业的“零首选”,从中也不难见出理想情怀的失落。

C、随着翻译专业的出现,翻译学生的培养,翻译行业的地位待遇正逐步提高,译作在很多高校和研究单位评职称的时候被纳入评价体系。

D、我国把对文学翻译的关注上升到落实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是因为文学翻译已成为我国出版乃至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8、翻译专业的学生为什么不愿将文学翻译作为“职业首选”?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原因。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

大气人生

夏明亮

马寅初于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酿酒作坊主家庭。

父亲把继承家业、进一步振兴家声的希望寄托到他身上。

对于父亲的安排,少年马寅初表示不满。

在父亲鞭打逼迫下,他毅然跳入江中,以死抗争,幸而被人救起。

终于,由人作保,16岁的马寅初踏上了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艰辛之路。

他先后在上海育英书馆、天津北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勤奋苦读。

其间,马寅初的父亲与他断绝了一切经济联系,这给马寅初的求学造成了很大困难,但他历尽苦辛,百折不挠。

毕业后,马寅初于1916年回到阔别多年、灾难深重的祖国。

他欣然接受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担任了无职无权的北大经济系教授。

在长期的观察研究过程中,马寅初深入了解并掌握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聚积财富的内幕材料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大发国难财的罪恶事实。

对此他深恶痛绝,大加鞭挞。

蒋介石政权慑于马寅初在国内外的崇高威望,只好采用软的一手,欲派马寅初出国考察,并许以驻美大使职务。

马寅初向社会各界严正声明:

“有人想要封住我的嘴,不让我说话,这办不到!

”他断然拒绝这个“美差”,斩钉截铁地回答蒋介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国难当头,我决不离开祖国!

在对马寅初采用拉拢、利诱、收买、威胁等手段统统失败之后,蒋介石黔驴技穷,终于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动用宪兵,秘密逮捕马寅初,在集中营关押近5年。

出狱后,他照例发表文章。

到处演讲。

在演讲时他干脆事先写好遗嘱:

当时上海各界爱国人士曾联名赠送给他一块大横匾,上书“马首是瞻”四个大字,可谓直抒民意。

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说明,中国人口已达6亿,并且以每年l300万左右的速度在继续剧增。

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年届古稀的马寅初立即投入到人口学研究领域。

经过5年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1957年7月5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新人口论》。

提出,在中国,控制人口已是刻不容缓!

并提出了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建议——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

对人口控制要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实行行政干预,并辅之以经济措施……实行普及应用节育方法等等。

国内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针对《新人口论》的大批判。

针对一些歪曲事实,以势压人的批判,马寅初公开声明: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

学术问题贵乎争辩,愈辩愈明,不宜一遇袭击,就抱‘明哲保身,退避三舍’的念头。

相反,应迎难而进,绝不应向困难低头。

他坚定地说:

“人口问题,在中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以及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大事。

我已经研究并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有责任说出来,并坚持到底。

13、以下关于马寅初的“人口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当许多人还没有重视中国人口问题的时候,马寅初预警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并指出控制人口增长已刻不容缓。

B、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建议,可以说具有远见卓识。

C、国内在学术界掀起的针对《新人口论》的大批判,当初还是纯粹的学术争论,到后来才演变成了一场政治运动。

D、马寅初坚持自己的人口论的观点,是因为他的理论的提出是科学严谨的,并且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办法。

14、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作为经济学家,马寅初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人生的关键时期作出了重要抉择,表达了独特个性和高贵品质。

B、马寅初抨击蒋介石,既不是出于私怨,也不是因为学术上的分歧,主要是因为蒋介石维护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利益,大发国难财。

C、“马首是瞻”是人们对马寅初学术地位的认定,表达了人们愿意追随马寅初先生,听从马先生的召唤,反对独裁政府的美好愿望。

D、在关系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马寅初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一次又一次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抉择,表现出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

15、文章题为“大气人生”,“大气”包含着马寅初的哪些品质?

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六、〔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钮卫星 

⑴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

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

美国历史学教授约翰·

伯纳姆在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

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⑵这样一部令人有点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

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由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

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净过。

至今在居住区外面的马路上,还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求药“倒”病除的现象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

⑶有一些古代迷信那么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

譬如“4”谐音“死”是不吉利的,“8”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等。

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等等。

这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的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背道而驰。

⑷在中国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学产品的推销。

最为典型的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

新闻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

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作是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

媒体倾心于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

如果说是搭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点科学的余味——其实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载种子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

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和神圣性,那么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毫无科学理性可言。

⑸美国科普史上出现过一些既从事科研又热心科普的科学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翻译科普书籍,撰写科普文章,把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到了二十世纪,这些科学家从科普阵地上撤退了。

反观中国的情形,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寥,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

⑹“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

”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科学中去,同时科学也需要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

因此,政府、科研机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该首先做的。

〔选自《文汇报》2006-10-30有改动〕

14以下有关“中国科学普及的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人们将一团团药渣泼洒到路上,以乞求药“倒”病除;

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码时以数字区分凶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层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