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5688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财务管理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财务管理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财务管理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财务管理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财务管理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管理概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8

3

600

720

120

1978

19

4

760

160

1979

20

800

合计

74

89.5

15.5

1960

3580

620

MT企业每年都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曾多次被评为红旗单位,矿长王宏志也多次被选为地区劳动模范。

它生产的煤炭属优质煤,由国家无偿调配,企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和资金每年均由某地区煤炭管理局预算下拨。

曾有参观团问过王矿长:

“你们的材料充足吗?

车辆够用吗?

”王矿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领着他们参观了一下仓库。

参观团所见:

仓库堆满了尖镐、铁锹等备用工具,足可以放心地使用3年,车库停放着5辆披满灰尘的解放牌汽车。

有人用手一擦,惊叹道:

“呵,全是新车,你们企业真富有!

”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结束,商品经济时代开始。

由于国家对企业拨款实行有偿制,流动资金实行贷款制,产品取消调配制,导致MT企业一夜之间产生了危机感。

好在王宏志矿长能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他首先成立了销售部,健全了会计机构,引入了一批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又招聘了一批专业人才,使企业人员素质大幅度提高,队伍壮大到400人。

人员管理方面打破了“大锅饭”,引入竞争机制,工效挂钩;

物资管理方面实行限额领料、定额储备、定额消耗制度;

成本管理方面推行全员负责制;

生产管理方面实行以销定产,三班工作制;

销售管理方面实行优质优价、送货上门制度;

等等。

按王矿长的话讲:

“我们所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多创造利润,为国家多做贡献,为企业员工多发奖金,多搞福利。

”表1-2是MT企业1985—1989年间的生产经营统计表。

表1-2MT企业生产经营统计表

年限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合计

煤炭产量(万吨)

30

32

28

26

148

营业收入(万元)

3000

3200

3360

3380

16 

140

营业成本(万元)

1800

1920

1760

1820

1690

8990

营业利润

1200

1280

1440

1540

7150

MT企业在规模上毕竟属于中小企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家抓大放小政策的实施,MT企业不得已走上了股份制改造之路。

1994年10月,国家将MT企业的净资产2000万元转化为2000万股,向社会发售,每股面值1元,售价2元。

民营企业家石开购得1000万股,其余股份被50位小股东分割。

石开成为董事长,经董事会选举,董事长任命,杨记担任MT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辛苦工作几十年,卓有贡献的矿长王宏志就此离休了。

MT公司成立之后,决策层开始考虑负债融资问题,其目标资本结构是:

自有资本与借入资本的比例为1∶1;

其次要考虑的是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线等重大投资问题。

董事会决议:

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赶上一流,企业产品在本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0%,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资本(自有资金)报酬率达到26%,股票争取上市并力争使价格突破15元/股。

(资料来源:

张立达.财务管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看到,MT公司在成立几十年的时间中,经历了销售等方面由国家计划安排到自己找出路、企业领导方面由国家任命到由董事会选举、资金方面由国家调拨到负债融资的转变。

这到底是为什么?

企业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才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这正是本章要讲述的内容。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管理财务,它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企业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价值量的管理,资金运动就是以价值形式综合地反映企业的再生产过程。

即企业将拥有的资金用于购买生产经营所需的建筑物、设备、原材料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然后劳动者运用一定的劳动资料将劳动对象加工成新的产品,并将生产中消耗掉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活劳动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创造出新的价值;

最后通过实物商品的出售转移价值,使新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

在以上过程中,资金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储备资金形态变化为实物资料形态,继而进入生产资金形态,完工后成为实物商品形态,出售后又恢复到货币资金形态,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形成资金运动。

财务管理的内容就是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财务活动,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与筹资有关的财务活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想要从事经营,首先必须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也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

企业可以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和企业内部留存收益等自有资金的方式取得,也可以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商业信用等方式取得。

企业筹集到的资金,表现为资金的流入。

与此相对应,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和股息等,则表现为资金的流出。

这些资金收付活动就是由于筹集资金而产生的财务活动。

2.与投资有关的财务活动

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便取得盈利,不断增加企业价值。

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企业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便形成企业的对内投资;

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或对其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便形成企业的对外投资。

无论企业对内还是对外投资,都需要支出资金;

而当企业变卖对内投资形成的各种资产或收回对外投资时,则会产生资金的收入。

这些资金收付活动就是由于资金投放而产生的财务活动。

3.与经营有关的财务活动

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也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付。

如:

采购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以及支付工资和各种费用产生资金流出;

销售取得收入收回资金以及通过合理占用应付款项等方式形成资金流入。

这些资金收付活动就是由于经营活动而产生的财务活动。

4.与分配有关的财务活动

企业将资金投放和使用后,会取得收入并实现资金的增值,即产生利润。

收入补偿生产经营中的各种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后若有剩余,为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即支付利息及缴纳所得税之前的收益。

息税前利润在支付债权人的利息以后,即税前利润;

依法缴纳所得税后,即税后利润。

税后利润是企业的净利润,是弥补亏损以及提取公积金、公益金之后,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这个过程中的资金收付就是由于利润分配而产生的财务活动。

上述四个方面的财务活动,就是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即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及其分配管理。

二、企业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

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利润及其分配活动与企业的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联系。

企业的财务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投资者按照投资合同、协议和章程的约定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按出资比例或合同、章程的规定向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着所有权的性质,反映着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关系。

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有:

国家、法人单位、个人和外商。

2.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受资单位按规定分配给企业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着所有权的性质,反映着投资和受资的关系。

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着债务与债权的关系。

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有:

债券持有人、贷款机构、商业信用提供者以及其他出借资金给企业的单位或个人。

4.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并按约定的条件要求债务人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着债权与债务的关系。

5.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依法缴纳流转税、所得税和其他各种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权利义务关系。

任何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各种税款,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这既是企业对国家的贡献,又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在实行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和内部经营责任制的条件下,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形成的资金结算关系。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了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实行内部经济核算的企业,企业内部各单位具有相对独立的资金定额和独立支配的费用限额,对各单位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要进行计价结算。

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按照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和奖金等劳动报酬,并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费和公益金以及为职工代垫款项等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了职工个人和企业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第二节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概述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概念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它是企业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目标,对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层次

财务管理目标之所以具有层次性,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

例如: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可以划分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等几个方面,而每一个方面又可以再进行细分。

筹资管理可以再分为预测资金需要量、选择资金渠道、确定筹资方式和决定资本结构等具体内容;

投资管理可以再分为研究投资环境、确定投资方式和做出投资决策等具体内容。

财务管理内容的这种层次化和细分化,使财务管理目标成为一个由总体目标、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构成的层次体系。

1.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指整个企业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决定着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决定着整个财务管理过程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分部目标

分部目标是指在总体目标的制约下,进行某一部分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分部目标会随着总体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但它对总体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分部目标一般包括筹资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营运资金管理目标、利润及其分配管理目标等几个方面。

3.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在总体目标和分部目标的制约下,从事某项具体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企业发行股票要达到的目标、更新固定资产要达到的目标,等等。

具体目标是财务管理目标层次体系中的基层环节,是总体目标和分部目标的落脚点,对保证总体目标和分部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本章所讨论的是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作介绍。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搞好财务工作的前提,也是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企业经营的总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

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总体目标具有一致性。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所谓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企业理财应以实现最大的利润为目标。

其表现形式有两种:

一种为利润的绝对额最大,另一种是利润的相对额及每股收益最大。

1.利润总额最大化目标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收入与全部费用的差额,它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的财富增加就越多。

同时,利润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

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与旧体制下企业不讲经济核算和利润相比,有其合理的一面。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存在以下缺点。

(1)利润最大化目标中的利润额容易被人为操纵。

利润最大化中的利润额可以采用多计收入、少计费用等不利于企业会计核算谨慎性和真实性的方法获得。

(2)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利润最大化中的利润额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具体时间,即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3)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应承担的风险因素,这可能会导致企业不顾风险的大小去追求最多的利润。

(4)利润最大化目标是一种短期行为。

利润最大化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只顾实现目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既是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浅层次认识,也是对企业生存价值和企业经济效益浅层次和片面的认识。

所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2.资本利润率或每股盈余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非股份制企业的净利润与资本额的比值。

每股盈余是股份制企业的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

这是同一个问题处于不同环境的不同表现形式,即净利润在股份制与非股份制企业中的相对表现问题。

资本利润率或每股盈余最大化目标考虑了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额或股本数之间的关系,使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利润具有可比性。

但这个目标仍然没有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

在股份制公司中,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的价格两方面来决定。

在股票数量一定时,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

所以,股东财富最大化又可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票的市场价格体现着投资者对企业价值所作的客观评价,因而股票的市场价格可以全面地反映企业目前和将来的盈利能力、预期收益、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等方面的因素及其变化。

1.优点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有以下优点。

(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2)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目前的利润不仅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的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具有亲和力,容易被股东所接受。

因为财务管理的各种决策均需通过股东的同意才可生效,否则无法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2.缺点

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只适用于股份制企业,而对于非股份制企业,必须通过资产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的大小。

在评估时,又受到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对股东财富确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并不一定都是企业自身造成的,也并非都是企业所能控制的。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把不可控制的因素引入财务管理目标是不合理的。

(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忽视了企业其他关系人的利益。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

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企业资产作为一个整体的市场价值,即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总体的市场评价,这种评价体现在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或净现金流量上。

在确定企业价值时,应以企业未来各期预期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为依据。

其中,未来各期的净现金流量是按可能实现的概率来计算,折现率反映投资者对投资的风险报酬要求。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最关键的问题是其计量问题。

从实践看,可以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企业价值的大小。

从理论上讲,企业价值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进行计量。

式中,V——企业价值;

 t——取得报酬的具体时间;

 FCFt——第t年的企业报酬,通常用现金流量表示;

 i——与企业风险相适应的贴现率;

 n——取得报酬的持续时间,在持续经营假设条件下,n为无穷大。

如果假设各年的现金流量相等,则上式可简化为: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企业价值与现金流量成正比,一段时间内企业取得的现金流量越大,折现后作为企业价值的组成部分就越大;

企业价值与折现率成反比,折现率越高,折现后的现金流量就越小。

而折现率的高低主要由企业风险的大小来决定。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算。

计算企业价值的公式,实际上是用每期的现金流量乘以复利现值系数再求和;

而简化公式则是一个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

(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报酬的大小与企业价值的大小成正比,风险的高低与企业价值的大小成反比。

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要正确权衡报酬增加与风险增加的得与失,努力实现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而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

(4)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扩大了财务管理考虑问题的范围。

企业是多边关系的总合,股东、债权人、各级管理者和一般职工等,对企业的发展而言,缺一不可。

各方都有其自身利益,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机制,如果试图通过损害一方利益而使另一方获利,就会导致矛盾冲突,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所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仅仅考虑股东利益而忽略了其他关系人的利益,是有缺陷的,而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弥补以上不足。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它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以上三种财务管理目标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有了新的发展。

比如当今有许多企业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在强调企业效益的同时,还注重社会效益,尽可能地安排残疾人士、下岗人士进企业工作,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人均纳税额。

选择一个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标准、工作方法和评价制度等。

第三节财务管理的环境

财务环境也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

企业财务活动的运作是受理财环境制约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有研究企业财务管理所处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握开展财务活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才能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环境按其所涉及的范围分为宏观财务环境和微观财务环境。

一、宏观财务环境

宏观财务环境又称外部财务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作用于各个部门和地区,影响和制约企业财务活动的各种因素。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等。

经济环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同时它还将通过影响国家法律、政治、文化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

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经济资源、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是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因素。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又称经济管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体系、制度、方式和方法的总称。

在市场条件下,国家赋予了企业自主权、经营权和决策权,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要面向市场,根据自身情况开展财务活动。

经济体制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式,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财务行为和财务决策。

2.经济增长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总是带有一定的波动性。

当经济持续增长,处于经济繁荣时期,公众收入增加,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的经营环境良好,盈利增加,资金比较充足,投资风险减小。

此时应抓住机遇,扩大生产,开拓市场,增加投资。

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处于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产、销量下降,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当产品积压不能变现时,则需要筹资以维持经营。

3.经济政策

1)货币金融政策

货币金融政策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政策直接影响到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企业效益、公众收入、市场利率和市场运行等各个方面。

一般来说,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少市场的货币供给量,从而造成企业资金紧张,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风险。

同时公众的收入也会下降,购买力随之下降。

反之,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增加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小企业的风险。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同货币政策一样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减政府收支规模和税率等手段来调节经济发展的速度。

当政府通过减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时,企业的利润就会上升,社会就业增加,公众收入也增加;

反之亦然。

3)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的产业政策对各个行业有不同的影响,国家对重点发展、优先扶持的行业,往往给予特殊优惠的政策,企业的发展前景较好,利润有望增加;

而对限制发展的行业,往往会增加种种限制措施。

因而产业政策会具体地影响企业的风险与收益。

4.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

一般而言,适度的通货膨胀对投资市场的发展是有利的,但过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则会产生破坏作用。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

这不仅对消费者不利,也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它主要表现在:

资金需要量迅速增加、筹资成本升高、筹资难度增大、利润虚增等。

5.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通过某种形式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

金融市场为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提供了各种金融工具和选择机会,使融资双方能自由灵活地调度资金。

当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筹集资金;

当企业有暂时闲置资金时,又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进行投资,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同时,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形成的各种参数,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