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行业动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动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据媒体2008年8月2日报道,2008年6月底,中国未销售的汽车库存量达到了17万辆,这也是四年来的新高.2004年同期,汽车库存量曾经达到20万辆.上半年,中国轿车销售增长为17%,达到361万辆,与2005年以来年均增幅20%相比,速度明显放缓.同期整体汽车销量增长18.5%,达到518万辆,也明显低于2007年的21.8%.
而对于下半年汽车销售的预测也同样不令人乐观.专家指出,最近零售汽油价格增长20%对汽车消费需求无疑是严重一击,在未来几个月销售形势难有较好表现,汽车库存会继续增长.与此同时,各大汽车制造商仍在不断增加产能,不切实际地期望今年的汽车销售量超过1000万辆.
□中国上半年7家车企完成全年销售计划的一半
据媒体2008年8月7日报道,2008年上半年,中国各大汽车企业产销量显示,绝大多数企业未完成全年预定计划的一半.乘用车联席会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有7家车企完成全年销售计划的一半,分别为一汽马自达,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本田,一汽夏利,吉利汽车和奇瑞汽车,7家企业的销量完成率分别达57.7%,54.6%,50.3%,52.7%,50%,67.3%,69%.
此前报道的统计数据显示,08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虽然同比增长均超过15%,但与上年同期22%以上的增速比,已经明显回落.
□经销商亏本甩卖消化库存
据媒体2008年8月5日报道,常言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7月车市持续走淡,一些品牌汽车经销商库存加大,甚至有经销商超过警戒线,积压大量资金,周转十分困难.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个别实力较弱的经销商已经关门退市.
最多的时候我们7家车行的库存总共有1400多辆."
东风日产东莞东神市场主管李德强说,按平均每辆15万元来计算,积压的资金有两亿多元,压力非常大.据他介绍,厂家没有继续压货,目前库存已经降到了800多辆.
广州本田聚成车行综合部经理程碧波介绍说,该车行的正常库存是五六十辆,但7月份的库存多达一百五六十辆,远远超出了警戒线.
一些车行的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库存增大,根本原因是车市持续走淡,销售太差,不如预期.而厂家对销售区域也有考核,销售区域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想方设法向经销商压货,车行如果顶不住就只能被迫进货,眼睁睁地看着库存越积越多.
程碧波表示,库存太大,会影响到资金周转,危及生存,聚成车行在7月份对一些车型降价2万元出售,"
厂家没有给政策,都是车行自己出钱促销,消化库存."
他告诉记者,目前在售的车型中,一些只能亏本销售,一些略有微利,只有少数车型盈利较好.
而东风雪铁龙等品牌的经销商也透露,市场环境太差,降价,优惠等促销措施是重要的冲量,减库存手段,一些车型的单辆销售利润只有区区数百元.这样的经销商不在少数."
现在谁还按厂家规定的价格卖车啊."
奇瑞东富车行4S店总经理张东直截了当地说.
记者采访中获悉,车市低迷,个别实力较弱的汽车经销商已悄然退市.如深圳一家东风雪铁龙经销商,在去年东莞车市火爆之时进入东莞市场,在寮步国际汽车城开店,但由于今年车市不景气,该经销商已经关店,退出了东莞市场.
□《反垄断法》被严重误读
据媒体2008年8月5日报道,上周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生效.有人认为,国内车市许多潜规则严重违反了《反垄断法》.该法的正式实施,将对国内车市产生重大影响,业内面临一场大洗牌.现行汽车营销模式将被彻底颠覆,汽车价格将放开,4S店模式危如累卵,汽车价格联盟面临瓦解.还有人言之凿凿地说,正在执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和《反垄断法》的精神不符,也要进行修改.有媒体甚至解读说,按照《反垄断法》,今后,只要经销商愿意,可以把一款车卖到10块钱.
一位长期研究《反垄断法》,并参与该法制定工作的法律专家指出,上述说法,许多是对《反垄断法》的误读,是对相关条文简单,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有关部委的相关负责人也指出,现行汽车营销模式有其积极意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不会由于《反垄断法》的实施而改变,只会更加完善.
目前,国内汽车生产厂家,都对经销商规定了该品牌的厂家指导价,也就是最低限价.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第二款"
禁止经营者对交易相对人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的规定,是一种价格联盟.
这里所说的经营者,实际上指汽车经销商而不是汽车生产厂家.汽车经销商把车卖给消费者并不是向第三人转售.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是批发和零售的关系,并不是交易相对人.汽车厂家制定本品牌的最低限价,也没有违反《反垄断法》.
但是,如果某汽车厂家在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又制定最低限价,就有可能违反《反垄断法》.只是现在国内汽车厂家,市场份额最多的也不过百分之十几,没有一家具备市场支配地位.
所谓价格联盟,是指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关系的几家企业,制定最低限价或一起涨价,就像去年的方便面集体涨价案一样.而国内汽车价格早已放开,汽车产品属于市场定价而不是政府定价.汽车生产厂家有权制定本品牌全国统一的价格,这和价格联盟一点关系都没有.
□新组建的国家能源局将定位"
宏观管理"
据媒体2008年8月5日报道,国家能源局成立大会7月31日结束.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会上说,对整个能源行业而言,研究制定宏观能源政策,修改能源法律法规,比审批一两个具体项目的影响和意义大得多.国家能源局要多做调查研究,多思考些问题,把精力更多地转到宏观管理工作上.
张国宝说,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上涨,对世界政治,经济,外交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能源问题关系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争端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张国宝指出,当前有大量工作需要国家能源局研究协调,包括解决电煤紧张,加快发展核能,风能等煤炭替代能源,扩大油气,原子能等能源对外合作,提高能源装备制造能力等.在"
三定"
方案中,国务院赋予国家能源局一系列新的重要职责,包括管理炼油和煤制清洁能源,管理能源科技和能源重大装备,管理国家石油储备,提出能源价格调整建议,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工作千头万绪.
张国宝表示,成立国家能源局是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也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新组建的国家能源局一定要有新面貌,要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多深入基层,多倾听意见,加强信息工作,增强透明度,更好地为其他部门和基层,企业服务.
7月29日,国家能源局"
方案对外公布.7月30~31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成立大会,学习讨论"
方案,研究当前能源形势,部署能源管理工作.
□08上半年汽车商品进口额前十位国家进口比重达93%
据媒体2008年8月6日报道,中汽协整理海关总署提供的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在统计的102个进口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汽车商品进口金额位居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
日本,德国,韩国,美国,英国,斯洛伐克,匈牙利,法国,瑞典和西班牙,进口金额分别达到56.08亿美元,47.54亿美元,14.26亿美元,12.99亿美元,6.69亿美元,4.20亿美元,3.35亿美元,3.04亿美元,2.35亿美元和1.5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法国有所下降,其他国家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其中英国同比增幅最为显著.
上半年,上述十个国家共进口152.07亿美元,占汽车商品进口总额的93%,其中,日,德,韩,美四国占有率达到80%,稳居进口主导地位.
据此前报道的统计数据显示,中汽协统计整理的由海关总署提供的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口总值163.33亿美元,同比增长39.64%.
□中国汽车业贸易顺差激增,增幅已到达44%
据媒体2008年8月5日报道,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2005年开始出现全球贸易顺差,2007年,这项顺差增长了83%,今年到目前为止增幅已经到达44%.
除了汽车零部件行业之外,整车行业亦是如此.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累计汽车出口金额达到203.91亿美元,同比增长42.16%;
其中乘用车出口16.43万辆,同比增长94.53%.
而前4个月的累计汽车进口总额为104.6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5%.
□中国汽车出口已形成四大板块
据媒体2008年8月7日报道,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出口半年报显示,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
四大板块"
出口量占中国汽车出口的99%以上.按国别统计排序,向俄罗斯出口名列第一,除此之外,向越南,伊朗,乌克兰3个国家出口的同比增长十分突出.
此外,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建立,为中国汽车产品出口营建了良好的贸易环境.08年1至6月份,中国对智利汽车出口数量达到1.2万辆,同比增长488.2%,出口金额8,017万美元,同比增长373.2%.
据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企业共出口35.80万辆,同比增长62.00%.其中乘用车出口20.06万辆,同比增长83.37%;
商用车出口15.74万辆,同比增长41.04%.
□08上半年我国汽车发动机进口27.8万台,出口23.4万台
据媒体2008年8月4日报道,2008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进口呈下降趋势,共进口各类汽车发动机27.8万台,同比下降9.38%;
进口金额8.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8%.
上半年,在进口的汽车发动机品种中,汽油机进口24.91万台,同比下降8.41%,进口金额为6.34亿美元,同比增长16.23%;
其中,1000mL<
排量≤3000mL汽油机进口量最大,共进口22.94万台,同比下降1.58%,其进口量占汽油机总进口量的92.09%.柴油机进口28911台,同比下降16.83%,进口金额为1.79亿美元,同比增长18.01%;
其中,输出功率<
132.39kW的柴油机进口20974台,其进口量占柴油机总进口量的72.55%.
我国汽车发动机产品主要进口于日本,匈牙利,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其中从日本进口发动机整机13.66万台,占汽车发动机总进口量的54.84%.
从上半年进口汽车发动机的平均单价看,汽油机的均价为2544美元,柴油机的均价为6196美元,柴油机价格明显高于汽油机,其中输出功率≥132.39kW柴油机的均价高达16380美元.
2008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出口走势平稳,比上年略有增长,共出口各类汽车发动机23.4万台,同比增长2.32%;
出口金额3.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46%.
上半年,在出口的汽车发动机品种中,汽油机出口22.31万台,同比增长6.39%,出口金额为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82%;
排量≤3000mL汽油机出口量最大,上半年出口14.67万台,同比增长4.06%,其出口量占汽油机总出口量的65.76%.柴油机出口10893台,同比下降42.87%,出口金额为0.46亿美元,同比增长231.01%,其中,输出功率≥132.39kW柴油机出口4313台,同比增长251.51%,该类别柴油机出口量的快速上升是柴油机总体在出口量下降情况出口额却大幅增长的直接原因.
我国汽车发动机产品主要向日本,加拿大,韩国,缅甸,俄罗斯联邦,美国等国家出口,其中向日本出口发动机整机9.51万台,占汽车发动机总出口量的42.63%.
从上半年出口汽车发动机的平均单价看,汽油机的均价为1459美元,柴油机的均价为4254美元,出口发动机单价低于进口单价,出口柴油机价格高于汽油机价格.
□汽车零配件出口增速过快,警惕贸易反倾销
据媒体2008年8月5日报道,据温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温州汽车零件出口为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个百分点.温州海关提醒生产厂家:
低附加值产品一旦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易遭到进口国反倾销制裁.
温州现有3000多家汽配生产企业,近5年来,有汽车零件出口实绩的企业数从66家持续攀升至277家,增长了3倍有余.
自2006年以来,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先后对中国出口的汽车传动轴,刹车盘等汽车零件实施反倾销调查,从而加大了国内汽车零件的出口风险.
□集体采购地转移,中东买家撤单华东转印度
据媒体2008年8月6日报道,中东一直是江浙零部件生产商"
出口第一站"
但现在由于成本上涨,中东采购商开始集体转移采购地点.
很多产品在印度的价格更为实惠,质量上更有优势."
这是AGS给供应商的一份答复.
AGS是叙利亚的一家零部件经销商,每个月要从各个国家进口300多种产品.
此前,他的采购地点主要集中在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浙江台州一带,而一个多月前,经过询价,他们开始将采购的重心转移.
像AGS一样,将采购重心由中国转移至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不止一家.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通过他们网站寻找中国供应商的中东采购商明显减少,而在与这些中东采购商的交流中,他得到的大部分的答复是:
在印度找到了价格更加便宜的供应商.
目前,国内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中,70%以售后服务市场为主.而对中东区域售后服务零部件的出口,约占据国内售后服务类零部件出口业务的20%.随着这部分中东采购商的转移,陈文凯预计国内这部分以出口中东为主业的零部件供应商,将面临新的危机.
中东采购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买方规模较小,但数量繁多.除了伊朗有部分配套零部件市场业务外,其余均以售后服务市场为主.售后服务市场零部件的显著特点是,质量要求相对没有配套市场要求严格,而对价格的要求则更为敏感.
这正是中东采购商最先转移的原因."
陈文凯认为.今年以来,包括CPI上涨,人民币升值,油价攀升,钢价上涨,《新劳动法》实施等众多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国内成本的显著上升,而汽车零部件企业受此影响,继续降价的空间很小.
按照惯例,随着规模的扩大,整车厂每年都会对零部件企业提出降价要求,但今年以来,我们可降价的空间基本没有了."
一位零部件企业内部人士透露.
□中国车入俄要过"
认证坎"
据媒体2008年8月6日报道,俄罗斯全面实行欧Ⅲ认证标准并增加诸多认证项目使不少中国汽车出口受阻.出口俄罗斯的汽车必须取得俄交通工具质量认证即"
机动车辆和挂车车型确认书"
否则概莫能入.对于非1958年日内瓦协议参加国的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认证从一开始就是一道拦路门槛.
2004年起,我们多次邀请俄国家汽车检验中心(SUNNICIAMT)来华访问,2005年并在新浪网与网民交流,努力促进两国汽车认证机构的合作.遗憾的是,4年多时间过去了,中国汽车的入俄认证问题至今仍无章可循.
今年1月1日起,俄全面实行欧Ⅲ认证标准,并从7月1日起增加了诸多认证项目,致使不少中国汽车被挡门外,成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在俄销量持续下滑的原因之一.
西方汽车早已实行欧Ⅳ或更高排放标准,且认证与俄互通,出口俄市场是将欧Ⅳ降格为欧Ⅲ,也降低了成本.2010年俄将实行欧Ⅳ标准,普京总理提出,对于入俄的欧Ⅳ汽车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使用欧Ⅳ汽车一步到位.中国汽车入俄,要从国Ⅱ提升到欧Ⅲ,既增加了技术难度,又提高了成本.我国今年7月1日才全面实行国Ⅲ标准,比俄迟了半年,越野车,载货车和客车生产一时未能全部达到国Ⅲ标准,其中包括一些原出口俄的欧Ⅱ汽车.两国标准不能互认,即使达到国Ⅲ,还要在俄做欧Ⅲ试验,合格才能放行.关于俄国欧Ⅲ认证,中国车企既对标准和程序知之甚少,又吝于投入认证费用,多依靠经销商出钱出力,致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SUNNICIAMT检测中心是俄国主要的汽车认证机构,据该机构送给笔者的一份由其主要领导人撰写的关于中国汽车认证的专题报告披露:
一是中国汽车产品的认证通过率低下.2006至2007年,SUNNICIAMT中心受理中国汽车的认证申请1569份,颁发认证证书即"
124份,其中M1(轿车)18份,M3(客车)36份,N1(轻卡)32份,N2(中卡)9份,N3(重卡)15份,其余为摩托车.认证通过率只占申请的7.9%.
二是申请者主要是俄国人,其中大部分与中国汽车生产厂毫无关联.这些申请人既不了解汽车作为特殊商品的法律要求,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也漠不关心.他们申请的或是"
小批量"
或是"
一年期"
几无申请三年认证者,多属"
赚一把就跑"
之辈.去年下半年,才有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自己申请认证.
三是中国汽车几乎没有能一次通过认证的,都需要做多次改进.中国汽车的主要缺陷是安全性,噪声,尾气排放和车灯.认证过程中,一个令认证中心难以理解的现象是,同一个待认证的车型,往往在俄有多个"
独家代理商"
同时申请,又都有文件证明自己是"
独家代理"
.因此.从7月1日起,对有关问题做出了严格的新规定.此外,国内缺少授权受理俄汽车认证的机构,对俄的认证标准缺乏研究和报道,两国汽车认证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尚待加强.
今年以来,由于认证问题使不少汽车企业出口俄罗斯受阻,一些生产厂家开始急于寻求认证途径.认证是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参与竞争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中国汽车因"
入俄受阻的情况下,汽车出口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似应从较高层面上加强与俄对口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并应及时强化信息指导工.
□政府"
绿色采购清单"
将增加小排量车比例
据媒体2008年8月8日报道,昨天,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公布了调整后的"
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
(又称"
),不仅大幅增加了金杯,中华,吉利,北京,哈飞等国产品牌,还有许多诸如奇瑞QQ3,QQ6系列的小排量汽车也上了榜.这意味着国产小排量汽车在政府采购清单中的比例有所增加.
这份清单是绿色采购制度实施以来第三次公布,就上榜的汽车企业而言共有32家,涉及上百个品牌.在这些品牌中,所有的轻型轿车均达到了国四排放标准,且增加了奇瑞QQ3,QQ6系列,哈飞,吉利等小排量国产品牌,重点突出了节能减排的特性.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以后的绿色采购清单中还将继续增加小排量轿车的比例,鼓励政府机构采购具有较强节能功效的小排量轿车.
□我国老旧公交车报废期将提前2至3年
据媒体2008年8月8日报道,我国将加快高油耗客,货车退出道路营运市场进度,力争到2013年年底前全部营运车辆达到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同时,将加快淘汰老旧汽车,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有条件的省会城市老旧公交客车报废期要在额定标准基础上提前2至3年.
根据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安排,我国将出台更多汽车节油措施.
一是鼓励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降低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扩大不同排量汽车消费税税率差距.把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列入政府采购清单,新购公务车应优先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
二是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提高并严格执行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出台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制订营运客,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并实施强制性汽车燃料消耗量申报,公告,标识制度.
三是加强运输节能管理.优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提高运输集约化水平,加强车辆用油定额考核.对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的运力.完善挂车牌照管理,交通规费征收和保险制度,鼓励发展甩挂运输.推广使用公路自动收费系统(ETC).
四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科学设置公交优先车道(路)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加强公共交通,区域内交通及对外交通的有效衔接,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城市要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补贴力度,降低公共交通出行费用,吸引,鼓励更多群众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加强出租车调度,完善预约制度,降低空载率.
□内资重点企业撑起轮胎工业平稳发展的大梁
据媒体2008年8月5日报道,今年以来,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主要原材料持续暴涨,国际市场呈低迷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工人工资上调等,诸多因素扑朔迷离,轮胎生产发展形势严峻.
轮胎行业坚持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极力避免生产大起大落,避免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应当说成效明显.其中内资企业,包括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特别是大集团,大公司,发挥了中坚作用.
1-6月,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对历年占全国轮胎总产量70%以上的45家大中型轮胎会员企业统计,轮胎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其中子午胎增长19.9%.尽管增幅分别回落7.9和8个百分点,但由于产量规模大,这一增长速度还是正常的.
在上半年保持轮胎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中,内外资企业情况各异.内资企业上半年轮胎总产量增长16.7%,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增长7.1%,同比回落8.6个百分点.其中子午线轮胎内资企业增长34%,同比回落8.9%个百分点,但子午化率达到72.5%,比去年同期净增10.5个百分点,斜交胎则减产14.9%;
而外资企业子午胎总产量增长8.6%,同比回落9.3个百分点,斜交胎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
作为轮胎工业中重点产品的全钢子午胎,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2.3%,同比增幅高3个百分点.其中,内资企业产量增长34.3%,同比增幅高5.5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增长26.3%,回落4.7个百分点.
轮胎出口不尽相同.45家轮胎出口交货总量增长10.5%,内资企业增长15.7%,外资企业增长5.5%.其中子午胎出口交货总量增长14.4%,内资企业增长23.7%,外资企业增长5.7%.
企业效益也是有差异的.上半年45家轮胎总销售收入增长22.2%,回落8.6个百分点;
其中内资企业增长27%,外资企业增长12.3%.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有效供给.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