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第章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4204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第章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细胞第章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细胞第章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细胞第章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细胞第章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第章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细胞第章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第章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第章习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判断题

1、在真核细胞中ATP的形成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器中。

()

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转译蛋白质的体系。

3、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叶绿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4、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5、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均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2、简述光合磷酸化的两种类型及其异同。

六、论述题

1、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的主要内容及证据。

第六章 参考答案

1、氧化磷酸化:

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形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2、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

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传递电子的酶体系,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称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

3、ATP合成酶:

ATP合成酶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核心酶。

该酶分别位于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或质膜上,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催化合成ATP。

4、半自主性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所以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5、光合磷酸化:

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1、詹姆斯绿B。

2、内膜、外膜、膜间隙、基质。

3、细胞色素氧化酶、单胺氧化酶、腺苷酸激酶、柠檬酸合成酶。

4、电子传递链(呼吸链),ATP合成酶完成。

5、既NAD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6、克山病。

7、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

8、叶绿体膜、基质、类囊体。

9、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

10、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碳同化。

11、光反应和暗反应。

12、线粒体和叶绿体。

13、导肽。

14、3、2。

15、叶绿体的类囊体,光合磷酸化(光合作用)。

1.A;

2、B;

3、D;

4、C。

1、×

2、√3、×

4、×

5、√

1.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和RNA、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

这两种细胞器均有自我繁殖所必需的基本组分,具有独立进行转录和转译的功能。

迄今为止,已知线粒体基因组仅能编码约20种线粒体膜和基质蛋白并在线粒体核糖体上合成;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转移至线粒体或叶绿体内。

这些蛋白质与线粒体或叶绿体DNA编码的蛋白质协同作用,可以说,细胞核与发育成熟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精确的、严格调控的生物学机制。

在二者协同作用的关系中,细胞核的功能更重要,一方面它提供了绝大部分遗传信息;

另一方面它具有关键的控制功能。

也就是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而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所以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2、光合磷酸化可分为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不同点:

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电子传递是一个开放的通道其产物除ATP外,还有NADPH(绿色植物)或NADH(光合细菌)、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电子的传递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只有其产物ATP的产生。

相同点:

接受光产生电子,都生成ATP.

1、答案要点:

1、内容:

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细菌和蓝藻。

2、主要论据:

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⑵线粒体和叶绿体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

⑶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

⑷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

⑸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

⑹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本章着重阐述了细胞质基质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细胞内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分选及信号假说。

要求重点掌握各种细胞内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分选及信号假说。

1、细胞质基质2、微粒体3、糙面内质网4、内膜系统5、分子伴侣6、溶酶体7、残余小体8、蛋白质分选9、信号假说

1、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等。

2、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主要分为和;

其中主要在内质网上进行,指的是蛋白质上的与直接连接,而则是蛋白质上的与直接连接。

3、肌细胞中的内质网异常发达,被称为。

4、原核细胞中核糖体一般结合在,而真核细胞中则结合在。

5、真核细胞中,是合成脂类分子的细胞器。

6、内质网的标志酶是。

7、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如果存在,将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

如果该蛋白质上还存在序列,则该蛋白被定位到内质网膜上。

8、高尔基体三个功能区分别是、和。

9、具有将蛋白进行修饰、分选并分泌到细胞外的细胞器是。

10、被称为细胞内大分子运输交通枢纽的细胞器是。

11、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中,N-连接的糖基化反应一般发生在,而O-连接的糖基化反应则发生在和中。

12、蛋白质的水解加工过程一般发生在中。

13、从结构上高尔基体主要由组成。

14、植物细胞中与溶酶体功能类似的结构是、和糊粉粒。

15、根据溶酶体所处的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大致可将溶酶体分为、和。

16、溶酶体的标志酶是。

17、被称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的细胞器是。

18、真核细胞中,酸性水解酶多存在于中。

19、溶酶体酶在合成中发生特异性的糖基化修饰,即都产生。

20、电镜下可用于识别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特征是。

21、过氧化物酶体标志酶是。

22、植物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又叫。

23、信号假说中,要完成含信号肽的蛋白质从细胞质中向内质网的转移需要细胞质中的和内质网膜上的的参与协助。

24、在内质网上进行的蛋白合成过程中,肽链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中的方式称为。

而含导肽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再转移到细胞器中的方式称为。

1、属于溶酶体病的是()。

A、台-萨氏病B、克山病C、白血病D、贫血病

2、真核细胞中,酸性水解酶多存在于()。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中心体D、溶酶体

3、真核细胞中合成脂类分子的场所主要是()。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核糖体D、溶酶体

4、植物细胞中没有真正的溶酶体,()可起溶酶体的作用。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圆球体D、乙醛酸循环体

5、被称为细胞内大分子运输交通枢纽大细胞器是()。

5、下列哪组蛋白质的合成开始于胞液中,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

A、膜蛋白、核定位蛋白B、分泌蛋白、细胞骨架

C、膜蛋白、分泌蛋白D、核定位蛋白、细胞骨架

6、细胞内钙的储备库是()。

A、细胞质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溶酶体

7、矽肺是一种职业病,与溶酶体有关,其发病机制是()。

A、溶酶体的酶没有活性B、溶酶体的数量不够

C、矽粉使溶酶体破坏D、都不对

8、质子膜存在于()。

A、内质网膜上B、高尔基体膜上C、溶酶体膜上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

9、下列蛋白质中,合成前期具有信号肽的是()。

A、微管蛋白B、肌动蛋白C、停泊蛋白D、都不对

10、细胞核内的蛋白质主要通过()完成。

A、跨膜运输B、门控运输C、膜泡运输D、由核膜上的核糖体合成

1、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2、溶酶体是一种异质性细胞器。

3、由生物膜包被的细胞器统称为内膜系统。

4、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其糙面内质网的数量越多。

5、氨基化是内质网中最常见的蛋白质修饰。

6、O-连接的糖基化主要在内质网进行。

7、在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上存在M6P的受体,这样溶酶体的酶与其他蛋白区分开来,并得以浓缩,最后以出芽的方式转运到溶酶体中。

8、指导分泌性蛋白到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是信号识别颗粒。

() 

1、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溶酶体是怎样发生的?

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3、简述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4、比较N-连接糖基化和O-连接糖基化的区别。

1、何为蛋白质分选?

细胞内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分选类型是怎样的?

第七章参考答案

1、细胞质基质的涵义: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和内含物以外的、较为均质半透明的液态胶状物称为细胞质基质或胞质溶胶。

2、微粒体:

为了研究ER的功能,常需要分离ER膜,用离心分离的方法将组织或细胞匀浆,经低速离心去除核及线粒体后,再经超速离心,破碎ER的片段又封合为许多小囊泡(直径约为100nm),这就是微粒体。

3、糙面内质网:

细胞质内有一些形状大小略不相同的小管、小囊连接成网状,集中在胞质中,故称为内质网。

内质网膜的外表面附有核糖体颗粒,则为糙面内质网,为蛋白质合成的部位。

核糖体附着的膜系多为扁囊单位成分,普遍存在于分泌蛋白质的细胞中,其数量随细胞而异,越是分泌旺盛的细胞中越多。

4、内膜系统:

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统称,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分泌泡等。

5、分子伴侣:

又称分子“伴娘”,细胞中,这类蛋白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的转移、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

6、溶酶体:

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是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形态不一、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囊泡状细胞器,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在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方面起重要作用。

7、残余小体:

在正常情况下,被吞噬的物质在次级溶酶体内进行消化作用,消化完成,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至细胞质中,供细胞代谢用,不能消化的残渣仍留在溶酶体内,此时的溶酶体称为残余小体或三级溶酶体或后溶酶体。

残余小体有些可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有些则积累在细胞内不被排出,如表皮细胞的老年斑、肝细胞的脂褐质。

8、蛋白质分选:

细胞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随后或在细胞质基质中或转至糙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然后,通过不同途径转运到细胞的特定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过程。

又称定向转运。

9、信号假说:

1975年G.Blobel和D.Sabatini等根据进一步实验依据提出,蛋白合成的位置是由其N端氨基酸序列决定的。

他们认为:

⑴分泌蛋白在N端含有一信号序列,称信号肽,由它指导在细胞质基质开始合成的多肽和核糖体转移到ER膜;

⑵多肽边合成边通过ER膜上的水通道进入ER腔。

这就是“信号假说”。

二、填空题

1、分泌蛋白、膜整合蛋白、细胞器驻留蛋白。

2、N-连接,O-连接,N-连接,天冬酰胺残基、N乙酰葡萄糖胺;

O-连接,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或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残基、N-乙酰半乳糖胺。

3、肌质网。

4、细胞质膜上、粗面内质网上。

5、光面内质网。

6、葡萄糖6-磷酸酶。

7、信号肽,停止转移。

8、顺面膜囊,中间膜囊,反面膜囊。

9、高尔基体。

10、高尔基体。

11、内质网中,内质网、高尔基体中。

12、高尔基体。

13、单层扁平囊。

14、圆球体、中央液泡

15、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和残余小体(三级溶酶体)。

16、酸性磷酸酶。

17、溶酶体。

18、溶酶体。

19、6-磷酸甘露糖。

20、尿酸氧化酶常形成晶格状结构。

21、过氧化氢酶。

22、乙醛酸循环体。

23、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停泊蛋白)。

24、共转移,后转移。

1、A;

2、D;

3、A;

4、C;

5、B;

5、C;

6、B;

7、C;

8、C;

9、C;

10、B。

2、√;

3、×

4、√;

5、×

6、×

7、×

8、×

答:

分泌蛋白在N端含有一信号序列,称信号肽,由它指导在细胞质基质开始合成的多肽和核糖体转移到ER膜;

多肽边合成边通过ER膜上的水通道进入ER腔,在蛋白合成结束前信号肽被切除。

指导分泌性蛋白到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是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和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又称停泊蛋白dockingprotein,DP)等因子协助完成这一过程。

(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自体吞噬)。

(2)防御功能(病原体感染刺激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而被吞噬、消化)(异体吞噬)

(3)其它重要的生理功能

a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

b分泌腺细胞中,溶酶体摄入分泌颗粒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

c参与清除赘生组织或退行性变化的细胞;

d受精过程中的精子的顶体作用。

答案要点:

物质中间代谢的重要场所;

有细胞骨架的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修饰、降解和折叠。

N-连接与O-连接的寡糖比较

特征

N-连接

O-连接

合成部位

合成方式

与之结合的氨基酸残基

最终长度

第一个糖残基

糙面内质网

来自同一个寡糖前体

天冬酰胺

至少5个糖残基

N-乙酰葡萄糖胺

糙面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一个个单糖加上去

丝氨酸、苏氨酸、羟赖氨酸、羟脯氨酸

一般1-4个糖残基,但ABO血型抗原较长

N-乙酰半乳糖胺等

蛋白质的分选:

细胞中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都是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

基本途径:

一条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及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有些还可转运至内质网中;

另一条途径是蛋白质合成起始后转移至糙面内质网,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腔中,随后经高尔基体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本身的蛋白成分的分选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完成的。

蛋白质分选的四种基本类型:

1、蛋白质的跨膜转运:

主要指在细胞质基质合成的蛋白质转运至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

2、膜泡运输:

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泡从其糙面内质网合成部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运至细胞不同的部位。

3、选择性的门控转运:

指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地完成核输入或从细胞核返回细胞质。

4、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的转运。

第八章信号传递

本章着重阐述信号传递的方式。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作用方式及主要途径。

1、细胞通讯2、细胞识别3、分子开关4、信号分子5、信号通路6、受体

7、第一信使8、第二信使9、G—蛋白10、蛋白激酶A11、双信使系统12、Ras蛋白

1、细胞的化学信号可分为、、、等四类。

2、细胞膜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类即、和。

3、细胞之间以三种方式进行通讯,细胞间,通过与质膜的影响其他细胞;

细胞间形成连接,通过交换使细胞质相互沟通;

细胞通过分泌进行相互通讯,是细胞间通讯的途径。

4、在细胞的信号转导中,第二信使主要有、、和。

5、IP3信号的终止是通过形成IP2,或被形成IP4。

DG通过两种途径终止其信使作用:

一是被成为磷脂酸,进入磷脂酰肌醇循环;

二是被水解成单脂酰甘油。

6、在磷酰③脂醇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质膜上的磷脂酶C,使质膜上水解成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

7、酶偶联受体通常是指与酶连接的细胞表面受体又称,目前已知的这类受体都是跨膜蛋白,当胞外配体与受体结合即激活受体胞内段的酶活性。

至少包括五类即:

、、、和。

8、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有细胞信号通路主要包括___________信号通路和

___________信号通路。

9、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产生两个第二信使的前体物质是。

10、硝酸甘油之所以能治疗心绞痛是因为它在体内能转化为,引起血管,从而减轻的负荷和的需氧量。

1、动物细胞间信息的直接传递主要是通过()完成。

A、紧密连接B、间隙连接C、桥粒D、半桥粒

2、GTP酶激活蛋白(GAP)的作用是()。

A、激活RasB、使Ras失活C、抑制三联体G蛋白D、激活三联体G蛋白

3、能与胞外信号特异识别和结合,介导胞内信使生成,引起细胞产生效应的是()。

A、载体蛋白B、通道蛋白C、受体D、配体

4、分泌信号传递最主要的方式是()。

A、内分泌B、旁分泌C、自分泌D、突触信号

5、下列不属于第二信使的是()。

A、cAMPB、cGMPC、DGD、NO

6、在下列激酶中,除()外,都能使靶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磷酸化。

A、酪氨酸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KC、蛋白激酶CD、都不对

7、下列关于信号分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身不参与催化反应B、本身不具有酶的活性

C、能够传递信息D、可作为酶作用的底物

8、肾上腺素可诱导一些酶将储藏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的糖原水解,第一个被激活的酶是()。

A、蛋白激酶AB、糖原合成酶C、糖原磷酸化酶D、腺苷酸环化酶

9、Ras基因的哪一种突变有可能引起细胞的癌变()

A、突变后的Ras蛋白不能水解GTPB、突变后的Ras蛋白不能结合GTP

C、突变后的Ras蛋白不能结合Grb2或SosD、突变后的Ras蛋白不能结合Raf

10、()不是细胞表面受体。

A、离子通道B、酶连受体C、G蛋白偶联受体D、核受体

11、细胞间的识别依赖于()。

A、胞间连接B、粘连分子C、分泌型信号分子D、膜上受体

12、动物细胞中cAMP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活化()。

A、蛋白激酶CB、蛋白激酶AC、蛋白激酶KD、Ca2+激酶

13、在G蛋白中,α亚基的活性状态是()。

A、与GTP结合,与βγ分离B、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

C、与GDP结合,与βγ分离D、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

1、NO作为局部介质可激活靶细胞内可溶性鸟甘酸环化酶。

2、亲脂性信号分子可穿过质膜,通过与胞内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3、受化学信号物质刺激后开启的离子通道称为配体门通道。

4、细胞外信号分子都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又进行跨膜信号传递的。

5、G蛋白偶联受体都是7次跨膜的。

6、G蛋白偶联受体被激活后,使相应的G蛋白解离成三个亚基,以进行信号传递。

7、Ras是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的GTP酶。

8、胞外信号通过跨膜受体才能转换成胞内信号。

9、IP3与内质内上的IP3配体门钙通道结合,关闭钙通道,使胞内Ca2+浓度升高。

10、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作用原理是:

硝酸甘油在体内转化成NO,从而可舒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和心肌的需氧量。

1、简述细胞信号分子的类型及特点?

2、NO的产生及其细胞信使作用?

3、G蛋白的类型有哪些?

4、简要说明由G蛋白偶联的受体介导的信号的特点。

5、磷酯酰肌醇信号通路的传导途径。

1、cAMP信号系统的组成及其信号途径?

2、试论述蛋白磷酸化在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第八章参考答案

1、细胞通讯: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发生和组织的构建,协调细胞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是必须的。

2、细胞识别: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3、分子开关:

在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中,必须有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机制精确调控,也即对每一步反应既要求有激活机制,又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失活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