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2959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Word格式.docx

《全国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版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Word格式.docx

(2)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前者如氧气,后者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2)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液氯、液氨属于纯净物。

(3)物质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元素,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4)化学式并不一定代表物质含有分子,如NaCl中只存在Na+与Cl-,SiO2中只存在Si原子与O原子,但H2O、CO2等存在H2O分子和CO2分子。

(5)化学式不一定表示一种具体的物质,如有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

【基础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

(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

(3)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4)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1.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漂白粉 ⑦二甲苯 ⑧TNT ⑨溴苯 ⑩C5H10

⑪含氧40%的氧化镁 ⑫花生油 ⑬福尔马林 ⑭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⑮王水

A.①⑧⑨⑪B.②③④⑥

C.⑦⑩⑫⑬⑭D.①④⑧⑨⑪⑫

答案 A

解析 ①冰水混合物的主要成分为水,为纯净物;

②爆鸣气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

③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④普通玻璃是硅酸钠、二氧化硅的混合物;

⑤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⑥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

⑦二甲苯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混合物;

⑧TNT是三硝基甲苯的俗称,属于纯净物;

⑨溴苯是纯净物;

⑩C5H10不一定表示纯净物,因为C5H10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⑪氧化镁中氧的含量为40%,故含氧40%的氧化镁是纯净物;

⑫花生油含多种成分,是混合物;

⑬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⑭密封保存的NO2气体,存在2NO2N2O4平衡体系,为混合物;

⑮王水是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

综上所述,①⑧⑨⑪一定属于纯净物,A正确。

2.下列对有关微粒的相互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C60、C70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只含有碳碳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

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是同一种物质,B错误;

Pt和

Pt的质子数都是78,中子数分别是124和120,互为同位素,C错误。

考点2 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氯气 ②HClO ③苛性钠 ④铁 ⑤小苏打 ⑥过氧化钠 ⑦二氧化碳 ⑧氧化铝 ⑨氧化铜

(1)普通氧化物通常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CO2、SO3、N2O5、P2O5等。

②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CuO、Fe2O3、FeO等。

③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2)氧化物中的“不一定”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④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有机酸酐如乙酸酐[(CH3CO)2O],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酸酐不一定能与水反应,如SiO2。

⑤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Cu2O。

⑥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

(1)一种物质只能属于一种类别。

(2)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3)胆矾[CuSO4·

5H2O]、明矾[KAl(SO4)2·

12H2O]属于混合物。

(4)Li、Na、K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N、S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

(6)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7)CO2和N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酸,故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

(8)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

选项

乙、丙、丁、戊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五氧化二磷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硬铝、生铁

基本营养物质

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

腐蚀品

盐酸、浓硫酸、烧碱、硝酸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

弱电解质

次氯酸、一水合氨、水、醋酸

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B.④⑤⑥C.②④⑥D.①⑤⑥

答案 C

解析 ①中,石灰石不具备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

③中,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不属于营养物质;

⑤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C正确。

2.下列表格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胆矾

食盐

酒精

B

纯碱

CaCO3

NH3·

H2O

Fe

C

烧碱

小苏打

BaSO4

干冰

D

KOH

CuSO4

Na2SO4

NaClO

解析 胆矾是CuSO4·

5H2O,属于盐,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Fe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NaClO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考点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光泽、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

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金属性、非金属性等。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1)判断依据: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四化”归类

3.化学反应的分类

4.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只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均属于物理变化。

焰色反应是唯一称“反应”的物理现象。

(2)电解质的电离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3)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如:

3O22O3),结晶水合物形成(如:

CuSO4+5H2O===CuSO4·

5H2O),结晶水合物失水(如:

CuSO4·

5H2O

CuSO4+5H2O)是化学变化;

原子核的裂变、聚变不是化学变化。

(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物理变化。

(3)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4)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5)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6)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7)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8)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9)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

(10)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

题组一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95%的乙醇常用作医疗上的消毒剂

B.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作食品的增白剂

C.含氢氧化铝的药剂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D.硅酸钠可用作食品和药品的干燥剂

解析 医用酒精浓度为75%(体积分数),A错误;

SO2不能用于食品漂白,B错误;

Al(OH)3能与胃酸反应且碱性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正确;

硅酸钠是一种矿物胶,有黏性,不能用作干燥剂,通常用硅胶作干燥剂,D错误。

题组二正确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解析 CuSO4·

5H2O→Cu是由化合物转化成单质,肯定发生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

铁矿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炼铁时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B不符合题意;

烧结粘土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C不符合题意;

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D符合题意。

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

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

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解析 N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属于化学变化;

冷却二氧化氮:

2NO2(g)N2O4(g) ΔH<

0,平衡向右移动,气体颜色变浅,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得到的固态SO3是无色晶体,加热氯化铵晶体生成无色气体,均没有明显颜色变化,B错误;

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红棕色变浅或变成无色,属于物理变化;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先变无色,氯气过量时变黄绿色,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

将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属于化学变化;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考点4 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3)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烟属于气固分散系;

雾属于气液分散系;

悬浊液属于液固分散系;

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4)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丁达尔效应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现象。

应用:

鉴别溶液和胶体。

(2)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做聚沉。

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

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②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③加热。

三角洲的形成;

明矾、铁盐溶液净水;

盐卤制豆腐。

(3)电泳

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如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

工厂静电除尘。

(4)渗析

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提纯胶体;

血液透析。

3.Fe(OH)3胶体的制备

(1)制备原理: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2)具体操作:

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适量的饱和FeCl3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

(1)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分离胶体和溶液的操作是渗析。

丁达尔效应与渗析都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也不带电荷。

(3)胶体粒子是多个分子形成的聚集体[如Fe(OH)3胶体]或大分子(如蛋白质、淀粉胶体)。

(4)胶体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而很多纳米级物质的微粒直径也是在1~100nm之间,但不属于胶体,属于纯净物,如纳米铜等。

(5)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不能搅拌也不能加热时间过长,否则会导致胶体聚沉。

(1)直径为20nm的纳米碳酸钙属于胶体。

(2)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3)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4)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5)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6)1molFeCl3充分水解可获得NA个Fe(OH)3胶粒。

(7)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8)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

Al3++3H2O===Al(OH)3↓+3H+。

1.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排放气体中的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光通过长时间保存的Na2SiO3溶液时出现光亮的“通路”

D.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沉

答案 B

解析 烟尘是气溶胶,其中的胶粒带电,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产生电泳现象,使烟尘沉降而除去,A正确;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不是胶体,B错误;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现象,长时间保存的Na2SiO3溶液出现丁达尔效应,说明溶液中SiO

发生水解生成了H2SiO3胶体,C正确;

血液是胶体,FeCl3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可以使胶体聚沉,D正确。

2.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B.通直流电后,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运动,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运动

C.CuSO4溶液中通过一束光没有特殊现象,蛋白质溶液中通过一束光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向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胶体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

解析 溶液中溶质粒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错误;

溶液中若含有阴、阳离子,通直流电后向两极移动,胶体同其他分散系一样,整体呈电中性,胶体粒子带正(或负)电荷,必然有其他粒子带负(或正)电荷,通直流电后胶体粒子和其他粒子分别向两极运动,B错误;

一束光通过溶液无现象,通过胶体(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可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即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

向Fe(OH)3胶体中滴入电解质溶液(稀硫酸),硫酸中存在H+和SO

,一方面,硫酸中的负电荷中和Fe(OH)3胶粒所带的正电荷,胶体发生聚沉,另一方面,Fe(OH)3是一种碱,可与H+反应,故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沉淀又会溶解,D错误。

明矾作净水剂的原理是因为Al3+与水反应生成Al(OH)3胶体,能吸附溶液中的悬浮颗粒。

所以AlCl3、FeCl3、Al2(SO4)3、Fe2(SO4)3也可作净水剂。

1.[高考集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17·

天津高考]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  )

(2)[2016·

全国卷Ⅱ]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3)[2015·

浙江高考]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4)[2015·

江苏高考]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变为汽油。

(5)[重庆高考]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6)[福建高考]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 

(1)√ 

(2)×

 (3)×

 (4)×

 (5)×

 (6)√

解析 

(1)可溶性铝盐和铁盐可以形成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起净化作用,正确;

(2)制备Fe(OH)3胶体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到沸水中保持微沸至得到红褐色分散系为止,错误;

(3)纳米银粒子的聚集是物理变化,错误;

(4)H2O中含有H、O元素,汽油中含有C、H元素,而化学变化不能改变元素的种类,错误;

(5)浓氨水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错误;

(6)正确。

2.[2017·

全国卷Ⅰ]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解析 尼龙绳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

宣纸和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纤维;

羊绒衫主要由羊绒制造,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纤维。

3.[2017·

北京高考]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解析 瓷器是由高岭土、石灰石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其主要成分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丝绸是用蚕丝织造的纺织品,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B错误;

茶叶是由茶树的叶子和芽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C错误;

中草药是由植物的根、茎、叶及动物的骨骼等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等,属于有机物,D错误。

4.[2016·

四川高考]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解析 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发生了化学变化;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是因为硅胶疏松多孔,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是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是利用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的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5.[2015·

北京高考]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解析 A、B、D三项均涉及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6.[2015·

安徽高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解析 Na2CO3受热不分解,A错误;

Fe(OH)3胶体为红褐色,B错误;

三种气体均不与浓硫酸反应,C正确;

SiO2为酸性氧化物,除氢氟酸外,SiO2并不能与其他酸发生反应,D错误。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

①福尔马林、聚苯乙烯、油脂、生铁、铝热剂、肥皂均是混合物 ②冰和干冰都是酸性氧化物,固体时是分子晶体

③小苏打、硬脂酸钠、BaSO4、Al2O3都是强电解质 ④CO2、NH3、SO2、H2S、Cl2都是非电解质 ⑤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雾都是胶体 ⑥苯酚、纯碱、胆矾和H2O2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A.①③⑤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①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加聚反应产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铝热剂是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等的混合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盐,上述物质均属于混合物,正确;

②冰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

③小苏打、硬脂酸钠、BaSO4、Al2O3都是强电解质,正确;

④CO2、NH3和SO2都是非电解质,H2S是电解质,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

⑤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雾都是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

⑥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类,错误。

2.下列有关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B.阳离子、阴离子中均分别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这样的阴、阳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物理变化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解析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A错误;

阳离子、阴离子中均分别只含有一种元素,由于元素的价态可能不同,则由这样的阴、阳离子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过氧化钠与氧化钠,B错误;

白磷转化为红磷是化学变化,C错误;

Mn2O7是酸性氧化物,也是金属氧化物,D正确。

四川成都市二诊]下列物质加工或应用中未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加工或应用

解析 油脂的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油脂与H2的加成反应,利用了油脂的不饱和性,发生了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玉米含有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B不符合题意;

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强,因此石英传输光信号利用了石英的物理性质,C符合题意;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a(ClO)2与空气中的H2O、CO2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细菌、病毒体内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4.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烟、雾属于胶体

②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后者具有丁达尔效应,而前者无此现象

③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