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2824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学案Word格式.docx

《届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学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 学案Word格式.docx

(2)对美洲:

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

罪恶的奴隶贸易由此开始。

(4)对亚洲:

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世界:

人类从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地域性历史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

(1)特点: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2)结果:

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

(1)过程:

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

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2)方式:

殖民战争,海外贸易;

政府鼓励海盗劫掠;

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1.区分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不同特点

(1)工业革命前列强侵略特点

①主要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②主要方式是抢占殖民地、武力抢劫、欺诈式贸易、贩卖黑奴等。

③殖民侵略的重点在美洲和非洲。

(2)工业革命后列强侵略特点

①主要目的是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

②主要方式是利用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

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以廉价商品的“重炮”开辟广阔的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以炮舰政策扩大侵略。

③侵略和争夺的重点地区在亚洲。

点拨:

工业革命前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主要有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五个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封建国家。

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真题例证1] 早期殖民扩张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2015·

福建文综,2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答案 A

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17世纪上半叶”。

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是荷兰贸易的黄金时代,通过侵占据点(如台湾等),控制东亚海上商路,故A项正确。

英国打败法国是在18世纪中期,时间上不符,故B项错误;

西方的殖民扩张,促使中国实行海禁政策,故C项错误;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项表述错误。

[考向预测1] 从社会史观看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

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

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白薯、西红柿、鳄梨、南瓜、菠萝、可可、烟草等农作物和古柯碱、金鸡纳皮等重要药材。

材料表明,西欧人早期海外扩张(  )

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出现了洲际物种大交流

D.促进了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

答案 C

解析 材料未提及早期海外扩张的贸易活动,故A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早期海外扩张后世界市场的变化,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新旧大陆在新航路开辟后实现了物种的交流,故C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问题,故D项错误。

2.近代早期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形成过程与特征

时期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显著特点

主要途径

影响(世界市场进程)

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中)

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资本

暴力手段残酷掠夺

殖民扩张和掠夺

初现端倪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中~19世纪中后)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凭工业优势

以炮舰和商品进行不平等贸易

初步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中后期以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最终形成

(2)主要影响

①对欧美:

攫取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率先迈入文明时代。

(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

②对亚非拉:

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在客观上极大地冲击了当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当地社会的进步发展。

(文明史观与近代化史观)

③对世界:

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联系与交往,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全球史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形成的市场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市场。

这个市场以欧洲为中心,不断地辐射和带动其他地区。

[真题例证2]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美洲人口结构变化

海南单科,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答案 B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量屠杀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这是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

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考向预测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为代表的全球历史观的开创者,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

B.欧洲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漫长过程

C.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

D.近代史上野蛮和文明进程的交织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英国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

短板27 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

例题 (2014·

课标全国卷,20)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

查短 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导致误选错误选项。

例如本题中,西、葡两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大都位于大西洋沿岸,并没有比欧洲其他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故B项错误;

当时西、葡两国相对于西欧其他国家而言,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因此“商业资本发达”和“金银需求量大”不符合史实,故C、D项错误。

补短 联系所学知识,排除干扰选项,找到正确答案。

例如本题中,结合所学可知15~16世纪时期的西、葡两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的,故A项正确。

B、C、D三项可根据所学知识排除。

[针对练1]

(2017·

山东邹城高三检测)“它在1500年至1750年间所发挥的作用在欧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他经济活动,成为推动整个人类社会机器运转的巨大机轮”。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开辟殖民地B.商业贸易

C.奴隶贸易D.机器生产

解析 “商业贸易”将整个世界都纳入了世界大市场,成为推动整个人类社会机器运转的巨大机轮,故B项正确。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

(1)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内封建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1688年“光荣革命”改变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王权由神授变为来自议会。

2.内容

(1)确立:

《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2)发展:

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多数党中选出,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

3.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

(2)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

(5)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拥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

2.标志

1787年宪法的颁布,加强了中央集权。

3.内容

(1)美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

(2)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

(3)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选民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

4.评价

(1)积极:

颁布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确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

确立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

(2)消极:

没有彻底解决人权问题。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中的“三个转移”

(1)表现

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

颁布前,议会主要是限制国王征税权,颁布后议会有了立法权。

②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以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为标志。

“光荣革命”后,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18世纪中叶,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开创了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内阁的惯例。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但国王还保留一些形式上的权力。

③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全体公民:

以议会改革为标志。

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与新兴工业城市代表进入议会并最终实现了普选权。

(2)影响:

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最大程度稳定了社会秩序,避免了社会的分裂;

与启蒙运动互相促进,推进了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设。

这“三个转移”反映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连续性、渐进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完善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真题例证3] 18世纪中叶的英王权力

课标全国卷Ⅰ,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时间:

“18世纪中叶”,题干信息“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真正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国王只是名义上仍保留权力,故选D项。

A、B两项说法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的史实,排除;

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并未控制内阁,故C项错误。

[考向预测3]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运行方式

按照英国法律规定,首相须在大选前25个工作日提请君主解散议会,随后各党派正式开始竞选活动,以争夺下届议会下院的650个席位。

这最能说明(  )

A.英国责任制内阁运行方式

B.英国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英国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政党斗争决定议会是否解散

解析 据材料中“按照英国法律规定”首相在大选前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体现出了内阁的运行方式,故A项正确。

2.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及历史作用

(1)共同特点

①议会是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

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②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或政府。

(2)历史作用

①代议制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具有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统治的复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其共同点,但各国的国情不同,因此代议制在各国的具体表现形式又有所不同。

不好比较各国政体孰优孰劣,因为适合本国国情的就是最好的。

[真题例证4] 从皮克林被免职看美国总统的权力

课标全国卷Ⅱ,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解析 美国宪法规定: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

要求内阁成员辞职是总统的权力,故C项正确,B项错误。

材料并没有体现加强总统的权力,A项错误;

材料仅体现内阁中意见分歧,并没有体现党派之争,D项错误。

[考向预测4] 美国政体中的分权制衡特色

据统计,约翰逊总统的提案有69%经国会批准变成了法律,而他的继任者尼克松总统任内则只有20%。

这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实力的逐渐衰退

B.总统影响力明显下降

C.分权制衡的政治架构

D.国会已成为权力中心

解析 根据材料“约翰逊总统的提案有69%经国会批准变成了法律”“尼克松总统任内则只有20%”,表明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体现了美国政体中分权制衡的特色,故C项正确。

短板28 时间节点意识与史论结合意识不足

例题 (2016·

课标全国卷Ⅱ,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查短 不能根据时间节点排除干扰选项,也不能史论结合,正确解读题干材料,从而误选错误选项。

例如本题中有的考生误选A项或D项,是没有弄清《权利法案》的内容和作用。

1689年的《权利法案》使英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但国王仍有行政权,故A、D两项错误。

内阁制基本确立的时间是18世纪中叶,故排除C项。

补短 排除干扰选项,联系相关史实正确解读题干材料。

例如本题中,题干材料的时间信息是1702年,英国女王更换行政官员职务,说明英王仍有行政权,君主立宪制仍需发展完善。

A、C、D三项可根据时间节点联系基础知识排除。

[针对练2]

湖北黄冈高三9月质检)1839年5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年20岁)接见俄国沙皇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并迅速相爱,但引起了议会的不满,要求女王立刻划清与亚历山大二世的界线……这场爱情最终以失败告终。

议会成功干预国王的婚恋生活,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十九世纪议会内阁的专横

B.议会的权威高于国王权威

C.国王作为国家象征而存在

D.需要确保王室血统的纯洁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国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故C项正确。

一、文艺复兴

(1)经济前提:

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经济的繁荣。

(2)阶级方面: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

(3)文化底蕴:

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4)社会现实:

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2.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

3.实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4.代表:

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等。

5.扩展:

16世纪以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代表是英国的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6.影响:

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强烈挑战;

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众多艺术家创造了永放光芒的精湛艺术作品。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教会压榨。

2.标志: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

“因信称义”;

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

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新兴教派:

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5.性质:

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6.意义

(1)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革命旗帜。

(3)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封建制度与新兴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自然科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

2.核心:

理性。

3.内容:

提倡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反对专制、等级、特权、愚昧,追求民主法治的理想社会。

4.成就

(1)伏尔泰:

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3)卢梭: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4)康德:

人非工具。

5.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蓝图。

(3)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4)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四、近代科技成就

1.哥白尼的日心说

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伽利略的实验科学

17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3.牛顿的经典力学

(1)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

前人科技成就基础。

(2)标志: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3)内容: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4)意义: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

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

1.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1)文艺复兴:

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

强调追求现世幸福,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

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

(2)宗教改革:

强调信仰即可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启蒙运动:

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文艺复兴是解决“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问题,结果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宗教改革是解决“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问题,结果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是解决“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问题,结果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真题例证5] 雨果小说中的启蒙思想

课标全国卷Ⅲ,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解析 “十字街头”“平民大众”“被告”等反映了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国民公会是民意的代表,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

材料只提到“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无法体现“三权分立”;

1793年法国已经废除了君主制;

“既是法庭又是被告”与“法律至上”理念不符,故A、B、D三项错误。

[考向预测5] 佛罗伦萨城楼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

为了珍惜它们,1329年,佛罗伦萨的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

这一现象说明(  )

A.佛罗伦萨的钟表制造世界领先

B.佛罗伦萨人对黄金财富的追求

C.人文主义思潮对当地产生影响

D.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最早的机械钟出现不能代表佛罗伦萨的钟表制造世界领先,故A项错误;

“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不是追求黄金,故B项错误;

佛罗伦萨重视时间和生命,是人文主义思潮的体现,故C项正确;

题干没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故D项错误。

2.启蒙思想、《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之间的关系

(1)联系:

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独立宣言》提倡“天赋人权”、1787年宪法核心是“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而这些都是启蒙思想。

(2)区别:

启蒙思想和《独立宣言》都是“原则民主”,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加以赞美;

1787年宪法是“程序民主”,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予以认同。

具体如下:

①启蒙思想:

强调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社会契约”“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为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提供了理论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