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高考经典复习《孟子》各章节主要思想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完整高考经典复习《孟子》各章节主要思想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完整高考经典复习《孟子》各章节主要思想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对用人和杀人问题,提出一个“慎”字。
强调要认真仔细考察。
体现的原则:
一是主“兼听”,反对“偏听”,尊重绝大多数人的意见。
二是尊重事实,即使是对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要经过事实的验证。
八
反映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九
孟子提出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
孟子认为使用人才应尊重人才,让人才学以致用,而不是让人才“姑且舍女所学而从我,也就是不要按照国君的主观意图来办事。
十
反映孟子的战争观。
孟子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因此,他把战争是否应当进行的标准和是否有利于老百姓联系在一起。
十一
重申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解救人民,而不是占领土地。
十二
用现实的教训告诫邹穆公,说明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十三
小国应该团结百姓,独立自强,而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
即使最后失败了,但虽败犹荣。
十四
只有行仁政,致力于国家的长远之计,这样也许能够成功。
十五
提出两套方案,一是像太王那样,放弃滕国而出走;
二是“效死勿去”。
但能实行的只有“效死勿去”,就是希望滕文公能推行仁政,这样才能赢得民心,才有可能成功。
十六
孟子此时已经七十多岁,已达到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因此,对于鲁平公不见自己这件事,孟子一不埋怨鲁平公,二不埋怨臧仓。
他认为,一个人要做什么,是有一种力量在支使他;
一个人不做什么,是有一种力量在阻止他。
卷三·
公丑上
反映孟子反对霸道,主王道的思想。
孟子从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实行王道的条件进行比较,认为“古”难“今”易,因为当时齐国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地广;
而是民庶;
三是民心向往王道。
齐国如果能够借助有利条件实行仁政,那么统一天下则易如反掌。
当然,孟子的言论也过于理想化。
前一段论述养气,后一段评论孔子。
1
孟子说的不动心是指一个人的心志、情绪。
他认为一个人面对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能不动心的根本是养成浩然之气,而这首先必须养“勇”,是仁者的“勇”,是大勇。
孟子还把告子的不动心和自己的不动心进行比较,通过揠苗助长的例子来说明养浩然正气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2
关于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的第一圣人,孟子不愿意和孔子的高足,甚至是颜渊并列,也不愿效法伯夷、伊,俨然以孔子第二自居。
比较王道和霸道的区别。
孟子认为霸道是靠武力征服,人表面服从并不心服,而王道则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
因此,只有依靠实行仁政,才可以称王天下。
孟子主国君要重视人才,勤政爱民,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防于未然。
提出了三项实行仁政的政治措施:
1“贵德尔尊士”;
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
孟子提出实行仁政的五项措施,认为实施了这五项措施,可无敌于天下:
士、商、旅、农、氓,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
这符合了孟子先富后教的思想,也就是先得民心,才能无敌于天下。
孟子阐述“性善论”的基本观点。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的“仁”的学说、“王道”、“仁政”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性善论”的主要容:
1“四心”说及“四端”说;
2“四心”“四端”是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
3天赋善性,天赋道德;
4人性的完善,道德的完备,在于后天的培养。
孟子强调的“反求诸己”,首先应该为“仁”,然后才能知耻,才能做到“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体现了孔子的“为仁由己”的思想。
孟子的“与人为善”是指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把它吸取过来,以完备自身的善,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善与人同”。
孟子强调的是大家一起为善,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为善,或仅仅是帮助别人为善。
孟子批评伯夷气量小,柳下惠不严肃。
反映了孟子用世心切,主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根据具体条件调整相应的措施,也可以看做是对“不动心”的一个补充说明。
卷四公丑下(人心向背;
士人的修养)
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不是天时和地利,而是人和,表现了孟子民本思想的一个侧面。
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而不仅是表现在礼节形式上。
他提出了两个观点:
①臣的恭敬不应该只在礼节形式上表示恭顺,而是表现在“责难”和“善”。
②君的珍贵,不应表现在地位的优越上,君对臣要“尊德乐道”。
孟子的“受”与“不受”,都是根据礼义。
孟子强调为君为官都应该尽忠职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反映了孟子关心人民疾苦,对人民怀有深厚的同情。
孟子谈论为官应当“尽忠职守”的问题。
相对于蚳蛙,孟子认为自己是客卿,不是朝廷命官,因此没有必要负责任。
前进后退是有充分自由的,所以没有离开齐国。
从孟子对王驩的态度,可看出孟子的耿介作风。
(王驩越俎代庖,独断专行)
从本章可看出,孟子不拘泥于规陋矩。
本章反映孟子对待齐伐燕的态度。
孟子始终站在正义和老百姓的立场,是以是否有利于老百姓来看待战争的。
这也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
孟子阐述如何对待错误的态度。
孟子把古今“君子”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做了比较。
古代君子知错就改,不文过饰非;
现在的君子(孟子所处的时代),有错就想方法掩盖。
说明孟子不贪图荣华富贵,不为金钱所收买,而是以“王道”是否在齐国实行来决定是否留在齐国。
说明孟子是一个坚持自己的基本原则的人。
想要挽留孟子,最重要的是要劝齐宣王改变态度,重用孟子,而不是用空话挽留。
反映了孟子行为处事的灵活态度。
一个人胸怀平治天下的抱负,就不能以小节自限。
要做到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既要严于义利之辨,又不要做气量偏狭、自命清高的“小丈夫”。
这种想法跟孔子所说的管仲不拘小节,而讲究大节的行为相类似。
反映了孟子平治天下的坚定信念和不怨天尤人的高尚品德。
反映孟子考虑的不是名利和钱财,而是重视理想和抱负能否实现。
卷五
滕文公上(阐述人性善的问题)
孟子提出“性善”,并勉励滕文公学习圣人之道。
孟子认为滕国虽然是个小国,如果滕文公学习尧舜,也可以有一番作为。
孟子针对滕文公办理父丧之事,谈了两个问题:
一是要求滕文公以身作则,治丧要遵循“礼”制,这样老百姓才会从善如流;
孟子的这种思想和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是提出“行仁由己”的原则,强调个人蹈行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孟子仁政的重点是“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和孔子说的先富后教的思想是一致的。
孟子的主可以概括为四点:
①“取于民有制”,老百姓的负担不能太重。
②对人民征收要有一定税制,主采用“助法”。
③兴办庠、序、学、校,教育百姓。
④恢复井田的共耕制度。
孟子的爱民思想是值得称赞的,但他的仁政主中理想化的成分较多。
孟子驳斥了农家许行的学说。
农家许行的主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他们假借神农氏的名义,主食为八政之首,坚持农业生产。
二是主国君也要与百姓并耕而食。
三是其他生活用品用粮食交换。
孟子从两个方面反驳许行的学说:
①以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反驳许行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②从事物间存在质的差别性出发,批驳许行的平均主义。
另外,孟子谈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师生之情。
孔子以德化人,把门人看做自己的子弟,弟子们也事师如父。
孟子批评墨家“薄葬”和“爱无差等”的主,强调孝在各种人伦品德中的优先地位。
卷六滕文公下
第一、二、三、四章主要是论述士人讲究气节的问题。
在实现理想的面前,孟子的态度是既要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尊,但也不故作清高,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
他认为不能为个人私利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出卖自己的人格和良心,这与孔子所说的士君子为人的基本原则一致。
论述士的气节问题。
其中孟子认为女子不能违背父亲和丈夫的意见,这是狭隘的。
孔子和孟子都提倡士人做官,但做官要走正道,要符合“礼”制度,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官职。
孟子认为,“士”的职责是宣扬“仁义”,农夫的职责耕种收获粮食,这是社会分工不同;
“士”和农夫都“有功”,都应当“得食”。
他主根据客观效果给予报酬,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取舍。
本章从国势强弱角度提出施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作为一个教育家,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
孟子阐述士应当遵守礼制,不能主动去拜见诸侯。
如果士要见诸侯,那就要走正道,办正事,而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私利去拜见。
孟子主人要知错就改。
反映孟子积极捍卫儒家学说,坚决反对朱、墨翟学说的态度。
朱主“为我”,这是极端自私;
而墨家主“兼爱”,这是极端的利他。
十孟子认为人们眼中的“廉洁之士”仲子时位“伪廉士”。
因为他把所谓“廉”极端化了,想万事不求人,实际是不可能做到的。
他连父兄君臣上下都不要了,这是抛弃了大义。
因此,不能把他的小操守误认为是他的大操守。
卷七·
离娄上
第1、2、3、4、5章主要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
这五章孟子阐述的仁政思想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崇尚人治,道德教化,但并非否定法制,而认为“徒法不能以自行”。
二是主法先王,率由旧章,认为尧、舜、汤、文、武等先王之法是治国永恒不变的准则,这是有局限性的。
孟子提出治国应当做到:
一是国君必须效先王,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国家。
二是在高位者必须是仁者,国君身教重于言教,只有以身作则,百姓才会心悦诚服。
三是提出对臣的要不能“事君无义,进退无礼”,强调臣子对国君要恭敬。
(但不是绝对的顺从)
从正面说明无论为君为臣,都要效法尧舜;
另外,还从反面说明“不仁”的危害。
孟子阐述“仁”与“不仁”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
不管是个人的荣辱安危,还是国家的兴废存亡,都取决于是否行仁义之道。
孟子主“反求诸己”,这是儒家修身的要诀。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不要埋怨别人,而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
孟子提出,国家、社会的根本是国民素质,因此要治理好国家,就应当提高国民素质。
谈论治国与巨室之间的关系。
孟子提出通过修德来使其心服,巨室心服了,道德教化就能畅通无阻地宣扬,这样天下才能够和谐安定。
孟子认为,天下有道,社会有序,道德平庸的人被道德高尚的人役使,才能一般的人被才能高超的人役使,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天下无道,小国被大国奴役,弱国被强国奴役,这种弱肉强食也是天理。
无论大国或小国,要想天下无敌,唯一的途径就是实行仁政。
阐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因与外因的关系。
孟子主因是起主要作用的;
二是天命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承认天命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对西周以来天命观的修正。
阐述了“仁政”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君要想得到民心,必须施行仁政。
孟子认为一个人说话、做事要坚持仁义,不应当自暴自弃。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承认宇宙间有“道”的存在。
儒家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问题,他所说的道,实际上是指“仁”。
儒家认为,“道”不在外面,不在远处,就在人的心里。
因此,孟子认为行道,要从身边做起,从加强心修养做起,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孟子认为一个人要待人以诚。
无论是对父母或朋友,还是为官从政对百姓,只有以诚待人,才能感动别人。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才能得天下,而得民心很重要的一点是:
奉养老人。
得到老人的心,在老人的感召下,也能得到年轻人的心,这样就能天下归心。
本章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孟子一是反对那些帮助贵族敛财的人,二是反对诸侯间的侵略战争。
孟子认为,诸侯之间的不义之战实指是争夺土地。
孟子主观察人要“听其言也,观其眸子”。
孔子主观察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孟子针砭伪善者。
孟子认为,“恭”和“俭”不是装出来的。
因为,对于“辱夺人”的国君,不要轻信他所说的,更不要为他装出来的笑脸所迷惑。
十七
体现了儒家通权达变的思想。
孟子主做事要讲原则,但也应知道变通。
十八
孟子作为教育家提出的“易子而教”是符合教育原理的。
十九
阐述了“善”与“孝”的关系,提出人首先要养护好自身的善性,才能真心诚意地奉养父母。
二十
国君要以身作则,起模作用。
国君正,则天下人正。
天下人正,则国家安定。
孟子的这种思想是和儒家身教重于言行的观点是一致的。
二十一
在个人修养方面应注意如何对待别人的赞美和非议。
二十二
主讲话应当谨慎,不能信口开河,这和孔子说的“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十三
好为人师者自以为是,自满自大,喜欢人阿谀奉承,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不足以为人表率。
二十四
孟子提出,尊敬长辈是本分,不能找借口违“礼”。
(古时的师生关系,仅次于君臣、父子,所谓“天地君亲师”)
二十五
孟子不愿乐正子学习古人之道,只是为了生计,而奔走权门。
二十六
孟子认为,不娶无子是最不孝的,显然是从封建社会立场出发的。
二十七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高尚品质,就在日常生活中体现。
仁义是根基,智与礼乐,都是从仁义生发而出;
而
仁义最核心的是孝悌。
二十八
孟子通过讲述舜不以天下大悦而归己为重,而以侍亲尽孝为根本,通过孝心来感化天下人的行为,体现了“孝”在治国中的重要性。
卷八·
离娄下
说明历代圣王所持的道义准则是一样的,都是以民为本,实行仁政。
孟子对子产的“惠民”(用自己的车帮助人们过河)提出批评。
孟子认为治理国家应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困难,而不是搞小恩小惠。
第三、四、五章是关于君臣关系的论述,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提出君臣关系是相互的。
君臣关系的好坏,决定于国君,但他反对对君主的“愚忠”。
民本思想在君臣关系上的体现。
孟子主对国君不是惟命是从,逆来顺受,而是要以“义”为准,以国君对百姓的态度来选择是否拥护他。
孟子主做事不能违背“礼”,不能违背“义”。
孟子主有德才,要负起教育“不中”、“不才”的责任。
如果不对他人进行教化,那就跟没有德才差不了。
“有所不为”与“有所为”选择的标准是“仁义”。
告诫人们不要宣扬别人的不善。
赞扬孔子恪守中庸之道。
主为人处事要讲“大信”,而不是讲“小信”。
说话和做事讲信用,这是可贵的品质,但不能绝对化。
是否讲“信”,取舍的标准是“义”。
人不能失去“赤子之心”。
孔子对丧事的主是重真情,反对形式,而孟子却主厚葬,这就有点奢侈了。
另外,墨家是反对厚葬,主薄葬。
孟子认为,人只有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高深的造诣。
这样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做学问首先要博览群书,能够详尽地解说它,然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才能用简约的语言说出它的精神实质。
孟子主身教重于言教。
自己只有以身作则,道德教化才会有效果。
讲话要有根有据,要说真话,这样贤者才会被重用,发挥才干。
以水为喻来说明人生的道理:
一是认为一切事物都要有本源,就像有源之水,才不致枯竭。
二是讲无本之水,只是昙花一现,不能持久。
无本之水不会长久是名不符实,应引以为耻。
孟子以舜为例说明,人与禽兽的差别在于人性善,有仁义之心。
一个人如果利欲熏心,良心泯灭,那就与禽兽无异。
另外,还要注意孟子所说的“仁义行”与“行仁义”的不同,“仁义行”是指出自本心,“行仁义”是指克服私心才能做到。
孟子认为,效法圣王,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孟子对孔子的赞美。
孟子以儒家的承前启后的接班人自任。
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但所选择的不能违背仁义。
孟子认为,羿被逢蒙所杀,羿也有过错。
一是收弟子不慎重,没有注意对方的道德人品;
二是羿只教技术,不教做人。
而孟子对庾公之斯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体现了孟子在对待君臣关系上不主“愚忠”。
孟子主性本善,但很注重的是后天的“养善”。
孟子反对主观臆测。
认为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智者”应当掌握这种规律。
孟子所说的“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规律。
反映孟子为人处世的态度,也可看成是他遵守礼制。
孟子不想趋炎附势,而且平时就看不惯王驩的为人,所以不想与他说话。
孟子主君子一定是要以仁与礼待人,二是要反思自省。
孟子认为,君子要不断自我检查、修身省己,努力向善。
君子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爱人”“敬人”。
二十九
孟子认为,处境不同,表达仁的方式不同,但心实质是一样的。
另外,本章可以看出,儒家对在盛世和乱世中处世所持的态度。
三十
儒家评价一个人很重要的道德标准是:
能否尽孝。
孟子没有人云亦云,而是详细分析匡章与一般认为的五种不孝无关。
认为匡章不是不孝,而是“子父责善而不相遇”。
三十一
孟子认为,曾子的离开和子思的不离开是符合“礼义”原则的。
三十二
孟子认为,不仅自己甚至圣人尧、舜也同一般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看一个人不是看表面现象,因为仁与礼是存于心的。
三十三
本篇讥讽了钻营无耻的人。
齐人的妻妾,良知未泯,对丈夫的卑劣行为感到羞耻,相对而泣。
卷九·
万章上
孟子对舜尽孝的赞美。
舜拥有财富、地位、民心、美女等,却还是忧愁。
因为舜无论自己怎样孝敬父母,只要得不到父母欢心,就会深深自责,认为自己不孝。
(孝悌为仁之本)
体现了孟子通权达变的思想。
舜的不告而娶,孟子认为是舍小从大,权衡得当,符合正道。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也说明了圣人之心,能容得下天下。
孟子对舜的赞美。
舜在当了天子之后,不因为袒护弟弟而放弃君臣之礼法,也不因为坚持礼法而放弃兄弟的情义。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人伦关系不应有所变化,还应该以同样的心态,孝敬父母长辈。
另外,本章中提到的“以意逆志”是指设身处地以自己的体会去揣度作者的本意。
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孟子认为,舜能否继承帝位,不是决定于尧,而是决定于天。
天的决定是根据民意,孟子主“天意”与“民意”的同一,这种“君权天授”实质是“君权民授”,与汉儒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是不同的。
孟子主禅让制,是以民心向背为依据的,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传贤不传子的禅让制度,禅让制度有三个优点:
一是可以避免争权夺位而爆发战争,给人民带来疾苦;
二是让贤德的人治理国家,可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三是旧国君对未来国君有一个认识扶植的过程,能够了解老百姓对新国君的态度。
)
本章是孟子对伊的赞美。
伊以“仁义”为准则,先是“独善其身”,后来“以天下为己任”,成为一代圣人。
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交友要谨慎,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二是一个人的品行,可以通过他所交往的朋友来判断。
孟子对百里奚的赞美。
卷十·
万章下
孟子认为伯夷是“圣之清者”,伊是“圣之任者”,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他们都有自己的局限。
而孔子是“圣之时者”,能够审时度势,因时而处,克服了他们三个人的局限。
另外,孟子主“智”与“圣”应当合一,才能取得圆满的效果。
主要阐述周朝的官爵和俸禄制度。
孟子主交朋友应当没有任何私心,要诚心诚意。
这样结交的朋友才靠得住。
阐述交际之道。
交友是要交心,要心心相通。
交际只是人们之间的表面往来。
本章孟子所说的交际,实际是指君臣上下间授受去就的关系。
孟子针对万章的提问主要谈了三个问题:
一是主不能辞退长者的赏赐;
二是认为遵循道义交往,按照礼节来往,这样的馈赠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馈赠是犯法的,则不能接受;
三是提出以孔子的行动作为衡量的标准。
孟子主对不义的诸侯应当区别对待,这实际上也是儒家通权达变思想的体现。
儒家主做官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是为了丰衣足食。
如果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去当官,就应当只做小官,恪尽职守。
如果不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去当官,那是为了贪图富贵,是可耻的。
论述君主养士尊贤之道和君臣关系,强调君主队士人应有合乎礼节的尊重。
孟子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主有常职的有常禄,无常职的无常禄,认为无职而受禄是不合礼的;
二是认为士人偶尔接受国君周济是可以的,而赏赐则不能接受,如果国君尊贤,就应当给他适合的职位,而后赏赐,这才是合乎礼的;
三是国君对待贤者不能居高临下,而应当以对待师友的态度与其相处。
论述国君招臣之礼和国君召见庶人和贤者之礼,以及君子怎样正确对待与国君的关系。
孟子主君臣关系应当严格按“礼”行事,对于违礼的事情,应当拒绝。
主交友要广泛;
二是提出读书解诗,应“知人论世”。
主臣下对君主不能盲目服从,不能愚忠,而是要匡君谏主,对于有“大过”的国君,则应当另立国君。
孟子的这种思想,是出于爱民的情怀。
本章还谈到了贵戚之卿和异姓之卿的区别:
异姓之卿只对国君负责,如果反复劝谏国君都不听从,可以选择离开,而贵戚之卿不但对国君,更要对社稷负责,如果反复劝谏,犯大过的国君不能改过,可以另立新君。
卷十一·
告子上
第一至三章是孟子与告子之间围绕“人性”的辩论。
本章孟子驳斥了告子“性犹杞柳”的论调。
告子认为,人性自然,不含道德因素,像自然生长的杞柳一样,后天是什么样的,取决于怎样加工。
孟子认为告子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
(按照告子的观点,必须砍伐、伤害杞柳才能制成被杯盘,那么“仁义”也必须伤害、毁坏人性才能成。
本章孟子驳斥了告子“性犹湍水”的论调。
告子认为人性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是中性的。
孟子则认为,善始人的本性,就像水要向下流一样,而且认为人性也可以改变,就像水在外力作用下改变运动方一样。
显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也要注意后天的养护,否则人也可能变成恶的。
孟子用类比的方式驳斥了告子“生之谓性”的论调。
告子提出“生之谓性”只是说明了人的动物性,而没有体现人与动物的不同,也就是抹杀了人性。
孟子主性善论,是把人当人看,强调了人与动物的不同。
第四、五章主要辩论义的在性问题。
告子主“仁义外”,他错在只把“义”看成客观事实,忽视“义”和人的心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