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Word格式.docx
《实施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有利于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新课程能否有效实施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向教师要质量,很少思考怎样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不少老师靠向学生、家长加压力,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做大量的习题来“拼”成绩,也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教学。
同时,由于没有一定的学习、研讨保障机制,就是教师有学习、提高的愿望,也得不到相应的支持。
大力推进校本教研,首先通过制度建设使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在学校取得合适的地位,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研究的机会。
校本教研制度的价值在于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每节课,重视教师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保证教师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学习、自我反思和合作研究,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三)有利于中、小学校内部和校际合作教学研究机制的建立。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解决学校新的课堂实施和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根本出发点,首先强调建立、完善校内教研组织(备课组、教研组),加强校内教师间的研究和交流。
另外,对一些教师人数较少、学校内部教学研究难以开展的学科或教学改革中的重点、焦点、共性问题,通过区域教研网络,形成学校间、学区(片)教师间开展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解决每一个学校、每个教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保障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四)有利于各级教研机构建设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校本教研一方面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另一方面要求各级教研机构要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在加强教研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求教研人员深入课堂,与教师共同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研机制,形成区域互动、合作交流、民主开放的教学研究氛围,提高教研机构教学研究的水平。
(五)有利于缩小不同地域、学校间的差异,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校本教研强调整体谋划,区域推进。
这样,首先增加了教育行政部门对所有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关注;
另一方面,通过分类指导,政策扶持、人力资源支持等,缩小本地区学校间的差距。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教育、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二、校本教研需要行政推动
(一)强化行政推动的作用。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区域推进,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新课程不断深化的重要举措,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评估结合在一起,纳入常规教学管理。
在教研制度重建、学区规划、部门协调、资源统筹、过程监控及督导评估等方面发挥组织、指导和管理作用。
(二)建立适应本地需要的推进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
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不均衡状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地区和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要特别关注农村学校,通过定点联系、指导教研组活动的机制,形成以学区(片)为基地的农村联片教研网络,推进广大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同时,鼓励和组织城镇中小学校和优秀教师为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提供帮助,使每一位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得到提高,使每一所学校都能有效实施新课程。
(三)加强教研机构能力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学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工作的指导,提高教研机构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服务基层的能力。
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对教学研究机构在编制、经费、政策、工作条件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
把教研机构建设成当地的教学研究中心、课程研究中心和教学资源经验交流中心。
(四)加强本地化专业队伍建设。
要严格本县(市、区)教研人员的任职条件,不断提高在职教研人员的专业素养;
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员队伍,积极培养、选拔、聘请优秀教师为兼职教研员;
县(市、区)要成立学科教研组,改变“一人教研”的现状,健全学区(片)、学校教学研究组织,学区(片)要建立学科教研组,学校要建立教研组和备课组(办学规模较小的小学,可只设教研组);
要明确教研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职责要求,充分发挥他们在校本教研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式、经验总结、成果推广等方面的组织、引领作用。
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一)各级教研部门要在校本教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各级教研机构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研部门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
过去教研部门形成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指导与管理,重视教学质量的考查与测评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过去实行的统一课程计划的原因。
新课程的课程计划则是弹性的,课程管理由国家统一管理变为三级管理,鼓励学校以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所以,各级教研部门必须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实现重心下移、阵地前移。
(二)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增强教研人员为基层服务的能力。
教研队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严格任职条件,健全教研员队伍。
省、市、县教研部门要严格教研人员的任职条件,配齐教研员队伍。
二是提高教研员的业务水平。
新形势要求教研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较高的研究素养和能力,以及符合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管理组织能力,特别是要具有较高的研究素养与能力。
首先,教研人员要具备研究者的风范;
其次,要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
第三,在教研工作中能上得讲台,善于发现、提出、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教研部门要对现有教研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不能胜任教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令其挂职到学校锻炼或另行安排其他工作。
(三)各级教研人员要转变角色,成为新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者、合作者。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教研员往往是教学的指导者和鉴定者。
面对新课程,教研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实施对自己的挑战,主动和教师共同开展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探索在教学中全面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要深入课堂,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面对面地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
要敢、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引领作用,于现身“说法”,做既能说课评课,又能拿粉笔上课的教研员,发挥在校本教研中的专业引领能力。
(四)与教师合作,开展主题研究。
教研人员要利用信息、资源较多,专业水平、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优势,依托学科中心组、学区(片)、学校教研组等,进行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共性问题的专题研究。
要注意从教师教学实践中发现、生成研究主题;
通过理论学习、经验总结和反思,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认识和策略;
选择典型教材内容,进行课例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研讨,检验认识和策略的科学性、有效性,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认识,研究改进方案;
再次进行跟进研究。
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把主题研究的过程作为培养本地化专业队伍的平台。
四、完善、创新学校教研制度和教研活动
(一)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把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纳入制度化轨道。
校本教研要长期健康开展下去,既要依靠思想认识的发动,也要靠必要的制度规范和保障。
校本教研制度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以“教师为本”,目的在于指导、服务与保障教师的教学工作,确立一种新的教学研究秩序。
其主要内容包括:
1.组织领导机制:
(1)学校领导领导教研制度。
要明确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校长及领导成员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要分包学科或课题、听课评课、参加活动、指导教研,并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
学校教务处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教务主任是主要责任人。
学校要制定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由教务处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3)教研组管理制度。
要科学设置教研组、建立校际间教研协作组、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建立一种促进学校、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
目前,重要的是要改革教研组设置办法,既按学科设置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又交叉设置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评价等适应新课程的综合教研组,以及跨校教研协作组,以加强学校、教师、学科之间的沟通或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校、学科本位的倾向。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主要应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等。
3.课题规划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本校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确立课题进行研究。
要制订包括课题规划、立项、开题、研究、过程管理、结题、验收、档案管理等内容在内的管理制度,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要关注解决学校层面问题的课题,改变过去只关注教师科研论文和“大”科研课题的现象。
4.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
这方面的制度主要应有集体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带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示范课公开课展示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制度等。
5.学校内部教研的服务制度。
包括专业支持、校本培训、经费、信息、物资等多方面的服务保障。
6.学校内部教科研的评价与奖惩制度。
实施校本教研,要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比如教师校本教研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等。
(二)聚焦新课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校本教研的重中之重。
对学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课前研究。
首先是加强对课标、教材等文本的研究。
从课例研究的实践看,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因为对教材内容、目标理解把握不准。
所以,要做好课前的教材研究,实实在在地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而不总是课后才发现)。
另外,加强教学设计的研究。
新课程要实现三维目标,在认真研究、理解教材的前提下,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设计紧密衔接的教学环节,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关键,是校本教研的重中之重。
所以,课前研究应该成为学校学科教学研究的主体活动。
第二,加强对学生的研究。
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教学方法必须针对学生。
随着教学的发展,个性化的教学越来越重要。
个性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己的教学要有别于其他人,二是要针对具体的学生。
所以,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研究,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选择有研究价值的内容进行课堂观察、课后研讨。
对于教材中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变化较大或重点内容,对于有创新的教学设计,可通过教师间互相听课、备课组课例研究等,进行课堂观察、课后研讨,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校本教研有两个层次。
一是问题层次。
校本教研研究的“问题”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教学问题、真实问题、自己的问题。
二是研究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升华。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都能作为可研究的问题。
能否成为研究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能否根据行为现象,发现并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对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教学管理者要进一步把其概括、提炼、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唯其如此,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究。
(三)创新教研方式,建立校本教研员队伍。
创新是一切进步的源泉。
以校为本教研也是如此。
要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就应该鼓励创新。
要在教研队伍建设上创新。
比如,建立校本教研员制度。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问题的解决,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自身,而不是外界的力量。
于是,部分发达地区和实力雄厚的学校开始在学校层面上单独设立教研员岗位,这样,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人员就应运而生了。
校本教研员或兼职,或专职,成了学校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相对于传统的教研员,校本教研员立足于解决学校自身发展中的教育问题,针对性更强,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指向教师和教学,更容易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四)鼓励学校建设新型校本教研文化。
校本研修文化在这里指的是学校在进行校本研修活动时,依据学校自身特点,利用各种资源,构建适合于学校进行校本研修活动的文化氛围的过程。
它是一种动态的文化。
新课程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
新课程需要学校建立新的教研文化,需要学校对教学常规和管理常规进行改革。
通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文化,能够促使学校建立创造一种有利于每个教师发展的文化氛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研讨、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从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
从本质上讲,校本研修文化是一种教师群体文化。
它是在继承以往歌颂教师的“红烛”精神的基础上的发展。
“红烛”精神关照下的教师是:
燃烧自己,照亮学生;
而研修文化追求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只有教师的自主发展,才有学生的更大发展。
(五)开发信息技术资源,提升校本研究水平。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教科研部门人手紧,参与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少,广大教师教学任务重,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设施支持校本教研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能够以其开放、快捷、互动等特点,为校本教研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支持,提供宽广的交流平台和合作空间。
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校本教研呢?
我认为一是教育局要办好教科研网站,加强专业引领,促进合作交流。
二是利用网络开发课程资源,创新备课方式,引领教师在合作开发中学习研究。
把个人备课发展为集体备课,把备课创新为远程网络协作备课。
教师通过远程教育设备,通过现代手段,建立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教案复备的备课方式。
它变一人备课为大家备课,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教师可以随时对教案进行修改,使备课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成为大家学习的一个过程。
教案永远都是新的,因为大家随时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从而使一个人的智慧成为大家的智慧,也让大家的智慧催生每一个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