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型前置胎盘.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226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凶险型前置胎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凶险型前置胎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凶险型前置胎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凶险型前置胎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凶险型前置胎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凶险型前置胎盘.ppt

《凶险型前置胎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凶险型前置胎盘.ppt(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凶险型前置胎盘.ppt

衢州市人民医院衢州中心医院浙江大学衢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衢州中心医院凶险型前置胎盘产科傅向红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定义:

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常伴有胎盘植入定义流行病学特征Chattopadhyay等报道在瘢痕子宫发生前置胎盘的患者中有38.2%并发胎盘植入,一次剖宫产后发生前置胎盘伴植入的比例为10%,而2次及2次以上剖宫产后发生前置胎盘伴植入的比例则高达59.2%,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围生期子宫切除率高达66%。

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胎盘植入的病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胎盘绒毛组织侵蚀能力与蜕膜组织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

最新研究表明不孕治疗史、剖宫产史、孕妇年龄增加均为前置胎盘的独立危险因素。

子宫手术史特别是剖宫产史可导致子宫内膜损伤,是前置胎盘伴植入的重要危险因素。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受损、切口处瘢痕愈合不良、绒毛及胎盘容易侵入肌层甚至浆膜层,形成前置胎盘伴植入。

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子宫切口瘢痕形成和内膜损伤加重,前置胎盘伴植入的发生率进一步增加。

凶险型前置胎盘导致严重产科出血、休克、DIC、围生期子宫切除率高,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及生殖健康,处理不当甚至可导致孕产妇死亡。

因此,尽早明确诊断、采取适当措施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患病率的关键。

产前诊断临床表现临床特点:

当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在孕中晚期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先露高浮、异常胎产式等,应该警惕前置胎盘的发生,其确诊需要影像学资料。

当影像学证据表明患者的胎盘位于子宫下段并覆盖子宫瘢痕时即可明确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患者发生产前出血的早晚及出血量多少往往与前置胎盘类型相关,通常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前出血早、出血量多,但是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孕晚期若无异常阴道流血应警惕完全性胎盘植入。

前置胎盘分类产前诊断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临床运用较多的是超声检查。

通过超声检查通常可明确胎盘的位置及前置胎盘类型,因凶险型前置胎盘常伴胎盘植入,因此其诊断焦点为前置胎盘伴植入的产前预测及诊断。

目前运用较广的是黑白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开始用于前置胎盘伴植入的诊断研究。

超声检查超声特征孕20周时如果胎盘位于前壁、到达宫颈内口,应该严密超声随访注意识别是否存在胎盘植入于子宫瘢痕处。

胎盘植入黑白超声表现为:

(1)胎盘后低回声区消失。

(2)胎盘后低回声区不规则。

(3)膀胱壁与子宫浆膜层的强回声线变薄、中断。

(4)局部团块突向膀胱。

(5)胎盘内出现“干酪”样无回声区。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

(1)广泛性或者局灶性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

(2)伴湍流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systolicvelocity,PSV)15cm/s的血池。

(3)膀胱子宫浆膜交界面出现过多血管。

(4)胎盘周围血管明显扩张。

三维多普勒超声表现:

(1)正面观整个子宫浆膜面与膀胱区血管丰富。

(2)侧面观胎盘部位血管丰富。

(3)侧面观胎盘小叶及绒毛间循环分界不清,血管分支杂乱。

三维多普勒超声敏感度可达100%,特异度可达85%,阳性预测值达88%,阴性预测值则达100%,认为其诊断效果较黑白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更好。

虽然超声检查是简单易行的检查手段,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胎盘组织侵入子宫肌层的程度。

基层医院缺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多普勒超声设备也影响了其尽早诊断。

磁共振成像检查:

近年来国外产科学界尝试运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来诊断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

MRI诊断前置胎盘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100%。

因此,建议对于怀疑胎盘植入患者可采取两步法提高诊断准确性,即首先使用超声诊断,如果诊断不明确则采用MRI诊断。

处理决策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处理需要产科、影像、检验、血库甚至ICU等多学科协作,应根据患者阴道流血量、有无休克、妊娠周数、胎儿是否存活,是否临产等因素综合判定,应该遵循个体化原则。

其处理包括期待疗法及终止妊娠两方面,应注意平衡孕妇及胎儿两方面的利益。

期待治疗与一般性前置胎盘类似使用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延长孕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没有产前出血的前置胎盘患者不使用药物仅密切观察更为合理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期待治疗中应该强调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指导孕期体重增加、尽力纠正孕期贫血,以提高患者对急性出血的耐受程度。

同时应该关注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努力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早产儿)出生体重,改善围生儿结局。

因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常伴发胎盘植入,其处理颇为棘手,即使欧美发达国家也强调在期待过程中及时将患者成功转至综合实力强、具备高素质医疗团队及高水平NICU的医疗中心,以利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抢救。

当基层医院收治既往剖宫产史的患者出现孕中晚期阴道流血时应尽早明确有无凶险型前置胎盘可能,尽早转上级医院治疗。

终止妊娠时机凶险型前置胎盘终止妊娠时机应考虑孕妇及胎儿两方面的利益。

国内教科书主张中央型前置胎盘期待至妊娠36周最合适。

英国2005年指南主张期待至妊娠37周以后,建议对于一般性前置胎盘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应在妊娠38周以上。

在期待疗法中如出现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或者胎儿窘迫则应紧急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的方式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兼有瘢痕子宫及前置胎盘的风险,如产前即明确或者高度怀疑胎盘植入则择期剖宫产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更好。

围术期处理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常出现严重产前、产时及产后出血、患者常继发休克、DIC,需要输血、急诊子宫动脉或者髂内动脉结扎、急诊子宫动脉栓塞及急诊子宫切除等措施,因此其围术期充分的准备及恰当的处理尤为关键。

围术期处理对于凶险型前置胎盘择期剖宫产优于急诊剖宫产。

术前应该充分估计手术难度,虽然凶险型前置胎盘特指继发于剖宫产后覆盖子宫瘢痕的前置胎盘,但是实际工作中若前置胎盘患者既往有子宫手术史如:

多次人工流产及清宫、子宫肌瘤挖除、子宫矫形手术等常伴胎盘植入,应该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

围术期处理此外患者既往下腹部开腹手术史常伴盆腹腔脏器粘连,增加了术中出血及脏器损伤的几率,也增加了手术难度。

术前应该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充分告知手术相关风险及可能采取的措施;术前准备充足的血液制品;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手术选择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及麻醉医师。

如条件许可选择区域性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者腰硬联合麻醉)可满足手术需要,当盆腹腔粘连严重导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偏长时也可减少麻醉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腹部切口宜选择下腹正中纵切口以利于术野暴露及抢救,当进腹困难时注意避免膀胱、肠道损伤,可将膀胱内充盈生理盐水明确膀胱界限,也有主张术前常规通过膀胱镜安置输尿管支架避免术中损伤输尿管,进腹后仔细检查子宫形态、子宫下段情况,若子宫下段菲薄、血管怒张,应高度怀疑胎盘植入,尽量下推膀胱反折腹膜,以免大出血切除子宫时误伤膀胱。

围术期处理子宫切口宜选择在胎盘较薄处,迅速取出胎儿,减少胎儿失血,或者选择子宫体部切口避开胎盘。

术中需仔细检查胎盘附着部位,一旦发现为完全植入性前置胎盘时,应考虑将胎盘完全留在子宫内,迅速缝合子宫切口并行子宫切除,或者及时切除子宫,挽救产妇生命。

盲目徒手剥离胎盘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应该尽量避免。

围术期处理对于部分植入性前置胎盘也可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如植入部分楔形切除、胎盘植入局部搔刮并用可吸收线8字缝扎出血点,宫腔纱条填塞、宫腔气囊压迫等,必要时可行双侧子宫动脉、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和子宫背带式缝合。

若有急诊血管介入条件也可快速评估患者病情,施行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

可将多种外科止血手段灵活运用,减少患者出血、保留患者子宫及生育功能。

一旦出血难以控制时应该当机立断作出子宫切除决策以挽救患者生命围术期处理胎盘植入保守治疗的尝试药物保守治疗:

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MTX)、氟尿嘧啶(5-FU)、米非司酮(RU486)、天花粉及中药等尚无统一用药方案超声引导下使用MTX或者5-FU局部用药保守治疗期间通常每周复查血-HCG监测滋养细胞活性、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胎盘血流信号、胎盘大小变化等,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用药,同时应促进宫缩及抗感染治疗。

也有报道在超声引导下使用MTX或者5-FU局部用药致使胎盘绒毛坏死、脱落。

当患者血-HCG明显降低、残留胎盘无明显血流信号时可考虑在超声监测下清宫,注意作好急诊子宫切除准备。

对于保守性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产褥期阴道大出血等情况,应及时行全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2010年一项多中心研究认为具备相应条件的医疗中心可以选择恰当的胎盘植入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可以保留患者子宫及生育力,但仍有少数并发症发生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即剖宫产术后发生的前置胎盘覆盖子宫疤痕,胎盘植入发生率高,往往发生严重的产科出血、休克、DIC、围生期子宫切除率高,其诊断及处理不同于一般性前置胎盘。

在整个诊断处理过程中应该强调早期明确诊断、优化转诊流程、合理期待治疗、重视围术期处理及产后出血抢救等环节,注意诊断和处理的实效性,作好防止和抢救出血的一切准备,可以明显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患病率,改善围生儿结局。

对此病的诊治长期以来没有大的变化,良好的结局取决于术前充分的准备,特别是血制品的充足。

术前孕妇的基础血红蛋白水平也不能太低。

由于孕产妇死亡有一半以上是出血导致,去年召开的亚太区贫血协作会议专家共识中,将孕妇贫血的标准降低,血红蛋白80-90g/L即为重度贫血,90-100g/L为中度贫血,小于80g/L即为极重度贫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据说此标准已经被FIGO认可。

5.21在成都举行的FIGO教育交流暨西部地区妇产科学术会议上,来自美国的FIGO专家曾介绍他们的经验,也是重点强调了术前血制品的充足准备。

术前即把备有810U的冰箱推入手术室,术中如果出血多,半小时内可再合10U的同型血,这样才能保证术中循环的稳定,大大降低了产妇死亡率。

对于手术方式,广东有些医院做了大胆的探讨,减少了出血,大大提高了保留子宫的成功率。

具体如下:

手术时做较高的纵切口,根据术前超声提示,选择子宫表面怒张血管较少区域,尽量避开子宫下段胎盘着床部位,作古典式剖宫产。

娩出胎儿后不取胎盘,直接缝合子宫切口,待术后行介入下子宫动脉栓塞术,减少出血。

胎盘组织坏死后,一般在术后36个月多能自行脱落、排出。

通过此法可以使三分之二的产妇子宫得以保留。

查阅资料,也有其它方法可以借鉴。

江苏省人民医院采用术前施行子宫动脉置管,以利于术中介入栓塞快速止血。

同时请泌尿外科医生置双侧输尿管支架,为防止损伤膀胱和输尿管做准备。

胎儿娩出后迅速推入栓塞剂将可能出血的血管堵塞住,阻断了子宫动脉的血流,再行下一步处理。

也有不少成功保留子宫、减少出血的报导。

在华西,还看到了手术中其它减少出血的方法,感觉简单易行,值得推广,与大家分享:

进腹后,取一根消毒过的压脉带从子宫后方绕过,两端拉向子宫下段前方,为保障胎盘血供,暂不拉紧。

选取子宫体部纵切口,避开胎盘着床部位。

因该病主要是胎盘娩出时大出血,甚至植入不能娩出,故胎儿娩出后先不急着娩出胎盘,将压脉带两端拉紧、血管钳夹持固定,把子宫下段捆起来,阻断子宫血供,再娩出胎盘。

如果发现胎盘植入广泛,可不娩出,直接行子宫全切术,也可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

后者尤其适合血源相对不足但又必须急诊手术的基层医院,对于术前超声提示胎盘植入可能极大、估计出血很多而子宫保留希望渺茫时,不尝试剥离胎盘直接行子宫切除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