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43《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2073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43《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43《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43《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43《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43《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43《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43《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43《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243《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答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下列玩具中,侧重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玩具是()

A.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棋类玩具

12、关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A.都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13、选择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

B.安全、卫生

14、儿童与其他孩子操作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且同一个空间里进行,但相互之间不作交往的游戏形式是()。

C.平行游戏

15、在游戏中,幼儿拿勺子假装给布娃娃喂药、奶喝,这种游戏行为属于()游戏。

B.象征性

16、福禄贝尔认为能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是()

C.恩物

17、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活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指出了方向。

他是()

B.杜威

18、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

A.玩恩物及进行作业

19、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贝特森

20、下面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是()

A.弗洛伊德的游戏动机说

21、关于国外儿童游戏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心理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22、提出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是()

B.斯宾塞

23、使用“娃娃游戏”作为游戏治疗技术的理论流派是()

B.精神分析理论

24、以下游戏理论中,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有()

B.游戏的元交际说

25、现代学前教育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B.游戏

26、认为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过程的是()

A.“复演”说

27、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而表现与发展起来的功能特征,包括创造性,独立性与()

C.主动性

28、创设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是()

C.确保儿童的身心安全

29、角色有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30、规则游戏的核心要素是()

A.玩法

31、以下行为中不属于儿童游戏外部可观察因素的是()

B.动机

32、游戏练习论的提出者是()

A.卡尔.格罗斯

33、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持这种观点的是()

D.娱乐论

34、下列游戏中,最适合亲子共玩的游戏形式()

D.嬉戏性游戏

35、荷兰学者胡伊青加说:

“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遵照命令的游戏已不再是游戏,它至多是游戏的强制性摹仿”。

说明游戏具有()

D.自发性

36、一般情况下,幼儿每天自由游戏的时间应不少于()

B.1小时

37、从游戏活动的评价方式来看,游戏评价包括()

B.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8、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3-6岁儿童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B.主动性对内疚

39、下列游戏不属于角色游戏的是()

B.跳房子

二、名词解释

41、恩物

本题参考答案:

恩物由教育家福禄贝尔发明,是一套以球体、圆柱体和立方体为核心而组成的教育材料,他称之为“恩物”,意味着它们是“上帝恩赐的礼物”。

42、剩余精力说

“剩余精力”说:

是最早出现的游戏理论之一。

认为游戏是机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吃、喝等)满足之后,仍有富余的精力的产物。

43、结构性游戏

结构性游戏指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物体或游戏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结构的活动。

44、同化

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45、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

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其中扮演的是儿童熟悉、了解的角色;

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成人、伙伴等;

角色游戏强调游戏中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46、指导游戏法

由教师提议或事先设计一个游戏,并在指导游戏时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至少部分控制游戏的进程。

47、生活预备说

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

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

主要理论观点:

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为成熟作预备性练习,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

游戏即是准备生活阶段一种练习本能的手段。

例如女孩玩娃娃即是为将来做妻子、做母亲养育子女做准备。

49、低级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

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意注意、情绪、冲动性意志等心理过程。

50、“前练习”说

“前练习”说:

是关于游戏的一种生物效用观,认为游戏是一种练习本能的普遍冲动,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

三、简答题

51、简述皮亚杰儿童游戏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有哪些?

皮亚杰儿童游戏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有:

第一,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忽略了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教育在儿童认识、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他只强调智力对儿童游戏发展的单向性影响。

他只看到智力发展对于儿童游戏的制约,而未看到游戏对智力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剥夺了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游戏与智力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作用的,双向的,而非单向的关系。

儿童的智力发展,只是影响儿童游戏发展的一个因素,儿童游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智力发展的一定水平只是儿童游戏的一个必要前提.

第二,试图用儿童游戏作为例证之一来说明儿童认知的特征,否认游戏是一种独立的活动形式,而只是智力活动的派生物,把游戏看成是缺乏主动性的被动的活动。

皮亚杰认为在游戏中儿童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只是努力地去适应先前的结构,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儿童在游戏中不仅发展了情感,也发展了认知;

儿童在游戏中往往产生积极的认知活动,创造力勃发,思维、想象、论点、记忆都十分积极和活跃,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对发挥儿童心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而并不是像皮亚杰所认为的只是具有消极的次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皮亚杰把个体作为活动的主体,强调儿童与环境交往的影响,而忽略了人的作用和影响;

注重让儿童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其实即便是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生的较低级的原始性游戏,也不是单纯地与物发生关系,它仍然有成人与婴儿的协同活动,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

52、简述玩具存在的问题。

玩具存在的问题有:

玩具的生产设计结构简单、功能固着、模式单一、玩法简单。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玩具,不管是机械装置的玩具、电动玩具,还是无线电遥控的,都将儿童自己玩耍的过程替代或剥夺了,一律是只要事先装上电池或上好发条,就可以让儿童看到它从头到尾的过程,大多数都是固定的玩法、一成不变。

儿童刚开始觉得稀罕、感到兴趣,时间一长就对它失去了兴趣。

即使是半成品玩具,留给孩子的也只有按设计好的模型去拼装,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的机会被好心地剥夺了。

因此,真正适合儿童需要的玩具是不多的。

据有关调查表明:

我国儿童玩具多数只适合4~8岁儿童,而能适合婴儿期、少年期儿童的玩具却为数甚少。

这充分表现玩具不能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需要,不是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而是违背了儿童的正常发展规律。

儿童在不会或者不愿玩的前提下,常常会把玩具作为发泄的对象,出现破坏玩具或随地乱扔玩具的现象,不利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53、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在艺术游戏区中的运用。

(1)在艺术区的音乐活动中可以通过沉默游戏、传声筒、音乐钟游戏活动等让儿童分辨声音。

(2)通过律动、合拍动作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3)通过色彩游戏,几何图形的拼贴创作游戏,撕纸粘贴等美术游戏活动,让儿童感受美、创造美。

54、简述自主性游戏讲评的内涵与价值。

(1)可以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分享经验,丰富游戏内容;

(2)可以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可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4)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幼儿进行自主性游戏时真实想法及情况,及时发现自主性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55、简述幼儿自制玩具和游戏材料的过程。

自制玩具和游戏材料的关键是过程的掌控,要做好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准备工作。

(1)结合材料确定目标。

利用原始废旧材料,根据园、班的实际情况进行玩具制作。

并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幼儿自己的设想,鼓励幼儿结合材料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2)集体讨论,明确重、难点。

让幼儿讨论明确哪一步是制作重点,哪一步操作比较困难。

解决了确重、难点问题,制作就相对容易了。

(3)具体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意志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体验制作玩具的乐趣与意义。

56、简述维果茨基关于游戏与幼儿发展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游戏领先于发展,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在游戏中,儿童似乎总是在试图超越他现有的行为水平。

游戏活动孕育着儿童新的发展可能性,游戏在幼儿的发展中具有建构和生成的作用。

57、简述皮亚杰关于游戏的认知本质和功能。

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个体正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协同活动来适应环境,即在与客体交往过程中,不仅要用已有的动作图式去同化或整合客体,而且也应根据客体的特点和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动作图式,顺应外在的变化。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游戏表现的是同化左右了顺应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或者说是同化顺应之间失去了平衡,即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当前的存在结构。

58、简述玩具和游戏材料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

玩具在儿童游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幼儿休闲的“工具”,更是幼儿学习的“伴侣”。

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玩具认识周围的事物,了解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真实体验。

(1)激发游戏的开展。

借助玩具幼儿与世界互动,使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说话,让世界变为可亲近可接受的、自己可控制的理想世界。

(2)提供练习能力的机会。

玩具让幼儿成为了强有力的参与实践的运动者,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情感与个性,真正体验游戏的乐趣。

(3)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

玩具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媒介,是幼儿关注自我和他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59、简述张雪门的幼儿游戏思想。

(1)游戏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工具,幼儿可以从游戏中得到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生活上的知识技能。

(2)游戏是实施幼儿园课程的一项教学活动。

教师事先备游戏课,确立明确的游戏教学目标,准备游戏材料,力图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同时更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要依据一定的方法来指导幼儿游戏。

(4)游戏教学化,游戏与教学融合,将游戏作为实施幼儿园课程的教材之一,但并没有明确地表示在游戏与教学的融合上的立场。

60、简述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并作出评价。

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分为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

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

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

由于过分强调对游戏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往往导致教师导演与指挥幼儿游戏,按照成人的想法让幼儿游戏的情况

61、结合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属性及结构要素,说说你对游戏的理解。

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属性有:

(1)自发性、

(2)自主性、(3)虚拟性、(4)体验性、(5)非功利性;

游戏主要由外部行为表现、游戏动机及内部游戏性体验、游戏情景及外部条件等要素构成。

我也同样认为游戏具有自发性、自主性、虚拟性、体验性、非功利性等属性,是幼儿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幼儿成长中的必经过程。

62、联系实际论述游戏中常用的观察方法。

(1)扫描法:

分时段定人观察。

对班里的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

(2)定点法:

定点不定人观察,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适合于了解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可以获得一些动态的信息。

(3)追踪法:

定人不定点观察。

事先确定一到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

被观察的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追随到哪里,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

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到幼儿在游戏全过程中的情况

63、联系实际理解游戏是一种意向性的活动

游戏是一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性活动。

首先,游戏是个体积极性的需要的实现。

游戏活动不仅可以直接满足个体的多种需要,而且本身就是个体成长的需要。

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游戏赖以实现的行为方式可能多种多样,就其产生或形成过程而言,无外乎本能、模仿和训练(学习)三种。

比如孩子的蹦跳、孩子学大人过家家,或者在家长的引导下进行的游戏活动。

因此,游戏不是认识活动本身,而是在认识指引下的意向性活动,即以一种积极(正向)的方式对待现实。

其次,游戏是儿童对待现实的一种活动方式,并不排除游戏的认识功能。

在一定意义上讲,游戏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对环境的认识,反过来,把认识的成果迁移到游戏之中,与其说游戏是一种认识活动,不如说游戏是认识活动的继续,即认识的自我回归。

64、张杰在构建眼镜框时没能围合成功,他似乎失去了信心,准备拆除。

此时,教师立即介入:

“哟,这幅眼镜马上就要做成功了!

”张杰说:

“老师,镜框我搭不好。

”教师说:

“张杰,我们再加几片雪花片,看看行不行?

”说完,递给他两片雪花片,果然镜框围合成功了。

此时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笑着对老师说:

“成功了,成功了!

”当他将“眼镜”带上朝四周观望时,教师又介入了:

“张杰,这幅眼镜太好了,让我戴一戴,行吗?

“好。

”结合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要点,分析评价案例中教师的游戏指导的行为。

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有:

①幼儿对结构游戏有了初步的简单的结构计划,能按主题进行结构游戏;

②对结构游戏材料比较熟悉,能利用结构物展开游戏;

③具有独立整理结构玩具的能力;

教师在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有:

①教师应利用其他教育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幼儿对各种常见物结构造型方面的知识;

②教师主要通过巡回观察来了解幼儿的游戏状况,准确判断幼儿的游戏需求,适时把握介入的时机;

③教师既要鼓励幼儿独立建构,也要组织结构活动小组进行集体建构,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方案,进行分工,友好合作地展开活动;

④教师组织幼儿评议结构成果,鼓励他们独立地、自主地发表意见,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案例中的幼儿(张杰)在构建时能够有简单的结构计划并按主题进行结构游戏,目的性明确,但不会合理地使用结构材料,没有掌握建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产生了挫败感,影响了游戏;

教师则通过观察发现了幼儿的游戏状况,准确地判断了幼儿的游戏需求,适时把握介入的时机,并为幼儿提供技能经验,与幼儿共同探索、共享成功的喜悦,间接地提高了幼儿的围合技能,培养了幼儿的坚持性品质,使幼儿获得成功感,推动了幼儿游戏的发展。

65、请运用有关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价值的理论分析下面案例,替中一班的老师向家长作具体解说,以解除家长们的疑惑。

幼儿园里,一群家长围在“中一班一周活动安排表”前议论纷纷。

“怎么一天就上这么两节课?

”“一天有这么多的时间做游戏,玩要这么长的时间?

”“怎么这么多的游戏?

“我花这么多的钱,送我的女儿上幼儿园就是来玩的?

”“我们去找老师问问看。

游戏是符合儿童天性的活动方式,对于儿童发展的巨大价值。

(1)游戏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通过游戏的方式可发展幼儿走、跑、跳、攀登、钻爬、投掷等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质。

(2)游戏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游戏化的学习能培养和提高幼儿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与好感,增进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增长知识。

(3)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与同伴交流、协作,共同选择、组织游戏,制订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监督、评价自己与同伴的游戏行为,克服自我中心,发展了自制力,提高社会性发展水平。

(4)游戏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比如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成功体验多于失败的体验,使幼儿产生成就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5)游戏促进儿童创新意识与潜能的萌发,游戏是一种自主、自由、能动、充满想象的主体性活动,游戏的这些品性正是创新意识、潜能得以滋生的土壤。

儿童的游戏与学习是发生在同一活动过程之中的,对儿童来说游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在游戏中儿童会主动的、愉悦的感知生活,认识周围世界的认识,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