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1944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生物适应环镜 

生物依赖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生物改变环境

5.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阳光、水、空气等

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海洋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7.如图为某校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示意图,图中的乙属于(  )

无机环境

8.如图表示某池塘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 

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

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9.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河流后,哪种生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小鱼 

虾米 

水藻 

大鱼

10.6月11日“神舟十号”搭载3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并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你认为在太空中生活工作,下列哪项不是航天员必须携带的?

( 

水 

食物 

氧气 

照明灯

11.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龟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水草→鲫鱼→乌龟 

水草←草鱼←乌龟 

螺蛳←鲫鱼←乌龟 

螺蛳→鲫鱼→乌龟

1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鼠→蛇→鹰 

草→鼠→蛇→鹰→微生物 

阳光→草→鼠→蛇→鹰 

草→鼠→蛇→鹰

13.我国的草原面积约4亿公顷,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

,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草原保护制度建设,促进草原休养生息、永续发展。

下图为某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简图,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

3条 

4条 

5条 

6条

(2)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草是所有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

具有一定限度的自我调节能力 

受到DDT污染后,草中的DDT含量最高

二、填空题

1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如图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外,还要有________部分.

(2)写出图中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

(3)如果某种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那么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4)如果大量捕杀鸟类,使鸟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________,直至它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15.将各生物与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搭配起来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①绿色植物________ 

②硫细菌________ 

③腐生细菌________ 

④寄生细菌________ 

⑤草食细菌________ 

16.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影响豆苗生存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豆苗与杂草的关系是________.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影响水稻生存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水稻与害虫、害虫与青蛙的关系均是________.

17.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________。

三、解答题

18.请你把下面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并填空。

四、综合题

19.草、兔、狐、狼四类生物可构成一个简单的食物网,试绘出这一食物网,并回答问题:

(1)绘出食物网:

________

(2)兔是影响草生活的________因素,水分、温度则是影响兔生活的________因素.

(3)草的颜色一般为绿色,有利于吸收太阳光,兔的体色一般与栖息环境一致,有利于躲避敌害,这些现象说明生物能________一定的环境.草场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兔子数量激增又会破坏草场,这又说明生物对环境又有________

(4)在人绘出的食物网中,兔与草是________关系,狼与狐是________关系.

20.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水草、浮萍、水绵等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

(2)下列是表示该池塘中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一条是( 

阳光→水草→虾→鱼 

水草→虾→鱼→微生物 

水草→虾→鱼 

虾→小鱼→大鱼

(3)如果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性),则短期内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减少,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生物的数量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4)如果该池塘被难降解的有机磷农药污染,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____不断积累。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柑橘是热带水果,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柑橘生长,而北方温度低不适合柑橘生长,苹果是温带水果适合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北方,南方温度高不适合苹果生长,因此影响其分布最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难度一般,熟知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分析题意,进行解题。

2.【答案】B

【解析】①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为标杆不平衡,表示鼠的数量多,蛇的数量较少,鼠的营养级低数量多,蛇的营养级高数量少,符合物质流动的特点,所以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错误. 

②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每一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开始,只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吃他为止,故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蛇,正确.

③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因此若该生态系统被污染,则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是最多的,正确.

④在该生态系统中,草位于食物链的首端,是食物链的开始,根据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草,错误.

⑤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的,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老鼠就会由于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老鼠吃草籽、啃食草根、挖洞破坏草原,老鼠过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正确.

故选:

B.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大量杀鼠后会使蛇缺少食物而饿死,引起狐、鹰的数量发生巨大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

3.【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

同时由于在本生态系统中,除了麻雀外,还有其他的生物,不至于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或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

麻雀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能维持生态平衡.因此会影响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

A.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是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如果人为过度的干扰,就有可能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4.【答案】A

【解析】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体色,使得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这是一种保护色,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A符合题意。

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如: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

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

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

又如:

“大树底下好乘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5.【答案】B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要利用无机环境中的阳光、水、空气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分解者可以将这些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所以在理论上,没有消费者生态系统也能维持。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6.【答案】A

【解析】解: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此题是关于生物圈的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7.【答案】B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是非生物成分,因此,图中甲属于生产者,乙和丙属于消费者,丁属于分解者.

B

解此题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即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方面切入.

8.【答案】D

A、Z分布于较深的水层,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Z,A错误.

B、四种绿藻中W主要分布与最上层,B错误.

C、生态系统包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不能构成池塘生态系统,因为池塘生态系统还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误.

D、该池塘由于富营养化出现水华,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

D

生态系统包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

分析曲线图可知:

W主要分布与最上层.Z分布于较深的水层,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Z.

9.【答案】D

小鱼、虾米、水藻、大鱼组成的食物链是:

水藻→虾米→小鱼→大鱼.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

营养级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在四种生物中大鱼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河流后”,“大鱼”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D.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10.【答案】D

ABC、水、食物、氧气,都是航天员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

D、照明灯不是航天员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

所以,“照明灯”不是航天员必须携带的.

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而生物圈就可以满足生物生存的需要,所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时,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太空是一个高真空的环境,没有空气,因此宇航员必须携带人呼吸所必须的氧气,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以必须有营养物质.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都必需在水中进行,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因此还必需携带水分.

11.【答案】A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根据题干的叙述,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即该池塘中存在下列三条食物链:

水草→草鱼;

水草→鲫鱼→乌鱼;

水草→螺蛳→鲫鱼→乌鱼.因此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池塘中食物链的是水草→鲫鱼→乌鱼.故选: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

12.【答案】D

【解析】A、鼠是动物不是生产者,而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A不符合题意;

BC、阳光是非生物部分,微生物是分解者,食物链指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BC不符合题意;

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鼠、蛇、鹰它们之间的关系,D符合题意。

书写食物链的正确方法:

①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一级消费者结束;

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箭头相连,箭头依次指向下一级消费者,箭头两端的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

③在食物链中不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13.【答案】

(1)C

(2)D

【解析】

(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5条:

草→兔→狐;

草→兔→鹰;

草→鼠→狐;

草→鼠→鹰;

草→鼠→蛇→鹰。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A不符合题意;

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可见草是所有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B不符合题意;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动)调节能力,C不符合题意;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此生态系统中受到DDT污染后,鹰中的DDT含量最高,D符合题意。

1、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先算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算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

2、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而使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中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14.【答案】

(1)非生物

(2)树→虫→鸟

(3)鸟

(4)增多;

自动调节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外,还要有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的数法应该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

树→虫→鸟.(3)由于农药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和排出,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体内有害物质越多.鸟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鸟.(4)如果大量捕杀鸟类,使鸟的数量减少,虫子救会因失去天敌大量繁殖,数量增多,直至它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非生物;

(2)树→虫→鸟;

(3)鸟;

自动调节.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15.【答案】A;

A;

C;

B;

B

①绿色植物内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A生产者;

②硫细菌主要靠分解者硫化物获取能量,因此属于A生产者;

③腐生细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属于C分解者;

④寄生细菌主要从在活的动植物体上获取有机物生活,因此属于B消费者;

⑤草食动物直接吃植物,因此属于B消费者.

B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16.【答案】草;

竞争;

青蛙;

捕食

草盛豆苗稀,影响豆苗生存的生物因素是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句描写的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害虫捕食农作物,青蛙捕食害虫,这是一条食物链.听到青蛙在稻田里欢快的“歌唱”,人才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其中,水稻、青蛙和人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田间杂草长势旺盛,影响了豆苗的生长,它们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

害虫以水稻为食,青蛙以捕捉害虫为食,所以,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草,竞争,青蛙,捕食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17.【答案】捕食关系;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链状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没有分解者。

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所以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18.【答案】

【解析】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如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营异养生活,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

19.【答案】

(1)

(2)生物;

非生物

(3)适应;

影响

(4)捕食;

竞争(如果绘出的食物网中有狼捕食狐,也可填“竞争和捕食”)

(1)由草、兔、狐、狼四类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可构成一个简单的食物网,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兔会吃草,兔是影响草生活的生物因素,水分、温度则是影响兔生活的非生物因素.(3)草的颜色一般为绿色,有利于吸收太阳光,兔的体色一般与栖息环境一致,有利于躲避敌害,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草场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兔子数量激增又会破坏草场,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4)兔会吃草,所以兔与草是捕食关系,狼与狐以兔喂食,它们争夺相同的食物来源,狼与狐是竞争关系.

(2)生物 

非生物(3)适应;

影响(4)捕食 

竞争(如果绘出的食物网中有狼捕食狐,也可填“竞争和捕食”)

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及其食物链的书写和食物网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20.【答案】

(1)分解者

(2)C

(3)自动调节

(4) 

食物链

(1)水草、浮萍、水绵都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鱼、虾、水蚤都是动物是消费者;

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如果没有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