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诊疗方案讲解.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085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H7N9诊疗方案讲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H7N9诊疗方案讲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H7N9诊疗方案讲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H7N9诊疗方案讲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H7N9诊疗方案讲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7N9诊疗方案讲解.ppt

《H7N9诊疗方案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7N9诊疗方案讲解.ppt(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7N9诊疗方案讲解.ppt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一版)1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中心曹彬l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l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力较H5N1弱,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

l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30分钟或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病原学2血凝素基因血凝素基因:

A/鸭鸭/浙江浙江/12/2011(H7N3)-类似类似神经氨酸酶基因神经氨酸酶基因:

A/野生鸟类野生鸟类/韩国韩国/A14/2011(H7N9)-类似类似6个内部基因个内部基因:

A/燕雀燕雀/北京北京/16/2012(H9N2)-类似类似RongbaoGao,etal.NEnglJMed2013;368:

1888-97.病原学H7N9禽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3流行病学l传染源:

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l潜伏期:

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至10天l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l高危人群:

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4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趋势变化及比较LeiZhou,RuiqiRen,LeiYang,etal.WPSARVol8,2017l2016年9月开始出现第五波散发病例,早于以往流行期l本次病例数增幅速度高于以往l影响地区较以往广泛,但除2起聚集案例外(仅4人),无人与人间传播报道52016-2017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趋势变化LeiZhou,RuiqiRen,LeiYang,etal.WPSARVol8,2017l2016年9月-2016年11月均为散发病例l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病例集中出现l仅2017年1月1日-17日出现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17例6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90%有活禽接触史2016年9月-12月(n=114例)2013年2月-2016年8月(n=775例)有活禽相关接触史,n(%)87/97(90)659(85)活禽市场或与来自活禽市场的禽类接触72/87(83)457(69)家庭或邻里养殖禽类10/87(11)163(25)职业暴露5/87(6)39(6)LeiZhou,RuiqiRenLeiYang,etal.WPSARVol8,2017l四分之一感染者为农民l禽类是主要传染源,与活禽接触仍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2016年9月-12月(n=114例)2013年2月-2016年8月(n=775例)农民29(25)210(27)退休23(20)184(24)家务劳动或无业22(19)91(12)其他职业40(35)290(37)72016年9月-12月(n=114例)2013年2月-2016年8月(n=775例)城市或城镇人口60/97(62)438/775(57)乡下或山村人口37/97(38)337/775(43)患者年龄、性别及城乡分布与以往流行相似2016年9月-12月(n=114例)2013年2月-2016年8月(n=775例)平均年龄(范围)55(2391岁)57(9月-91岁)男性,n(%)77(68)533(69)0140(0)21(4)15-4412(15)111(21)45-5931(40)159(30)6034(44)242(46)LeiZhou,RuiqiRenLeiYang,etal.WPSARVol8,20178发病机制和病理l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同时结合唾液酸-2,3型受体和唾液酸-2,6型受体,但H7血凝素与唾液酸-2,3型受体亲合力更高,较季节性流感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下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可持续复制,重症病例病毒核酸阳性可持续3周以上。

9JerniganDB,CoxNJ.AnnuRevMed.2015;66:

361-71.发病机制和病理l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如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和8(IL-6,IL-8)等,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可出现ARDS、休克及MODS。

病理检查显示肺急性渗出性炎症改变,肺出血、弥漫性肺泡损伤和透明膜形成等。

肺泡间隔增厚、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增生、肺泡内充血、间质纤维化和大量纤维素样坏死透明膜形成间质内血管增生;血管内血栓形成肺气肿及肺大泡形成HuangJB,LiHY,LiuJF,etal.JThoracDis.2015;7(12):

E672-7.10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感染历程接触禽类发病就诊入院出现ARDS抗病毒治疗确诊死亡11GaoHN,LuHZ,CaoB,etal.NEnglJMed.2013;368(24):

2277-85.u少数为轻症(n=5)轻中度流感样症状,未并发肺炎主要为儿童和青壮年流感样病例监测发现u多数为重症(n=111)肺炎进展迅速,并发ARDS主要为老年患者死亡率30%左右临床医生发现RongbaoGao,etal.NEnglJMed2013;368:

1888-97.DennisKMI,etal.BMJ2013;临床表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两种临床类型12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90%发展为重症*2016年9月-12月(n=114例)2013年2月-2016年8月(n=775例)重症患者,n(%)87/97(90)506/592(86)发病到进行干预时间,平均值(IQR)发病到就诊时间2(13)1(04)发病到住院时间4(25)4(37)发病到确诊时间9(610)8(611)发病到进行抗病毒治疗时间5(46)6(48)l临床所见病例绝大多数为重症病例,本次流行期患者病死率达40%l仅5%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了抗病毒治疗LeiZhou,RuiqiRenLeiYang,etal.WPSARVol8,201713*重症定义:

1.X线胸片显示为多叶病变或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2.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4次/分;3.严重低氧血症,吸氧流量在35升/分条件下,患者SpO292%;4.出现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表现人口学资料14项目既往病例(n=285)第五波病例(n=79)男性70%63.8%年龄(平均值,岁)56.356.618岁0.3%1.25%18-64岁67.8%64.4%65岁31.9%34.1%基础疾病高血压39.3%29.1%糖尿病17.5%8.9%慢性心脏疾病10.5%3.8%慢性肾脏疾病2.8%3.8%COPD4.9%2.5%临床表现临床症状15项目既往病例(n=285)第五波病例(n=79)发热98%83.5%发热(中位数)39.139.0咳嗽92.6%89.8%咳痰70.5%67.1%咯血16.1%6.5%呼吸窘迫89.8%65.8%消化道症状13.3%16.5%乏力41.1%30.4%肌肉关节痛24.6%8.9%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16项目既往病例(n=285)第五波病例(n=79)白细胞(平均值-/mm3)5780455910000/mm3(%)10.5%11.4%4000/mm3(%)43.2%54.4%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660681淋巴细胞800/mm3(%)76.1%75.5%血小板减低(%)33.0%28.3%LDH(平均值umol/l)693.3742.6AST(平均值U/l)122.2161Cr(平均值U/l)98.5115.2CK(平均值U/l)660.6582.9CRP(平均值mg/l)87.7154.4PCT(中位数ng/ml)0.370.5517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转归项目既往病例(n=285)第五波病例(n=79)并发症肺炎100%96.2%ARDS70.8%65.8%休克34.4%21.5%入住ICU74.0%63.3%转归好转出院72.5%32.6%自动出院1.3%在院35.4%死亡26.5%26.7%影像学表现胸部影像百分比双肺受累54.1%磨玻璃影55.9%实变89.2%l以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为主要表现,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18Hai-NvGao,Hong-zhouLu,BinCao,etal.NEnglJMed2013影像学表现早期表现为磨玻璃影,可伴有实变;后病情迅速进展,磨玻璃影及实变范围增大;病变进一步累及双肺多叶段;恢复期可见网格影及肺组织牵拉变形等表现发病第7天发病第9天发病第16天发病第42天19GaoHN,LuHZ,CaoB,etal.NEnglJMed.2013;368(24):

2277-85.早期双肺多叶段的磨玻璃影及实变影ChenC,ChenJ,HuangJA,JpnJRadiol.2015;33(10):

657-62.20病变范围快速增大ChenC,ChenJ,HuangJA,JpnJRadiol.2015;33(10):

657-62.21恢复期出现纤维化或组织牵拉表现ChenC,ChenJ,HuangJA,JpnJRadiol.2015;33(10):

657-62.l患者CT网格影、索条影、纤维化等表现可持续数月22病原学检查lPCR检测是临床确诊H7N9病例最常用方法,可作为确诊标准采集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痰、气道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下呼吸道标本检测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

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

检测方法临床应用意义及优缺点核酸检测对可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宜首选核酸检测。

对重症病例应定期检测呼吸道分泌物核酸,直至阴转。

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确诊标准抗原快检呼吸道标本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原快速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低。

对高度怀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应尽快送检呼吸道标本检测核酸检测迅速、易于操作,但不能进行分型。

对H7N9检测阳性率低于H1N1及H3N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可作为确诊标准,但操作复杂,不宜临床常规开展血清学方法动态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可作为确诊标准,但需要双份血清对照,难以提供及时的诊断,适合用于流行病学调查23诊断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0天内,有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场,或者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

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确诊病例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阳性重症病例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病例。

主要标准次要标准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频率30次分脓毒性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氧合指数250mmHg多肺叶浸润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血尿素氮7.14mmol/L收缩压90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24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重症的危险因素:

(1)年龄65岁。

(2)合并严重基础病或特殊临床情况,如心脏或肺部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肿瘤、免疫抑制状态、孕产妇等。

(3)发病后持续高热(T39)。

(4)淋巴细胞计数持续降低。

(5)CRP、LDH及CK持续增高。

(6)胸部影像学提示肺炎快速进展。

l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

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25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l与其他流感病毒表现有细微差别特点H7N9H5N1PH1N1P年龄63(491)26(175).00125(0100).001合并基础疾病42/105(40%)11/104(11%).001748/3485(21%).001发热99/105(94%)75/102(74%).001干咳17/105(16%)45/9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