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穴神效操作指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0599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穴神效操作指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奇穴神效操作指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奇穴神效操作指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奇穴神效操作指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奇穴神效操作指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奇穴神效操作指南Word下载.docx

《奇穴神效操作指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穴神效操作指南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奇穴神效操作指南Word下载.docx

在颈部大椎穴直上2寸,第三第四颈椎间。

应用针刺法,刺入0.5-0.7寸,此穴专治流感所致的寒战,3-5分钟即愈。

四、牙痛的治疗

牙痛点。

在手部,位于手掌心中指和无名指指缝尖下1寸处,约与掌横纹相交。

应用指揉或针刺法。

左病医右,右病医左,针入0.3-0.5寸。

本法对任何原因牙痛都有立刻止痛之效,近期疗效为95%。

另外,腋门穴对顽固性牙痛有明显疗效(位于第四第五指缝尖赤白肉际处)

五、鼻衄的治疗

即鼻处血,是一种常见症状。

轻者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导致贫血。

外伤、急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缺乏、肝脾肾等慢性疾病均可引起鼻出血,中医谓心火、肺火、胃火所致。

天梁穴。

在头后部颈上,位于天柱直上(和天柱穴上下相对),凤池穴斜上方,大筋外廉,紧靠后项骨边缘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

应用按摩疗法,用大拇指、食指(手指向上),按揉病人两侧天梁穴,由轻到重,约1分钟血止。

一次即效,有效率95%。

中指第一节,重者配中趾第一节(均取对侧,若双侧鼻孔出血,则取双侧)。

治法:

以拇指置于第一节掌面,中指置于第一节掌背并夹住关节;

再以拇指指甲强力掐压。

指力由轻到重,血止为度。

若同时配用血余散(头发烧灰研末)吹鼻,效果尤佳。

涌泉。

以艾条灸双侧涌泉穴,直至血止。

三分钟内即血止。

另外针刺或指压太冲穴5-10分钟亦可止血。

六、落枕的治疗

外关。

可取患者双侧外关,针刺指掐按揉效果相同,同时令患者作颈部左右旋转。

中渚穴。

在手背掌指关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

针刺或指压均可,同时活动颈部,应用本法快者30秒至1分钟痛止,活动自如。

落枕穴。

定位在手背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尽头处起,再量一指宽的距离,压时有强烈痛感即是落枕穴。

七、肩周炎的治疗

又名“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肩凝病。

中平穴。

在足三里下1寸处;

条口穴。

位于足三里下5寸处;

承山穴。

位于委中与昆仑穴之中间;

在手背掌指关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间的凹陷处。

针刺、按压均可。

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以上四穴都是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施术后令病人活动患侧肩臂。

八、急性腰扭伤的治疗

腰部突然扭伤所致,常因搬重物时由于腰部姿势不正、致使腰肌和韧带受到强力牵拉损伤而引起气血淤滞。

临床上腰部剧痛,不敢仰俯转侧,动则痛甚。

上都。

属于奇穴,在手部,位于第二、三指掌关节之间赤白肉际。

应用针刺或指揉法,握拳,针尖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1-1.5寸;

留针时令病人作仰卧、转身踢腿、下蹲等动作,以患部出汗为度。

总有效率为97.5%;

应用针刺或指压法,针尖继向三阳络穴(外关穴上2寸)方向透刺,进针2寸左右,留针15分钟,施术过程中按上述①法活动腰部,立即止痛;

中渚。

指揉时可用泻法,由轻到重,强刺激。

并令病人按照上述①法活动腰部,一次即愈,立竿见影。

九、颈椎病的治疗

阴谷。

在腿部,位于窝内侧,与委中穴平,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屈膝可见。

应用针刺或指掐,侧卧屈膝呈100-110度角姿势,针入0.8-1.2寸,得气后捻针,同时令患者缓缓作大幅度左右旋转颈部运动,起针后提拿按摩颈侧肌肉和筋。

一十、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区的疼痛,临床症状为臀部、大腿后面中部、小腿外侧、足外侧疼痛,俗称“腰腿疼”,“坐臀风”、“腿股风”等名称。

环跳。

位于股外侧,侧卧屈股,当股骨头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接的1/3外。

应用按揉法,找好穴位后以肘尖在此穴位上用最强刺激按揉2分钟,可立即止痛。

腰痛点,属于奇穴,位于手背部,当第二、三掌骨及四、五掌骨之间,腕横纹与指掌关节的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手共4穴。

腰痛点为经外奇穴,对腰腿痛有奇效。

十一、急性腹痛的治疗

系临床常见病,多由腹内脏病引起,临床症状为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如急性胃炎、肠炎、胃肠痉挛、胆道蛔虫、胆囊炎、急性胰腺炎、阑尾炎、急性膀胱炎、痛经等。

应用针刺或指掐,伸手,手心向上取内关穴进针,向外关深刺使针尖达其皮下,同时令病人做较长而均匀的深呼吸5-7次,医者用手抚揉腹部1-2分钟,疼痛即止。

合谷。

可用双手拇指同时按压病人双侧合谷穴,数秒钟腹痛即止。

十二、急性胃肠炎的治疗

多由饮食不当,吃了生冷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或被污染、带菌食物所致。

主要病理变化为胃肠粘膜成急性炎症,水肿充血。

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尺泽。

应用针刺或指掐。

定位:

伸臂仰掌,在肘横纹大筋外侧,男左女右,一般治疗一次即愈。

十三、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在前臂腕掌横纹中点向上2寸处。

梁丘。

腿用力伸直,在髌骨外侧上2寸肌内沟边缘处。

应用针刺法或手掐法,令病人仰卧,在双侧内关和右侧梁丘穴各刺入0.8-1寸或以手揉按,五分钟立即止痛,对不欲手术保守治疗的病人有意义。

十四、胃痉挛的治疗

胃痉挛属胃神经官能症。

可分胃上口的贲门痉挛和下口的幽门痉挛,两者均以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

当幽门痉挛时,可导致剧烈的腹部疼痛;

喷门痉挛时,除疼痛外还伴有胸闷、咽下困难、呕吐腹胀等。

版门。

是一个奇穴,位于手掌桡测,拇指短肌隆起处,在掌面第一掌骨中点,与合谷穴相对应,隔拇指对应合谷穴。

应用针刺或指掐,直刺0.5-1.5寸,使针感达全手或上臂,应用本法治疗胃痉挛、膈肌痉挛、腓肠肌痉挛均一次治愈,屡收奇效。

另外,如同时配合掐压劳宫、膻中、涌泉、承山等穴其疗效更好。

十五、呃逆的治疗

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症。

由于膈肌痉挛,急促呼吸后声门突然关闭,发出声音,俗称“打嗝”。

天突。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此穴,由上向后,向下划弧,二、三次即愈;

攒竹。

当眉头尖凹陷中。

用指压法,先用食指尖摸到眉头凹陷处,然后用手指按压揉动此穴(膀胱经);

应用指压法,伸掌手心向上,用手指尖按揉此穴或用针刺入0.5-1寸,一般一次即愈,快者20秒钟即止;

睛明。

同样用指压法,强刺激;

取穴⑤:

膈俞。

背部,应用拔罐法,定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指。

十六、心悸的治疗

患者自觉心中悸动、心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证候。

引起心悸的主要原因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的异常。

临床为阵发性,因情绪波动劳累过度而发作,常伴有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

现代医学的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贫血、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均可导致心悸。

神门。

在腕掌横纹尺骨侧端(第一腕横纹端)凹陷处。

应用针刺或指按法均可,取双侧神门穴,针入0.3-0.4寸,中度刺激,每次10-15分钟,一般3-5此即愈。

神门是心经的原穴,有调畅气机,安神定精之功效。

郄门。

在前臂腕掌横纹上5寸,即内关穴向上3寸。

应用针刺或指按法,手心向上,刺入0.5-0.8寸,中等刺激,每次10-15分钟,具有止痛、治癫、稳定心神之功。

十七、冠心病的治疗

全称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是指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而产生了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悸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其临床症状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疼痛部位在胸骨后1/3处,可向肩臂放射,疼痛时间大多在发作时持续2-3分钟。

一般不会超过半小时,常因情绪波动和劳累而发作。

可用针刺或指按法,伸掌手心向上,取双侧内关穴,两穴快速垂直进针,刺入2寸,捻针2分钟,使之出现酸麻胀重之感,针感向肘、腋、胸传导,直至疼痛等症状缓解。

三分钟即可恢复正常。

十八、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

系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临床症状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采用指压法,取双侧内关穴,以左侧为重,按揉2分钟,每五分钟间隔一次。

十九、头痛的治疗

常见有血管性头痛、颅内压变化头痛、脑膜炎、头部损伤、癫痫症、面部疾病扩散性头痛、感冒头痛、颈椎引起的头痛等,十分复杂。

腋门。

在手部,位于手背当4、5指缝尖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手微握拳,避开浅脉,顺掌骨间隙指压旋揉或用针刺入0.5-1寸。

腋门穴治各类头痛,其效胜于常规穴,有立竿见影之神效。

对顽固性牙痛其效也很显著。

二十、偏头痛的治疗

为发作性的颅内和颅外血管功能障碍,反复发生,体检无异常。

翳风。

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正头,在耳垂根后,距耳0.5寸凹陷处,向对侧乳突深刺1.5-2寸,使患者产生明显的酸麻重胀之感,大多数患者针感可致咽喉或舌根部,总有效率为97.33%;

完骨。

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

低头或侧头伏案,入发际0.4寸处取穴,向耳垂方向斜刺1.5寸。

单侧头痛取同侧完骨穴,双侧头痛取双侧完骨穴,一般一次即可止痛;

取穴③:

太冲。

位于足背当一、二跖骨联合下凹陷中。

针刺指掐均可,让病人仰卧屈膝取穴;

取穴④:

悬钟。

在小腿外下侧,足外踝尖直上3寸,腓骨前缘。

针刺0.5-1寸,一次即效,对久病者疗效尤佳。

十年痼疾一针治愈者有之。

悬钟穴又名绝骨,此穴治偏头痛,历代医书皆有记载。

悬钟穴通髓入脑,故针此穴可清髓热,泻肝火、醒脑止痛、治偏头痛其效极佳,堪称一绝。

二十一、腮腺炎的治疗

俗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耳下左右腮部肿胀,伴有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儿童易染此病。

冬春季多见。

手三里。

在曲池穴下2寸处,阳池与曲池连线上。

针刺指压均可,刺入0.5-0.8寸,中强刺激,边点边按用手揉肿大部分之淋巴结,可见肿大部分的淋巴结逐渐消退,手到病除,无需任何药物。

单侧病针单侧,双侧病针双侧;

角孙。

位于耳尖发际处,张口有凹陷。

将耳朵按成折褶状,可见其耳尖,其对应处即角孙穴。

用点燃的火柴或香头向角孙穴快速点击,只听“啪”一声爆响,表示成功。

此后穴位留一小泡,日后自落。

一次即愈,疗效100%。

若用针刺,针入0.3-0.5寸,操作方法,同取穴上述1,角孙穴位少阳三焦经。

二十二、鼻炎的治疗

迎香。

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应用针刺或手按,针可刺入0.1-0.2寸,手压此穴可致上唇发麻,一般3-5次见效。

应用针刺或指压,选单侧合谷穴即可,刺入0.5-0.8寸。

视病人体质与病情给予中强刺激。

二十三、咽喉痛的治疗

本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谓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单纯性喉炎以及扁桃周围的脓肿等。

取穴:

内关。

应用针刺或指按法,直刺0.5-1寸,强刺激,留针5-10分钟,轻者一次即愈,重者每日两次(两侧内关早晚交替使用),症状越严重见效越迅速。

此法对急性扁桃体炎一般1-3次即可痊愈。

二十四、皮肤瘙痒病的治疗

此病分为全身性和局部瘙痒,临床为瘙痒发生于睡前,精神紧张或气候变化时,饮酒或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发生,一经发生,常难遏止,不停地挠抓,皮肤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苔藓样变,湿疹样变,脓皮病以及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下都。

奇穴,自然握拳,掌心向下,手背四、五指缝缝纹尖上方约5分处。

应以针刺疗法,顺掌骨骨隙刺入0.5-1寸,左右捻转,得气为度,先刺单侧,效果差者加刺对侧,留针30分钟-60分钟。

应用本法治疗100例,病症为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皮肤划痕症、风疹、药疹、皮炎等总有效96%。

二十五、荨麻疹的治疗

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病,临床症状为身体局部出现大小不等的风疹快,瘙痒剧烈,愈后不留痕。

后溪。

握拳(微握),当小指第五指掌关节前的远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指压、针刺均可。

刺入0.5—1寸,留针20分钟,一般两次见效;

针刺0.5—1寸,强刺激,留针5分钟。

本法对荨麻疹伴有发热者疗效显著,得气后(即有酸麻胀热痛感)瘙痒消失;

曲池。

位于肘横纹尖外侧端。

针刺指掐均可,直刺0.8—1.2寸,此穴为治疗荨麻疹的特效穴,可迅速止痒,如面部痒再配刺激合谷穴,更见其效。

二十六、甲状腺肿的治疗

此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病,临床可见甲状腺肿大,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动过速,易激动,怕热出汗,手抖,眼球突出等,由甲状腺分泌过多所致。

缺盆。

在乳头中线直上,锁骨上窝之中点,或天突穴旁开4寸处,应用针刺或指压,正坐,男左女右,严重者可取双穴,直刺0.8-1寸,每隔七天针1次,多数病人治疗三天后即可获显效。

二十七、遗尿的治疗

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病,又称尿床。

临床有数天尿一次者,有每夜必尿者,一夜多次者,有持续到性成熟前自然消失的,也有直到成年而未愈的。

遗尿穴。

在足部,位于足小趾底部趾腹横纹中心亦即趾肚中心,应用针刺疗法或强刺激指压,取双侧遗尿穴,当刺解到骨面时加强刺激,以病人感到剧痛,腹部发胀发热为止,一般一次即愈;

尿腔穴。

奇穴,在手部,位于手掌小指第一节横纹中点(从掌内第五掌骨向小指指甲方向算起的第一节横纹),直刺0.3-0.5寸,针感越强,效果越好,一般一次即效。

二十八:

癃闭的治疗

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为主的一种疾病。

统而言之即排尿困难。

多见神经性尿闭、尿路结石、尿路肿瘤、肾衰等。

中极。

在下腹部正中线下4寸。

应用指按法,用中指或食指成60度角在中极穴向下稍用力,一般持续30-60秒即可排尿,注意病人要采取仰卧屈膝姿势;

在脐下3寸,病人要仰卧屈膝,以手中指点按关元穴,先轻后重,先慢后快,达到利尿即止。

关元穴属任脉,可助膀胱气化,通其阻塞而排尿。

一般松手后五分钟即可排尿,快者1分钟出现尿意,痊愈率95%。

注意事项:

治疗时手法要适度,以病人有相当的感觉而无痛感为度。

二十九、哮喘的治疗

系肺部过敏性疾病,发作一般有季节性。

由于发作时细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患者有胸闷、气急、哮鸣、咳嗽和咳痰。

位于胸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取穴时让患者微仰头,可采用指按法,以指腹向上,向后,向下划弧;

孔最。

在前臂腕横纹上7寸,当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伸臂手心向上,取双侧孔最穴,指压旋揉;

针刺或指压均可。

令患者仰卧,男左女右,针入0.5-1寸,一般1-2次即告痊愈,少有复发者。

如配足三里穴更好。

经本法治疗,哮喘症状消失的同时,其它合并症状如发热恶寒、汗出、烦躁、衰弱、不眠等亦随之减轻或消失。

三十、咳嗽的治疗

鱼际。

在手部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针刺或指按双侧鱼际,直刺0.5-0.8寸。

施术时令患者配合多姿动作和自动咳嗽,鱼际穴有清肺止咳,利咽泻热的功效,故对咳嗽尤其是感冒咳嗽具有良好的止咳作用。

三十一、急性乳腺炎的治疗

系化脓性细菌侵入引起乳房硬块,胀痛,乳汁不畅,全身恶寒发热,肿块增大,殷红剧痛,寒热不退,酝酿成脓。

足三里、内关、乳痈(内关穴向上4寸是乳痈穴,应取患侧),应用针刺或指压法,边运针边用手按揉肿块部位,对各种乳腺增生应用本法,立竿见影,当即减轻。

三十二、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病因未明,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呈短时间阵发性剧痛,多见40岁以上的人,而女性较多。

三阴交。

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之后方,紧靠胫骨边缘。

针刺,指揉、拔罐均可,一般2-5次即效。

三阴交系足太阴脾经,三叉神经痛在面部筋肉,肝主筋,脾主肉,故取三阴交兼治肝脾,通经止痛。

听宫。

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踝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张口用手先触到凹陷处,确认后针直刺0.5-0.7寸或手指一压一放数次,本法止痛效果明显,病程短者1-3次即愈。

三十三、面神经炎的治疗

主要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发生口眼歪斜,也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今人称为“面瘫”。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应用针刺或指压,向鼻尖方向刺入1.2-1.5寸,使针感扩散到面部为度,每天针1次或指揉多次,10天为一个疗程,以本法治疗面神经炎,有效100%;

采取指压中强刺激。

现代医学研究,皮下有丰富的神经纤维网,分布有:

感觉神经纤维、植物神经纤维,针刺指揉越表浅,对神经刺激越强,原来病状消除越快。

三十四、面部肌肉抽搐的治疗

以单侧面肌的抽搐样收缩为特点,又称面肌痉挛。

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应用针刺或指关节旋揉法。

针刺,取病侧之后溪穴向手心方向直刺1.5寸,强刺激,留针30分钟,如症状无减轻,再取对侧后溪穴,同时在两穴运针或指关节旋揉,症状即会减轻,每日针1次,一般1-3次即愈,最快30秒内症状减轻或消失;

四白。

在面部,瞳孔直下1寸,眼眶骨孔处。

针刺,在承泣穴稍下以45度角向下针入0.8-1寸,强刺激,一次见效,五次痊愈。

三十五、手足搦搐症的治疗

本病以疼痛性肌肉收缩为特征,常伴有麻木,感觉异常。

发作时肘腕及指掌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大拇指内收,双足跖曲,膝关节及髋骨节屈曲,严重时全身骨髂肌与平滑肌均可呈痉挛。

血钙减少是其主要原因,但血钙正常而有碱中毒时也可发生。

曲泽。

扬掌屈肘,在肘横纹中点肱二头肌腱的内侧(尺侧缘)凹陷中。

应用针刺或手压法,入针0.8-1寸,留针15-30分钟,应用本法治疗1次症状即可缓解,手指伸屈自如。

三十六、手麻的治疗

多见于农村30岁以上妇女,主要症状是手指及手掌麻木或有针扎样疼感,手指僵硬不灵活,此病多在劳累后遇冷水加重,晚上症状比白天重,以至影响睡眠和劳动。

颈臂。

位于锁骨上缘、锁内1/3向上,距前正中线3寸处即缺盆穴内斜上方。

应用指拨法,医者立于病人背后,病人取坐位,医者用手指拨患者“颈臂穴”,直到病者有麻电感通至手指尖为止,按拨1-2次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如果无电麻感传至手指尖,说明取穴不准,疗效不佳。

三十七、“鸡爪风”的治疗

手呈握拳状或呈鸡爪样抽搐。

血钙降低是其主要原因。

大陵。

针浅刺1-3分,有麻电感后,原处点针,加大针感传导,使五指具有麻感,且传至指尖。

应运本法治疗,无论由何病因发作,均可一次使病状迅速缓解或消失。

注意此法浅刺为好,深刺无效。

三十八、便秘的治疗

便秘常不被人重视,认为只是“习惯”不是病,其实便秘绝非小事。

医学专家指出,长期便秘使大量“宿便”在肠腔内腐败发酵,产生自由基硫化氢等22种恶性肠毒,进而导致肠癌、高血压、脸色灰暗无光,常生痤疮、痔疮等疾病,其中肠癌发病率高达10%以上。

支沟。

在前臂,位于手背横纹中点向上3寸处,即外关穴向上1寸。

取双侧支沟穴,直刺1-1.5寸,中等刺激。

一般针后1-3小时左右排便,针1次大便即通畅;

天枢。

肚脐中心旁开2寸。

应用按揉疗法,令患者仰卧,两腿屈膝,医者以强手法按揉天枢穴,每晚一次,每次五分钟,连续7天。

应用本法一般可于次日排便。

七次即可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三十九、胆绞痛的治疗

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道蛔虫引起的病症。

临床症状为右腹剧烈疼痛,时有恶心、呕吐、或钻顶样疼痛。

太冲。

在足背,位于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正坐垂足,应用针刺法直刺1.5寸或针尖略向上斜刺1.5寸,连续捻针约1分钟,痛即止。

发病时绞痛越烈,其止痛效果越好,其针刺或指压的强度应略超过病人忍受程度;

中渎。

在大腿外侧的中线上,距风市穴下2寸。

应用针刺法,患者仰卧位,从中渎穴垂直刺入1-1.5寸,用较强的捻针手法,针后疼痛即止。

注意:

中渎穴属少阳胆经,胆脉所发经络通过之处,是治疗胆病、胆绞痛的特效穴,再配合胆经的第五会穴其疗效更佳。

四十、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此病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病患之一,临床症状为有反复发作病史。

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伴有腹胀、嗳气、厌食油腻,右上腹及右肩胛下角常有隐痛,发作时症状与急性胆囊炎相似。

神阙。

在肚脐中心。

应用灸疗法,患者侧卧于床,点燃艾条后,在距神阙穴1-2寸处不断旋转,使病人有温热感,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5分钟。

灸后5-10分钟止痛,总有效率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