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一以福建省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0595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一以福建省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一以福建省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一以福建省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一以福建省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一以福建省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一以福建省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一以福建省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一以福建省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一一以福建省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通过对文

化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是精神创造,是人类

通过劳动将精神生产中沉积着的科技知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转化为物质

形式或物质形式的对象。

因而抽象的文化概念是不能成为一门产业的,只有把

抽象的概念再还原成具体的文化形态,文化才能发展成为产业。

只有那些能够

作为商品(或有偿服务)的文化产品(服务)才能是产业形态的文化,才可以

作为产业经营运作。

从经济学的视闭来看文化产业,其理论起源于法兰克福学

派,他们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文化产业”一词。

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和社会学、言语学等学科深化了文化产业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中期,部分西方经济学者开展了跨学科的研究,对经济与文化间

的关系作了较系统的探讨。

经典马克思主义也对精神一文化生产力问题作过精

辟论述。

当前,文化产业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

产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综合各方面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论

述,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可定义为是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而进行

文化生产与服务的经济集合体。

其具有意识形态性、文化性、道德性、复杂性、

风险性、拓展性、可持续发展性、全球化、高新技术化九个方面的特征;

具有

多因素共同决定、着重点变换、各因素平衡协调、相关互动四种规律。

国内文

化产业发展趋势为: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将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

的主要趋势;

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态势愈加明显,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全面展开;

社会资本与国际资本将多渠道、多形式进入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区域;

经济体

制深度改革的成果,将广泛渗透和运用于文化产业领域。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趋

势为:

文化产业发展日益呈现出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日益取代传统

产业而成为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呈现出集团化、规模化和跨国化发

展态势。

第二部分:

分析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与阐述了文化产业竞争力在

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首先用演进的观点系统阐述了竞争力到产业竞争

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内涵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笔者

认为,从空间角度看,文化产业竞争力有两个层面:

一是国际层面,二是国内

层面。

前者通常是指特定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文化产业

的国际竞争力;

后者则指一个国家内部特定区域的文化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

争力,即区域文化产业的区际竞争力,可简称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

从本质

上看,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中,特定区

域的文化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或地位。

这种表现或地位,可通过区域文化

产业应具备的综合创新、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可持续发展四大核心能力来具

体显示。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概括为产业资源、产业实力、产业

效益、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产业环境和产业能力七个方面。

在分析各国文化

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后,将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纳入国际范围进行比较,认为从

当前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来看,提高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任重道远。

随着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各国文化产业竞争

力的发展赋予了一系列新的特征:

各国文化产业的竞争日益加深,文化产业竞

争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文化产业的高科技进程,将成为提高文

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趋势;

跨国文化产业集团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的主角,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第三部分: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首先,

介绍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广播电视建设成绩斐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新闻出版业欣欣向荣;

音像电子出版物后来居上:

文化艺术硕果累累。

其次,

我们看到福建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文化产业总

量偏小,比重偏低;

文化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

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文化产业创作和经营人才缺乏;

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不足;

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

平偏低:

文化产业发展区域不平衡。

最后,笔者借助《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2004)》和《中国统计年鉴(2004)》及收集到31个省市的文化产业相关竞争力

指标及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

析,可以看出福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在31个地区中排名第5,在全国属

于中上水平;

但从各因子得分看,福建省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劣势都较突出,文

化消费需求和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文化产业规模、市场占有和创新能力比较

薄弱。

第四部分:

根据对福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提升福建文

化产业竞争力的方法。

首先,要认识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竞争

力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

竞争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竞

争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

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其次,提升福

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有:

不断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提高规模效益;

丰富

文化产品,完善文化产业门类结构,大力拓展国内外文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

率:

不断创新,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

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文化产业队伍建设,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弘扬

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实施文化保护工程。

目录

摘要.....................................................……工

Abstract...................................................……11

中文文摘..............................................·

,..……nl

引言,......................................................……1

第1章文化产业的含义、特征、规律及其发展趋势..............……2

1.1文化及其产业形态.......................................……2

1.2经济学视闭中的文化产业.................................……6

1.3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9

1.4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12

1.5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13

第2章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与发展状况..................……15

2.1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5

2.2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

一个演进的观点.....................……19

2.3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23

2.4国外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6

第3章福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29

3.1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29

3.2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0

3.3福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32

第4章提升福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考..................……36

4.1提升福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川八︶9︺连孟4

:

4.2提升福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6

..……37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46

..…47

己l健旨

JIF万

当前,文化以它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亲合力逐步渗透进整个经济社会和大

众生活。

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不断互动和融会,使得文化经济化逐渐凸显为社

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全面提高我国文化产

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把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

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十六届五中全会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在其“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段中,提出了文化产业的一系列任务。

因而,文化产业竞争力问题倍受政界、学术界所瞩目。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

究方向,目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尚存在许多争议。

国外的专家学者、各地区和城市以及一些被资助的学术团体都非常重视文

化产业对地区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并把它作为制定经济政策和

文化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则和目标。

城市,特别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是文化产业

区域研究的重点。

伦敦、巴黎、东京、纽约、多伦多以及上海,都是专家学者

们关注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区域研究和行业研究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研

究领域,多数的研究报告将两者融为一体。

如澳大利亚学者汤姆·

奥里甘教授

的《文化规则、文化产业和地方发展》、苏格兰研究员詹姆斯。

赫姆斯利的《欧

盟新兴的文化技术产业和俄罗斯的机遇》等。

这是因为,某一地区或城市甚至

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往往是独具特色的、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

也是有所倚重的。

同时,某一种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文化产业为该地区和城

市或者整个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强大的竞争力和快速的发展。

国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形成阶段,真正从产业层次上研究竞争

力问题从1995年才开始。

目前,我国己有学者从区域和城市层面研究文化产业

竞争力问题,有关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的文章也有

一些。

如徐萍的《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6(l1);

王光文的《提升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竞争力》(J),《前沿》,

2007(3)李宜春: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一以安徽省为例》

(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

(2)等。

但是,从区域(城市)层面研究,由于区域经济实力的比较太笼统且涉及大

量的、内容广泛的要素指标,而难以深入研究。

而且,在这一个区域内也不可

能使其所有的企业和行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都具有竞争力。

因此,区域竞争力

的研究只能从产业的角度来考虑才有现实意义。

纵观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历

史与现状,可以看出其仍处于发展阶段,尚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特别是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且在进行

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时,大多偏重于国家间的比较,而对地区间文化产业竞争

力的相互比较较少。

经济全球化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无可比拟的强大动力,也使

文化产业国家、地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文化产业竞争力又是国家(地区)经

济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大大提升国家(地区)的经济综合竞

争力,这就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此同时,区域文

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从而限制了其

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所带来的巨大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因而,如何学习、

吸收、借鉴他国(地区)优秀文化的同时,弘扬和发展本地区的优秀民族文化,

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本文的写作

动机。

本文以对福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为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福

建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以确定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及

对福建经济发展的作用,用因子分析法来进行某一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

价,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将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和实际工作起

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1章文化产业的含义、特征、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1.1文化及其产业形态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没有文化,这个社会就没有精神支撑和灵魂。

文化人类学家和一些社会学家认为,文化和社会是统一的,文化就是社会。

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文化史。

“文化”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由于其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导致对

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历来见仁见智。

“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可追溯到西

汉。

刘向《说苑·

指武》中有这样几句话: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

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与

“武力”相对的教化。

最早在《易·

责卦》(《象传》)中也有这样的句子:

“观

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句中所谓“人文”、“化成”,孔

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说有两个内容:

一是指典籍,一是指礼仪风俗。

样,“文化”一词在古代的含义,当指文治教化、礼乐典章,这一认识一直延

续至近代。

晋人束晰也讲“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些都是指与国家军事手

段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到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则别有见

地的解释《周易》中的“文化”一词,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

这实际上是说“文化”主要是指文学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

古人对

文化的这种定性从汉唐时起一直影响到清代,因此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

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

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然而

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其含义与古代不尽一致,它是19世纪末期通

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

当时,人们并没有专门为它下过定义,只是根据自

己的需要和理解去使用它。

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

科学。

“文化”一词,英文、法文都写作Culture,它是从拉丁文中演化来的,

拉丁文e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等意思。

在1690年安托

万·

菲雷蒂埃的《通用词典》中,其定义为“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

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并有注释称“耕种土地是人类所从事的

一切活动中最诚实、最纯洁的活动”,此时西方人观念中的“文化”只是被用

来隐喻人类的某种才干和能力,是表示人类某种活动形式的词汇。

而“文化”

一词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的表示方式,即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

这以后,文化和文明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

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作了许多解释,其中较

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

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

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

习惯,强调了文化的继承性。

譬如,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者鲁斯·

本尼迪克特

的“文化”定义是“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

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

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

为是人类学习和制造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

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

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

是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

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譬如伟大的人类学家爱德

华·

泰勒在其1871年写的著作《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所下的定义,他阐

述道:

“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

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对文化作了一种新的解释,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

种。

在罗森塔尔·

尤金所编的《哲学小辞典》中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

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是所谓“广义的文化”,

而与之相对的“狭义的文化”则专指精神文化而言,即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

相适应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

艺术等。

除以上各种解释外,尚有符号说、限定说等各种说法。

到现在,文化概念己成为各种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歧义最多的一个词,

据不完全统计,各类不同的文化定义已有200多个。

尽管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内

涵与其初始用法相去甚远,不同民族、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角度对文化的理解

和界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却有着共同性,即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

所特有的东西,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是人类精神的、观念的范畴,是人类本

质的对象化和行为化。

总的来说,现在学术界对文化一词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文化指“人

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

“人工世界”。

它包括无形的语言、习俗、礼仪、信仰、道德、宗教、艺术等

精神财富,也包括有形的书籍、陶瓷、雕塑、建筑、电脑等物质财富。

广义的

文化内涵既体现在人们的活动成果和活动方式中,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产、

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中,也就是说,文化渗透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

我们所

使用的文化概念就是广义上的文化概念。

狭义的文化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

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由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

成的领域。

”〔2,在某种语境条件下,文化又专指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

[‘,《辞海》,光明日报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1216页。

[2]李秀林等主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版,第

407页

存在,如教育、科学、住宅、服饰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它们是人的创造,也

为人服务,看得见,摸得着,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相

区别。

它既包括科学、文学、哲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也包括与特定社会历史

阶段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等制度文化。

在文化的本质方面,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

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由人

创造并传承的。

人类作为由血缘和地缘结合而成的不同民族的群体,有着自己

特有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个民族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和积累本民族的语言、科学、艺术、

信仰、风俗、习惯等。

所以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

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文化的本

质是“人化”,是精神创造,是人类通过劳动将精神生产中沉积着的科技知识、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转化为物质形式或物质形式的对象。

通过对文化内涵的分析,我们更清楚了文化的“人化”本质,而文化产业

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

因此,要理解什么是文化产业,首先要

弄清楚什么是“产业”。

产业经济学研究认为,所谓产业,是介于微观经济组织

和宏观经济组织(国民经济)之间的“集合概念”,它既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

企业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门〔1〕

通常所说的“文化”概念是对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的抽象。

抽象的文化概念

是不能成为一门产业的,只有把抽象的概念再还原成具体的文化形态,文化才

能发展成为产业。

文化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不可能全部成

为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

只有那些能够作为商品(或有偿服务)的文化产品(服

务)才能是产业形态的文化,才可以作为产业经营运作。

一般来说,由政府投

入或由政府根据相关的文化政策予以扶持并由国家控制,代表国家意志和社会

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体现国家文化形象,旨在提高全民思想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文化领域,如国家的义务教育、国家的新闻社、广播、

电视,国家设立的科研机构、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为全民提供

的公共文化产品。

这类文化产品属于无偿供给型或称为事业型,它的运作主体

是政府,一般不能成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化、产业化行为,但它们当中也有

“’刘志彪等.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可以市场化产业化的部分,如广播电视中的广告等。

能作为产业形态的文化是

那些有偿供给型的文化产品,即文化产业部门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的,人们必

须经过购买才能得到的文化商品或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