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池塘理化因子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0325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刺参池塘理化因子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刺参池塘理化因子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刺参池塘理化因子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刺参池塘理化因子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刺参池塘理化因子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刺参池塘理化因子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

《刺参池塘理化因子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参池塘理化因子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刺参池塘理化因子的研究文档格式.docx

4.1试验区生态条件及测量方法12

4.2结果与分析12

4.2.1测量的结果12

4.2.2结果的分析13

5pH值日常变化对刺参的影响及预防措施14

5.1试验区生态条件及测量方法14

5.2结果与分析14

5.2.1测量的结果14

5.3影响pH值变化的因素及预防措施15

5.3.1影响pH值变化的因素15

5.3.2刺参养殖池塘PH值的调节措施15

水产养殖专业***

指导老师***

摘要:

本文以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研究对象,研究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对刺参的影响。

刺参摄食、生长、繁殖以及胚胎发育等无不受水体化学环境因子的影响,尤其对于刺参来说,其对水环境的依赖性更强。

水体环境因子的变动对于刺参生理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就几种环境因子养殖生产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通过实验及观察池塘水质和刺参的活动,探讨了附着基、温度、溶解氧、盐度及pH值五种理化因子对刺参生长和行为的影响,以摄食情况与活动反映生长状况,同时探索了各种理化因子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旨在确定适合刺参生长的环境条件,为推动刺参的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刺参理化因子环境因素

Physicalandchemicalfactors 

of 

pond 

japonicusstudy

StudentmajoringinAquacultureJiyangLiu

TutorYuquanLi

Abstract:

Inthispaper, 

To 

study 

japonicus,, 

tostudythe 

survivaloftheimpactof 

environmentonthe 

japonicus. 

Japonicus 

feeding,growth,reproductionandembryodevelopment 

without 

water 

andothernon-chemical 

environmentalfactors,especiallyfor 

japonicus,its 

strongerdependence 

onthewaterenvironment. 

Changesinenvironmentalfactors 

ofwater 

forthe 

japonicus 

isparticularlyimportant 

physiologicalconditions. 

Inthisstudy, 

several 

environmentalfactors 

on 

theimpactof 

aquaculture 

andcountermeasures 

toconductabrief 

analysis. 

Through 

experimentsand 

observationoftheactivitiesof 

thepond 

waterand 

toexplore 

the 

attachment 

base,temperature, 

dissolvedoxygen, 

salinityand 

pH 

valueofthe 

five 

physicalandchemicalfactors 

growthand 

behaviorof 

seacucumber, 

feeding 

conditions 

andactivities 

toreflectthe 

growthsituation, 

while 

Explore 

avarietyof 

physicalandchemicalfactorsinfluencingfactors 

andpreventivemeasures. 

Todetermine 

theenvironmentalconditionsfor 

thegrowthof 

seacucumber 

by 

promoting 

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 

aquaculture, 

provideatheoreticalbasis.

Keywords:

A.japonicusPhysicalandchemical 

factorsEnvironmentalfactors

引言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cius)属棘皮动物门的刺参纲。

在世界的海洋中约有刺参500多种,我国沿海常见的刺参有60多种,其中可食用的刺参有循手目的刺参科和刺参科20多种[1]。

产于我国北方海区,是一种名贵的水产品,肉质肥厚,营养丰富,为刺参之上品[2]。

长期以来,由于滥捕,自然生长的刺参日趋衰减。

近年来,随着刺参人工育苗及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刺参增养殖业从海区底播增殖、池塘养殖、虾池混养到陆地工厂化养殖,发展很快。

现在对刺参的生理生态学、行为学等方面已较为成熟,但关于环境因子对刺参的生长和行为影响的研究报道不多[3]。

本实验观测了不同的附着基、温度、溶解氧、盐度、PH,这五个环境因子对刺参生长及行为的影响。

为了探讨最适合刺参生长的环境条件,为推动刺参的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刺参礁是人工池塘养殖刺参的关键。

池塘养殖刺参若不修建刺参礁,其成活率极低,而且很难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

1不同参礁对刺参的影响

本实验认为根据刺参生活条件,建立一个池塘养殖刺参的生态系统和相应的理论很有必要,人工参礁往往是该生态系统的关键条件和技术。

本实验主要目的研究各种参礁主要底栖藻类的生物量,以及底栖藻类与池塘理化因子的相互关系,为了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刺参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高养殖理论与养殖技术。

1.1试验区生态条件

项目试验区位于即墨市王村镇海区,主要从事刺参养殖生产。

参池呈长方形,面积15-20亩。

底质为硬质泥沙底,池内水深最高可保持在2m左右,进排水畅通。

试验所处海区水质清澈,无污染,潮流畅通,藻类丛生,无淡水注入,是理想的刺参养殖区。

1.2材料与方法

1.2.1材料

本次实验中使用了篮网礁、瓦片礁、石块礁、空心砖礁。

蓝网礁为一般的崩贝网笼,聚乙烯隔片直径35cm,隔片间距60cm。

瓦片礁每3片瓦为一组拥扎成1个长三棱柱体。

石块礁为20~40cm左右长宽的石块。

空心砖礁为建筑用的空心砖。

1.2.2参礁的设置

参礁设置在同一刺参养殖池塘中。

网笼式的参礁平放在池塘底部,用钢丝和木架固定住;

瓦片礁由3~4层三棱柱体瓦片排列成行设置在池塘中[4];

石块礁采用10~20kg重的石块按堆状排列摆放于池底,每堆1.0m3石块,堆距1.5m,行距为3m,设置时尽量增加缝隙。

空心砖礁交错排列于池底,堆距2m,行距3m[5]。

所有的参礁均顺流水的方向放置。

1.3底栖藻类的测定

在同一池塘的4种不同参礁上取样,在每种参礁的随机选取三个采样点,进行取样。

取样时,将不同参礁从池塘中提起,将附在上面的泥沙轻轻的刮取下来,分别放进烧杯中。

然后准备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称取50g的泥沙放进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200ml的蒸馏水分别倒入4个烧杯中,充分的搅匀,然后静置,待泥沙沉入底部后,用滴管吸取液体滴到载玻片上2滴(0.1ml),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底栖藻类,进行计数。

计数时,分别计量每种参礁的三次数值,求其平均值。

1.4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测得的结果如下:

材料

第一次计数

第二次计数

第三次计数

平均值

篮网礁

19

17

21

19.0

瓦片礁

15

17.0

石块礁

11

14

13.3

空心砖礁

16

18

16.3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以下图表:

本实验所得的结论如下:

篮网礁作为参礁,附着的底栖藻类最多,因刺参主要摄食底栖藻类,所以篮网礁最适合作为养殖刺参的参礁,瓦片礁、空心砖礁次之,石块礁不占优势。

2温度日常的变化及对刺参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水生外温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的重要因子。

刺参对温度的适应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6]。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刺参生长,提高发病率。

为适应温度胁迫,刺参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夏眠和冬眠的适应策略。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刺参呼吸和代谢会显著提高,温度继续升高,刺参呼吸代谢率逐渐降低,活动减少,进入夏眠状态[7],以降低能量消耗。

而温度过低时,刺参会逐渐进入冬眠状态。

此外,温度波动对刺参的生长和生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根据近年来有关刺参温度生理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对研究热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2.1试验区生态条件

项目试验区与上一实验为同一地区,主要从事刺参养殖生产。

2.2材料与方法

选择3个同样大小的参池,水位、PH、溶解氧等都相近。

用温度计每5天的上午8点测量水温,每个参池设置三个测量点,求其平均值。

进行统计并观察刺参的摄食及运动情况。

2.3结果与分析

2.3.1测量的结果

单位:

3月1日

3月6日

3月11日

3月16日

3月21日

3月26日

3月31日

4月5日

4月10日

2.32

3.42

4.76

6.12

8.54

10.9

11.87

13.50

13.86

4月15日

4月20日

4月25日

4月30日

5月5日

5月10日

5月15日

5月20日

5月25日

14.23

15.43

16.28

16.75

17.26

17.56

18.55

19.93

21.45

通过观察发现,当水温为15℃时,刺参有的聚集在池塘周围,有的栖息在附着基底边缘处,活动积极,摄食旺盛,粪便排出量很多,基本上没有残留的饵料。

随着水温的降低和升高,刺参的活动程度均不如15℃时活跃,特别超过20℃时,基本停止活动和摄食,投喂的饵料没有多少变化,粪便也无排出。

2.3.2结果的分析

作为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温度是制约刺参生长的关键因素。

目前关于刺参最适生长温度的报道较少且存在差异,本实验中根据日常温度的变化与刺参摄食情况及活动状况推算,刺参最适生长温度为16.8℃,

温度是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

随温度升高,生长率逐渐增加,当温度超过生物最适温度后,会对生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8]。

刺参作为变温动物对温度的变化较敏感。

本实验结果表明,l1℃-21℃摄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在15℃左右时,刺参体重增长最快。

进一步证明16.8℃是成体幼参的最快生长温度的结果比较准确。

刺参的生长状况亦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温度偏低,刺参的代谢缓慢,摄食也不旺盛,生长也缓慢。

17℃-20℃温度偏高,刺参调整自己适应环境温度,代谢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消耗用于调整适应,因此生长方面有所缓慢。

23℃对刺参来说温度过高,体内酶反应体系活性很低,此时刺参进入了休眠状态,也就是“夏眠”。

此时刺参停止摄食,降低代谢,同化作用基本停止,主要是异化作用以维持生命,因此体重降低。

研究大多指出,20℃是刺参的夏眠的起始。

本实验观察到在充足饵料作用下,20℃时刺参还可摄食生长,但摄食量已经很少,生长也比较缓慢。

产生这一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和饵料等环境条件有关,

3溶解氧的日常变化对刺参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养殖水体溶氧量对刺参的生存生长、肥满度、饵料系数等都有影响,刺参养殖池塘的溶氧量必须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但目前许多养殖户对水体溶氧量重视不够,养殖效益不高。

由于刺参属于典型的底栖动物,其在底层的活动、代谢和有机物的分解等消耗大量的氧气,在低氧或无氧状态下,刺参的代谢水平下降,循环、神经、消化、呼吸等系统的功能受阻,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大大削弱。

与此同时,嫌气性细菌则大量繁殖,形成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产生毒性很大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了对刺参的不利影响[9]。

因水质恶化,刺参体质虚弱,各种病原体会乘虚而入,导致刺参发生疾病,严重的甚至造成刺参的急性中毒死亡。

本实验调查了不同参池里的溶解氧值,建立日常溶解值曲线,同时探讨不同溶解氧值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3.1试验区生态条件及测量方法

项目试验区与上一实验为同一地区,选择3个同样大小的参池,水位、PH、温度、盐度等都相近。

用水质检测仪每天同一时间检测,每个参池设置三个测量点,求其平均值。

再进行统计并观察刺参的摄食运动情况以及水中的生物的状况。

3.2结果与分析

3.2.1测量的结果

单位mg/L

4月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7.28

6.73

7.04

7.12

7.58

7.32

6.26

7.19

7.08

6.11

4月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7.27

5.84

6.79

7.48

8.57

7.83

8.10

7.38

6.84

7.55

溶解氧的日常变化

3.2.2结果的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5.0-8.0之间波动,无缺氧现象,在投喂饲料后溶解氧会稍微的降低,阴天下雨时溶解氧也会降低,由于风力的作用,吹动着水的波动,溶解氧随着风力的作用而升高。

刺参所适合的溶解氧的值是不低于4mg/L,所以池塘中基本没有缺氧的现象。

3.3影响溶解氧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3.3.1影响溶解氧的因素

3.3.1.1浮游生物对溶氧量的影响

水体溶解氧一部分是来源于空气,而大部分是由浮游生物光合作用产生。

浮游生物白天产生氧气,而夜间要消耗氧气,因此会形成水体溶氧量昼夜间的差异,午后到傍晚溶氧量最高,黎明前溶氧量最低。

在阴雨天气,浮游生物光合作用较弱,产生的氧气较少,夜间容易出现刺参缺氧发病或死亡。

3.3.1.2水温、盐度及天气对溶氧量的影响

春季表层水水温随着大气气温的上升而上升,会出现明显的水温分层现象。

晴朗天气在风力的影响下,水表层会形成波浪,使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溶解氧在水深0~1米处可呈过饱和状态。

当水位进一步加深或遇到阴雨天,特别是大雨或暴雨天气,淡水会大量地注入养殖池塘,形成低盐度的淡水层,如不及时排出,对溶解氧的上下传递会起到阻滞作用。

特别是夜间浮游生物向下和垂直移动到底部,再加上底泥的自身耗氧,使池塘底部的溶氧量不断下降,到了夏季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池塘底层溶解氧的不足会进一步加剧,从而形成稳定的缺氧层,对刺参有害的氨氮、硫化氢气体就会不断产生,也就很容易造成刺参缺氧而窒息死亡。

3.3.1.3刺参排泄物、残饵及生物残骸对溶氧量的影响

刺参排泄物、残饵及生物残骸长期在池底积累,这些有机物富营养化,在池底氧化分解,将很快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厌氧消化取代氧化分解,就会增加池水有机物的耗氧量和水的黏度,进一步导致氧化分解作用不能很好地进行,这时可溶性铵盐和非离子态的氨按一定比例共存于水体中,但两者的比例随水温、pH值的变化而不同,其中氨对刺参有较强的毒害性,很容易造成刺参中毒死亡。

3.3.2预防刺参养殖水体缺氧的措施

3.3.2.1清除和控制耗氧物质

首先,避免投饵过剩和大型藻类的死亡。

对养殖3年以上、池底污染严重的池塘,要进行池塘的清淤改造,始终为刺参提供优良的养殖场所。

其次,使浮游生物保持在适量旺盛的繁殖水平。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浮游生物适量旺盛的繁殖水平,既可起到为刺参提供优质饵料和隐蔽的作用,又可发挥光合作用的效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采用物理的筛绢过滤法或采用化学脱氮法可除去过多的浮游生物,减少溶解氧的消耗。

3.3.2.2采取机械增氧法

目前采用的增氧方法比较多,有水面搅拌式、水中充气式和池底铺设管道式,养殖户可根据水体环境选择合适的增氧机械和增氧方法。

一般池塘上层水体很少缺氧,池塘底层水缺氧,通常采用的水车式增氧方式很难将氧气送达到池塘底部,因此,刺参养殖最好采用纳米微管增氧,以有效防止池底缺氧。

特别是在阴雨天,这样的增氧方式可有效地解决雨后淡水造成的水体分层、溶解氧传递受阻等难题。

3.3.2.3适时进行换水

适时排除刺参养殖池塘老化池水,添加新鲜海水,不仅增加了池水溶解氧含量,而且对改善刺参养殖池塘水质和调节水体中浮游生物量也是非常有效的。

换水最好选择在夜间到黎明前进行,白天天气晴朗应尽量少换或不换水,以利于刺参和浮游生物生长及溶解氧的利用。

3.3.2.4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

定期投放或培养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不仅可显著提高光合作用效能,增加水体的溶解氧,使饵料生物大量繁殖生长,而且还可分解刺参粪便、残饵及水中有机物,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的繁殖生长,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以减少刺参缺氧浮头和死亡[10]。

4盐度日常变化对刺参的影响

外界盐度发生变化时,海洋动物通过渗透调节对外实现有机体与海水之间的体内电解质平衡与细胞和组织之间的水分平衡。

当外界海水盐度升高或降低时,动物即失水或涨水。

棘皮动物为狭盐性,在盐度偏低活有淡水注入的半咸水极少生存。

刺参也是这样,盐度变化后,机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节及适应以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接近或超过盐度生态幅时则会出现死亡[11]。

为了进一步研究盐度对刺参生长和行为的影响,本实验针对盐度对刺参生长的影响,调查了不同参池里的盐度,建立盐度日常曲线,同时探讨不同盐度值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4.1试验区生态条件及测量方法

项目试验区与上一实验为同一地区,选择3个同样大小的参池,水位、PH、温度都相近。

用水质检测仪每5天同一时间检测,每个参池设置三个测量点,求其平均值。

再进行统计并观察刺参的摄食运动情况。

4.2结果与分析

4.2.1测量的结果

单位:

31.98

32.69

33.42

33.72

34.38

34.53

34.93

35.23

34.80

34.59

35.21

35.69

36.85

37.52

35.26

35.70

35.24

盐度的日常变化

通过测量发现,本地区参池的盐度范围在31-38内波动,由于今年的雨量比较少,测得的结果比往年明显的偏高。

在以晴天为主的天气中,由于池水蒸发,盐度会慢慢的升高,导致实际盐度比刺参的适应盐度高;

在以雨天为主的天气当中,盐度会急剧下滑。

总的来看,盐度较高,刺参在池塘周围缩成球状,影响到刺参的摄食及运动,导致刺参摄食不积极,生长缓慢,给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4.2.2结果的分析

在本试验中,通过日常观察盐度为32时刺参活动积极摄食量大,当盐度到达37时,刺参身体收缩成球体,运动量、摄食量都很小。

这主要刺参对这样的盐度范围已经适超出了适应盐度范围,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盐度是反映水中无机离子含量的指标,水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般围绕其等渗点进行渗透压调节,而渗透压调节是一需要耗费能量的生理过程。

就本试验而言,盐度在32左右时,可能处在刺参等渗点的附近,刺参用于渗透压调节的能量较少,故生长得快;

而盐度高于32时,刺参身体内外存在渗透压差,刺参为维持自身的渗透平衡,需要耗费能量,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长。

本试验结果表明,刺参适应高盐度环境的能力但摄食量小,生长缓慢。

另外,不同海域的刺参,对其栖息水域的盐度具有适应性,所以刺参的最适盐度和适盐范围可能因水域不同而不同,需要进一步验证。

5pH值日常变化对刺参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在正常情况下,海水中的PH般在7.9-8.2之间,刺参对ph值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

当PH值降至6.0以下,或者上升至9.0以上时,稚参则收缩呈球状,濒于死亡[12]。

现在,大多数利用人工参池环境,增大海参生态容量,提高海参质量和产量。

但是,有些地方PH值不稳定,海参反而减少,甚至绝迹。

从这一点出发,调查了不同参池里的PH值,建立日常pH值曲线,同时探讨不同pH值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5.1试验区生态条件及测量方法

项目试验区与上一实验为同一地区,选择3个同样大小的参池,水位、盐度、温度、溶解氧都相近。

5.2结果与分析

5.2.1测量的结果

8.38

8.14

8.32

8.26

8.38

8.43

8.41

8.30

8.33

8.49

8.31

8.40

8.55

8.47

8.25

8.34

PH的日常变化

5.2.2结果的分析

通过测量与观察,本地区参池PH值在8.0-8.5之间波动,相比最适PH值7.9-8.4较高,但影响很小。

PH受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是淡水输入、工业污染、酸雨和浮游植物代谢[13],近岸海水的pH值是一个容易受到影响得指标,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着PH值的变化,一旦变动较大,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5.3影响pH值变化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5.3.1影响pH值变化的因素

5.3.1.1光合作用对PH的影响

生物活动当池塘中大型藻类和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时,由于光合作用而迅速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OH ̄了海水的缓冲容量,pH值就会升高;

当池塘水质偏瘦,养殖密度过大,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又会大量积累二氧化碳,引起pH值下降。

5.3.1.2底质对PH的影响

有些刺参池塘底质本身是酸性,会引起pH值偏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