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解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9816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考点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考点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考点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考点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考点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考点解读文档格式.docx

《中考考点解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考点解读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考点解读文档格式.docx

________________。

解析CO和CO2的相似之处是组成的元素相同;

但由于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导致两者在化学性质上有巨大的差异,如CO能燃烧,而CO2不能燃烧,或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CO不能等;

CO和CO2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CO燃烧生成CO2、CO2与炽热的炭反应生成CO。

答案⑴B⑵CO可燃而CO2不可燃(或CO有还原性而CO2无还原性、CO2能与碱液反应而CO不能反应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⑶2CO+O2

2CO2(或CO2+C

2CO)

点评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由于其结构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也各不相同。

考点3、考查CO2的制取

例3(10·

常州)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⑤

解析实验室用CaCO3和稀盐酸来制取CO2,发生装置应选择②;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CO2,而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CO2,故选B。

答案B

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

考点4、考查“低碳”

例4(10·

广东)“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焚烧大量秸杆B.焚烧垃圾发电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D.使用可降解塑料

解析焚烧大量秸杆会产生大量CO2气体、有害气体和烟尘,不仅排放大量CO2,还造成环境污染,故选A;

提倡焚烧垃圾发电,可节约化石燃料;

用旧报纸制铅笔杆,能充分利用废旧资源,节约木材,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因此B、C、D都符合“低碳”理念。

答案A

点评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废物利用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都符合“低碳”理念。

考点5、考查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例5(10·

娄底)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

中,CaCO3属于________。

(填字母)

A.氧化物B.酸C.碱D.盐

(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图中转化关系不难发现X为CO2;

Ca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在转化中,CO→CO2、C→CO2、CO2→H2CO3等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O2

2CO2、C+O2

CO2、CO2+HO=H2CO3等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答案

(1)CO2

(2)D(3)C+O2

CO2(合理答案均可)

点评推断题首先要利用所学知识找到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在于各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从而确定X为CO2。

变式训练:

(可供选择)

1.(10·

邵阳)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B.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

C.C60是一种新型的单质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2

2.(10·

茂名)下列有关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可用作气体燃料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水”的pH小于7D.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3.(10·

镇江)右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

2:

1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4.(10·

长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

C.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

D.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CO、CO2

5.(10·

重庆)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A.1处B.2处C.3处D.4处

6.(10·

乌鲁木齐)“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B.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7.(10·

遵义)右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________;

(3)物质c(C6H12O6)所属类别是________,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写出由CO2生成物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5)标出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2.A3.C4.D5.C6.B7.

(1)CH4

(2)Ca2+(3)有机化合物6:

1:

8(4)CO2+H2O=H2CO3(5)

《燃料及其利用》考点解读

本单元的知识和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所占分值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命题趋向有:

(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研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及防火措施,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依据课本知识进行迁移,考查对某些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的理解程度;

(3)各种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甲烷、酒精、氢气)的使用前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等内容。

上述内容都是本单元的主要考查点,其考查热点是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与生产、环境有关的问题。

其中合理开发与节约使用资源、新能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将是开放性试题及研究性学习命题的热点,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

考点一:

考查安全标识

例1(10·

广东)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识,液化石油气易汽化,属于易燃气体。

点评明确可燃物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二:

考查燃烧的条件

例2(10·

新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B.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

C.现象②③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A错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B错误;

在80℃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C错误;

现象①②比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现象①③比较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D正确。

答案D

点评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考点三:

考查灭火的方法

例3(10·

重庆綦江)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灭火方法。

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是将可燃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与隔绝氧气无关;

而B、C、D都是采用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来灭火的。

点评灭火的常见方法有三种:

一是移走可燃物,二是隔绝氧气(或空气),三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考点四:

考查爆炸

例4(10·

临沂)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氧气B.一氧化碳和空气

C.液化石油气和空气D.天然气和氧气

解析A中二氧化碳气体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点燃它和氧气一定不会发生爆炸;

B中的一氧化碳、C中的液化石油气和D中的天然气都是易燃易爆气体,一旦达到其爆炸极限,便会发生爆炸。

点评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的粉尘与空气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易燃易爆气体时一定要先验纯再点燃。

考点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例5(10·

宜昌)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燃烧能放出热量,除此之外缓慢氧化、中和反应等都可以放出热量,故A错误,B、C正确;

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供给取暖、发电等,D正确。

点评明确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

考点六:

燃料及其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例6(10·

眉山)“西气东输”是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约4200公里的管道向东输送。

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将取代部分工业和居民使用的煤炭和燃油,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滤,在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

(3)煤中含有硫元素,在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污染大气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化学式为。

解析天然气燃烧生成CO2和H2O,煤气燃烧也有CO2生成,而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H2O,不污染环境,因此三者中应首选H2作燃料;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对空气会造成污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SO2。

答案

(1)CH4+2O2

CO2+2H2O

(2)氢气(或H2)(3)S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料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认识煤、天然气、煤气、氢气等燃料的性质,明确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合理使用燃料,为人类造福。

考点七: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7(10·

河北)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核能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能源,它是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上海世博会主题馆表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并网发电方式将电能传回城市电网。

请写出一条使用太阳能的优点:

解析核能即原子能,它是原子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的能量;

核能源于核矿石内的能量,核矿石属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点:

一是环保,二是节约化石能源。

答案

(1)不可再生

(2)环保(或节省化石能源)

点评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而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三、变式训练:

1.(10·

无锡)下列属于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娄底)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鞍山)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A.加少量水B.倒掉油C.倒人大量菜D.撒上沙子

兰州)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常州)“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

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电解水:

2H2O

2H2↑+O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

C+H2O

H2+CO

C.太阳光分解水:

2H2↑+O2↑

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

CH4+H2O

CO+3H2

徐州)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属于化学变化B.电动车充电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不锈钢属于复合材料D.燃油以雾状喷出有利于完全燃烧

苏州)有些地区因大量焚烧秸秆,导致空气质量一度达到重度污染。

下列有关处理秸秆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

B.秸秆腐烂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

C.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8.(10·

邵阳)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

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跳楼逃生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9.(10·

茂名)煤能源是我国现阶段主要能源之一,但煤燃烧排放的SO2会污染环境。

某发电厂采用“亚硫酸钠循环法”吸收SO2,其基本过程是:

用NaOH溶液在低温下吸收烟气中的SO2,得到Na2SO3;

将生成的Na2CO3溶液继续吸收SO2,得到NaHSO3;

将生成的NaHSO3吸收液加热再生,回收释放出的纯SO2气体,并将得到的Na2SO3返回吸收系统。

(1)SO2遇雨水会形成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①NaOH溶液吸收SO2:

_______________;

NaHSO3吸收液加热再生:

_________。

(3)氢气是未来的绿色能源之一。

若你戴上一副能够看清分子、原子等微粒的眼镜,则观察到得氢气燃烧过程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D3.C4.C5.C6.D7.C8.

(1)可燃物

(2)开门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使室内氧气更充足(3)A(4)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9.

(1)酸雨

(2)①2NaOH+SO2=Na2SO3+H2O②2NaHSO3△SO2↑+Na2SO3+H2O(3)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分别分成了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然后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答案合理即可)

《化学方程式》考点解读

质量守恒定律基本上年年出现在中考试题中,命题范围包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是历年来中考中必出的试题,预测在今后的中考中,除继续保留上述考点外,还会结合化学与生产、生活、重大事件及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运用综合、对比、迁移等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将作为新型考查方式。

上述两类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填空题或实验探究题。

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同样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今后中考命题热点将是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有关天平问题、无数据或少数据问题、图像或数据分析题等技巧性计算题以及跨学科综合计算和新情景(信息)与计算综合类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质量守恒定律

潍坊)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即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即乙是生成物,生成乙的质量为26g-1g=25g;

物质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物质丙一是没有参与反应,二是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25g-20g=5g,即X=18g-5g=13g;

其中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化学反应的实质

武汉)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

下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氯原子)

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解析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ClO2==2ClO2+2NaCl,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A正确,B错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错误;

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因此不属于置换反应,D错误。

点评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种类和质量也不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哈尔滨)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

B.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CO2+H2O=H2CO3

C.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2H2O=2H2↑+O2↑

D.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Fe2O3与HCl反应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A错误;

CO2溶于水可生成H2CO3,B正确;

C中漏掉反应条件“通电”,错误;

D中用碳酸钠来制取氢氧化钠,而不是用昂贵的氢氧化钠来制取相对廉价的碳酸钠。

点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③正确使用“↑”“↓”“△”等符号;

④注明反应条件。

考查化学反应类型

河北)医疗上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 

2HCl=MgCl2 

2H2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从反应特点可知: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即AB+CD=AD+CB,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评复分解反应的两种化合物必须“相互交换”成分。

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Ca(OH)2=CaCO3↓+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重庆)上海世博会上,100辆燃料电池观光车活跃在世博园区,它们靠氢气和氧气反应提供能量。

由于它们“喝”的是氢气,产生的是水,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⑴若燃烧1kg氢气,需氧气多少千克?

⑵在燃料电池里需要加入30%的KOH溶液。

现有10kg10%的KOH溶液、14kgKOH固体和适量蒸馏水,可以配制出30%的KOH溶液多少千克?

点燃

解析由1kgH2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求出氧气的质量。

设需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2H2O

432

1kgx

4﹕32=1kg﹕x解得x=8kg

利用10kg10%的KOH溶液以及14kgKOH固体和水配制30%的KOH溶液,根据配制前后溶质(KOH)的质量不变可求出所配制溶液的质量。

设配制出30%的KOH溶液的质量为y。

10kg×

10%+14kg=30%×

y解得y=50kg

答:

燃烧1kg氢气,需氧气8千克.。

10kg10%的KOH溶液、14kgKOH固体和适量蒸馏水,可以配制出30%的KOH溶液50千克。

答案

(1)8

(2)50

点评计算氧气的质量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二是根据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8)为来求出氧气的质量。

1.(2010·

兰州)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泰州)在密闭容器中有以下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