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北京课改新版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9809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北京课改新版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北京课改新版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北京课改新版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北京课改新版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北京课改新版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北京课改新版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Word格式.docx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北京课改新版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北京课改新版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北京课改新版第5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Word格式.docx

②原因二:

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

原因一:

C+CuO2Cu+CO↑;

原因二:

C+CO2

2CO。

(3)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之后添加 

处理尾气装置。

(1)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证明李洋同学的判断是正确的。

正确。

(2)①原因一:

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产生铜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uO

2Cu+CO↑;

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O2

(3)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之后添加处理尾气装置,如放置一只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只气球等。

处理尾气。

3、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填序号),x=8。

(3)F与C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aF2。

(4)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金属氢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

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金属氢能导电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这是因为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等,x=18-2-8=8。

(3)F与Ca形成的化合物是氟化钙,氟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是+2,氟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氟化钙化学式是CaF2。

(4)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C.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因此金属氢能导电,该选项说法正确;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没有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40.08;

9;

BC;

8;

CaF2;

BC。

4、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汞原子2Hg。

(2)三个铝离子3Al3+。

(3)两个氯气分子2Cl2。

(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Cl2。

(5)酒精C2H5OH。

(6)氧化镁中的阳离子Mg2+。

(7)画出氧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8)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第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SiO2。

(1)两个汞原子就是在汞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

2Hg。

(2)三个铝离子就是在铝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

3Al3+。

(3)两个氯气分子就是在氯气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

2Cl2。

(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填:

(5)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故填:

C2H5OH。

(6)氧化镁中的阳离子是镁离子,故填:

(7)氧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填:

(8)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第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故填:

SiO2。

5、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

教材用如图1实验介绍这一知识。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CuO2Cu+CO2↑。

(2)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使火焰更集中并提高温度。

(3)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4)图I与教材中的装置还是略作了改进,实验结束时,可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外,还可以防止铜被重新氧化。

(5)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研究】

分别称取2g木炭与CuO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

实验记录如下表:

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比例

1:

6

7

8

9

10~1:

11

12

13

加热时间

1′51″

1′43″

1′57″

2′21″

2′00″

1′53″

4′

实验现象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

气泡较少

实验结果

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产亮红色网状铜块

部分生产

Cu2O

主要产物

是Cu2O

由实验数据分析,除温度外,影响实验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比例;

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1:

11。

【装置改进】

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

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

你认为该设计是否更好?

是(填“是“或“否”);

理由是反应物受热均匀,可获得持续的高温。

【交流讨论】

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

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另外的目的是减少试管内剩余空气的量,降低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②理论上讲并不能把石灰水变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开始反应的充分证据。

其理由是

 

(1)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

(2)加上灯罩可以使火焰更集中,提升温度,利于反应的进行;

(3)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4)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所以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外,还可以防止铜被重新氧化;

(5)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氧化铜和碳粉的比例不同,得到产物也不同,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

反应物的比例;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即反应最充分的:

11;

【装置改进】将卧式改为直立式,同时用火焰把试管包住,火焰与试管底部的接触面积变大,可以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可获得持续的高温,这种设计效果会更好;

【交流讨论】①由于试管内有空气,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均匀受热外,目的是:

减少试管内剩余空气的量,降低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②由于装置内有空气,在加热时遇到木炭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

碳和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C+2CuO

(2)使火焰更集中并提高温度;

(3)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4)防止铜被重新氧化;

反应物的比例,1:

【装置改进】是,反应物受热均匀,可获得持续的高温;

【交流讨论】①减少试管内剩余空气的量,降低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②碳和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6、把木炭和氧化铜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如图)。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O+C2Cu+CO2↑,实验中观察到:

A中有红色固体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束时将单孔塞拔出,停止加热,冷却时发现有少部分红色固体遇空气又变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2CuO,倒出上述试管中的固体,其中一定有铜、氧化铜,可能有木炭。

(2)为了探究上述固体中是否含木炭,甲乙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碳和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实验操作

实验装置

依据

结论

甲同学

把倒出的固体放入如图装置,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后加热

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木炭

乙同学

把倒出固体称量为m1克,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至室温,称量固体为m2克。

m1>m2

上述方案中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1)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CuO+C

2Cu+C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实验中观察到:

A中有红色固体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2Cu+O2

2CuO,所以倒出上述试管中的固体,其中一定有铜、氧化铜,可能有木炭;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上述方案中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1)2CuO+C

2Cu+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u+O22

CuO,铜、氧化铜,木炭;

(2)

7、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16号元素的名称是硫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S2-.写出与11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

(2)如图2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38,锶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rO.通过如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5周期.写出第三周期中与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符号Mg.

(3)第二周期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为Ne.

(1)由16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是硫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它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

依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由11号元素为钠,化合价为+1价,16号元素为硫,化合价为-2,故硫化钠的化学式:

Na2S;

(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x=2+8+18+8+2=3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则锶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rO.

由上表分析可知,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锶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5周期.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第三周期中与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符号是Mg.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最稳定,因此第二周期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为Ne.

故答案:

(1)硫;

失去;

S2-;

(2)38;

SrO;

5;

Mg;

(3)Ne.

8、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图1示两个实验都与木炭有关,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Ⅰ中夹有红热木炭的坩埚钳应 

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填“缓慢”或“快速”)

②为了证明实验Ⅰ的生成物,接下来的操作是:

向集气瓶中倒入少理澄清石灰水,振荡;

③实验Ⅱ中试管A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2CuO2Cu+CO2↑;

④在这两个实验中,木炭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2)小明同学去九龙口游玩时,用瓶装了一些河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②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

如图2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

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点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O。

②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Fe(SO4)2,它代表的点E。

(填“A、B、C、D、E”)

(1)①做木炭燃烧实验时,要将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的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故填:

缓慢;

②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使用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故填:

向集气瓶中倒入少理澄清石灰水,振荡;

③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

C+2CuO

④实验Ⅰ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实验Ⅱ说明木炭具有还原性,故填:

可燃性和还原性。

(2)①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

吸附。

②进行过滤操作时: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正确;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正确;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正确;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错误;

D。

①A点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的物质类别是单质,故填:

单质;

B点是铁的正二价氧化物,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O,故填:

FeO。

②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Fe(SO4)2,表示的是盐类物质,它代表的点E,故填:

E。

9、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形成S2-(填粒子符号)。

(2)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SiO2(填化学式)。

(3)9号元素与17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4)镁元素和铝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de(选填序号)。

a.镁和铝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原子和铝原子核电荷数相同

c.镁原子和铝原子质子数不同 

d.镁原子和铝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

e.镁原子和铝原子电子层数相同 

f.镁原子和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图3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实心黑球和阴影白球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

请画出方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

(1)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S2-。

得到;

S2-。

(2)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可以表示为SiO2。

(3)9号元素是氟元素,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17号元素是氯元素,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氟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4)a.镁和铝都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镁原子和铝原子核电荷数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镁原子和铝原子质子数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d.镁原子和铝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e.镁原子和铝原子电子层数相同,都是3,该选项说法正确;

f.镁原子和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de。

(5)方框内应填的微观粒子是1个氧分子,如下所示:

10、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2)图乙中,一定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AD(填序号);

(3)若E表示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E元素的原子和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O。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2)BDE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但B为阳离子,E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A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

(3)E表示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能是氧离子,E元素可能是氧元素;

C为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镁,其化学式为MgO。

(1)26.98;

(2)AD;

(3)MgO。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