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学案Word格式.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学案Word格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学生试读课文,标出难读或不会读的字,划出不会停顿的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并重点指导:
①正确读写加点词语:
学奕()鸿鹄()弓缴()弗若()
②正确停顿下列句子:
思/援弓缴/而射之
二、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1、根据试读,师生一起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
①读准字音;
②停顿适当;
③语速稍慢。
2、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4、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讲故事内容。
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两个人各是怎样学下棋的?
2、学得结果怎么样?
3、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学奕》
2、总结学习《学奕》的学法:
①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②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③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④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语速要慢,停顿适当,读通顺。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①一小儿的观点是:
依据是
,他是根据判断的。
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
依据是
他是根据来判断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
为什么?
,
(5)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4、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四、、达标检测1、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5分}
学弈()惟()鸿鹄()缴()弗()矣()与()盘盂()沧()沧凉凉孰()为汝()多知乎?
2、联系课文注释,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10分}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fú
)若之矣(yǐ)。
③为是其智弗若与(yú
)?
曰:
非然也。
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⑤:
“孰(shú
)为汝(rǔ)多知(zhì
)乎?
(。
教
学
反
思
2匆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学准备
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2、了解朱自清的生平资料和作品。
3、搜集积累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一、情景导入。
师:
1.播放一段时钟的“嘀嗒”声,引导学生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2.介绍朱自清,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默读全文;
2.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
让学生初步了解全文,感悟作者情感,抓住“叹”、“悔”二字统领全文。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找出并细读“叹”的段落。
2.注意“碗”、“伶俐”的写法及读音;
3.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说说作者怎样写时光匆匆的,并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上几句;
5.体会文中叠词运用的巧妙;
6.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1.找出并细读“悔”的段落。
2.注意“徘徊”、“裸”的写法及读音;
4.体会作者悔意何来;
5.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
(三)略读课文第一、五自然段
1、通过删读体会排比句的优美,讲解“;
”的用法。
2、文章开头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四、再读课文,深化感受。
1.谈谈自己学了本文后想到了什么?
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说明时光飞逝或劝人惜时的词句。
五、背诵课文
六.达标检测1.给课文中的多音字组词(4分)
zhuǎn()bá
o()
转薄
zhuà
n()bó
()
jīn()sà
n()
禁散
jì
n()sǎn()
2、我会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体会这样搭配的好处(3分)。
()地挪移()的双眼()地跨过
()的痕迹()的日子()地旋转
七.学后疑惑:
通过读书我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和同学交流:
疑问一:
疑问二:
3、桃花心木
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理解种树人的话。
生字卡片,搜集关于林清玄的资料。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
(1).学会本文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自由读课文
(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一、直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板书:
6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4.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5、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四、再读读文,重点探究。
学习12、13自然段。
①指名读。
想一想:
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②逐句品读。
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
)
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1.重点探究: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水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五)精读,领其意
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2)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理解: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4)学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15、16自然段
①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②小组讨论: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③全班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总结:
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六)、深化感受拓展延伸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
对种树人说
;
对已枯萎的同伴说
;
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
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基础达标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chāyāngkūwěiduà
nlià
nyōuyǎzì
zaì
bó
shēngjī
()()()()()
2、我理解的词语有。
3、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完成练习。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
不只是(),()也是一样,在()中生活的(),能比较()生活的考验,会()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把很少的养分()为巨大能量,努力()。
写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我知道作者运用的方法,主要写了
,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
学后疑惑:
在收获的同时,我还有疑惑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疑惑一:
疑惑二:
4*顶碗少年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
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得成功的道理。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演示文稿。
搜集关于面对失败勇敢坚强的故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
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
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
(板:
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
1──7自然段写
第二部分:
8自然段写
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
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
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
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角色反串:
1、第一次表演失败时,少年想:
2、第二次表演失败时,少年想:
3. 老人走上前可能说:
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yí
ngyí
n)
观众为每一个节目鼓掌喝彩。
(hé
hè
他头顶上顶着高高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luó
luò
就在转身的一刹那间,碗掉了。
(chà
shà
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hé
)
2、我理解的词语有
3、按课文填空:
顶碗少年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表演。
第一次,在一个()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
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地微笑着,()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第二次,音乐又响起来,少年很沉着,(),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了,那一摞碗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
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终于把碗稳住了。
4、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从中使我体会到
我的疑惑:
通过读书我有疑惑要和同学、老师探讨:
5、手指
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生字卡片,搜集丰子恺先生的相关资料。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
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板题:
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
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指出每根手指的长处和短处:
(1)大拇指:
短处:
;
长处:
(2)食指:
短处:
长处:
(3)中指:
(4)无名指和小指:
长处: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
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
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6分)
血要流出来了,叫他拼命按住。
(xiěxuè
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
(chǔchù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
(miá
omiǎo)
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bó
bá
o)
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
(zēngzè
ng)
2、用课文里表示动作的词语填空。
()脂粉()药末()戒指
()耳朵()鼻涕()笔杆
3、我知道作者写了五个手指这样的特点
4、我读了这篇文章,有很多启示,我要写一写
我有疑惑要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
疑惑:
6、北京的春节
1、自觉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有关春节的习俗、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词,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童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动漫童谣童谣,自己读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童谣写的什么内容?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
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
(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
2、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④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四、品读课文,体会过年的气氛。
1、指导品读“腊八”,播放课件,自由朗读描写“腊八”的语段,边想一想:
⑴、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
你们家在这一天会做同样的事吗?
⑵、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
2、指导品读“除夕”,指名朗读。
⑴、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
⑵、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3、指导品读“正月初一”。
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
(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你逛过庙会吗?
说说你的感受
4、指导品读“元宵”。
全班齐读,边读边画。
(1)分别画出表示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的词句,体会人们对元宵节的热情。
(2)、如果你置身于这灯的海洋,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你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指名朗读展示)
五.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
3、对比写法。
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六、达标测试1.、从课文中找出下面各类物品的名称,写下来
春节食品:
春节玩具:
元宵彩灯:
2、请你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节日活动
()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泡腊八蒜过年吃饺子用。
()买杂拌、爆竹、各种玩意儿,准备过年。
()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
()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6、请按详略的不同将下列内容分类
腊八这一天要做的事
孩子们为过年做准备
大人们为春节做准备
过小年
小年后的准备
除夕夜
大年初一的景象
店铺开张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景象
春节结束
详写的内容:
略写的内容:
通过读书我有疑惑要和同学们探讨:
7藏戏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了解艺术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
藏戏面具图片。
预习(或复习)提纲
1、了解我国传统戏曲的有关知识。
2、了解我国西藏地区的有关信息及藏族同胞的民俗。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
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
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重点研读,感悟情感
(一)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二)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