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问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局部解剖学问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解剖学问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腹部
1.门脉高压症时,会出现哪些与解剖学特征有关的症状?
为什么?
门静脉压力增高可引起腹水;
(1分)脾静脉淤血造成脾肿大;
(1分)食道静脉丛曲张破裂引起呕血;
(1分)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引起便血;
腹壁静脉曲张。
(1分)
2.试述网膜孔的组成。
前界:
肝十二指肠游离缘;
后界:
覆盖于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
上界:
肝尾叶;
下界:
十二指肠上部。
(4分)
3.何谓腹膜后间隙?
主要有哪些器官位于腹膜后间隙?
腹膜后间隙的感染向上、向下经过何结构蔓延到何处?
腹后壁的腹膜与腹后壁的腹内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之腹膜后间隙。
(1分)其上经腰肋三角通纵隔后间隙,向下通盆腔的腹膜后间隙(1分)。
腹膜后间隙内的主要器官有:
肾、肾上腺、输尿管、胰、十二指肠的大部分以及腹部的大血管、神经、淋巴等。
4.试述胃的动脉供应。
胃上动脉弓:
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沿胃小弯吻合成。
胃下动脉弓:
胃网膜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沿胃大弯吻合而成。
(2分)胃短动脉:
供应胃底部。
胃后动脉:
出现率70%,供应胃体上部的后面。
胃左动脉由腹腔干发出,胃右动脉由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发出,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均发自脾动脉,胃网膜右动脉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
胃的动脉均来自腹腔干,但通过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吻合,与肠系膜上动脉有交通。
5.试述胃的淋巴引流。
沿胃左、右血管排列的胃上淋巴结收纳胃小弯侧的淋巴;
(1分)沿胃网膜左、右血管排列的胃下淋巴结收纳胃大弯侧的淋巴;
(1分)在幽门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幽门淋巴结收纳胃幽门部和胃大弯近侧部分的淋巴。
(1分)这4组淋巴结的输出管最终到腹腔淋巴结,经肠干汇入乳糜池。
6.试述十二指肠上部的毗邻。
前上方:
肝方叶、胆囊。
后方:
胆总管、门静脉、胃十二指肠血管、下腔静脉。
下方:
胰头和胰颈。
7.试述十二指肠降部的毗邻。
前方:
横结肠及其系膜。
右肾门及右输尿管。
外侧:
升结肠。
内侧:
胰头和胆总管。
8.试述肝门静脉的合成,属支及与上、下腔静脉系的交通。
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颈后方汇合而成。
(1分)属支有7条:
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和附脐静脉。
(2分)与腔静脉的吻合有4处:
1、通过附脐静脉经脐周静脉网与上、下腔静脉吻合。
2、通过胃左静脉经食管下端的静脉丛与上腔静脉吻合。
3、通过直肠上静脉经直肠静脉丛与属于下腔静脉的髂内静脉吻合。
4、通过腹后壁的小血管与上、下腔静脉吻合。
(3分)
9.下腹部的阑尾切口,由浅入深经过哪些层次?
需注意保护什么结构?
皮肤->
浅筋膜->
腹外斜肌腱膜->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组织->
腹膜壁层。
(3分)需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及肋下神经。
10.何谓“胃床”?
由哪些结构组成?
胃后面隔以网膜囊与胰、左肾、左肾上腺和脾相邻,(2分)胃下方有横结肠及其系膜。
这些结构承托了胃,称为胃床。
11.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右肾前面与肝右叶、结肠左曲、十二指肠降部相邻,左肾前面与胃、胰尾、脾门、结肠左曲、空肠相邻。
(2分)两肾的上方均有肾上腺。
肾的后方与膈、第十二肋、腰大肌、腰方肌和腹横肌相贴,并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生殖股神经通过。
(2分)肾为腹膜后位器官,紧贴腹后壁。
左肾高于右肾半个椎体,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端平第2腰椎;
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上缘。
肾门相当于第1-2腰椎高度,其体表投影为:
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交角处。
12.简述腹腔丛的位置和组成。
位于腹腔干和腹主动脉、肾动脉周围。
(1分)由内脏大神经和内脏小神经、迷走神经的腹腔支、腰交感干的分支、腹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节以及他们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
(2分)腹腔丛的分支分布到腹腔内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以及腹腔脏器。
13.试述胰的动脉供应。
胰头由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供应。
(1分)胰体和胰尾由右至左分别由胰背动脉、胰大动脉、胰下和胰尾动脉供应。
(2分)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发自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
其余分支均发自脾动脉。
14.试述网膜囊的组成和通连。
网膜囊的前界为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大网膜前两层;
(1分)后界为大网膜后两层、横结肠及其系膜、覆盖于左肾、左肾上腺和胰前面的腹膜;
(1分)上界为覆盖于膈下面、肝后方及肝尾状叶下方的腹膜。
(1分)左界到脾门,有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封闭;
(1分)右界有网膜孔通腹膜腔。
15.何谓“腹膜内位器官”、“腹膜间位器官”、“腹膜外位器官”?
各有哪些?
腹膜内位器官:
四周均为腹膜包绕的器官称之,有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和输卵管。
(2分)腹膜间位器官:
三面或大部分被腹膜包绕的器官称之,有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膀胱和直肠上段。
(2分)腹膜外位器官:
仅一面被腹膜包绕的器官称之。
多位于腹后壁,又称腹膜后位器官。
有十二指肠降部、水平部和升部、胰、肾、肾上腺、输尿管以及直肠下段。
16.试述腹股沟管的位置、内容和组成。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1.5cm处,与之平行。
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2分)有二口四壁:
内口即深环,又称腹环,是腹横筋膜的一个卵圆形裂隙,相当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
外口即浅环,又称皮下环,是腹外斜肌腱膜的一个三角形裂隙,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
(1分)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的下部纤维组成,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联合腱,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17.腹股沟直疝和斜疝的疝囊各通过哪些路径达到阴囊或大阴唇皮下?
腹股沟斜疝通过:
腹环->
腹股沟管->
皮下环->
阴囊或大阴唇皮下。
(2分)腹股沟直疝通过:
腹股沟三角->
18.腹前外侧壁深层血管和神经有哪些?
其行程、分布各有何异同?
动脉:
分布于腹壁深层的动脉有下5对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4对腰动脉、腹壁上动脉、腹壁下动脉和旋髂深动脉、下5对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和腰动脉皆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
(2分)腹壁上、下动脉分别发自胸廓内动脉及髂外动脉,走行于腹直肌与腹直肌鞘后层之间,在脐平面两动脉相吻合。
(2分)旋髂深动脉发自髂外动脉,向外上斜行,在髂前上棘附近发出一大支,在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上行,阑尾切除术如需向外侧延伸切口时,需注意勿伤此动脉.(1分)腹壁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1分)神经:
通行于腹壁深层的神经有下5对肋间神经、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
(2分)但没有与腹壁上、下动脉、旋髂深动脉相当的神经,其分布区域由上述神经管理。
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走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有肋间后血管伴行,至腹直肌外缘处进入腹直肌鞘中,沿途发出肌支,支配腹前外侧壁诸肌。
终支向前穿过腹直肌和腹直肌鞘前层成为前皮支,分布于腹前壁的皮肤。
上述神经的外侧皮支,分布于腹外侧壁的皮肤。
(1分)髂腹下神经走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在髂前上棘内上方约2.5cm处穿过腹内斜肌,走行于腹外斜肌腱膜的深面,沿途发肌支,支配腹壁扁肌。
终支在浅环上方约2.5cm处穿过腹外斜肌腱膜成为前皮支,分布于耻骨上方的皮肤。
(2分)髂腹股沟神经在髂腹下神经下方与其平行,穿过腹内斜肌进入腹股沟管,位于精索的前方,沿途发肌支支配腹壁扁肌。
其终支穿出浅环,分布于阴囊(或大阴唇)前部的皮肤。
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经深环进入腹股沟管,沿精索后面下行,出浅环分布于提睾肌及阴囊肉膜。
19.腹前外侧壁的浅血管、浅淋巴管及皮神经分布有何特点?
腹前外侧壁的浅血管、浅淋巴管及皮神经都通行于浅筋膜内,浅血管、浅淋巴管分布于浅筋膜和皮肤,(1分)皮神经分布于皮肤司感觉。
(1分)浅动脉:
腹前壁上半部的浅动脉细小,是肋间后动脉的分支,与胸神经的外侧皮支伴行。
腹前壁下半部有两条较大的浅动脉(腹壁浅动脉和旋髂浅动脉),分布于腹下部。
(1分)浅静脉大致与浅动脉相当,此外,还有胸腹壁静脉,连接腹壁浅静脉与腋静脉。
浅静脉较为丰富,互相吻合成网,尤其在脐区更为丰富。
(1分)脐以上的浅静脉经胸膜壁静脉汇入腋静脉。
脐以下的浅静脉经腹壁浅静脉汇人大隐静脉。
(2分)从而构成上、下腔静脉系统之间的联系,当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一侧髂总静脉或髂外静脉某段阻塞时,可经此途径沟通部分血流。
(1分)脐区浅静脉还通过附脐静脉连接门静脉,构成门静脉与腔静脉问的侧支循环。
(1分)浅淋巴管:
与浅血管伴行,脐平面以上者汇人腋淋巴结;
脐平面以下者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1分)皮神经:
腹外侧壁皮肤主要由下5对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分布,有明显节段性。
20.经腹直肌切口、阑尾斜切口进入腹膜腔,各需经过哪些结构层次?
经腹直肌切口:
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和壁腹膜。
(2分)阑尾交错切口:
是通过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的斜切口,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
腹内斜肌。
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和壁腹膜。
21.在身体表面如何划出幽门平面,有哪些重要结构以此平面为标志?
在脐至剑胸结合连线的中点(亦即由耻骨联合上缘至胸骨上切迹连线的中点),为幽门平面。
(1分)位于此平面上的结构,有第9肋软骨前端、胆囊底、幽门(腹前正中线右侧约4cm)、胰体大致的行程、肾门(腹前正中线旁约6cm、右肾门拾低于此平面;
左侧者恰高于此平面)等。
(2分)腹腔动脉起始点位于幽门平面上方约2.5Cm;
肠系膜上动脉及肾上腺中动脉起始点,紧位于腹腔动脉起始点的稍下方。
(2分)肾动脉的起始点位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点的下方约1.2cm处。
22.试述腹部、腹腔和腹膜腔的区别。
腹部是指上方为肋弓,下方为髂嵴、腹股沟、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之间的部分。
(2分)腹腔是指小骨盆上口以上,由腹壁和膈围成的腔,其范围比腹部体表境界为大,它包括了左、右季肋区和左、右髂区。
(2分)腹膜腔则是壁腹膜与脏腹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其内仅含有少量浆液,也就是说腹腔内所有脏器实际上均位于腹膜腔之外。
三、头、颈部
1.简述下颌下三角的主要结构层次关系。
下颌下三角的主要结构层次关系是:
皮肤→颈浅筋膜及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及其形成的下颌下腺囊→下颌下腺浅份→下颌舌骨肌→舌神经与下颌下神经结、下颌下腺深份及导管、舌下神经→舌骨舌肌→舌动脉。
(5分)
2.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结扎动、静脉时,应注意如何避免损伤神经结构?
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时,应紧靠甲状腺上极,以避免损伤迷走神经的喉上神经外支。
(2分)结扎甲状腺下动、静脉时,应距腺侧叶较远处,以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3.试述甲状腺术与气管切开的手术经路层次,小儿气管切开术应注意避免损伤哪些结构?
层次为:
皮肤→颈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梯形筋膜→气管前筋膜。
(2分)避免损伤:
两侧的颈鞘,后方的食管及胸骨上间隙内的颈静脉弓,甲状腺奇静脉丛,甲状腺最下动脉,胸腺,头臂静脉,头臂干与主动脉弓等。
4.简述颈部的淋巴群
颈部淋巴群分为颈前淋巴群和颈外侧淋巴群。
(1分)颈前淋巴群:
颈前浅淋巴结,颈前深淋巴结。
(1分)颈外侧淋巴群:
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上组,颈外侧深淋巴结下组。
(2分)左侧的颈外侧深淋巴结下群,又可称为Virchow淋巴结。
5.颈根部解剖时,胸膜顶的毗邻有哪些主要结构?
前方有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前斜角肌及膈神经,迷走神经与锁骨下静脉,(2分)左颈根部还有胸导管;
后方有颈交感干;
第1胸神经前支;
(2分)外侧为臂丛与中斜角肌;
内侧左颈根部还有左锁骨下动脉与左头臂静脉,(2分)右颈根部为头臂干、右头臂静脉和气管。
6.腮腺炎或腮腺肿瘤时易累及哪些血管和神经
腮腺炎或肿瘤时,常累及穿经腮腺体内的血管、神经,纵行于其内部的有;
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及耳颞神经;
(3分)横行于其内部的有:
面神经分支,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
7.腮腺深面与哪些结构毗邻?
为什么腮腺肿瘤很少波及颈内动脉及末四对脑神经(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
腮腺深面与茎突、茎突诸肌和颈内动、静脉及末四对脑神经相邻。
(3分)腮腺肿瘤多为良性,肿瘤表面及腮腺分别有包膜,囊鞘包裹,加之茎突和其肌肉的阻挡作用,使肿瘤多向外生长,故很少波及颈内动、静脉及末四对脑神经。
8.垂体的位置、毗邻及肿瘤时可能出现的压迫症状有哪些?
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
垂体的前上方隔鞍膈与视交叉和视神经为邻;
下方为垂体窝底,仅借一薄骨板与蝶窦分隔;
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两侧与海绵窦相邻。
(2分)垂体肿瘤时,向前上方推顶鞍膈可压迫视交叉和视神经,出现双颞侧视觉障碍,进一步发展时,可突入第三脑室,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致颅内压升高。
(2分)向下压迫可使窝底深度增加,甚至侵入蝶窦。
前方的鞍结节和后方的鞍背均可受压变薄,甚至骨质破坏。
向两侧压迫海绵窦,可出现海绵窦淤血及脑神经症状。
9.海绵窦的位置、内容安排及连属关系如何?
海绵窦是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位于蝶鞍的两侧,(2分)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尖端,并借前、后海绵间窦相通。
(1分)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上颌神经;
在近窦的内侧壁有颈内动脉及其外侧的展神经。
(1分)海绵窦借内眦静脉、眶内的眼上静脉与面静脉交通;
借眼下静脉,卵圆孔和破裂孔导血管与面深部的静脉网一翼丛相通。
海绵窦尚接受蝶顶窦和大脑中浅静脉。
此窦的血液向后经颞骨岩部上、下缘的岩上、下窦分别注入横窦和颈内静脉。
海绵窦是硬脑膜静脉窦中与周围联系最广泛的部分,特别是与面部的浅、深静脉有着广泛的交通,面部的感染可借交通途径波及颅内。
10.如何鉴别颅顶皮下、腱膜下和骨膜下血肿?
根据颅顶部软组织各层结构特点,皮下组织血肿轮廓清楚,局部疼痛明显;
(2分)腱膜下血肿范围较广,常形成较大血肿;
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某一块颅骨范围,不超出骨缝界限。
11.颅顶部软组织各层有何特点?
颅顶部软组织适应其保护功能,由浅入深分为五层,(1分)各有其特点。
①皮肤,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是疖肿和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
具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时易出血,但创口愈合也较快.(2分)②浅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和深面的帽状健膜紧密连接,并将脂肪分隔成无数小格,内有丰富的神经血管,血管多被结缔组织固定,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可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剧痛。
创伤时,血管断端不易自行收缩闭合,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2分)③帽状腱膜前连额肌,后接枕肌,两侧渐薄续于颞筋膜浅层。
头皮裂伤横断此腱膜时,因额、枕肌收缩牵拉使创口裂开较大,缝合头皮时,应将此腱膜细致缝合,以减小皮肤张力利于愈合。
(2分)④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范围广范,移动性大,并有若干导静脉与板障静脉及硬脑膜窦相通。
临床上,头皮撕脱伤多发生于此层,开颅时可经此层游离头皮皮瓣;
此层出血时,易广泛蔓延形成较大血肿;
感染时,可经导静脉向颅内扩散。
(2分)⑤颅骨外膜,与颅骨表面连接疏松,易于剥离,但与颅缝愈着紧密,故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某一块颅骨范围。
12.下颌下三角是怎样围成的?
行下颌下腺切除需经哪些层次?
术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下颌下三角是由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前腹、后腹围成。
(2分)行下颌下腺切除需经的层次:
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腺鞘)。
(1分)术中应注意:
①结扎面静脉和面动脉;
②勿伤及舌神经和舌下神经。
13.斜角肌间隙是怎样围成的?
通行哪些重要结构?
斜角肌综合征可表现哪些结构的受压症状?
斜角肌间隙是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1肋围成的,通行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2分)在前斜角肌前方有锁骨下静脉通行。
前斜角肌综合征主要表现臂丛、锁骨下动脉和锁骨下静脉的受压症状。
14.颈动脉鞘内有哪些重要结构?
是如何排列的?
该鞘浅面和深面各有何神经?
颈动脉鞘内的重要结构有:
颈内静脉、颈内动脉(鞘的上部)、颈总动脉(鞘的下部)和迷走神经。
(2分)其排列关系为:
静脉居于外侧,动脉居于内侧,神经位于两者之间的后方,该鞘的浅面有颈袢,鞘的深面有颈交感干(隔椎前筋膜)。
15.颈袢是怎样组成的?
甲状腺手术为了避免伤此神经,应在何处切断舌骨下肌群?
颈袢由颈袢上根(第1颈神经的降支)和颈袢下根(第2、3颈神经的降支)在颈动脉鞘浅面,相当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上缘处(平环状软骨弓)合成。
(2分)由此处发出神经支配舌骨下肌群。
甲状腺手术时平环状软骨切断该肌群,可避免伤及神经。
16.在枕三角区行淋巴结摘除时应注意勿伤哪条神经?
该神经在此区有何走行特点?
损伤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在枕三角区行淋巴结摘除时勿伤及副神经。
(1分)该神经在此区沿肩胛提肌表面下行,并有枕小神经勾绕。
(1分)副神经损伤后会出现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瘫痪,表现为斜颈、耸肩无力。
17.甲状腺大部切除木应保留哪部分甲状腺?
该部分甲状腺血液供应来自何处?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应保留甲状脉后内侧部的腺体(内有甲状旁腺)。
(2分)保留部分甲状腺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邻近的食管动脉和支气管动脉。
18.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切口需经哪些层次?
根据所学的解剖知识,术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切口所经层次:
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假被膜)。
(2分)术中注意的问题:
①结扎甲状腺上动脉要紧贴上极进行,以免伤及喉上神经外支;
(2分)②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要远离下极进行,以免伤及喉返神经。
(2分)③甲状腺中静脉的结扎;
④甲状腺最下动脉(出现率l0%)的结扎;
⑤保留甲状旁腺。
19.气管切开需经哪些层次?
术中应注意哪些解剖学问题?
气管切开的层次:
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2分)术中应注意:
在第2~4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和可能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
20.根据甲状腺的毗邻关系,试分析甲状腺肿大可能引起的症状?
甲状腺侧叶的后内侧邻接喉和气管.(1分)该部受甲状腺肿大的压迫,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
(1分)侧叶的后外侧部邻近颈动脉鞘和颈交感干。
颈交感于受压可出现Horner综合征:
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
四、盆部
1.盆筋膜间隙有哪些?
他们的位置及境界怎样?
盆筋膜脏、壁两层间形成许多筋膜间隙,主要有:
(1)耻骨后隙位于耻骨联合、耻骨上支及膀胱间。
上界为腹膜返折线,下界为盆膈,两侧为耻骨前列腺韧带(2分)
(2)骨盆直肠隙位于盆底腹膜何盆膈之间。
前界为膀胱和男性的前列腺或为女性的子宫,后界为直肠何直肠侧韧带。
隙内富含结缔组织,并有移筋膜膈,为直肠膀胱(阴道)膈。
此膈上连直肠膀胱陷凹(直肠子宫陷凹),下止于盆膈。
(2分)(3)直肠后隙位于骶前筋膜和直肠筋膜之间,上界与腹膜后隙相通,下界为盆膈,两侧借直肠侧韧带与骨盆直肠隙相隔。
该隙感染向上可蔓延至腹膜后隙。
腹膜后隙注气造影可经此隙进行。
2.简述直肠的血管、淋巴间回流及神经分布
直肠的血供主要来源于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及骶正中动脉。
直肠上动脉为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支,走行于乙状结肠系膜中,下行至第三骶椎高度分为左右两支经直肠两侧入直肠壁。
直肠下动脉为髂内动脉的分支,经直肠侧韧带分布于直肠下部。
骶正中动脉发自腹主动脉分为左右髂总动脉的分叉处,经直肠后面入直肠壁。
上述动脉均有同名静脉伴行。
直肠的淋巴随相应的静脉注入肠系膜下、髂内、髂总淋巴结。
直肠的神经随血管的分支分布于直肠壁。
3.简述坐骨直肠窝的位置、形态、境界及主要内容
坐骨直肠窝位于肛管与直肠间,肛管两侧皮肤深面的楔形间隙。
(2分)冠状面上看,为一尖向上的三角形,分顶、底和内、外侧壁。
顶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
底为肛门两侧的皮肤;
内侧壁为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尾骨肌及盆膈下筋膜;
(1分)外侧壁为坐骨结节的内侧面、闭孔内肌及其筋膜和会阴筋膜。
内外侧壁的前后端均以锐角相接,形成前、后隐窝。
前隐窝位于肛提肌和尿生殖膈之间;
后隐窝位于尾骨肌、骶结节韧带和臀大肌之间。
(2分)窝内充满脂肪组织,其间有许多纤维膈,称坐骨直肠窝脂体。
4.简述会阴浅隙和会阴深隙的位置、内容
(1)会阴浅隙位于浅会阴筋膜和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
(1分)在男性,浅隙后部有会阴浅横肌,两侧有阴茎脚及其坐骨海绵体肌、尿道海绵体肌和球海绵体肌;
在女性,浅隙后部也有会阴浅横肌,两侧由阴蒂脚及其坐骨海面体肌、前庭球和球海绵体肌。
此外,还有阴部内血管的分支和神经。
(2分)
(2)会阴深隙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
深隙内男性有尿道球腺、会阴深横肌。
会阴深横肌中男性有尿道膜部穿过,并形成尿道括约肌,在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并形成尿道阴道括约肌。
5.从阴囊皮肤切开直达鞘膜腔,需经哪些层次?
层次:
皮肤一肉膜—精索外筋膜一提睾肌—精索内筋膜一鞘膜壁层—鞘膜腔—鞘膜脏层。
6.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的体表投影各在何处?
自脐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