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边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9873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礼仪边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明礼仪边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明礼仪边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明礼仪边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明礼仪边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明礼仪边框.doc

《文明礼仪边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礼仪边框.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明礼仪边框.doc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源远流长。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文明礼仪更是成为交流、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手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是当前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务实有效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关爱他人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日常文明礼仪规则

1、参加升国旗仪式,做到快、静、齐,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2、着装得体,佩戴学生证和团徽(团员)

3、仪表整洁,不化妆,不烫发,不染发,不佩开戴首饰,不涂指甲油,不纹身

4、举止文雅,谈吐文明,坐立正直,行走靠右,不与师长争道

5、不打骂人,不说脏话,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弱小

6、使用好文明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7、使用好体态语言:

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起立等

8、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礼,课堂上发言先举手

9、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应喊“报告”或轻微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

10、得到别人的帮助或借用别人的东西应说“谢谢

11、弄坏别人的东西要道歉和赔偿

12、对长辈使用尊称,看见长辈应先打招呼

13、诚实待人,对客人主动问候,微笑致意;对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

14、接受或递交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15、不拆看他人信件,不偷看他人日记

16、参加集会守纪肃立,不会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谢;观看演出,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打扰,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课堂礼仪:

(1)学生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欢迎老师授课。

起立!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老师回礼后,坐下)

(2)如果上课迟到,要特别注意举止的文明和礼貌,首先应在教室门口停住脚步:

报告!

请进!

在走向座位时,速度要快,脚步要轻,迅速集中精力听讲。

(3)老师提问,学生应先举手,老师允许后方可起立回答,表情要大方,声音要清晰。

这节课就讲到这儿,下课!

起立!

升国旗时礼仪:

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宏亮

仪表礼仪:

学生穿着打扮要朴素大方、整洁、美观,不穿奇装异服。

仪容朴素健美,男同学不留长发,非特殊情况不在校内穿无领无袖背心,打赤脚,禁止敞胸露怀;女同学不烫发,不留披肩发,不化妆,不佩戴不相宜的饰物。

天津南开的容止格言: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不同情境和场合的礼貌用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

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

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

社交礼仪三题

握手礼仪。

握手是现代社会人们最常用的礼节。

握手时,主人应主动伸手与客人握手。

年长者、身份高者,应主动伸手与年轻者、身份低者握手。

男性应等女性先伸手后再握手,男性只握女性手指部分即可;女性无握手之意,男性不应伸手,而以点头致意。

多人握手时不要交叉握手,要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

待客礼仪。

当得知客人要来访时,应将室内打扫干净,收拾整齐。

客人来时,要及时开门表示欢迎;然后请客人就坐,送上茶水。

对熟悉的客人可以随便些,对初次登门的客人则尽可能消除其陌生感,使之愉快、自然。

交谈时,可以寻找一些双方都熟悉和感兴趣的事作为话题。

客人离开时,应有礼貌地送到室外,并打招呼“欢迎再来”。

舞会礼仪。

参加舞会前要适当梳洗打扮,着装要整齐、大方、得体。

不要穿过于暴露的服装。

舞会进行中,邀请舞伴要有礼貌,男女可以互相邀请,但以男方邀请为主,女方对男方的邀请一般不应拒绝。

舞姿要端正、大方、健康,说话要轻声,不可旁若无人地大声谈笑。

尊重舞伴,双方距离适度。

大家正在起舞时,不要在舞池中穿行、找人。

1、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

——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颜元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不学礼,无以立。

4、学礼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5、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6、礼仪是成功的基石。

7、礼仪是素养的体现。

8、人人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

9、好言好语暖人心。

10、塑造完善仪容。

11、微笑是最完善的礼仪。

12、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13、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

14、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优越感的表现。

——恩格斯15、礼节及礼貌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信。

——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16、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子》1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8、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限的。

——泰戈尔19、华夏礼仪,修德砥行。

20、学礼完善自我,懂礼形神俱佳,守礼诚信社会,用礼耀我中华。

——赵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2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孔子22、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23、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勇于震世,守之以“怯”;功被天下,守之以“让;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24、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南开中学镜铭

1.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2.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1]

3.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

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4.文明用语:

1、您好!

2、请坐!

3、请问……4、请稍候!

5、对不起!

6、请原谅!

7、很抱歉!

8、没关系!

9、不客气!

10、谢谢!

11、请不要着急!

12、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13、您请讲!

14、请出示您的《××证》。

15、我会尽量帮助您。

16、为您服务是我应该做的。

17、有不懂的地方您尽管问。

18、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5.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有时甚至失礼失态,一句“对不起”就能使怨气烟消云散,反之,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酿成人间悲剧。

在人际交往中,学会道歉,是我们从小学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项道德修养,我们要学会说“对不起”,力争做个文明青少年。

而且,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明用语则是通往心灵的金钥匙,在交际中能否使用文明用语,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

讲脏话粗话的世界是“黑白”的,讲文明用语的社会才是“彩色”的。

当然,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用语还有很多,注意各种场合使用的礼貌用语,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

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

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

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显得尤为重要。

礼仪教育可以作为动力和导向,在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

一些学生平时也知道要讲文明、懂礼貌,但在公共场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时,其礼仪规范就无法发挥,这是他们缺乏自信的表现。

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信心,懂得在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的同时,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于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表现这一点。

礼仪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礼仪能使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加浓厚。

2基本礼仪编辑

仪容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一个人的卫生和修养习惯。

服饰、形象与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个人卫生:

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么标致,服饰多么华贵,若蓬头垢面,满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外在形象。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和勤更衣勤洗手等个人的卫生。

不要在人面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最好不要太大,对人口沫四溅。

2、穿着服饰:

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

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

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

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等,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如今,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

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