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8442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Word文件下载.docx

相互促进水解反应所致,而B、C、D选项分别利用胶体的渗析、电泳和聚沉等知识。

3.(高考变式题)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每个概念都有其特定内涵和外延。

下列对概念判断的标准中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

产物中是否有单质

B.强电解质:

溶液导电能力强

C.分散系种类: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D.同分异构体: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A项,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B项,应根据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判断电解质强弱,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荷数等有关;

C项,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D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同,但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如C2H4、CO、N2)。

C

4.(高考变式题)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类

B.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C.铅笔芯、铅球主要成分都是铅

D.醛类、甲酸酯类、糖类都含有醛基

A项,纯碱属于盐类;

C项,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D项,蔗糖、果糖不含醛基。

B

5.(高考预测题)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分子式:

CH2===CH2

B.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

H—O—Cl

C.羟基的电子式:

H

D.以铁作阳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Fe-3e-===Fe3+

A项,表示的是乙烯的结构简式;

C项,羟基的电子多了一个;

D项,铁作阳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6.(高考变式题)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焰色反应是元素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

C.由两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

1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能与酸反应产物中有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同素异形体之间转化,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A错;

焰色反应是元素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没发生化学变化,B错;

C2H2、C6H6组成的混合物中,碳、氢个数比为1:

1,C错;

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2Na2O2+4HCl===4NaCl+O2↑+2H2O,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D正确。

D

7.(模拟原题)已知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将4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冷却至10℃,或保持40℃向其中加入少量CaO,在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

A.溶液中Ca2+的数目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D.溶质的质量

将40℃的饱和Ca(OH)2溶液冷却到10℃,浓度不变,Ca2+的数目、溶剂、溶质的量均不变;

向40℃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CaO,溶液仍旧饱和,故浓度不变,由于CaO与水反应,溶剂减少,溶质也减少,则Ca2+的数目减少,故选C。

8.(模拟原题)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A项,电解质包含于化合物中。

B项,碱性氧化物包含于化合物中。

C项正确,D项,氧化还原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9.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项,属于蜡烛的不完全燃烧;

C项,其中的原料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化学反应;

D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

10.下列关于一部分单质和氧化物、酸、碱、盐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纯碱         ②硝酸铜

③食盐④硝酸

⑤盐酸⑥硫酸钠

⑦硫酸⑧火碱

⑨生石灰⑩氯气

A.含氧酸盐有①②③⑥

B.①和⑧是同一种物质

C.可以把⑥归类为:

D.不能把⑦和⑧归为一类物质

A项,食盐不是含氧酸盐,错误;

B项,纯碱是Na2CO3,火碱是NaOH;

D项,二者可以归为一类,同属于纯净物、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12分)物质A~E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1)写出相应物质的名称和类别:

E

名称

类别

(2)在以上反应中(用序号填空):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离子反应的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物质间的转化是常见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突破点在D物质上,能被H2还原又能和H2SO4反应,且生成的E又能和Fe发生置换反应,不难想到D是CuO;

本题的难点是B物质的确定,须突破习惯思维,加BaCl2只重视生成BaSO4沉淀,忽视可溶物质CuCl2。

(1)

氯化铜

氢氧化铜

氧化铜

硫酸铜

单质

氧化物

(2)①②⑦ ①⑦ ⑥ ② ③④⑤ ③④⑤⑦

(3)CuO+2H+===Cu2++H2O

12.(12分)在稀硫酸、小苏打、二氧化碳、铜片、食盐、消石灰、三氧化钨、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中,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为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出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

③和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Fe ②H2SO4 ③CO2 ④Ca(OH)2 ⑤NaHCO3

(2)Fe+H2SO4===FeSO4+H2↑

H2SO4+Ca(OH)2===CaSO4+2H2O

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CO2+Ca(OH)2===CaCO3↓+H2O

13.(13分)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该胶体的性质。

(1)该小组同学采用了以下操作制备胶体,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取一个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待________后,停止加热。

(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到______(填“有”或“无”)丁达尔效应,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半透膜内的胶体倒入U形管中,如图所示,在胶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阴”或“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取上述半透膜内的Fe(OH)3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显黄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现象?

________(填序号)。

(1)Fe(OH)3胶体的制备可以用FeCl3水解的方法。

(2)Fe(OH)3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Cl-能透过半透膜,用强光照射半透膜外液体(溶液)无丁达尔效应,因含有Cl-,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3)Fe(OH)3胶体吸附溶液中阳离子带正电荷,通电后向阴极移动,阴极颜色加深。

(4)HI溶液是电解质溶液,开始加入时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

继续加入HI溶液,因HI溶液是强酸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使Fe(OH)3沉淀溶解生成Fe3+;

随着Fe3+浓度增大,与还原性很强的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单质。

如果换用稀盐酸,因Cl-还原性很弱,与Fe3+不会发生反应,因此只有①②现象。

(1)氯化铁(或FeCl3) 液体呈红褐色

(2)无 有白色沉淀生成

(3)阴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

(4)①加入的电解质溶液使Fe(OH)3胶体聚沉

②Fe(OH)3+3H+===Fe3++3H2O

③I-被Fe3+氧化生成单质I2

2Fe3++2I-===2Fe2++I2

①②

14.(13分)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并按某种共性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有简明易记的效果。

例如,根据碳素钢的含碳量,将其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利用数轴分类法可将其表示为:

根据这一分类方法请回答:

(1)将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粗略地表示在如下数轴上:

(2)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KCl、NaCl、Na2CO3、Na2SO3、NaOH六种物质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

方案Ⅰ:

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法Ⅱ:

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①根据方案Ⅰ进行分类时,经实验测得KCl、NaCl溶液的pH等于7;

H2SO4溶液的pH小于7;

Na2SO3、Na2CO3、NaOH溶液的pH大于7。

由此有的同学按分类法思想把Na2SO3、Na2CO3与NaOH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方案Ⅰ中,某同学发现盐类物质中的KCl、NaCl在与其他物质混合时现象相同,无法区分,请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区分这两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方案Ⅱ中,三种钠盐用其他物质中的________可加以区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兴趣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还可以根据是否含有钠元素将上述六种物质分为Na2SO3、Na2CO3、NaCl、NaOH和H2SO4、KCl两类。

在用H2SO4鉴别四种含钠元素的物质时,Na2SO3和Na2CO3很容易得到了区分,但鉴别NaCl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pH>

7显碱性,pH=7显中性,pH<

7显酸性;

(2)①Na2SO3、Na2CO3属于盐类物质;

③Na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CO2,Na2SO3与硫酸反应生成SO2,NaCl与硫酸不反应。

④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2)①不合理,Na2SO3、Na2CO3的水溶液水解呈碱性,但从化合物的分类来看它们都应属于盐类

②利用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为KCl,焰色反应呈黄色的为NaCl

③H2SO4(或硫酸)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④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许H2SO4溶液,分别加入稍过量的两种未知溶液,充分混合,再向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入Na2CO3溶液,若有气泡生成,则加入未知溶液为NaCl溶液;

若无气泡生成,则加入的未知溶液为NaOH溶液(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