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8342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文档格式.docx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文档格式.docx

2、改造企业组织结构,建立信用管理部门7

3、收集客户信息资料,建立信用评估制度8

4、建立全权保障制度,转嫁赊销信用风险8

5、建立账款管理制度,保障账款按期回收9

6、提高信用管理意识,培训企业全体员工9

六、【参考文献】10

摘要

我国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制度,企业机构、人员设置中缺乏专司信用管理的部门、机构或人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合作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深入了解,导致经济纠纷大量出现。

本文就企业信用状况作了简单的探讨分析。

现代企业在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之后,已进入到了信用竞争的阶段。

信用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生产力,是很好的竞争手段。

一个高效的市场,必定是一个信用良好的市场。

企业信用政策是指导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和有关活动的根本依据,并确立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使命。

企业的信用政策是为企业持续一致的信用决策提供依据所制定的一整套信用策略,是企业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准则。

企业信用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使企业在现金流和收益率上实现最大化,主要表现为:

科学地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和产生坏账的风险降到最低,提高现金流动速度;

实现最大限度的信用销售。

企业信用政策更进一步的目标是通过信用政策的实施实现企业的销售战略和客户关系管理战略。

现代企业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企业实施信用政策的目的,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方法,企业的信用管理模式,资信调查方法、手段和资信报告的形式,信用管理人员的甄选、培训、激励,信用评估模型的选用及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的制定等。

关键词:

企业信用企业政策管理体系

一、企业信用政策

1、企业信用政策的概念

信用政策企业(CreditPolicy)是指导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和有关活动的根本依据,并确立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使命。

科学地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和产生坏账的风险降到最低,提高现金流动速度;

2、企业信用政策的内容

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组成。

(1)、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顾客提供商业信用的最低条件,通常以坏账损失率表示,它是公司评价客户信用质量的基本准则。

具备了信用标准,管理人员才能判断是否给予客户信用和给予多大程度的信用。

(2)、信用条件

公司的信用条件包括给予客户的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率和折扣期限。

每一个公司都规定有一般性的信用条件授予大部分的客户,尤其是没有与公司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的客户。

经常使用的信用条件是2/10,n/30,其内容为“从发票开出次日算起,折扣期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率,超过折扣期付全额,最迟30天付款即信用期”。

对于签有长期合同的客户,公司经常提供多个价格和信用条件的组合。

制定信用条件时,要进行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因为不同的信用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和成本。

(3)、收账政策

在正常情况下,客户应按信用条件的规定,到期及时付款,履行其责任。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客户拖欠货款。

收账政策就是指对于逾期的欠款公司应采取的收账策略。

企业对于信用质量不同的客户要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

对于信用质量高的客户,可以采用宽松的政策;

对于信用质量差的客户,应采取积极的、严格的收账政策。

3、企业信用政策的调整

在动态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竞争压力、经济周期、竞争战略和公司信用政策的应用情况适时的调整信用政策。

下列因素可以作为当前企业信用管理效率检验的一些影响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适时的调整企业的信用政策。

(1)坏账率

坏账率是企业信用风险最直接的体现。

坏账率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交易条件下,表现均不相同。

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行业内进行横向比较,同时也要在企业内部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如果企业的坏账率超过了行业标准,或者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企业的信用政策就可能过于膨胀,这时就需要及时地调整,防止过分的信用风险暴露从而带给企业无法挽回的损失;

但如果坏账率过低,企业则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信用政策是否过于保守了。

(2)销售未清账期

销售未清账期DSO(DaysSalesOutstanding)是最为常用的评价信用部门业绩的指标之一。

其公式为:

DSO=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本时期销售总额(信用销售总额)×

销售天数

(3)逾期账款率

逾期账款率则表明某一时期期末逾期账款占总应收账款的比率。

逾期账款率的分析是建立在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连续的几个时期内的逾期账款率的趋势分析,洞察企业有问题应收账款的趋势,对于每一个企业的逾期账款率应该自一定的时期内保持其稳定性。

(4)回收成功率

回收成功率由信用研究基金会的温卡特·

斯洛温森博士发明,如果该指标下降,表明坏账增加或回收出现问题,意味着信用政策过于宽松或出现纰漏需要进行调整。

回收成功率=BTR+QCS/3-ETR

BTR+QCS/3-ECR×

100%

其中,BTR=期初总应收账款金额,QCS=季度总信用销售额,ECR=期末应收账款金额,ECR=当期产生的应收账款额。

当回收成功率的指标下降,表明企业的坏账增加或者回收效果出现了问题,企业的信用政策不够健全;

企业的信用销售和付款方式期限太过宽松,给客户的信用产生偏差,回收措施不足等。

[

4、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依据

 企业信用政策作为企业整体价格战略的重要部分,它的制定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不仅交易因素决定企业的信用政策,财务状况也影响着企业的信用政策。

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同企业所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产品特征及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生产规模等因素有关。

其中企业的经济状况、竞争战略、风险容忍度三个因素是企业制定信用政策的决定因素:

经济状况是企业的利润状况、同银行的关系会影响对信用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企业授信行为的基础;

竞争战略是企业的竞争地位,根据企业产品特征、市场需求特征、客户特征及与客户关系所确定的企业销售战略,即市场份额最大化还是利润最大化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信用政策的倾向性;

风险容忍度是企业信用的发授,其主要是基于对未来还款的预期,而对信用风险的预测是一种概率分析,这与企业的风险倾向性有很大关系。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必须确定它所愿意承受多大的风险,只有在安全风险范围内,才能在竞争利益和优先目标之间做出抉择。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必须明确企业准备承担风险的范围,即风险容忍度,并确保组织中的成员对此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同时通过信用政策中的管理和激励措施确保企业员工的风险态度与此相一致。

总之,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公司的发展战略、营销策略、风险倾向等,使总的信用目标和商业目标相协调。

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也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周期的作用,在经济上升态势时,普遍的信用促进经济发展,宜采用信用扩张的信用政策。

但当经济衰退时,巨大的信用则是隐患,企业就应采取紧缩的信用政策,企业的信用政策应该与经济周期的波动保持同步。

5、企业信用政策的表现形式

  信用政策的核心是信用指标体系的建立,企业信用政策通常是通过企业信用指标体系及其使用说明书表现出来。

信用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将客户维持信用的决心、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概率以客户的信用质量(信用等级)表示出来。

国际著名信用评估公司标准普尔对信用质量和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与验证,在其1981年7月1日起所评估的6700家债务人的数据库中,通过采样分析,发现信用等级越高,违约的概率越小。

信用等级和风险发生概率二者之间存在着强负相关性,相似的结论在其他评估机构的研究中也可以得到确证。

  信用指标体系的确定是企业信用政策的形式化表示。

它充分考虑了企业基本经营战略、经营目标、市场开拓目标、盈利目标、风险控制目标等重要因素,基于企业自身对风险定价和对信用度量准确度的需求来划分和确立企业的信用等级,在每一级信用等级的背后隐含着该级别可能发生的违约概率。

信用级别的设定,主要根据企业交易的复杂程度来确立,交易关系越简单、客户关系越单一,企业信用级别越少。

对于企业来讲,在信用指标体系确定后,还需要针对指标体系进一步确定企业详细的授信政策,针对不同信用等级所使用的各种信用条件,建立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应的企业授信行为应该遵循的基准额度,为实际交易谈判提供依据。

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发展历程

考察中国企业信用管理发展史,可以发现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的初始期,从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的启蒙期,以及近三四年的发展期。

1、初始期的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管理必然伴随着企业赊销和信用风险的诞生而诞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们内贸交易的赊销量极少,企业销售基本采用现汇形式,因此在内贸企业中没有信用管理的概念。

但是,这个时期我国国际贸易中开始出现赊销行为。

当时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除了信用证结算外,付款交单、承兑交单和挂账等信用结算形式已极为普遍。

我国外贸企业与欧美企业洽谈出口时,经常被要求赊销货物,中国外贸企业既感到新奇又疑惑不安。

于是,在那个时期外贸企业信用管理的第一个需求——了解外国企业的信用状况——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而90年代初期外贸出口赊销的盛行,也使坏账大量出现,外贸企业的账款追收也逐渐增多,这也是信用管理初始期的一个现象。

2、启蒙期的企业信用

启蒙期的企业信用管理特点是外贸经济活动信用管理需求平稳、内贸经济活动信用管理需求上升、内贸企业开始尝试试用一些信用管理服务,信用需求逐渐进入到经济交易的主体企业——内贸企业中。

3、中后期的企业信用

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家对外贸出口赊销的严格控制,赊销行为逐渐减少和萎缩,外贸企业对信用管理需求下降,由于国家对外贸出现赊销的惨痛经验教训使外贸企业对信用管理工作仍然重视,在这个时期,外贸企业和三资企业仍然是企业资信调查的主力军。

而这个时期更显著特点是,内贸企业开始对信用管理提出要求。

内贸企业自96、97年以后竞争开始加剧,商品过剩态势越来越明显,内贸企业向下游客户赊销开始出现,信用风险在内贸业务中逐渐增大。

为了防范风险,内贸企业朴素信用管理意识上升。

内贸企业信用管理主要集中在追讨账款上,很多内贸企业在这个时期专门成立了\“追账部门\”或\“清欠部门\”。

启蒙期企业信用意识仍是朴素、自发和零散的,没有对信用管理形成系统认识,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的层次很低。

从2000年以后,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进入到大发展时期。

无论是内贸企业还是外贸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均开始重视信用管理工作。

而且,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已经由单一、零星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信用管理的层次和地位明显上升。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拥有信用管理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的三资企业已经达到80%,是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典范,而我国外贸企业这个比例为37%,5000万以上销售规模的民营企业这个比例超过20%。

三、现代企业存在的信用问题及原因

现代企业信用普遍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拖欠货款、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约、合同欺诈、披露虚假信息和数据。

另外还存在,虚假广告,质量欺诈,拖欠税款、贷款,价格欺诈,商标侵权和专利技术侵权等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信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部分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信用体系不健全;

对失信行为监督、打击和惩处不够;

有关部门执法不严;

企业普遍追求短期行为;

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

四、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分析

从总体状况分析,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仍然很低下,大多数企业尚未全面认识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性,甚至对信用管理的概念都模糊不清。

即使是那些建立了信用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管理水平也很低下,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起系统、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

真正能够全面高效实施信用管理政策的企业不超过1%。

2001年,据有关部门对全国5746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拖欠引发企业信用缺失的调查显示,在企业的应收账款7887亿元中,属于拖欠的应收账款约有5500亿元,占70%左右,账龄在3年以上,事实上难以收回的约占24%。

另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标的140万亿元,但合同的履约率低。

1990年以前的合同履约率是80%——90%,1990年以后的十几年间,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有些地区甚至才30%左右。

在信用管理方面,我国企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

1、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发生偏离

我国许多企业近几年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其发展上单纯追求销售业绩的增长,企业简单地采取以销售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例如“销售承包制”和“销售买断制”等,忽视了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等问题,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终目标。

2、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

在我国企业现在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承担。

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

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表明,增加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由信用部门或信用经理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

3、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

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

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

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

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4、信用管理重点严重滞后

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问题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有在账款被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催收。

结果出现了“前清后欠”的现象,使企业顾此失彼,包袱越背越重。

5、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信用管理人员

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信用管理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用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

我国信用管理专业研究人员很少,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

五、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1、编纂信用根本大法,制订信用管理政策

企业是否计算过,每年赊销额达到多大的规模,企业利润才能实现最大化?

企业是否计算过,每月的赊销金额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我国企业极少对每月的赊销水平、坏账水平等进行统计计算,而这些都是完全可以推算出来的。

由于企业没有短期和长期的计划,造成企业每阶段的赊销量都是盲目的。

盲目的销售可能造成销售量过大,坏账大,逾期账款大,或者造成销售量小,市场畏缩,收益减小。

因此,必须制订企业的信用政策,把企业的大政方针和各种管理措施作为制度认真执行。

2、改造企业组织结构,建立信用管理部门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业务部门主管赊销和收账,另一种是由财务部门主管赊销和收账。

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很多弊端。

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采取业务部门一竿子插到底的业务模式,也就是说,业务部门或者业务人员在企业交易过程中,集联络客户、报价还价、谈判签约、组织货源、运输发货、质量确认、催账收账、客户服务于一身,是一个\“全能\”的角色,哪个环节都需要业务部门自己负责。

但是,正是由于这样业务模式,造成业务部门不能全身心地管理应收账款。

账款管理十分松散和赢弱同时,业务部门负责赊销和收账,可能会出现内外勾结和腐败现象。

我国也有一些企业采用财务部门主管账款追收的管理模式,但是普遍出现管理水平低下,业务萎缩的现象。

西方企业都采取一种\“三足鼎立\”的组织结构形式,即单独成立一个信用管理部门,专职管理企业的信用销售。

业务部门只负责联系客户和发货,财务部门只负责登记账目和融通资金,至于客户的信用状况、采用何种交易形式、放账的时间、收账步骤等,都是信用部门的事,与业务部门的财务部门无关。

这样做分工详细、职责分明,每个部门只从事最熟悉的工作,相互监督和配合。

3、收集客户信息资料,建立信用评估制度

我国企业之间普遍缺少相互调查和评估的手段。

碰到一个新客户,企业无从了解它的信用,只能通过同行侧面了解。

对老客户也缺少调查和监控措施,企业界的一句名言就是\“损失最大的,来自多年的朋友\”。

这种企业调查和评估机制的落后状态,一方面因为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另一方面是我国企业观念落后,不熟悉信用调查和评估的渠道和方法。

西方企业内部都建立了客户的档案数据库,每个客户都有一个档案号,对新客户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包括直接索取和间接调查;

老客户则过一段时间复查一次,一般是半年一次。

获得客户数据后,还必须把资料整理加工,为每一个客户评估出一个信用额度,按照评估的结论决定赊销方式。

这种为每个客房\“量身订做\”的赊销模式,从源头避免了70%的信用风险。

我国目前已经可以从多个渠道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而且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模型也并非很复杂,关键是企业内部是否能够规范执行。

4、建立全权保障制度,转嫁赊销信用风险

在绝大多数业务中,不论是内贸还是外贸,企业很少想到要去保障债权。

保障债权就是要把风险业务转嫁出去,或者增加保障措施。

比如,一笔收益丰厚但风险很大的业务,放弃意味着潜在利润的损失,签约则意味着信用风险巨大,而且通过信用调查和评估也无法确定,企业应该怎么做?

这时必须运用各种债权保障手段,如企业要求客户自身提供的保障,信用服务机构、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提供的信用保障服务等。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学会灵活选择和运用这些债权保障手段,即能够赚取利润,又可以规避风险。

5、建立账款管理制度,保证账款按期回收

欧美企业一直强调,\“赊销货物是成本的增加,而只有收回账款才能变成利润\”,认为货物售出去到账款回收这一段时间,是重要的信用管理阶段,必须强化管理和规范管理。

这些管理措施包括账期内货物收取确认、质量确认、客户信用跟踪、付款提醒和逾期分阶段催收、委托追收等方法。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一是防止客户形成不良的付款习惯。

统计表明,84.6%的客户习惯性拖欠,如果加强管理,其中63.2%的客户能够立刻付款。

二是及时察觉客户的信用状况变化,以便第一时间掌握情况,针对性地处理。

三是争取最多、最快地追讨欠款,债务人总是将货款支付给压力最大的债权人。

我国企业出现大量的坏账和逾期账款,与应收账款管理的落后有很大关系。

6、提高信用管理意识,培训企业全体员工

强化企业信用管理不是企业内一个部门或几个人的能够做到的,必须得到公司从领导层到基层员工各个层面的支持和配合。

业务部门人员必须在业务的开始阶段,就向客户详细介绍企业的信用政策,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并严格按照企业制订的信用政策,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

财务部门在资金运做和账务管理中配合信用部门工作,认真作好账款和现金分配工作。

法律部门认真审核合同条款,并配合信用部门追讨债务。

信用部门在调查、审核、批准、保障、临近、追收等各环节按程序管理,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各部门的信用执行情况等。

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要求企业员工具有高度的信用管理意识和知识,企业员工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熟练掌握,认真执行。

企业信用管理,是一个立竿见影的管理措施,通过执行上述六项信用管理措施,企业的坏帐率、逾期账款率、现金流量、管理成本、利息成本、财务成本等方面都将得到巨大的改善,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获利能力明显地提高。

目前,各行业和各省市企业主管部门正在积极推广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可以预期,在今后五年内,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将设立信用管理部门,制订规范的信用政策,企业信用管理也将愈发蓬勃开展。

参考文献

[1]石晓军、陈殿左,信用政策与市场策略[M]。

山东: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6)

[2]刘涛,制定最佳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所在[J],金融世界,2009(8)

[3]刘彩瑜,浅析企业信用管理[J]。

事业财会,2004(3)

[4]江苏省企业信用管理协会,企业信用管理操作实务[M]。

北京: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1)

[5]吴晶妹,信用管理概论[M]。

上海财经出版社,2005

[6]吴敬琏,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J].文汇报,2010,4(26):

55-60

[7]文亚青.公司全面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11,59210:

45-51

[8]陈怀远.依靠完善的信用政策规避企业应收账款风险[J].河南大学学报,2007

(2):

40-43

[9]王春兰.公司信用管理的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3

(1):

66-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