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4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7913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34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4234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4234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4234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4234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234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4234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34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34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中,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蜜蜂筑巢B.老马识途C.孔雀开屏D.蜘蛛结网

【答案】B

蜜蜂筑巢、孔雀开屏、蜘蛛结网,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CD不符合题意;

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符合题意。

4.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下列繁殖行为不属于鸟类的是(  )

A.筑巢B.求偶C.育雏D.哺乳

【答案】D

繁殖行为: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

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占巢、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

哺乳是哺乳动物的对后代的哺育,属于哺乳动物的繁殖行为。

故D符合题意。

5.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主要应用观察法的是()

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C.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法布尔动物行为学家,其主要通过观察来研究昆虫,A正确;

廷伯根主要通过实验法对银鸥幼雏的求食行为进行研究,B错误;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是用实验法,C错误;

弗里施通过实验证明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D错误。

6.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B.食物链结构的组成成分

C.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D.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A错误;

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

链条。

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而消费者主要是指各种动物。

因此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B正确;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C正确;

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D正确。

7.下图中的动物是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该动物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A.神龙架自然保护区

B.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C.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D.卧龙自然保护区

湖北神龙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金丝猴,A错误;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以山貌雄伟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是福建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为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B错误;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鸟类,C错误;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树),D正确。

8.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的生殖方式都是孢子生殖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菌都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D.细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A错误;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

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属于消费者,化能合成型细菌属于生产者,C错误;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D错误。

9.微生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事例对人类不利

A.青霉菌产生青霉素B.甲烷细菌产生沼气

C.痢疾杆菌生活在人

肠道中D.醋酸菌用于酿醋

青霉菌能提取青霉素,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对人体有利,A不符合题意;

甲烷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甲烷,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同时还能净化污水,B不符合题意;

痢疾杆菌属于细菌,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腹泻,痢疾杆菌在生长发育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C符合题意;

制醋要用到醋酸菌,D不符合题意。

10.生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但是生物个体死亡并不会导致物种灭绝,是因为生物在生存期间进行了

A.进化B.生殖C.遗传D.变异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六大特征之一。

生物都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因此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灭绝。

11.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繁殖B.苹果的嫁接繁殖

C.豌豆的种子繁殖D.草莓的组织培养

马铃薯块茎繁殖、苹果的嫁接繁殖、草莓的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

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豌豆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故C符合题意。

12.水稻体细胞内含有12对染色体。

当水稻传粉受精后,其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为(  )

A.6条B.6对C.12条D.12对

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因此水稻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

当水稻传粉受精后,其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为12对。

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内成单存在,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13.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双胞胎个体发育的部分过程,据图推断甲、乙两人一定(  )

A.同为男性B.同为女性C.性别相同D.性别不同

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后,两部分分别发育而成的,因此属于同卵双胞胎。

同卵双胞胎的性染色体是相同的,性别也是相同的,至于是男是女要看是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同卵双胞胎的性染色体是相同的,因此其性别也一定相同。

14.我国婚烟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男女结婚。

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  )

A.根除遗传病的发生B.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C.让隐性致病基因消失D.防止致病基因传给后代

近亲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

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

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因此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减少遗传病发病率。

在近亲血缘之间,无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基因,有很多相同的,且血缘越近,相同的基因就越多。

15.化石记录显示:

形成越早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特点是(  )

A.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多B.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多

C.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少D.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少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

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

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形成早的古老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

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6.生物学家根据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将不同的生物进行分类。

在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界、纲B.门、科C.界、种D.门、种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

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17.下列对生物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带和紫菜都属于藻类B.鱿鱼属于软体动物

C.“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D.乌龟属于两栖动物

海带和紫菜都属于海洋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

鱿鱼属于软体动物,B正确;

“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C正确;

乌龟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

18.桫椤是我国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喜欢阴湿环境,植株高大且有根、茎、叶等器官,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据此判断桫椤属于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苔藓植物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A不符合题意;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但无花,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B符合题意;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四大器官,无花和果实,C不符合题意;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D不符合题意。

19.有些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海葵借助蟹的运动得以快速转移,可以得到氧气和食物,而蟹则借身上的“小花”掩护自己,同时海葵触手上的刺细胞也是它们共同的防御武器。

据此推测,海葵和蟹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

海葵可以保护寄居蟹免受天敌的侵害;

寄居蟹带着海葵移动有利于海葵觅食。

海葵和寄居蟹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因此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属于不同种生物的互惠互利,共生关系。

20.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A.双向流动,逐级递截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追增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

二、填空题

21.骨中的有机物和_______按一定的比例组成,这使得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由于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因而青少年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_______,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答案】

(1).无机物

(2).变形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是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

在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含量多于1/3,无机物含量少于2/3,这样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骨折,但是容易变形。

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座、立、行的姿势。

22.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其中最有效的措施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作为它的补充措施,为行将灭绝的动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答案】

(1).就地保护

(2).易地保护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而易地保护作为它的补充措施,为行将灭绝的动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23.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

还有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

【答案】

(1).消费者

(2).生产者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腐生的微生物主要是分解动植物遗体和枯枝落叶,属于分解者;

而寄生的微生物主要是从宿主身上获取营养物质,属于消费者;

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24.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是包含遗传信息的_________分子片段。

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不同基因叫__________,它有显性、隐性之分,分别控制相对性状的不同表现。

【答案】

(1).DNA

(2).等位基因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25.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生命经历了复杂的进化过程,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论,其中,英国博物学家_________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该学说认为,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1).达尔文

(2).生存竞争

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有说服力,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该学说认为,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6.很多生物学家认可将生物分为五大类群: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直菌界、________和动物界。

根据动物的主要特征,生物学家将它们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是_________。

【答案】

(1).植物界

(2).哺乳动物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生物在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生物分为若干类。

如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五大类群。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哺乳类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它们不仅体温恒定,且还具有胎生哺乳等生殖发育特点。

27.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伸出水面的叶片呈扁平状,而长期浸没水中的叶片深裂成丝状。

这表明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1).基因组成

(2).环境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泡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前者呈扁平状而后者深裂呈丝状,这一现象说明生物性状的表现是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8.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

基因是通过指导__________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______________。

【答案】

(1).蛋白质

(2).性状表现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之所以能够决定性状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29.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和生物与生物之间______________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1).相对稳定平衡

(2).自我调节

物质循环的基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实现物质从无机环境到有机环境的循环,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因此植物必须不断的从外界获得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有机环境中伴随着食物链、分解链物质从有机环境又回到无机环境,因此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30.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的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其中,___________技术可用于制造酒、醋、酸奶等食品。

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能从___________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干预生物,使之产生更有价值的新性状,为人类所利用。

【答案】

(1).发酵

(2).分子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的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其中发酵技术可用于制造酒、醋、酸奶等食品。

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能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干预生物,使之产生更有价值的新性状,为人类所利用。

三、识图题

31.某校生物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在对某个生态系统调查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绘制了如下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都是由__________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图中甲包括空气、温度、土壤、_______和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

(2)图中

生产者可通过_____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_______和______。

(3)图中的乙能够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__________返回无机环境中,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称为_____________。

由许多条这种链条式联系彼此交错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物

(2).水分(3).阳光(4).光合(5).物质(6).能量(7).无机物(8).物质循环(9).食物链(10).食物网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3)图中的乙能够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中,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称为物质循环。

(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称为食物链。

由许多条这种链条式联系彼此交错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32.下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受精过程,②代表发育过程。

(1)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被子植物,受精卵形成后,会发育成种子中的__________,在种子的外面常有__________包被。

(2)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蝗虫,过程②需要经历受精卵、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这种发育属于_________。

(3)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产生生殖细胞B的器官是__________。

人的②过程中,要经历一个重要的生长发育期——青春期,请写出青春期发育的两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生殖细胞A中有23条染色体,则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

子女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的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答案】

(1).胚

(2).果皮(3).若虫(4).成虫(5).不完全变态(6).卵巢(7).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8).23对(9).性染色体组成

(1)被子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常有果皮包被着。

(2)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差别较小,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例如:

蝗虫等。

(3)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4)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因此生殖细胞A中有23条染色体,则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3对。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四、分析与探究

33.某个家庭中单、双眼皮(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的遗传情况是:

女儿小娟是单眼皮,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双眼皮(详见下图)。

(1)请根据题中信息推测,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小娟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外公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小娟眼睑性状与父母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二孩”政策实施以后,小娟父母准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3)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