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97900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第二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_七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2,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猜想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猜想能力。

(2)验证猜想结论,培养学生的论证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非智力目标

渗透从具体到抽象、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

正确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和性质定理2的推论。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转化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利用分类、特殊化的方法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1.复习四边形的知识.

(1)引导学生画任意凸四边形,指出它的主要元素——顶点、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强调对角线的作用:

将四边形分割化归为三角形来研究.

(2)将四边形的边角按位置关系分为两类:

教学时应结合图形,让学生识别清楚,并注意与三角形中角的对边、边的对角及第一章中的邻角相区别.

2.教师提问:

四边形中的两组对边按位置关系分为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画图回答,并出示投影片显示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如图4-11.

3.对比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1)引导学生根据图4-11,叙述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引出课题.

(2)注意它与梯形的对比,及它与四边形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还具有一般四边形不具备的特殊性质(个性).

(3)强调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同时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4)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及定义的使用方法:

如图4-12.

①∵ABCD,∴AD∥BC,AB∥CD.(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②∵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练习1(投影)

如图4-13,DC∥EF∥AB,DA∥GH∥CB,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共有__个,它们是__.

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证明

1.探索性质.

启发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主要元素——边、角、对角线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入手,来观察、探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有的性质如下:

(3)对角线

⑤对角线互相平分(性质定理3)

教师注意解释并强调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利用化归的方法对性质逐一进行证明.

(1)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很快证出性质①,④,③.

(2)启发学生添加一条或两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割、化归为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出性质②,⑤.

(3)写出证明过程.

3.关于“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和距离”的教学.

(1)利用性质定理2

导出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①提问:

在图4-14中,l1∥l2,AB∥CD,那么AB,CD的数量有何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证明.

②引导学生用语言简练地叙述图4-14所反映的几何命题,并强调它的作用.证题时可节省步骤,省掉判定平行四边形这一步,直接得到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③强调推论中的条件:

“夹”、“平行线间”、“平行线段”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做一组辨析练习.

练习2

(投影)如图4-15,判断下列几组图形能否体现推论所代表的含义.

(2)根据图4-15(d)引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并通过练习区别三个距离.

练习3

在图4-15(d)中,

①点A与点C的距离是线段__的长;

②点A到直线l2的距离是线段__的长;

③两条平行线l1与l2的距离是线段__或__的长;

④由推论可得: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__.

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的应用

1.计算.

例1填空.

(1)在ABCD中,AB=a,BC=b,∠A=50°,则ABCD的周长为__,∠B=__,∠C=__,∠D=__;

(2)在ABCD中:

①∠A∶∠B=5∶4,则∠A=__;②∠A+∠C=200°,则∠A=___,∠B=__;

(3)已知平行四边形周长为54,两邻边之比为4∶5,则这两边长度分别为__;

(4)已知ABCD对角线交点为O,AC=24mm,BD=26mm,①若AD=22mm,则△OBC周长为__;②若AB⊥AC,则△OBC比△OAB的周长大___;

(5)在ABCD中,AB=8cm,BC=10cm,∠B=30°,SABCD=__;

说明:

通过此题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会用它及方程的思想进行计算,并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证明.

例2已知:

如图4-16,ABCD中,E,F分别为BC,AD上的点,AE∥CF.求证

(1)BE=DF;

(2)EF过BD的中点.

分析:

(1)尽量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避免证三角形全等.

(2)考虑特殊化情形.在ABCD中,若E,F在BC,AD上运动到如下位置:

AE⊥BC于E,CF⊥AD于F,求证BE=DF.在题目的变化与联系中灵活选用性质来解题.

例3已知:

如图4-17,A′B′∥BA,B′C′∥CB,C′A′∥AC.求证:

(1)∠ABC=∠B′,∠CAB=∠A′,∠BCA=∠C′;

(2)△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

着重引导学生先分解基本图形,图中有3个平行四边形:

C′BCA,ABCB′,ABA′C,分别利用对角相等和对边相等的性质使问题得到证明.对于第

(2)问也可用“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来证明.

例4已知:

如图4-18(a),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

OE=OF,AE=CF,BE=DF.

分析:

(1)引导学生证明以OE,OF为边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证△AOE≌△COF或证△BOE≌△DOF.

(2)根据学生实际,对图4-18(a)可作适当引申,如图4-18(b),(c),(d),并归纳结论如下:

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作直线交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相等.

(3)图4-18是一组重要的基本图形,熟悉它的性质对解答复杂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3.供选用例题.

(1)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锐角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高线.如果这两条高线的夹角为135°,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内角的度数为__;若高线分别为1cm和2cm,则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__,面积为___;若两条高线夹角为120°呢?

(2)如图4-19,在△ABC中,AD平分∠BAC,过D作DE∥AC交AB于E,过E作EF∥DC交AC于F.求证:

AE=FC.

(3)如图4-20,在ABCD中,AD=2AB,将AB向两方延长,使AE=BF=AB.求证:

EC⊥FD.

四、师生共同小结

1.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2.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哪些方面的性质?

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是怎样定义的?

有什么性质?

五、作业

课本第143页第2,3,4,5,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需2课时完成.

这节内容分2课时.第1课时在复习四边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用对比的方式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充分体现了平行四边形在四边形体系中的地位,然后,教师应启发学生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使知识更加系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突出了第1课时的重点,同时更能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第2课时重点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教师注意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解题思想方法的概括、指导和结论的升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

归纳一元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能猜出你们的年龄,相信吗?

只要任何一个同学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能马上猜到他的年龄是多少岁,我们来试试吧.

问:

你的年龄乘以2加3等于多少?

学生说出结果,教师猜测年龄,并问:

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知识探究:

1、方程的教学(投影演示)

小彬和小明也在进行猜年龄游戏,我们来看一看。

找出这道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大家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回答:

什么是方程?

方程有哪些特点?

2、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1)X+2=3(是)

(2)X+3Y=6(是)

(3)3M-6(不是)(4)1+2=3(不是)

(5)X+3>5(不是)(6)Y-12=5(是)

三、合作交流

1、如果告诉我们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大家能够自己列出方程吗?

(投影演示)

情景一:

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

你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吗?

怎样列方程?

由此题你们想到了些什么?

情景二: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2001年3月28日新华社公布)

截至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3611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增长了153.94%,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情景三:

西湖中学的体育场的足球场,其周长为200米,长和宽之差为12米,这个足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下面是刚才根据几道情景题所列的方程,分析下列方程有何共同点?

2X–5=21

40+15X=100

X(1+153.94﹪)=3611

2[X+(X+12)]=200

2[Y+(Y–12)]=200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问:

大家刚才都已经自己列出了方程,那个同学能够说一下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列方程应该分为那几步呢?

生:

分组讨论,回答列方程的步骤

(1)找等量关系

(2)设未知数(3)列方程

四、随堂练习

1、投影趣味习题,

2、做一做

下面有两道题,请选做一题。

(1)、请根据方程2X+3=21自己设计一道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题。

(2)、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年龄编一道应用题,并列出方程。

五、课堂小节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六、作业:

分组布置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湖北省襄樊市宜城龙头二中尹波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数学思考

   通过类比等式的对应知识,探索不等式的概念和解,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初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关系式。

   2.初步体会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情感态度

   通过对不等式概念及其解集等有关概念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建模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使用与交流。

   重点

   不等式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

   难点

   不等式解集的理解。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一:

   感知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概念。

   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不等关系在生活中的存在,通过问题的解答,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体会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活动二:

   通过类比方程,继续探索出不等式的解、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通过解决上个环节的问题,得出不等式的解,再引导学生观察解的特点,探索出解集的两种表示方法(符号表示、数轴表示),并且培养学生用估算方法求解集的技能。

   活动三:

   继续探索,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

   针对所学的不等式,让学生归纳出特点,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并对概念进行辨析。

   活动四:

   拓展探究,深化新知。

   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加以解决的过程,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活动五:

   小结、布置作业

   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互相质疑提问,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在概念、解及解集学习中的心得和体会,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主动参与学生小结中,作好引导工作,布置好作业,并作及时反馈。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1、(多媒体展示情境)

   小强准备随父母乘车去武当山春游。

   ⑴在车上看到儿童买票所需的测身高标识线。

   问题:

若x表示一名儿童的身高,那么

   ①x满足______时,他可免票。

   ②x满足______时,他该买全票。

   ⑵已知襄樊与武当山的距离为150千米,他们上午10点钟从襄樊出发,汽车匀速行驶。

   ①若该车计划中午12点准时到达武当山,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设车速为x千米/小时,可列式子:

______________。

   ②若该车实际上在中午12点之前已到达武当山,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设车速为x千米/小时,可列式子:

______________。

   2、归纳不等式的概念和意义。

   3、巩固练习

   用不等式表示:

   ⑴a是正数;⑵a是负数;⑶a与5的和小于7;⑷a与2的差大于-1;

   ⑸a的4倍大于8;

   ⑹a的一半小于3。

   学生回答①这两个由实际生活情境设置的问题,应非常容易.问题②相对①难度加大了,难在题意中的条件不象上面那样直接明了,并且可从距离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而七年级学生恰恰缺乏阅读分析题意、多维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解决问题②

   学生讨论角度估计大都集中在距离这一角度,教师可深入小组讨论中,认真听听同学们的思路,应鼓励学生多发表意见,并适当点拨,直到得出两种不等式。

   此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讨论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时,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再给出不等式概念:

   像前面式子一样用“>”或“3等。

教师此时应总结:

不等式中可含有未知数,也可不含未知数。

   教师根据学生举例给出表示不等关系的第三种符号“≠”,并强调:

像前面式子一样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巩固练习是让学生用不等式来刻画题中6个简单的不等关系。

学生得出答案并不难,所以该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互相评价,教师可深入到学生的解题过程中,观察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倾听学生的评价。

   问题1在课本中起导入新课作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应用题能力尚欠缺)和题目难度,所以设置问题串,降低难度。

这样编排教材我认为更能体现知识呈现的序列性,从易到难,让学生“列不等式”能力实现螺旋上升。

   问题3作用仅仅起巩固上面所学的知识,所以采用书中的一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列不等式能力。

   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导入内容,然后层层推进,步步设问,环环相扣,直至推出不等式的概念及概念理解中应注意的地方。

这样实现了:

让学生从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从生活中建构数学模型,为后面利用“不等式”这一模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作好铺垫,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

[1] [2] [3] 下一页

数学化。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2]

   问题1.(幻灯片展示)

   ①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满足不等式2x/3>50:

   76、73、79、80、74.9、75.1、90、60

   ②满足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还有吗?

若有,还有多少?

请举出2—3例。

   ③.上问中的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共同特点?

若有,怎么表示?

   ④.②中答案在数轴上怎么表示?

   ⑤.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求不等式解集有什么方法?

   问题2:

(幻灯片展示)直接想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⑴x+3>6⑵2x0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评价,得出答案。

教师在①②问完成后,类比方程,给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在②问完成后,强调不等式与方程的区别:

不等式的解不止一个。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学生是否积极尝试探究?

在探究②问时,是否按“观察特点——猜想结论——验证猜想”的思路展开,避免盲目性。

   ③问教师根据学生思考情况,作适当地引导、讲解,找出特点并表示,教学时可先用举例法,再用性质描述法,最后再给出不等式解集定义: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④问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⑤问可先让学生先行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仔细倾听学生意见,参与学生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探究。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⑴学生讨论是否有时效性、针对性。

   ⑵学生是否积极展示自己想法,叙述是否有条理,语言是否准确。

   ⑶学生是否能熟练用数轴表示解集。

   通过简单代值运算,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边代、边算、边答、边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每位学生都创造在数学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机会,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数感。

   本环节主要任务是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通过对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解释不等式的解,然后递进到不等式的解集,最后发展到解集的两种表述方法,这样设计活动,符合知识发生发展形成过程。

   虽然解不等式不是本节课教学目标,但问题1的第⑤问设计意图是想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同它对应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样设计充分发挥学习心理学中正向迁移的作用,借助已有的方程知识,可以为学习不等式提供一条学习之路。

   [活动3]

   1、让学生找出下列不等式的特点:

   x1.4

   2x>150   x+3>6

   2x0

   辨析:

   下列哪些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①x+2y>1   ②x2+2>3

   ③2/x>1   ④x/2+1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信息及时处理。

   通过学习自我反思、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本节重要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小结,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据此调整教学安排。

上一页  [1] [2] [3]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难点为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相关概念是进一步学习平行线、四边形等后续知识的基础.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其中同位角4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2对.

  

(2)准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弄清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线所截.也就是说,在辨别这些角之前,要弄清哪一条直线是截线,哪两条直线是被截线.

  (3)在截线的同旁找同位角和同旁内角,在截线的两旁找内错角.要结合图形,熟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点,比较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4)在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应当沿着角的边将图形补全,或者把多余的线暂时略去,找到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进而确定这两个角的位置关系.

  三、教法建议

  1.上节课讨论了两条直线相交以后所形成的四个角,这一节课是进一步讨论三条直线相交后所形成的八个角,所以在教课过程,要运用基本图形结构将所学的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向学生展示.

  2.在讲三线八角概念时,一定要细致地分析、顾名思义,把握住两个关键的环节,“三条线与一条线”,尽量给出变式的图形,让学生分辨清楚.

  3.这节课虽然不涉及两条直线平行后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问题,但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平行线的图形让学生见到,对下一步的学习很有好处,例如,平行四形中的内错角,学生开始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在这一课时中,出现这个基本图形,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结合图形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变式图形的识图训练,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通过例题口答“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从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从图形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三线八角”基本图形,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位置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尝试指导,讨论评价、变式练习、回授.

  2.学生学法:

主动思考,相互研讨,自我归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生点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二)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三)疑点

  正确理解新概念.

  (四)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三类角的特征,并以练习加以巩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一组练习创设情境,复习基础知识,引入新课.

  2.通过学生阅读书本,教师设问引导,练习巩固讲授新课.

  3.通过师生互答完成课堂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使学生掌握“三线八角”,并能在图形中进行辨识.

  

(二)整体感知

  以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指导阅读、设计问题、小组讨论学习新知,以变式练习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与∠3,∠2与∠4是什么角?

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如图,∠1与∠2,∠l与∠4是什么角?

它们有什么关系?

  3.如图,三条直线AB、CD、EF交于一点O,则图中有几对对顶角,有几对邻补角?

  4.如图,三条直线AB、CD、EF两两相交,则图中有几对对项角,有几对邻补角?

  5.三条直线相交除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其他相交的情形吗?

  学生答后,教师出示复合投影片1,在(1、2题的)图上添加一条直线CD,使CD与EF相交于某一点(如图),直线AB、CD都与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这样图中就构成八个角,在这八个角中,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前面已经学过,今天,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板书】2.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法说明】通过复合投影片演示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产生过程,并从演示过程中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