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7747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

”[1]与1997年10月该中心首次发布的当时我国有67万网民相比,13年间我国上网人数呈井喷式增长。

网络语言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及维系社会生活的语言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震动。

因为互联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

事实上,网络语言已经超出了互联网的界域,除了在特定的人群中流播外,传统的大众传媒和非网络语境也深受其影响。

难怪人们惊呼网络语言正在颠覆传统的规范语言,呼吁将网络语言限制在网络的范畴,就是在网络的领域也要予以必要的规范。

网络语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但它同时又是作为前者的文化镜像而存在、而被使用的。

换言之,网络语言是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文化现象,语言仅仅是它的表层,它的深层折射着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对科学技术和由此带来的变革的认知、适应和掌控。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决定着语言甚至规定人们的语言观念,而语言则是一定文化的镜像。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的镜像。

人们一般对网络语言作广义和狭义的界定。

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与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相关特定用语和交际用语;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网络交际中的语言。

我们认为,一切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交际中使用的有意义的符号,都可视为网络语言。

不过我们关注的是共同语在网络语境中的变异,它实际上是共同语在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变体,是E时代独特的文化符号。

二、网络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产物

有人认为,“大部分‘网语'

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

”[2]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不能仅从语言本身去寻找答案的。

有些网络语汇初始确实是为了满足网络语境中交际速度的需要,所以采用了不少数字、字母、拼音等形式。

如,“88”(再见)、“9494”(就是就是)、“GG”(哥哥)、“MM”(美眉、妹妹)。

甚至包括别字,如“斑竹”(版主),最初也许是因为输入法没有现成的词语,于是为求方便快捷,将错就错用了别字。

但不少网络词语显然不是为了便捷,相反却有舍近求远之感,如“偶”(我)、“东东”(东西)、“童鞋”(同学)。

对此,很多探讨网络语言成因的文章都已论及。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网络文化与网络语言都是文化传播的产物。

传播是文化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没有传播,也就没有文化的继承,文化就会随着文化拥有者的消亡而消亡。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戈登威泽和林顿认为,在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很大的成分是由传播而来的,而这一比例可达90%。

这就是说,对于大多数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而言,独立创造的文化只有10%。

人类正是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共享、延续下去的,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3]传播是文化存在的形式,也是文化生命力之所在。

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才具有强大的传播力量。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突出的作用。

语言本身不仅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是群体文化的表现,是使用网络的人群的文化,是现实社会的人们将现实生活的文化向网络延伸,是文化传播的在网络时代的产物。

网络语言则是现实社会的语言文化向互联网传播的结果。

网络语言的语法、基本语汇,以及很多构造网络新词的语素都来自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包括共同语和方言,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符号,网络语言的基础仍然是生活语言。

然而,文化的传播必然带来文化的变迁,现实社会生活在网络虚拟而又真实的文化语境中发生了变异,以网络自己的语言方式来折射。

网络环境仍然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却又有别于前者。

尽管现实生活语境与网络语境有共同的基础和相似性,但是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却因文化环境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例如,同样是解决书写速度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是使用一套速记的符号,网络语境中则采用谐音数字、拼音字母、表情符号等多种方式。

数字谐音:

“5131420”(“我一生一世爱你”这是在传呼机时代就出现的爱情宣言,在网络环境中依然被使用)、“8147”(不要生气)、“886”(英语“再见”,即拜拜了)、“3166”(日语“再见”,即萨哟拉拉)。

拼音字母:

“SG”(帅哥)、“TA”(他)、“BT”(变态)、“JJ”(姐姐)、“PLMM”(漂亮妹妹)、“haha”(哈哈,笑声)。

英语字母:

“FT”(分特,Faint的缩写,昏倒、晕厥之意)、“SP”(support,支持)、“GF”(girlfriend,女友)。

表情符号:

”(再见)、“

”(委屈)、“

”(惊恐)。

如前所述,这些网络语境中特有的符号形式,并非仅仅是为了解决网络言语交际速度的问题,其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网络文化心理所反映的意蕴。

在既虚拟又现实的网络生态环境里,人们交际时的语言文化心态较为复杂。

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廉耻感一样,在使用詈语时,有时人们也会选择委婉语的形式。

因为网络文化语境中的参与者往往都受过相当程度的教育,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尤其是在网络的早期(据最近几次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统计,网络成员有低龄化的趋势)。

在特定的网络交际氛围中,既要通过詈语来宣泄情绪,又不愿用太直白的脏词,于是就有了网络的“委婉语”:

“TMD”(他妈的)、“SB”(傻逼)、“PMP”(拍马屁)、“SJB”(神经病)、“WBD”(王八蛋)、“745”(去死吧)等。

这里固然有担心网络脏词被屏蔽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身处网络文化中的人们的一种“自适”,或者说是网络文化环境中的语言“规范”。

因为,其实像“神经病”这样中性的词是不用担心被屏蔽的。

“文化对它的持有者既实行强制,又对异己实行排斥。

但是,这正是一种文化模式借以维持自身的机制所在。

文化的被强制者是在一种‘自适’中被强制着,又是为维护这种‘自适’中被强制着,还是为维护这种‘自适’而成为文化排斥它的异己的代行者,而且,这个角色不只是由社会的某个个体来扮演,也由整个的文化社会来扮演。

”[4]身为网络中人,强制地“自适”网络语言的规范,而有意排斥现实社会的语言法则。

只是由于网络语言的基础仍然是共同语,所以这种排斥主要表现在网络交际语言最表层的一小部分。

陈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中就指出:

“现代社会生活的某种特殊情境,不能使用或不满足于使用语言(有声语言或书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常常求助于能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以代替语言,以便更直接,更有效,并能更迅速地作出反应。

”[5]这大概是对后来出现的网络表情符号的前瞻性阐释。

整个网络好像都成了“某种特殊情境”,人们大量地创造和使用“代替语言”的网络表情语,因为它不仅“直接、有效、迅速”,而且“能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更重要的是它能直观地表达很多微妙的、难以或不便用语言表达的情绪或情感。

如,“

”(汗)的意思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用一个语符表达的,但在网络的“某种特殊情境”中却能用一个表情符号传达复杂甚至难以言喻的情感。

即或是像“得意”这样的情绪,也不直说“我很得意”,而是用“

”来直观表达。

语言符号从来就有强烈的身份标记特征,“打官腔”、“说官话”是“官场身份”的标志,操“沙龙语言”是上流社会的社交“徽章”。

在网络文化的语境中,使用“规范”的网络语言,也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菜鸟”。

“我”要说“偶”,“这样子”要说“酱紫”,“东西”不是东西而是“东东”,“过奖”则应该是“果酱”。

这是一种文化身份的标记,更是对网络身份的文化认同。

美国人类学家R·

本尼迪克曾说:

“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

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

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大小的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

”[6]网络语境标榜个性,崇尚自由,鼓励创造,时代的娱乐性与游戏性在这里得到率性发挥。

参与其中的年轻人为主体的网民视网络文化的“习惯”为自己的习惯,并且一旦成为“自己文化的创造物”,就必然也必须遵从网络的习俗,会在网络里肆意挥洒自己的语言创造力,随意甚至粗俗,以强化自己网络“时尚达人”的印记。

率性的语言创造与规范的语言习俗势必发生碰撞,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

三、文化传播中的语言文化冲突

传播从来就不是单向的。

传统的、现实的社会文化要向网络的领域传播、延伸,网络文化也在强有力地向网络之外的社会弥散它的影响。

除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语言是最直接、最普遍、最容易感知的影响力。

文化是多元的,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多样性的表现,也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文化冲突论”认为,文化冲突是人类各种冲突的最根本原因。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文化的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多元文化的传播,必然导致文化的冲突、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变迁等,而文化冲突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两种不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与相互斗争。

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质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美国社会学家索尔斯坦•塞林认为:

“当一种文化或亚文化区域的规范移入另一区域或与另一文化区域的规范相接触时,文化冲突在所难免。

”[7]

网络文化虽然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形态,但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事原则、交际方式等,如看帖要回帖,好帖要“顶”。

网络文化源于现实社会文化,但对母体的价值体系却并不都认同,在某些方面甚至刻意突破乃至有意“挑衅”。

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的冲突是多方面的,如“人肉搜索”与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山寨春晚”、“山寨电视剧红楼梦”与主流娱乐节目的冲突,“犀利哥”、“凤姐”与现实社会时尚流行元素的冲突等。

语言的冲突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却是波及面最大的冲突。

当网络语言着意突破传统,而传统语境用传统的语言规范来审视网络语言时,冲突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冲突首先表现在语言符号的使用上。

网络语言故意用数字、拼音字母、外文、表情符号、生僻古字以及它们的组合拼接等形式一拥而上,似乎完全不按套路,简直就是网络上的一道风景。

尽管有的仅仅昙花一现,也赚足了眼球,出尽了风头。

如“囧”,本义为“光明”,本已退出现代汉字的舞台,被网民刻意从尘封中挖出,赋予“郁闷、悲伤、无奈”等意,2008年开始在网络社群间流行,成为当年网络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

又如“3Q”(谢谢)、“B4”(不是)、“L公”(老公)、“55555”(呜呜呜呜呜,表示难过)等,随意不拘,略见一斑。

对传统的“不逊”还发生在大量地创制新词和赋予旧词以新意上。

如“裸婚”,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直接领证结婚的人们。

这当然首先是存在弱化传统家庭观念,强调婚姻的“自由”和“独立”的行为,而后网络用一个很刺激的词语来指称,从观念、行为到造词都暗含着对传统的“不尊”。

又如“灌水”,原意指向容器里面注水,网络语境中是“向论坛中发大量无意义的帖子”的意思。

诸如“纠结”、“寂寞”、“楼歪歪”、“范跑跑”、“打酱油”、“俯卧撑”、“犀利哥”、“沙发”、“顶”、“拍砖”、“微客”等。

网络语言不断挑战传统规范的神经,引发的冲突首先在传统的平面媒体上展开。

《网络语言将冲击传统中国文字》(北京青年报2002-08-14)、《网络语言:

流行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河北日报2005-03-21)、《网络语言与语言规范》(人民日报2008-12-09)。

媒体报道称,老师认为网络语言冲击了语文教学,家长认为网络语言形成了语言“代沟”,专家认为网络语言有损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媒体呼吁捍卫汉语尊严,还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文化的颠覆比英语更直接。

上海出台的语言文字地方性法规涉及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鸣。

事实上,自网络语言产生以来,对它的批评之声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有趣的是,除了网络媒体,传统大众媒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网络语言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网络语言带来的文化冲突和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

一方面,网络语言的确对传统语言文字习惯构成了冲击,它触及的不仅仅是言语交际、书写规范和语文教学等,它还深触到人们的语言文化心理。

何况就是在网络环境里,网络语言也一定程度影响到人们的交际,因为随意地拼写、组接和创造符号,就是经常游弋于网络的网民们也有被“雷”的时候。

有人认为这些极不规范的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甚至是亵渎,反映了一些人对网络语言在心理上的排斥。

另一方面,媒体在报道网络语言负面影响的同时,又在大量使用网络语言,充当着网络语言的推手,折射出网络语言的强大影响力。

如《官员博客无人“灌水”说明什么》(广州日报2010-05-08)、“熟知三国故事的小评书迷很挑剔,纷纷对电视剧新《三国演义》‘拍砖’”(齐鲁晚报2010-05-31)、《作文要中心思想,娃娃为意义“抓狂”》(成都商报2010-04-17)。

很多网络热词出现在大众传媒的标题上,十分扯眼,说明记者编辑对网络语言的青睐。

网络语言还出现在广告语中,反映了很多人对网络语言的敏感和接纳。

如成都一茶楼挂雷人条幅: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来喝茶”,南京某婚介所在公交车上做广告:

“80后的素质美女,你妈喊你去×

×

婚介中心征婚”。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文化传统的传承者、文化秩序的守护人和新文化的建设者,当不同文化在接触中发生冲突时,尤其是当人们无法确定这种冲突对传统文化模式和结构会产生什么影响,无法确定这种影响将怎样左右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的未来时,焦虑和危机便油然而生,文化本能促使人们站在传统一边维护现有的文化体系,除非变故和未来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人们才会显得宽容和自信。

四、网络语言带来语言文化的融合

哈佛大学的萨缪尔·

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最早提出“文明冲突论”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当今世界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冲突的背后原因不再是意识形态、宗教与经济,而是不同文化间的冲突。

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我们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虽然文化冲突的确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存在,但冲突不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唯一形态,文化传播中还存在文化的融合、增殖、同化和重构等多种形式。

还有人认为,“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其价值观念是非常悬殊的,在多种不同模式的文化相互接触、交往时,作为文化载体的人或群体往往视自己的文化为合理的,而把与自己相异的其他文化视为不合理的。

由于文化具有统一和延续群体精神的功能,因此不同的文化在接触和交往中力求克服、抑制或消除对方,从而引起文化冲突。

”[8]对此,我们也有不同看法。

文化的接触与冲突固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同文化并非都“力求克服、抑制或消除对方”。

古今中外很多文化传播与文化变迁的事实告诉我们,文化的冲突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它不仅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还能促使文化的融合。

文化融合指不同文化通过接触相互适应、渗透、吸收与调和,达到交融并形成新的文化。

这在同质文化中比较容易实现,在异质文化之间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文化就是多种异质文化冲突、融合的产物。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也不是一个“儒学”可以概括的,其中既不乏百家争鸣的思想精髓,也不乏外来文化(如佛教)的影响;

中华民族文化更是历经了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包括战争形态的冲突,与国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的。

网络语言所引发的文化冲突不是无法调适的冲突,网络语言的根基还在共同语。

就语言三要素而言,它对共同语的语音基本没有影响;

就其冲击最厉害的词汇而论,与庞大的共同语词汇相比,也只是很小的部分;

至于共同语的语法基础,网络语言基本没有撼动。

相反,富于创造、充满活力甚至显得另类的网络语言对共同语应该是一种发展与丰富。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往往当社会处在激烈动荡或变革的时期,也是语言产生变革和发展的时期,许多新的语言要素产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自身。

如“五四”时期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各种思潮猛烈交锋,冲击和荡涤旧文化、旧制度,提倡科学民主,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那时的语文革命掀起的巨浪对时文时语的荡涤,远胜于今天网络语言的影响。

但也正是这一时期,变革给汉语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

王力先生指出:

鸦片战争以后“现代汉语新词的产生,比任何时期都多得多。

佛教词汇的输入中国,在历史上算是一件大事,但是,比起西洋词汇的输入,那就要差千百倍。

”[9]他还在《汉语史稿》中分析了不少“五四”以后出现的新兴句法,如“先词后置”、“新兴的被动式”、“新兴的联结法”、“新兴的插语法”等。

这一时期,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接触、冲突、影响和交融,形成了近代中华新文化。

汉语文化也在西方语言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很多新的要素。

网络语言充满时代气息,极富创造性与活力,它的很多新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规范和汉语造词规律,是广大网民的集体智慧与创造。

其中不少已经进入到共同语的词汇库,在现实生活中为网络内外的人们所使用,丰富并推动了汉语的发展。

如“版主”、“博客”、“论坛”等。

还有不少网络语言仅限于网络的语言环境,离开网络语境或特定的语境,特别是在正式场合,网民一般不会无端造次。

如网络语境中把“没有”说成“米有”,把“花钱”说成“花钱钱”,在现实语境中是很难见到的。

网络语言与现实社会的语言文化冲突、融合为新的汉语文化,即吸纳了网络语言成份的汉语文化。

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地会给个人和群体带来心理甚或生理上的痛苦,但文化冲突确实又是人类文化史上的普遍现象,无法回避。

既然如此,正确对待文化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变异就显得十分重要,正确引导文化冲突走向文化的融合则更加必要。

网络语言引发的文化冲突并没有导致共同语的“病变”或消亡,我们看到的是现实社会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相互交融,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看到的是网络语言给共同语注入了鲜活因子,使我们的语言在网络时代不至于是“死水一潭”。

人们大可不必把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谈网语色变,进而“封杀”。

以平和的心态处之,加以适当的引导和规范,用约定俗成的大浪,淘去网络语言中糟粕的泥沙,是为正确的选择。

有学者认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文化体系愈是整合了不同的文化特质,那么,其文化体系就愈丰富,愈有生命力,而一个文化体系愈丰富,愈有生命力,它的整合能力就愈强。

”[10]中华民族对于外来文化向来具有博大恢弘的胸怀,强大的包容性使我们的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于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同样也应有一颗平常的、包容的心。

注释:

[1]CNNIC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6.

[3]李荣善.文化学引论[M].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11.

[4]刘敏中.文化学学·

文化学及文化观念[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1.

[5]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

学林出版社,1983.8.

[6]傅铿.文化:

人类的镜子[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

[7][英]布罗尼斯拉夫·

马林诺夫斯基,[美]索尔斯坦·

塞林.犯罪:

社会与文化[M].许章润,么志龙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8]李荣善.文化学引论[M].西安:

[9]王力.汉语史稿(中册)[M].北京:

中华书局,1980.6.

[10]司马云杰.社会文化学[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

×

:

作者简介:

蓝鹰(1956—),男,汉族,四川绵阳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教授(邮编:

610225)

周伟(1965—),女,汉族,四川自贡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副教授(邮编:

610073)

标题:

TheNetworkLanguageonthePerspectiveofCultureTransmission,CultureConflictandCultureFusion

作者及单位:

蓝鹰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周伟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