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7230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②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

(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

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③了解背景:

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④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

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至、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

(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会写2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

提问:

西湖的景色美吗?

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②教师重点指导:

潋 空蒙淡妆浓抹相宜

③读通诗句。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

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

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

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古诗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诗句接龙”的小游戏,老师说诗的上半句,看谁能最快说出诗的下半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看来大家一个个都是小诗人,那有没有同学发现小游戏中这些诗句有哪些特点呢?

(生:

山水诗)

2.揭题释题

诗人游历了名山、名水之后,诗兴大发,歌颂祖国壮美的景色,于是写下了这些诗句,这就是山水诗,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另一处山水之美吧。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

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

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呢?

(洞庭湖)有没有同学知道洞庭湖在哪呢?

(湖南省)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洞庭湖的美景吧!

(PPT展示洞庭湖图片,介绍洞庭湖。

)洞庭湖的景色如此之美,诗人站在远处遥望洞庭湖,他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他又由此联想到了什么了?

你想知道吗?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

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字音

⑴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觉得他的字音读准了吗?

⑵指名评价,再读,师评价,齐读。

3.读出节奏

⑴我们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诗的节奏,下面请看黑板,请大家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画小斜线吧。

指生读。

⑵有一个人,她很厉害,很会读诗,同学们想去见识一下她的本领吗?

请大家仔细倾听。

同学们有信心比她读得好吗?

先自由地练习一下吧!

指生读,评价。

齐读。

三、理解诗意

1.交流方法

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我们会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没有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结合注释;

联系插图;

串联词意;

发挥想象;

反复读诗)

2.自读自悟

同学们说得可真好,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自学一下这首诗吧,你理解了哪句诗的意思,可以自言自语的说一说;

另外,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上问号。

看来大家都胸有成竹,下面以四个人为一组,把你理解的诗句意思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且和小组成员可以讨论一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反馈

刚才同学们讨论得真激烈,肯定有不少收获,那么谁来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请同学们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4.齐读古诗

刚才几位同学描述得可真美,来,我们一起将这美丽的景色吟诵出来。

三、感悟诗境

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洞庭湖的美景,但是诗人却只用了精炼的语句,那么刘禹锡在《望洞庭》这首诗到底写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1.湖光秋月两相和

谁来读读第一句。

(生读)诗人看到了什么?

湖光、秋月)

湖 

月)

那是怎样的湖光?

怎样的秋月呢?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空中,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出示图片:

请你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

(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指生读,师评价)

一个“和”字表现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

和)

来,我们一起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

(齐读)

2.潭面无风镜未磨

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

他是怎样写的?

(原来诗人看到这湖面想到了未经打磨的铜镜。

这里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答)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白天,阳光照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金光闪闪)此时,天上的白云,岸边的树木倒影是不是看得清清楚楚。

再想想,夜晚,月光没有阳光那么亮,洒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

(湖面看起来朦朦胧胧、迷迷蒙蒙。

这看起来朦朦胧胧的湖面能像一面镜子一样平滑吗?

那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铜镜呢?

(未经打磨的铜镜)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未经打磨的铜镜是什么样子吧。

(出示铜镜图片)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模糊,朦胧)

月光照在湖面上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湖面宽广,虽然风平浪静,但是还是会泛起层层微波,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欣赏图片)夜晚,湖面迷迷蒙蒙,看不清,就像没有打磨过的铜镜一样。

诗人刘禹锡对景物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啊,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观察)(指生读,师评价)

来,我们一起感受感受洞庭湖的朦胧美吧。

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相互映衬,显出一种和谐之美

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湖水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和谐。

湖上一点风都没有,湖面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

请把这美丽的景色一起读出来吧。

(两句诗连起来,全班齐读)

3.遥望洞庭山水翠

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

谁能把它读出来?

(生读)在这句诗中诗人着重写了什么景物?

(生答)(板书:

山 

水)

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

你能用诗中的哪个字眼来概括出来?

(翠)

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

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山水之美?

(指名读)

小组赛读。

4.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

(生答)

你觉得这句诗妙在哪?

(生答:

……比作……)

这是多么精妙绝伦的比喻啊,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诗人看到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想到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这一点,君山在这湖中就好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是怎样一幅美景吧。

(出示图片)

诗人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

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

想象)

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写下这句诗,你感受到诗人对洞庭湖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喜爱、赞美)

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带着你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读这一句吧。

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精妙绝伦的工艺品,给人莫大的艺术享受,诗人可真浪漫啊!

(女生读)

精妙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真不愧被称为“诗豪”。

(男生读)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让人爱不释手。

一起来读读吧!

(两句诗齐读)

5.小结全诗

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不过是案上杯盘而已,诗人举重若轻,自然淡泊,把人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这也是人与景的和谐之美啊。

人 

景)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底。

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山水小诗,感受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吧!

6.背诵环节(指名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师: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人把美丽的洞庭湖景描绘出来,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其实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师:

从古至今,洞庭湖都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希望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洞庭湖玩一玩,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3.布置作业:

(1)小小朗诵家:

请大家将《望洞庭》背给父母、同学听听;

(2)小小作家: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出来;

(选做)

(3)小小画家:

在你的画纸上画一画《望洞庭》所描绘的美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