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超敏反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97058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docx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章超敏反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docx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根据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将其分为Ⅰ、Ⅱ、Ⅲ、Ⅳ四型。

目前国内外由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第一节Ⅰ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或速发型超敏反应,其特点是:

①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②发生快,消退亦快;③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组织细胞严重损伤;④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一)变应原

变应原(allergen)是指能诱导机体产生IgE,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临床常见的变应原主要有:

①药物和化学性变应原,如青霉素、磺胺、普鲁卡因、有机碘化合物等。

它们是半抗原,进入机体与某种蛋白结合后获得免疫原性,成为变应原;②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颗粒、尘螨排泄物、真菌菌丝及孢子、昆虫毒液、动物皮毛等;③食物变应原,如奶、蛋、鱼虾、蟹贝等食物蛋白或肽类物质;④近年来还发现有些酶类物质可作为变应原引发Ⅰ型超敏反应,如:

尘螨中的半胱氨酸蛋白可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细菌酶类物质(如枯草菌溶素)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二)IgE及其受体

1.IgE针对某种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因素。

IgE主要由鼻咽、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也是变应原易于侵入并引发Ⅰ型超敏反应的部位。

IgE的产生依赖于IL-4。

变应原刺激的Th2型反应可产生大量IL-4等细胞因子,诱导特异性B细胞向IgE类别转换并增殖、分化成产生IgE的浆细胞。

IgE为亲细胞抗体,与IgG不同,它可在不结合抗原的情况下,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Fc受体(FcεRⅠ)结合,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2.IgE受体与IgEFc段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有两种:

FcεRⅠ和FcεRⅡ。

FcεRⅠ为高亲和力受体,FcεRⅡ为低亲和力受体。

两种受体表达于不同细胞,FcεRⅠ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呈高水平表达,而FcεRⅡ分布比较广泛。

临床上,特应性个体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高水平表达FcεRⅡ,同时血清中存在高水平分泌型FcεRⅡ。

(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1.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mastcell)和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在形态学上非常类似,均来源于骨髓髓样前体细胞。

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皮及皮肤下的结缔组织内靠近血管处。

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数量较少,但也可被招募到超敏反应发生部位发挥作用。

两种细胞均高水平表达FcεRⅠ,胞质中含有嗜碱颗粒,颗粒中储存有肝素、白三烯(leukotriene,LT)、组胺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生物活性介质。

但两种细胞表达的膜受体和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尽相同,如肥大细胞表达组胺H4受体,分泌IL-5等细胞因子,嗜碱性粒细胞表达组胺H2受体以及C3aR和C5aR,分泌IL-4等细胞因子,因此二者在Ⅰ型超敏反应中发挥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来源于骨髓髓样前体细胞。

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上皮下的结缔组织内,循环血中仅有少量存在。

某些细胞因子如IL-5、CC亚族趋化因子与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可刺激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表达FcεRΙ并诱导内含颗粒脱出,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

其中有毒性作用的颗粒蛋白和酶类物质,主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主要碱性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的神经毒素、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和嗜酸性粒细胞胶原酶等;另一类介质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介质类似,如LT、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等。

这些物质可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

嗜酸性粒细胞还能释放组胺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灭活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和LT,对Ⅰ型超敏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发生机制

(一)机体致敏

变应原进入机体后,诱导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类抗体应答。

IgE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Ⅰ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

表面结合特异性IgE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称为致敏的肥大细胞或致敏的嗜碱性粒细胞。

通常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甚至更长。

如长期不接触相应变应原,致敏状态逐渐消失。

(二)IgE受体交联引发细胞活化

处于致敏状态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变应原与致敏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特异性结合。

单个IgE结合FcεRⅠ,并不能刺激细胞活化;只有变应原同时与致敏细胞表面的2个以上相邻IgE结合,使多个FcεRⅠ交联形成复合物,才能启动活化信号。

活化信号由FcεRⅠ的β链和γ链胞质区的ITAM引发,经多种信号分子传递,导致颗粒与细胞膜融合,释放生物学活性介质,称为脱颗粒(degranulation)。

此外,抗IgE抗体(如IgG)交联细胞膜上的IgE,或FcεRⅠ抗体直接连接FcεRⅠ均可刺激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和脱颗粒。

(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活化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包括两类,即预存在颗粒内的介质和细胞活化后新合成的介质。

1.预存的介质及其作用此类介质是细胞活化后脱颗粒释放的,主要为组胺和激肽原酶。

(1)组胺:

组胺通过结合受体,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H1、H2、H3和H4等4种组胺受体分布于不同细胞,介导不同的效应。

H1介导肠道和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小静脉通透性增加和杯状细胞黏液分泌增多;H2介导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刺激外分泌腺的分泌。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H2则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抑制脱颗粒。

肥大细胞上H4具有趋化作用。

(2)激肽原酶:

激肽原酶酶解血浆中激肽原成为有生物活性的激肽。

其中缓激肽的主要作用是:

刺激平滑肌收缩,使支气管痉挛;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吸引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向局部趋化。

2.新合成的介质及其作用新合成的介质主要有前列腺素D2(PGD2)、LTS、PAF及细胞因子。

(1)PGD2:

PGD2的主要作用是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2)LTS:

LTS通常由LTC4、LTD4和LTE4混合组成,是引起迟发相反应的主要介质,主要作用是使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地收缩,也可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黏膜腺体分泌增加。

(3)PAF:

PAF主要参与迟发相反应,可凝聚和活化血小板使之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增强Ⅰ型超敏反应。

(4)细胞因子:

IL-1和TNF-α参与全身过敏反应,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

IL-4和IL-13促进B细胞产生IgE。

(四)局部或全身型Ⅰ型超敏反应发生

活化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过敏反应。

根据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速发相反应(immediatereaction)和迟发相反应(late-phasereaction)两种类型。

速发相反应通常在接触变应原后数秒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主要由组胺、前列腺等引起,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分泌增加。

迟发相反应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4~6小时,可持续数天以上,表现为局部的以嗜酸性粒细胞(约占30%)、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h2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反应。

速发相反应中肥大细胞等释放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hilchemotacticfactor,ECF)、IL-3、IL-5和GM-CSF等多种细胞因子,可吸引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到达反应部位,又可促进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白三烯、主要碱性蛋白、PAF、嗜酸性粒细胞源性神经毒素等,在迟发相反应中,特别是在持续性哮喘的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另外,在肥大细胞释放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作用下,中性粒细胞也在反应部位聚集,释放溶酶体酶等物质,参与迟发相反应。

三、遗传与环境因素

某些人接触环境中的普通抗原物质刺激后易发生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通常称它们为特应性(atopy)个体。

特应性个体具有异常高水平的循环IgE、分泌型FcεRⅡ和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FcεRⅡ也增加,表现为家族遗传特性。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于个体的遗传因素及所处的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一)遗传因素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疾病。

目前知道的主要候选基因有:

①位于5Q31-33的紧密连锁的促IgE类别转换、嗜酸性粒细胞存活和肥大细胞增殖的基因群,包括编码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

其中IL-4基因启动子区的变异,使IL-4产生水平升高,导致IgE抗体大量产生。

②位于11Q12-13的编码高亲和性FcεRⅠβ亚单位的基因,其多态性同哮喘和湿疹的发生密切相关。

凡是参与降低Th1应答和增强Th2应答的基因均可影响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二)环境因素

特应性个体易于发生哮喘和湿疹等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但实际发生频率仅为特应性个体的10%~30%。

易感性因素分析表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危险中各占50%。

增加超敏反应几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儿童早期接触感染性疾病、暴露于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建立肠道正常微生物群不足。

因此“卫生假说”(hygienehypothesis)认为:

儿童早期接触相对卫生较差的环境,特别是易于引起感染的环境有助于防止特应症和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其机制主要是由于儿童早期接触微生物,有利于Th1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致使减低IgE的类别转换,IgE抗体产生水平下降。

四、临床常见疾病

(一)全身过敏性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最为常见,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引起。

青霉素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

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青霉噻唑醛酸-蛋白或青霉烯酸-蛋白可通过交联结合靶细胞表面IgE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青霉素制剂在弱碱性溶液中易形成青霉烯酸,因此使用青霉素时应临用前配制,放置2小时后不宜使用。

临床发现少数人在初次注射青霉素时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这可能与其曾经使用过被青霉素污染医疗器械,或吸入空气中青霉菌孢子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有关。

2.血清过敏性休克临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有些患者可因曾经注射过相同的血清制剂已被致敏,而发生过敏性休克,重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二)局部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因吸入花粉、尘螨、真菌和毛屑等变应原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临床常见的是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有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两种类型,前者发生快,消退也快;后者发生慢,持续时间长,同时局部出现以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2.消化道过敏反应少数人进食鱼、虾、蟹、蛋、奶等食物后可发生过敏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患者胃肠道黏膜表面分泌型IgA含量明显减少以及蛋白水解酶缺乏可能与消化道过敏反应发生有关。

3.皮肤过敏反应主要包括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可由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或冷热刺激等引起。

口服青霉素对已被青霉素致敏的患者也可引发湿疹。

临床上可见一种慢性荨麻疹,是由体内产生的抗FcεRⅠα链的IgG类抗体引起,为Ⅱ型超敏反应。

五、防治原则

(一)查明变应原、避免接触

通过询问过敏史和皮肤试验,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Ⅰ型超敏反应的最有效方法。

皮肤试验通常是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生物制品或其他变应原稀释后,取0.1ml在受试者前臂内侧做皮内注射,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

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风团直径>1cm为皮试阳性,说明该个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

(二)脱敏治疗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其机制可能是小剂量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敏,以致最终全部解除致敏状态。

再大剂量注射抗毒素血清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但此种脱敏是暂时的,经一定时间后机体又可重新被致敏。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对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可采用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

①通过改变抗原进入途径,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特异性IgG类抗体,降低IgE抗体应答;②IgG类封闭抗体,通过与相应变应原结合,阻断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上的IgE结合;③诱导特异性Treg细胞产生免疫耐受。

(三)药物防治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①阿司匹林为环氧合酶抑制剂,可抑制PGD2等介质生成;②色甘酸钠可稳定细胞膜,阻止致敏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③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E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cAMP合成;甲基黄嘌呤和氨茶碱则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止cAMP分解。

两者均可升高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靶细胞脱颗粒和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

2.拮抗生物活性介质的作用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抗组胺药物,可通过与组胺竞争结合效应器官细胞膜上组胺受体而发挥抗组胺作用;阿司匹林为缓激肽拮抗剂;多根皮苷酊磷酸盐则对LTs具有拮抗作用。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肾上腺素不仅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还可使外周毛细血管收缩而升高血压,因此在抢救过敏性休克时具有重要作用。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等除可解除痉挛外,还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减轻皮肤与黏膜的炎症反应。

(四)免疫生物疗法

根据细胞因子调控IgE产生和Ig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免疫生物治疗Ⅰ型超敏反应的方法包括:

①将具佐剂作用的IL-12等分子与变应原共同使用,可使Th2型免疫应答向Th1型转换,下调IgE的产生;②将编码变应原的基因与DNA载体重组制成DNA疫苗进行接种,可成功诱导Th1型应答;③用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介质,治疗持续性哮喘;④用可溶型IL-4受体与IL-4结合,阻断其生物学效应,降低Th2细胞应答,减少IgE的产生。

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又称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特点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发作较快。

一、发生机制

(一)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正常组织细胞、改变了抗原性的自身组织细胞和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而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均可成为Ⅱ型超敏反应中被攻击的靶细胞。

靶细胞表面的抗原主要包括:

①正常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抗原和HLA抗原;②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如链球菌胞壁的成分与心脏瓣膜、关节组织之间的共同抗原;③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④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二)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

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G和IgM类抗体。

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通过激活补体和效应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NK细胞),杀伤靶细胞。

其主要杀伤机制如下:

1.IgG或IgM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并通过补体裂解片段的调理吞噬作用,介导吞噬细胞杀伤靶细胞。

2.IgG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其Fc段与效应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经调理吞噬和(或)ADCC作用,介导吞噬细胞或NK细胞杀伤靶细胞。

二、临床常见疾病

1.输血反应多发生于ABO血型不符的输血。

供血者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与受者血清中的天然抗体(IgM)结合后激活补体使红细胞溶解引起溶血反应。

反复输血可诱导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或抗白细胞抗体,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血型为Rh-的母亲由于输血、流产或分娩等原因接受Rh+红细胞刺激后,可产生抗Rh的IgG类抗体。

再次妊娠且胎儿血型为Rh+时,Rh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溶解红细胞,引起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溶血症。

母子间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也不少见,但症状较轻。

全身换血可治疗新生儿溶血症。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服用甲基多巴类药物,或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EB病毒感染机体后,可使红细胞膜表面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这种抗体与改变的红细胞表面成分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溶解红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磺胺、安替比林、奎尼丁和非那西汀等药物能与血细胞膜蛋白或血浆蛋白结合获得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药物的特异性抗体。

抗体与结合药物的红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作用,或与药物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再与具有FcγR的血细胞结合,引起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yndrome)患者产生针对基底膜的IgG类抗体,该自身抗体与肺泡基底膜和肾小球基底膜结合,激活补体或通过调理吞噬作用,导致肺出血和肾炎。

其机制可能是病毒、药物、有机溶剂等损伤肺泡基底膜,诱导产生自身抗体。

6.其他某些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受体结合后并不引起细胞溶解,而是导致受体相关的细胞功能紊乱。

例如,抗甲状腺刺激素(TSH)受体的IgG类自身抗体能高亲和力结合TSH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持续分泌大量甲状腺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

抗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与该受体结合,干扰乙酰胆碱的作用,减少受体的数量,从而导致重症肌无力。

第三节Ⅲ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又称为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变态反应,是由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装损伤。

一、发生机制

(一)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

血液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immunecomplex,IC)。

正常情况下形成的IC有利于机体通过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抗原性异物。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溶性IC不能被有效清除,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条件主要有:

1.免疫复合物本身的因素①IC的大小与抗原与抗体的比例有关:

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颗粒性抗原或IgM形成的IC均为大分子,被吞噬清除;抗原(或抗体)过剩则形成小分子IC,从肾小球滤过;只有在一定比例时形成约1000KDa的中等分子IC,才不易被吞噬,易于沉积。

②免疫复合物的量过大、持续存在或吞噬细胞功能异常或缺陷,不能有效将其清除等。

③抗原或抗体的理化特点(荷电性、结合价、亲和力等)亦影响IC的形成和沉积。

如荷正电的抗原(DNA抗原等)形成的IC容易与荷负电的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形成持久组织损伤。

2.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能力降低IC的清除主要通过调理吞噬和免疫黏附作用,补体、补体受体或FcγR缺陷使清除IC能力降低,血液中大量IC有利于沉积。

3.使免疫复合物易于沉积的因素①血管通透性增加:

IC可激活补体产生过敏毒素(C3a和C5a)和C3b,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活化,也可直接与血小板表面FcγR结合使之活化,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

高浓度血管活性物质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助于免疫复合物沉积。

②血管内高压及形成涡流:

肾小球基底膜和关节滑膜等处的毛细血管压较高,血流缓慢;动脉交叉口、脉络膜丛和眼睫状体等处易产生涡流。

血管内高压与涡流均有助于免疫复合物沉积。

(二)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组织损伤

1.补体的作用免疫复合物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补体裂解片段C3a和C5a。

C3a和C5a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C3a和C5a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胺等活性介质,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多,出现水肿。

C3a和C5a同时又可趋化中性粒细胞到沉积部位。

2.中性粒细胞的作用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的同时,释放多种溶酶体酶,包括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和弹性纤维酶等,损伤血管及局部组织。

3.血小板和嗜碱性粒细胞的作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释放的PAF以及损伤组织成分,可使局部血小板集聚、激活,促进血栓形成,引起局部出血、坏死。

血小板活化还可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进一步加重水肿。

二、临床常见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是实验性局部Ⅲ型超敏反应。

用马血清经皮下反复免疫家兔数周后,会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

其机制是,马血清反复免疫可诱导机体产生大量抗体,再次注射马血清后,血中抗体与局部抗原在血管壁相遇,结合成为IC并沉积,引起局部血管炎。

2.类Arthus反应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IgG类抗体,若再次注射胰岛素,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类似Arthus反应的炎症反应。

长期吸入抗原性粉尘、真菌孢子等,再次吸入相同抗原也能在肺泡间形成IC,引起过敏性肺泡炎。

(二)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通常是在初次大量注射抗毒素(异种动物血清,如抗破伤风毒素和抗蛇毒血清)后1~2周发生,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等。

这是由于患者体内新产生的针对抗毒素的抗体与大量未排除的抗毒素结合形成大量中分子免疫复合物所致。

血清病具有自限性,停止注射抗毒素后症状可自行消退。

临床应用抗TNF-α单抗和大剂量青霉素、磺胺等药物也可引起血清病样反应。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3周。

此时体内产生抗链球菌抗体,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引起免疫复合物型肾炎。

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也可在其他病原微生物如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乙型肝炎病毒或疟原虫感染后发生。

第四节Ⅳ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hypersensitivity,DTH),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与抗体和补体无关。

效应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引起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DTH发生较慢,通常在再次接触抗原后24~72小时出现炎症反应。

一、发生机制

(一)抗原与相关致敏细胞

引起Ⅳ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有胞内寄生菌、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

这些抗原物质经APC摄取、加工成抗原肽-MHCⅠ/Ⅱ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于APC表面,提呈给T细胞识别,并使之活化和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或称致敏T细胞。

效应T细胞主要为CD4+Th1细胞和CD8+CTL,CD4+Th2和Th17细胞也可参与。

巨噬细胞除作为APC起作用外,在Ⅳ型超敏反应发生中也是重要效应细胞。

(二)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1。

Th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效应Th1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IFN-γ、TNF-α、LTα和MCP-1等。

MCP-1趋化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到达抗原部位;TNF-α和LTα使局部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加,促进单个核细胞至抗原存在部位聚集,引起组织损伤;IFN-γ和TNF-α可使巨噬细胞活化,进一步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IL-1和IL-6等加重炎症反应。

Th1细胞还可借助Fa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