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9650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doc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doc

篇一: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报告(马宏)

【编者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下的一个全新的学习形式,以其学科的综合性引导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但近几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普遍教师比较肓然。

介于此,我们把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教育科研项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呈献给大家以期对以后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有一定的帮助。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编号2006017)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研究”总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

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首次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列入语文课程目标。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的一种崭新的课型正式进入教材,进入课堂。

这是出于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三个面向”、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现实提出来的。

鉴于此,各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语文教科书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教师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处于盲目和随意状态,存在着“不知怎样教”等问题和困惑。

调查显示:

条件好的、基础好的学校比较认真地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和研究。

而大多数的学校有的根本就没有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有的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文来教,有的当作单元练习题来教,还有的把综合性学习当作综合实践活动来教等。

当然,各版本课标实验教科书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也存在着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缺乏广泛的适应性等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我们研究解决:

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征,如何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如何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如何制定教学方法,构建教学基本模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无疑十分重要的。

目前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综合性学习都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其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策略。

在借鉴国外综合性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语文综合性学习注意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和课内外结合,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尚无成熟的经验。

因此,本课题研究不但能丰富和填补课标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和空白,还对构建其基本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具此提出了本课题研究,于2006年2月被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列入教育科研项目课题,并正式获准立项研究。

我们在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北碚区、綦江县、荣昌县、铜梁县、璧山县、梁平县、彭水县、人民小学、巴蜀小学、鸳鸯小学等20个区县71所学校进行了课题研究,约10多万学生参加了实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形式,它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现代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题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机地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经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共同组成语文课程新的目标体系。

三、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分析。

(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理论研究。

(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设计。

(4)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设计。

(5)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

(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这一新课程,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其概念的界定,特点的把握,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法等都不甚了解,加之设备、条件有限,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必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如何设计出既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又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为此,本课题研究凭借大量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实场景(课堂),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分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实施中问题及原因,分析研究不同地区学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设计课题研究目标——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总结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理论与规律——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基本模式——总结、交流推广研究成果。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等。

五、研究成果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研究成果

1、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界定

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对“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

它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什么区别?

”进行了思想理论上的讨论和研究,学习研究专家学者的种种理论观点,同时也提出了我们的理论观点。

王文彦、蔡明认为: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

(1)

陆志平认为: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生活化、经验性、个性化的课程,并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三种:

观察—表达、问题—解决、活动—探究。

(2)

郑国民认为: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立足于语文课程之上,通过学生自主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学习方式。

”(3)

朱绍禹认为它是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全新的一种课程形态,集中而鲜明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主张。

刘淼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借助中心学习的内容和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一种课程组织形态”(5)

巢宗祺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目标应当指向语文,首先要保证在语文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取得比较确定的成效。

”(6)

靳彤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态。

它以语文课程的内容整合为基点,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整合,强调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我们认为: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形态。

它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现代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发展。

它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组成语文课程新的目标体系。

故有研究认为:

综合课程“其综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某一学科为中心,让另一学科去配合;一种是找出几个共同的主题,每个学科都选教与主题有关的内容。

”(8)语文综合性学习显然与前一种方式相符合。

2、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五个主要特征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整合知识与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索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

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综合性。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要立足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将理解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发展思维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

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应凸现听、说、读、写的实践;其次是体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以语文课程为基点,有机整合数学、科学、品德、艺术等课程,突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实现语文知识的多元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自主性。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实篇二: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雁塔区长安南路小学董娅

长安南路小学是雁塔区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小学,学校位于高校林立、文化氛围浓厚的长安路旁,地铁二号线纬一街站口。

学校创建于1905年,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百年名校,前身为八里村小学,2005年更名为长安南路小学,学校设24个教学班。

近年来,学校以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为依托,以加强学校管理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学校先后被授予教育部重大课题实验学校、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西安市文明校园、陕西省绿色学校、西安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西安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西安市廉政文化示范校、西安市红十字示范学校、西安市巾帼文明示范岗、西安市先进党支部、雁塔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区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区316工程优秀学校、区平安校园及雁塔区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等称号,被西安市教育局推荐为“身边的好学校”。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开设了舞蹈、绘画、英语、合唱、腰鼓、武术、绳舞、跆拳道、陶艺、航模、乐器等各类兴趣小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这所充满关爱的学习乐园里,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自主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在尝试中学会探究,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学校成为“学习的乐园、人才的摇篮”。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那么我们学校的教师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如何理解的,又是如何操作的?

有没有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课题对本校“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以发现综合性学习开展带来的教学变化及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一、调查时间:

2013年9月

二、调查对象:

我校24位教师及220位学生。

三、调查方法:

访谈法、问卷法等。

四、调查内容及目标:

1、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2、了解教师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的操作方法。

3、了解并分析“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的变化。

4、探究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调查情况分析:

(一)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对全校24名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下问卷24份,收回24份。

情况如下:

第一题有86.5℅的人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15.3℅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太重要。

第二题40.3℅的人认真组织活动,50℅的人当阅读课教,组织简便的活动,16.6℅的人大概提一下。

第三题66.7℅的老师认为学生能积极参与,33.3℅的人觉得学生对此不感兴趣,难以组织活动。

第四题80.7℅的人让学生以板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形式展示占19.6℅。

第五题学生收集资料以上网居多,占50℅,其他方法50℅。

第六题普遍认为能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能力。

第七题教师在评价学生表现时,注重学生成果交流的占66.8℅,注重学生参与性的占16.9℅,注重量化指标占16.5℅。

第八题教师都认为综合性学习编排应根据年级水平而定。

第九题教师都认为课文更重要,因为考试要考。

能看出以下问题:

1、关于概念的理解、特征的把握。

“语文课程课标”中有关于综合性学习的专项内容教师们知道,但不能够较准确地答出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