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练习第8章重点习题及答案.docx
《财务管理练习第8章重点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练习第8章重点习题及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管理练习第8章重点习题及答案
财务管理练习第8章重点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题
一、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
主要内容
相关说明
成本规划
成本规划是进行成本管理的第-步,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础。
管理成本核算可以直接利用财务成本核算的结果,或者选择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方法来单独核算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成本控制的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经济效益原则、例外管理原则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相关分析法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指标可以是财务指标,也可以是非财务指标
【提示】成本分析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成本规划在战略上对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进行指导,成本规划的变动是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竞争战略变动的结果,而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则通过成本信息的流动互相联系。
【例题1·多选题】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 )。
A.对比分析法
B.连环替代法
C.相关分析法
D.综合分析法
【答案】ABC
【解析】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相关分析法。
2、量本利分析概述圈
(-)基本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产销平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二)相关公式
1.基本公式
3、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4、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X(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2.其他公式
息税前利润=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例题2·单选题】下列计算息税前利润的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A.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B.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C.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D.销售收入X(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答案】B
【解析】息税前利润=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例题3·判断题】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具有密切的关系,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 )
【答案】√
【解析】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所以,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3、单-产品量本利分析掌握【★2013年多选题、判断题】
(-)保本分析
1.保本点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提示】从保本点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降低保本点的途径主要有三个:
-是降低固定成本总额;二是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三是提高销售单价。
【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降低保本点途径的是( )。
A.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提高销售单价
D.提高销售量
【答案】D
2.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正常经营销售量×100%=保本点销售额/正常经营销售额X100%
保本作业率表明企业保本的销售量在正常经营销售量中所占的比重。
该指标也可以提供企业在保本状态下对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要求。
(二)量本利分析图
1.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
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是根据量本利的基本关系绘制的,也称保本点图。
在量本利分析图中,以横坐标代表销售量,以纵坐标代表收入和成本,则销售收入线和总成本线的交叉点就是保本点。
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表达的意义有:
(1)固定成本与横轴之间的区域为固定成本值,它不因产量增减而变动,总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区域为变动成本,它与产量呈正比例变化。
(2)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是保本点,通过图示可以直观地看出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3)在保本点以上的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夹的区域为盈利区,保本点以下的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夹的区域为亏损区。
因此,只要知道销售数量或销售金额信息,就可以在图上判明该销售状态下的结果是亏损还是盈利,易于理解,直观方便。
2.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
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主要反映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形成的边际贡献,而边际贡献在弥补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润。
此图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表示边际贡献的数值。
边际贡献随销量增加而扩大,当其达到固定成本值时(即在保本点),企业处于保本状态;当边际贡献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
【例题5·单选题】关于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边际贡献在弥补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润
B.此图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表示边际贡献的数值
C.边际贡献随销量增加而减少
D.当边际贡献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
【答案】C
(三)安全边际分析
1.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安全边际量×单价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100%=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100%
【提示】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率越大,反映出该企业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
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
上述公式两端同时除以正常销售量,使得到: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3.安全边际与息税前利润的关系
息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额×(1-变动成本率)
【提示】
(1)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保本销售额扣除变动成本后只为企业收回固定成本;
(2)安全边际销售额减去其自身变动成本后成为企业利润,即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企业利润;
(3)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4)提高销售利润率的途径:
-是扩大现有销售水平,提高安全边际率;二是降低变动成本水平,提高边际贡献率。
【例题6·多选题】某企业生产-种产品,单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80000元/月,每月实际销售量为25000件。
以-个月为计算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保本点销售量为10000件
B.安全边际额为300000元
C.保本作业率为40%
D.销售利润率为24%
【答案】ABCD
【解析】保本点销售量=80000/(20-12)=10000(件);安全边际额=25000×20—10000×20=300000(元);保本作业率=10000/25000×100%=40%,安全边际率=1—40%=60%,销售利润率=60%×(20—12)/20=60%×40%=24%。
四、多种产品保本分析掌握
目前,进行多种产品保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顺序法和主要产品法等。
多种产品保本分析方法
相关的公式或说明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各种产品销售额×100%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销售收入比重
联合单位法
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联合单价等于-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联合单位变动成本等于-个联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成本
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X-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数量
分算法
分算法是在-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种产品按单-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顺序法
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确定的各品种产品销售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种方法
主要产品法
在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总额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资料进行量本利分析,视同于单-品种。
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种主要产品
【提示】采用联合单位法时,联合单位的数量因选用标准不同而不同,比如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分别销售4000件、5000件。
甲、乙销售量比例可以为1:
1.25(以甲产品为标准),也可以为0.8:
1(以乙产品为标准),也可以直接表示为4:
5。
如采用第-种方式,联合单位数量为4000/1=5000/1.25=4000;如采用第二种方式,联合单位数量为4000/0.8=5000/1=5000;如采用最后-种方式,联合单位数量为4000/4=5000/5=1000。
虽然确定的联合单位数量不同,从而造成联合单位变动成本、联合保本销售量也不相同,但最终的结论(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是相同的。
【例题7·多选题】在多品种条件下,能够影响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大小的因素有( )。
A.企业固定成本总额
B.各种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C.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D.全厂目标利润
【答案】BC
【解析】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5、目标利润分析掌握【★2012年计算分析题】
(-)目标利润分析
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或:
目标利润销售额=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价
【提示】上述公式中的目标利润-般是指息税前利润。
其实,从税后利润来进行目标利润的规划和分析,更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如果企业预测的目标利润是税后利润(指的是税后净利润),则上述公式应作如下调整。
(二)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
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或销售价格应当提高,而固定成本或单位变动成本则应下降。
【提示】财管上决策、分析问题,在分析某-因素变化带来的影响时,是默认除其之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在分析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时,同样遵循这-原则,比如假定甲公司的目标利润由原来的10000万元上升为15000万元,分析销售数量的变化时,假定只是销售数量发生变化,而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保持不变,同样,分析单位变动成本变化时,假定只有单位变动成本发生变化,而销售数量、固定成本、单价保持不变。
分析固定成本和单价变化时,原理相同。
六、利润敏感性分析掌握
基于量本利分析的利润敏感性分析主要应解决两个问题:
-是各因素的变化对最终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二是当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反映各因素对利润敏感程度的指标为利润的敏感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对各因素允许升降幅度的分析,实质上是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分析的反向推导,在计算上表现为敏感系数的倒数。
比如,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为2,分析当单价降低多少将使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时,则单价的降低幅度是2的倒数即1/2=50%。
【提示】
(1)敏感系数有正负之分,正数时表示该因素的变化与利润的变化方向相同,负数时表示该因素的变化与利润的变化方向相反。
(2)评价敏感程度的大小,要使用敏感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来判断。
【例题8·单选题】已知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为5,本年盈利,为了确保下年度企业不亏损,单价下降的最大幅度为( )。
A.50%
B.100%
C.20%
D.40%
【答案】C
【解析】利润下降100%,则下年就会出现亏损,因此“为了确保下年度企业不亏损”意味着“利润下降的最大幅度为100%”。
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单价变动百分比,所以单价下降的最大幅度为100%÷5=20%。
本题也可以直接根据“对各因素允许升降幅度的分析,实质上是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分析的反向推导,在计算上表现为敏感系数的倒数”做答,即单价下降的最大幅度=1/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1/5=20%。
7、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熟悉
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得到大量的应用。
它可以根据各个备选方案的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特定情况下确定最优决策方案。
在经营决策中应用量本利分析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成本分界点”。
所谓“成本分界点”就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相同情况下的业务量。
找到了成本分界点,就可以在-定的业务量范围内,选择出最优的方案。
主要应用包括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和新产品投产的选择。
八、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掌握
(-)标准成本及其分类
成本类型
含义
特点
理想标准成本
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即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成本标准
要求异常严格。
-般很难达到
正常标准成本
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这-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等
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等特点
【提示】
(1)通常来说,理想标准成本小于正常标准成本。
(2)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等特点,所以,正常标准成本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又称标准成本管理,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它以标准成本的确定作为起点,通过差异的计算、分析等得出结论性报告,然后据以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成绩或克服不足。
九、标准成本的制定掌握【★2012年计算分析题、2011年综合题】
种类
制定依据及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
价格标准
通常是以订货合同的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到未来物价、供求等各种变动因素后按材料种类分别计算
标准成本
用量标准
-般应根据科学的统计调查,以技术分析为基础计算确定
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材料用量标准X材料价格标准)
价格标准(标准工资率)
通常由劳动工资部门根据用工情况制定,当采用计时工资时,标准工资率就是单位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用量标准(工时用量标准)
它是指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必要的工作时间,包括对产品直接加工工时,必要的间歇或停工工时以及不可避免的废次品所耗用的工时等,以及不可避免的废次品所耗用的工时等
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分配率标准)
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用量标准(工时用量标准)
其含义与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相同
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
【提示】
(1)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组成,与产品成本定价中的制造成本含义相同。
(2)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用量标准×价格标准)。
【例题9·单选题】在确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时,人工用量标准不包括( )。
A.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
B.必要的工间休息
C.必要的停工工时
D.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
【答案】D
【解析】人工用量标准,即工时用量标准,它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必要的工作时间,包括对产品直接加工工时、必要的间歇或停工工时以及不可避免的废次品所耗用的工时等,不包括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
十、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掌握【★2013年单选题、2012年计算分析题、2011年综合题】
在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差异是指-定时期生产-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异。
成本差异
公式
形成原因
责任部门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
产品设计结构、原料质量、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废品率的高低等
主要是生产部门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市场价格、供货厂商、运输方式、采购批量等的变动
主要是采购部门
【提示】
(1)凡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超支差异;凡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则称为节约差异。
(2)价格差异的重点是价格,因此是用价格之差乘以实际用量,而用量差异的重点是用量,所以是用用量之差乘以标准价格。
(3)由于价格差异是用价格之差乘以实际用量,而用量差异是用用量之差乘以标准价格,因此记住“价实量标”四字即可以准确记住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两个公式——价(差)实(量)量(差)标(价)。
此记忆方法也可以应用到下面讲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公式的记忆,但要明确,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用量差异,工资率差异是价格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价格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用量差异。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2012年计算分析题、2011年单选题】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直接人工的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异。
成本差异
公式
形成原因
责任部门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用量差异)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
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
主要是生产部门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价格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等
主要是劳动人事部门
(三)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费用总额之间的差异。
成本差异
公式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用量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价格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提示】
(1)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基本相同;
(2)工时既可以是人工工时,也可以是机器工时,这取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3)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例题10·单选题】下列成本差异中,应该由劳动人事部门承担责任的是( )。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答案】B
【解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属于采购部门的责任;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价格差异,-般地,这种差异的责任不在生产部门,劳动人事部门更应对其承担责任。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主要应该由生产部门承担责任。
(四)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
差异分析
计算公式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两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三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提示】
(1)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2)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差异)与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都可以用以下通用公式表示:
总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速记】
(1)二差异法
简单记忆:
耗费差异=实际发生的费用-预算费用
能量差异=预算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费用
(口诀:
将总差异用预算费用分割为两个差额)
(2)三差异法
耗费差异与二差异法相同
简单记忆:
产量差异=预算费用-实际工时标准费用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费用
(口决:
将二差异法的能量差异用实际工时标准费用分割为两部分)
十一、作业成本管理熟悉【★2012年判断题、2011年单选题】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相关概念
1.资源
资源是企业生产耗费的原始形态,是成本产生的源泉。
企业作业活动系统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属于资源。
-个企业的资源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制造费用等。
2.作业
(1)定义:
所谓作业,是指在-个组织内为了某-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动作,它是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中最小的成本归集单元。
【提示】-项作业可能是-项非常具体的活动,如车工作业;也可能泛指-类活动,如机加工车间的车、铣、刨、磨等,所有作业可以统称为机加工作业;甚至可以将机加工作业、产品组装作业等统称为生产作业(相对于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等作业而言)。
(2)分类:
作业分类
相关的说明
单位作业
是指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数量成正比,如加工零件、对每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等
批次作业
是指使-批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次数量成正比,如设备调试、生产准备等作业活动
作业分类
相关的说明
产品作业
是指使某种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如产品工艺设计作业等
支持作业
是指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而使所有产品都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数量无相关关系,如厂房维修、管理作业等
3.成本动因
(1)定义:
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成本的诱因。
成本动因通常以作业活动耗费的资源来进行度量,如质量检查次数、用电度数等。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据。
(2)分类:
成本动因又可以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驱动因素,反映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业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驱动因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
4.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又称成本库,是指构成-个业务过程的相互联系的作业集合,用来汇集业务过程及其产出的成本。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