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6367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docx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docx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第2框科学的行动指南教案苏教版

拥护党的领导

课题

二、科学的行动指南

课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理解并阐述党的指导思想的产生、内涵及其作用;提高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理论和思想的能力、帮助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主要识记党的指导思想主要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党的指导思想变化的认识,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坚持对人民负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每个公民都要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中国共产党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这些思想和理论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阅读指导法、主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导入

讲授新课

学生预习

合作探究

概括:

再次引导

歌曲欣赏

歌曲欣赏

歌曲欣赏

出示材料

活动

课堂总结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分别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科学的行动指南:

提问:

科学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科学发展观

点拨: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拓展提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提问:

1、中国共产党是不是从来就有的?

2、如果说不是,你能说说它是怎样产生的吗?

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句话是谁说的?

 概括: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传入中国的结果。

因此党成立之初的指导思想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进一步引导谁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

谁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使一座座城市神话般地崛起?

 师总结:

对!

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邓小平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迅速富起来,由此在革命过程中和和平建设中形成了两种重要的行动指南:

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

《走进新时代》

探究:

《走进新时代》歌中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段歌词歌颂了谁?

主要反映了什么?

歌颂了毛泽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三)、邓小平理论:

《走进新时代》

探究:

《走进新时代》歌中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改革开放富起来……”这段歌词歌颂了谁?

主要反映了什么?

歌颂了邓小平,反映了当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指引全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邓小平理论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走进新时代》

探究:

《走进新时代》歌中唱道: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着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现任国家主席是胡锦涛同志,在他之前是谁呢?

以这个人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有什么重要贡献?

——反映了我党领导人民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交流:

1、党的“三个代表”指的是什么?

2、简要说说对“三个代表”的理解。

“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师点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党工作的方向是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原料"。

党要长期执政,继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

(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材料一:

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题理念是: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材料二:

中新网1月8日电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以上材料有什么共同之处?

 通过材料的阅读旨在使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往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我们的生存已受到了严重影响。

因此应该要科学发展。

 教师归纳:

国家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减少污染,进行环保,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使我们及后代子孙永远都能发展起来,有地方住,这就是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小记者"活动

1)、我们的校园或班级存在哪些不和谐之处?

试举几例

2)、学校周边环境如何?

3)、你能就其中一个方面探究一下原因吗?

4)、你能就这些状况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吗?

 教师总结:

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地方,要解决这些不好的现象,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空间,就必须要科学发展。

1、理解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

2、让学生谈谈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列举一些党和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事例,说明其中所体现的道理。

(党的宗旨、“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教师总结: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因而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办了许多带来实惠的事情,在一些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党和政府表现出了作为人民公仆的本色。

如:

在去年冬季南方雪灾、"5.12"汶川大地震中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放在了第一位,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即兴演讲。

说一说你知道的抗震救灾中的感人故事。

  此活动的目的重在通过演讲让学生感受党的伟大,并培养对党的感情,进而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党的指导思想都有了初步认识,但党并没有满足现状,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党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想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这样,不能满足现状,对自己要提出更高、更好的要求。

用科学的行动指南为自己以后的人生指明方向。

 

 调查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办了哪些带来实惠的事情?

并采访自己的家人或当地百姓对这些工程的看法,写一篇小文章。

让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略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在视听上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进而缅怀小平同志,是他让我们迅速富了起来。

分组交流:

分组展示

 学生回答略

前两个可以当堂完成,后面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后调查完成。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准备的资料和课本第105页第2-3自然段解决下列问题:

快速阅读课本,找出重点。

分组讨论

板书设计:

马克思主义

高举伟大旗帜毛泽东思想

二、科学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容

三个代表思想在身边三个代表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党的建设

教学反思: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和回答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了哪些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有怎样的关系?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